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火灾发生原因实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61.25 KB
- 文档页数:18
电气消防基础知识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发展,安全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建筑的电气消防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
安全检测工作能够将建筑电气中的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有利于建筑的防火消防工作。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气消防基础知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电气消防基础知识一:什么叫漏电?漏电怎么会引起火灾?如何防范漏电?所谓漏电,就是线路的某一个地方因某种原因(风吹、雨打、日晒、受潮、碰压、划破、摩擦、腐蚀等)使电线的绝缘下降,导致线与线、线与地有部分电流通过。
漏泄的电流在流入大地途中,如遇电阻较大的部位(如钢筋连接部位),会产生局部高温,致使附近的可燃物着火,引起火灾。
要防范漏电,首先要在设计和安装上做文章。
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压选配。
其次,在潮湿、高温、腐蚀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使用套管布线;多尘场所,要经常打扫线路。
第三是要尽量避免施工中的损伤,注意导线连接质量;活动电器设备的移动线路因采用铝装套管保护,经常受压的地方用钢管暗敷。
第四是安装漏电保护器和经常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
电气消防基础知识二:什么叫过载?过载的原因如何?如何进行过载保护?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至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
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了安全载流量,就叫导线过载。
一般导线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C。
过载时,温度超过该温度,会使绝缘迅速老化甚至于线路燃烧。
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有导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载已超过了导线的安全电流;还有“小马拉大车”现象,即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的大功率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在重要的物资仓库、居住场所和公共建筑物中的照明线路,有可能引起导线或电缆长时间过载的动力线路,以及采用有延烧性护套的绝缘导线敷设在可燃或难烧建筑构件上时,都应采取过载保护。
线路的过载保护宜采用自动开关。
运行时,自动开关长延时动作整定电流不应大于线路长期允许负载电流。
触电为什么会出现火灾事故触电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电线老化或损坏电线老化或损坏是触电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电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绝缘层的老化和断裂,导致电流外泄或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2. 电线连接不牢固电线连接不牢固也是触电火灾事故的原因之一。
如果电线连接处没有正确的固定、绝缘和接地装置,就容易导致电线松动、短路或外露,从而引发火灾。
3. 线路过载线路过载是指电路中的负载电流超出设计负载的情况。
当电路过载时,会导致电线发热、引燃周围的绝缘物质,从而引发火灾。
4. 用电设备故障用电设备故障也是触电火灾事故的原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由于用电设备的质量不合格、维护不及时等原因,会导致设备短路、漏电等故障,从而引发火灾。
在发生触电火灾事故时,首先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尽量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伤害。
处理措施包括:1. 切断电源一旦发生触电火灾事故,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止火势蔓延和避免次生伤害。
2. 利用灭火器如果触电火灾事故尚未蔓延,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
在灭火过程中,要确保有人报警和疏散人员,以免发生意外。
3. 通风排烟及时通风排烟是处理触电火灾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烟雾浓度,减少人员窒息和中毒的风险。
4. 撤离人员在发生触电火灾事故时,要迅速撤离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在撤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电梯,而是选择楼梯逃生。
除了在发生触电火灾事故时采取处理措施,预防触电火灾事故同样十分重要。
预防触电火灾事故的方法包括:1. 定期进行电路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家庭、工厂、办公室等地方的电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预防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对年久失修的电线、插座、开关等设备进行更换,以确保电路的安全。
