初中物理新课标说课——欧 姆 定 律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物理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欧姆定律》优秀说课稿范例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
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
九年级物理新课标说课——欧姆定律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欧姆定律(实际上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部分的基础和重点,它是在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知识的基础上,研究这三者关系,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的意义,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帮助。
欧姆定律也是继续学习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和电功、电功率知识的基础,而且是今后在高中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必备的基础知识。
●编写意图欧姆定律作为初中物理的规律性知识,教材的编写程序依然是从实际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去发现规律,然后把它们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这种思路比较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分三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为欧姆定律的得出;第二课时为学生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第三课时为欧姆定律的应用。
下面所说的主要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说学生弄清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已具备的知识基础、技能基础和方法基础以及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便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活动,“对症下药”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现分析如下:●学习基础知识基础:已初步了解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含义及串、并联两种基本电路的某些特征。
技能基础:已初步学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方法基础:体验过利用比值定义物理量和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
体验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
●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1、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的主要作用随实验目的的改变而改变(在研究I跟U的关系时,R′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在研究I跟R的关系时,R′的作用是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由于实验误差导致的数据偏离,可能影响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科学的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接受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熏陶,培养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理念六方面向大家加以说明。
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1.内容和结构:本节内容是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提高其分析,总结、概括能力并在此成果基础上给出欧姆定律,进行“人体电流”的计算和对电阻串、并联的定性分析,从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概念、原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和规律后,才能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并获得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物是处在变化和发展中的,但在其变化和发展中一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便有规可循。
欧姆定律作为初中物理的规律性知识,教材的编写程序是从实际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去发现电流,电压,电阻的运动变化规律和相互间的辩证关系,再进行理论概括、论证,然后把它们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这种思路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并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地位与作用:欧姆定律是整个初中电学的核心内容。
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它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基本的电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节内容前承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是前面电学知识的聚焦和进一步深化巩固。
后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并为高中阶段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等内容做了铺垫。
同时欧姆定律对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及电工电子专业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认识的提升。
初中物理说课稿欧姆定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中的核心内容,它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基本关系。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首先,我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接下来,我将介绍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难点是理解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欧姆定律。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欧姆定律的介绍,包括历史背景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第二部分是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测定电阻,验证定律的正确性;第三部分是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在教学方法和过程方面,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为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并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最后,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巩固和深化理解。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来进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结性评价则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来进行,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欧姆定律这一重要的物理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欧姆定律说课稿(通用3篇)欧姆定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
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
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
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
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
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
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初中物理说课稿《欧姆定律》优秀6篇欧姆定律教案篇一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较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
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2、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2、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五、板书设计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欧姆定律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欧姆定律》。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本次说课。
一、教材分析(过渡句:教材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分析。
)《欧姆定律》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和单位以及应用。
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课既是对上节实验探究的一个总结,也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过渡句: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掌握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学生。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具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之前已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探究对这三者关系有了直观感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因此我会多进行启发和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欧姆定律,达到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过渡句: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并会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物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难易程度,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重点】:欧姆定律内容和公式。
【难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过渡句: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实验法,自主探究法和练习法。
初中物理欧姆定理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欧姆定理。
欧姆定理是电学基础中的核心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在本次课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 理解欧姆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表达;2. 学会使用欧姆定理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4.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欧姆定理的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电学概念与实际电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电路元件,让学生亲身体验欧姆定理的应用。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路图和实验数据,增强直观性和理解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引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提出欧姆定理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欧姆定理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欧姆定理的公式:V = I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我会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解释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是验证欧姆定理的最佳方式。
我会指导学生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搭建电路,并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从而验证欧姆定理的正确性。
4. 问题解决在此环节,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电路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理进行计算和解决,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课程的最后,我会和学生一起总结欧姆定理的要点,并讨论其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会在黑板上进行以下板书设计:1. 欧姆定理的公式:V = IR2. 电流、电压、电阻的符号表示及单位换算。
《欧姆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
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2、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力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为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所归纳简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欧姆定律》说课福善九年制学校卢芳一、说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欧姆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及上一节《探究电阻上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它的编排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
欧姆定律它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对它的理解与掌握,是今后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
因此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
二、说学情分析1、学生行为特点:(1)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2)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
2、学生认知情况:(1)对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概念已了解,但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仍缺乏理性认识。
(2)学生易用错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3)学生解答计算题能力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生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2、会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和方法: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2、通过公式的推导,加深对欧姆定律物理意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解题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规范解答物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2、通过例题分析,初步认识安全用电的常识。
3、简单介绍欧姆,学习其献身科学,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与运用;2、正确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难点:1、应用物理定律解题的规范性;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能力四、说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在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细致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物理的教学特点,本人选了如下教法:(1)、分析法;(2)、讲授法;(3)、启发式教学法;2、说学法在上述教学法的正确实施下,结合本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了如下方法:自学法、概括归纳法、分析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试电笔。
学生:课前查阅欧姆的相关信息,了解欧姆的生平,成就,及对科学的坚持不邂的态度。
初中物理欧姆律教案知识与技能:1.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I = U/R,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 能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并绘制出U-I图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 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并绘制出U-I图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运用。
2.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及U-I图象的绘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欧姆定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电压、电流的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I = U/R。
3. 应用欧姆定律: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4.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讲解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并绘制U-I图象。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欧姆定律的重要性,以及电压表、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 练习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思考并讨论如何绘制U-I图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同时,学生应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并绘制出U-I图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应加强讲解和示范,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