2. 使用质量合格的电器设备选择质量合格的电器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
购买电器设备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妥善安装和使用。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简介: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可能引发危险。
当积累的静电释放时,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真实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并提供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鞋底摩擦起火在一个化学工厂的车间里,一名操作员穿着塑料鞋底与地面进行长时间的走动。
由于地面是绝缘材料,摩擦所生成的大量正负电荷无法及时补偿,导致了严重的静电聚集。
最终,在一个可燃气体泄漏并蔓延到该区域时,车间内爆炸并引发大火。
经过调查分析后得知,这起事故是由于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静电积聚:由于操作员长时间穿着塑料鞋底与绝缘材料地面接触,使得正负电荷不能及时相互补偿,导致静电积聚。
2. 可燃气体泄漏:车间内的可燃气体泄漏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1. 使用导电鞋底: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使用导电鞋底以便及时释放掉积累的静电荷。
2. 接地保护:对于绝缘材料地面的区域,应加强接地装置以确保正负电荷能够快速补偿。
案例二:输送带摩擦点起火一个物流仓库的自动化输送线上运行着长时间服务生命不长的输送带。
由于过度摩擦,在某个节点处起火并迅速蔓延到整个仓库。
经调查发现,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未注意设备维护与排查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输送带老化:由于长时间使用和物品摩擦,输送带表面产生了较高程度的静电。
2. 点状摩擦:由于某个节点处存在异常物品或损坏部分,使得输送带局部更容易产生静电。
防范措施:1. 定期检查:对于自动化输送线及其相关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的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
2. 清洁通风:当物品与输送带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因此要加强仓库内的清洁工作以降低灰尘积累,并保持良好通风。
案例三:起重机吊杆引发火灾在一家建筑工地上,起重机操作员使用一个未经维护的金属吊杆进行物流作业。
由于吊杆与货物长时间接触并摩擦,在某个瞬间放下时产生大量静电并点燃可燃气体。
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四种随着电器的普及和使用率的不断增加,电气火灾也越来越多见。
除了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如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可归为以下四种:电源故障、电路故障、设备故障和误操作。
1.电源故障电源故障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在不稳定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电器的过载、短路等电气故障极易发生。
这种故障不仅危害着电器本身的安全性,还会导致电路过热、燃烧,引发火灾。
同时,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线路和插头也会加大电气火灾的风险。
电源故障的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标准的电源和电线、避免超负荷使用电器、定期维护电器等。
2.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是指电路元件、电缆等出现老化、腐蚀、损坏等问题,从而导致电气系统供电不足,电路短路,电器着火等故障。
电路元件的维护和更换以及线路的规划和设计都是避免电路故障的有效措施。
此外,应在安全阀、过流保护器等关键部位增加安全装置以减轻或消除电路故障的影响。
3.设备故障由于电器机械设计上的不完善或使用环境恶劣,这也是导致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
例如,电器的使用时间久、质量差,维护保养不当等,均会导致电气故障和火灾,因此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电器也应正确使用和保管。
4.误操作误操作指的是用户在使用电器时未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使用不当或是仓库、储藏品、物品存放不当等引发的火灾。
如将可燃的物品置于电器周围,导致电器超负荷、损坏等,因此按照使用说明来使用电器,避免误操作也是消除电气火灾影响的有效措施。
在使用电器时,必须时刻处在高度警惕状态,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使用说明,以此来减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
若发生电气火灾时,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和断电,同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将火灾及时控制,减轻损失。
电气火灾原因与防范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电气火灾是常见的火灾类型之一,由电气设备、线路或电路故障引起。
电气火灾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对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了解电气火灾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气火灾的常见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一、电气火灾的原因1. 设备老化:电气设备使用多年后,内部部件容易老化、磨损,导致电气连接不良或绝缘材料损坏,从而引发火灾。
2. 短路故障: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电流异常增大,给电气设备及周围环境带来高温和火源,使火灾迅速蔓延。
3. 过载: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电流过大,超出设备设计容量,会引发过热现象,甚至引起电线、电缆熔断,导致火灾。
4. 路径阻塞:电气设备周围被堆放杂物、易燃物等物品,阻碍了火灾扑救和疏散的通道,增加了火灾的风险和危害。
5. 不当使用或操作:电器设备过度负荷、接触部位湿润、使用不符合规范或不合格的电器设备等不当使用或操作,容易引发火灾。
二、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1. 定期维护:及时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老化、磨损、损坏等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2. 严格使用负荷:根据设备的额定负荷使用,不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过热和线路过载的风险。
3. 避免堆放杂物:电气设备周围应保持整洁,不要堆放杂物、易燃物,确保火灾扑救和疏散通道畅通。
4. 规范安装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电气线路的连接质量和安全性。
5. 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过度负荷、防止潮湿或水浸,不使用不合格产品,确保安全用电。
6. 定期演练疏散:定期组织电气火灾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和居民的火灾应急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7. 安装火灾报警器:在需要防范电气火灾的区域安装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早发现火灾并采取措施。
8. 增加灭火设备:合理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和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便于初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电气火灾的起因1、安装、接线疏忽引起的相间短路断路器进线接线端子的连接螺钉扭短未达到国家标准规定值,连接松弛(特别是有振动的场所),使接触电阻增大,时间略长,便爆出火花,进而引起相间短路。
这种短路电流因为发生在断路器前面,不流过断路器,故断路器无法保护;而有些短路电流值又未达到上一级保护断路器的动作整定值,上一级断路器不动作(譬如仅为上一级断路器额定电流的7倍,它属于延时范围,动作时间为7s左右)即在上一级断路器跳闸之前导线已被烧毁,导致电气火灾。
2、安装环境潮湿安装断路器的场所严重潮湿,断路器虽未合闸,但其上的刀开关因疏忽合上,则在断路器电源端的相间(如连接为裸铜排)因布满水汽,引起相间击穿而短路,配电箱被烧,楼房建筑物起火。
3、泄漏电流因绝缘受损或线路对地电容大,相对产生泄漏电流。
如泄漏电流达300mA(对额定电流为40A的线路,泄漏电流是100mA),故障处的消耗功率约为20W,时间延续2h,将使绝缘进一步遭损,而造成相对地短路(若不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而使用熔断器或小型断路器动作)。
时间略长,引起火花放电,酿成火灾。
4、断路器(熔断器)的额定电流选择偏大由于设计时选择的断路器(熔断器)额定电流比线路的允许持续载流量、配电保护整定值大很多,当发生过载时,断路器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动作,线路就长期处于过载,对绝缘、接线端子和周围物体形成损害,严重时将引起短路。
5线缆电流密度偏大IEC354-3-523标准对25mm2的铜芯塑料线的载流量规定为26A,而我国的资料是取30~32A,则电流密度高出IEC标准23%,电流密度偏大引起过载,若再加上保护不当,也易引起短路。
6、线路实际载流量超过设计载流量其后果断路器频繁跳闸,无法用电。
如强行使用(如用铜丝代替熔丝或拆除断路器)就会因过载造成短路。
7、三相负载不平衡对于大量的单相设备,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引起某相电压升高,严重时将烧毁单相用电设备,导致起火。
漏电火灾事故原因一、设备老化设备老化是导致漏电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住房的电线设备都是很早以前安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线设备的老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电线绝缘层会逐渐破损,导致电流泄漏,容易发生漏电火灾。
二、安装不当电线设备的安装不当也是漏电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比如,电线设备的导线接触不良、接线端子松动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电流过大而引发漏电火灾。
三、使用不当使用不当也是导致漏电火灾的重要原因,比如插座过载、使用不合格的电器、私接电线等等都有可能引发漏电火灾。
四、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漏电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电线设备的绝缘层受损,起火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
五、人为原因除了设备老化、安装不当、使用不当和环境因素,人为原因也是导致漏电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私拉乱接电线、不正确使用电气设备等等都有可能引发漏电火灾。
针对以上这些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漏电火灾的发生。
一、定期检查对于电线设备老化的问题,我们应该定期对电线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有破损的现象,应该及时更换,以免引发电线设备的漏电火灾。
二、注意安装对于设备安装不当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安装时的细节,确保每一根导线都接触良好,保证接线端子紧固牢固。
三、正确使用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也是预防漏电火灾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应该遵守用电规范,不滥用插座,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不私接电线等等。
四、防潮处理对于环境因素引发的漏电火灾,我们应该注意做好防潮处理,尤其是潮湿的地方,要特别谨慎,确保电线设备的绝缘层不被破损。
五、加强宣传对于人为原因引发的漏电火灾,我们应该加强对用电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用电安全意识,让大家都知道正确使用电气设备的重要性。
在预防漏电火灾的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防漏电火灾的措施,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用电安全的宣传教育,共同为预防漏电火灾做出努力。
消防安全知识电起火电起火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火灾形式,它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甚至生命丧失。
为了提高公众对电起火的认识和消防安全意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电起火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一、电起火的原因电起火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电线材质老化电线材质老化是电起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线内部的塑料绝缘层可能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绝缘能力降低,电线短路或漏电的风险增加。
2. 电线连接不牢固电线连接不牢固也是电起火的常见原因之一。
如果电线连接处松动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过大、发热甚至引发火灾。
3. 过载和短路过载和短路是电起火的高风险因素。
当电器设备的使用功率超过电线承载能力时,电线容易过热并引发火灾。
另外,电线短路也会造成大量电流在短时间内通过电线,产生高温并引发火灾。
4. 使用劣质电器使用劣质电器也是电起火的一个重要原因。
劣质电器存在设计缺陷和制造不合格的问题,容易引发过热、短路甚至起火。
二、电起火的预防措施为了降低电起火的风险,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应该定期检查家庭、办公室或公共场所的电线和插座。
如果发现电线老化、插座松动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
2. 避免过载和插座多线插座不要把过多的电器设备连接在一个插座上,以免过载。
尽量使用插座多线插座,并根据电器设备的功率选择合适的插座。
3. 使用合格的电器购买和使用电器时,应选择合格认证的产品,并遵循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4. 定期清洁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在使用中容易积聚灰尘或者其他污垢,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5. 关注电器设备的异常情况如果发现电器设备过热、发热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三、电起火的应急处理方法在发生电起火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1. 停止用电在发现电起火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以避免电流继续通过电线导致火势扩大。
电气火灾的起因特点与安全扑救范文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气设备、电气设施或者电气线路故障导致的火灾。
电气火灾的起因特点和安全扑救措施十分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电气火灾的起因特点以及相关的安全扑救措施。
一、电气火灾的起因特点1. 短路和过载: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或者过载时,会产生大量的电流,导致电线和电气设备产生过热,从而引发火灾。
2. 电器老化:长时间使用的电器设备可能会出现老化,电线老化或者绝缘材料老化可能导致电气火灾。
尤其是在暴雨天气或者高温环境下,老化的电线更容易引发火灾。
3. 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如插座、开关等可能由于设计缺陷、制造不良或者长时间使用而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可能引发电气火灾。
4. 不合格的电器设备:市场上存在一些不合格的电器设备,它们的设计和制造质量不达标,使用这些设备可能会增加电气火灾的风险。
5. 操作不当和不安全习惯:不正确地使用电器设备、乱拉电线、乱接电线等操作行为以及抽烟、使用明火等不安全习惯都可能导致电气火灾。
以上是电气火灾的主要起因特点,为了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安全扑救措施。
二、电气火灾的安全扑救措施1. 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拉电线、乱接电线,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以及越负荷使用电器等操作行为,做到安全用电。
2. 定期检查:定期对室内电线、插座、开关等进行检查,如发现老化、损坏或者有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换或修理。
3. 购买合格电器设备:在购买电器设备时,应选择正规品牌和合格产品,避免购买不合格或伪劣电器设备。
4. 预防短路和过载:定期清理电器设备周围的杂物,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短路和过载的发生。
5. 设备故障处理:如发现电器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6. 安全习惯: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不在室内使用明火,不将易燃物品放置于电器设备附近,不在电器设备过载状态下长时间使用。
7. 灭火器的准备和操作: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准备好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防止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扑救。
电气设备引发火灾及其爆炸原因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气设备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险,如火灾和爆炸。
了解电气设备引发火灾及其爆炸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危险。
首先,电气设备的过载使用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当电气设备超过其承载能力时,电线、插座等部分会因为过热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过多的电器设备同时插在同一个插座上,或者使用老旧电线、插头等也会增加电气设备过载的风险。
其次,电气设备的短路也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电气设备的短路意味着电流异常增大,会导致电线、电缆等部分发生过热,最终引发火灾。
短路可能是由于设备的设计或制造缺陷,或者是由于电气设备的老化、损坏等引起的。
除此之外,电气设备的不正确使用也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例如,未经授权的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或改造,使用未经认证的电器配件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电器设备周围的环境也需要特别关注,如潮湿、易燃物质的存在等都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首先,电气设备内部的电能储备过大是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之一、电气设备内部的能量储存过多,一旦发生设备故障、短路等情况,就有可能引发爆炸。
例如,电子元器件短路或损坏,电解电容器或电池出现异常,都有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内部积累的能量爆发。
其次,电气设备的漏电和过压也会引发爆炸。
漏电是指电流在非预期的路径上流动,如果不及时修复就会引发爆炸。
过压则是指电气设备所接受的电压超过其承受能力,造成电气设备内部积累过多的电能,最终引发爆炸。
除此之外,外部环境的原因也会导致电气设备爆炸。
例如,高温环境下电气设备内部的能量储备增加,可能导致爆炸。
同时,一些易燃、爆炸性物质的存在也会增加电气设备发生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及爆炸,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遵循相关的用电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
避免过载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
其次,使用符合标准的电气设备和配件,避免使用未经认证或低质量的电气设备。
YF-ED-J8555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漏电火灾发生原因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漏电火灾发生原因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漏电及漏电火灾漏电是指导线绝缘或其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不佳,以致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大地间,有微量的电流通过,称为漏电。
所谓走电、跑电就是一种严重的漏电现象。
漏电火灾,是在电器系统发生漏电故障的情况下,漏电的电流从漏电点起到接地点流入大地途中,在电阻较高的部位发生热作用引燃周围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
漏电一般发生在线路、用电设备及开关设备等处,实际中线路的机会比较多,并且也容易造成火灾。
线路漏电又可分为相间漏电和对地漏电两种,一般漏电指后一种。
我国的低压供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即变压器二次线圈按星形接法接线,中性点工作接地,配出线为三根相线,一根零线,这样,每根相线对地都有220V的电压,不管线路离开变压器多远,只要它发生接地故障,并且变压器二次保险没有熔断,电流就会由变压器的输出端子,经过线路、漏电点、大地、变压器的接地线,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
导线与导线之间的漏电,经常发生在成束布置的导线中,尤其是在导线中有接头,不同导线接头位置没有错开,或错开距离太小,在潮气侵蚀、绝缘破坏的情况下,则会在不同相线导线间发生漏电。
久而久之,漏电电流逐渐增大,漏电点发热,使导线包敷物发生燃烧,酿成火灾,有的由于漏电电流的热效应,使绝缘破坏,发展成为相间短路。
漏电电流的热作用形成,也就是漏电引起火灾的机理,主要有电阻发热和击穿电弧这两种。
漏电路径中的电阻发热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导体整体过热和接触点过热两种。
一是导体整体过热。
这是由于导体截面过小所致,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漏电路径中的铁丝上。
实验表明,9安电流即可使直径为0.7毫米的裸细铁丝红热,如在铁丝上覆盖纸张则只需7安电流即使纸阴燃。
如果是粗铁丝或钢筋、角铁、铁管等只能有温升而不致于红热。
二是接触点过热。
主要是指因接触电阻过大而产生的电阻性发热,不包括接触点松动所致产生的电弧。
电气系统中正常的电接点,其接触电阻约在千分之几欧以下,在正常电流下不会造成过热。
而漏电路径中的接触点,由于锈层、污染等因素的存在,从一开始就有较大的接触电阻,当漏电流也较大时,接触点就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果接触处散热条件较差,温度就会升高,温度升高反过来又加速了接触点的氧化,使接触电阻进一步升高,这种恶性循环结果,达到红热的程度,引燃附近可燃物起火。
二、漏电火灾发生的原因(一)漏电的主要原因绝缘导线因使用时间较长,陈旧老化,绝缘强度减弱而漏电;导线受潮、高温、腐蚀而降低绝缘强度被击穿漏电;在安装或检修过程中,不慎损伤导线绝缘层;或用电设备的对地绝缘损坏等。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架空导线的漏电。
高压裸导线从支持瓷瓶上脱落到横担上,就可发生漏电。
低压裸导线从瓷瓶上落到木横担上,只有在潮湿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漏电,这两种情况的漏电,一般是烧毁木横担和木电杆。
2、低压线进户处。
低压进户线在进户处附近安装不良,使导线接触建筑物的导电构件。
3、成束的各种电气线路的配线和电气设备内部的配线,尤其是导线的接头处理不好,容易发生漏电。
4、露天或者其他地方容易受潮的配电盘、电源开关、插座等。
5、露天用电设备,如打谷机、扬场机等。
6、用钉子固定电线,钉子接触芯线,或者固定木线槽槽盖的铁钉穿过电线绝缘皮,钉子与芯线接触,若墙面潮湿则容易漏电,烧焦电线绝缘层或者木线槽。
7、临时布线,或者用户将移动式电器的电源线随意搭在铁件上。
8、各种电器内部绝缘物的老化、损坏。
9、电焊机焊把随便扔在地上或焊件上。
如果发生了漏电,一般在漏电电流经过的下列地点发热成灾:铁丝网抹灰墙、铁皮与铁皮接缝处、金属板与金属管的接合处、导电体与潮湿的木构件接触处等。
(二)形成漏电火灾的基本条件1、与金属结构接触或接近,而且该导线在起火前处于带电状态。
这里的金属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的钢梁、柱、自来水管网等的金属构件。
接近是指正常状态下不接触,而在受到风吹或刮碰等其他外力作用时可能接触的状态。
2、两个金属构件互相碰接,而且建筑物内的电气系统在起火前至少有一部分是带电的。
3、起火点处有被点燃的可燃物。
三、漏电火灾的勘验为了查证是否为漏电火灾,应当查明起火点、漏电点和接地点。
(一)起火点的勘验漏电火灾起火点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在起火点因漏电电流的局部作用,会使这点的木柱或木板浇成碗状的炭化坑,或者烧成不规则的凹形炭化点。
另外在这点的通过漏电电流的金属件上有金属熔痕、熔珠等。
如果漏电回路通过较大的电流,并且由于抹灰强中的金属丝过热熔断,产生电弧,还可能使此点的砂浆烧成砂浆熔珠,这种熔珠呈黑色玻璃体状。
如果在铁瓦下面的屋面板,或者屋内发现谈炭化点,并且在这炭化点的金属体(如铁瓦、金属管、金属网等)上发现通电熔痕,或墙内砂浆熔融,则可怀疑是由于漏电引起火灾。
(二)漏电点的勘验根据起火点的情况和证据,大致能判明火灾是否由漏电引起。
为了说明问题,还应该查明漏电点在哪里。
为了查明漏电点,在建筑没有被烧毁的情况下,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电器配线图以及实际改装和新补充的线路,测定各回路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查明哪一回路对地电阻值为零、或者比较低。
有时即使在火灾不严重的情况下,由于起火点本身的破坏作用,也可能使漏电回路在起火点造成与大地良好绝缘。
因此不能只靠测量与大地间的电阻来寻找漏电回路。
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当注意,漏电不只是发生在配电线路,还可能发生在用点设备上,因此要调查火场上用电设备火灾前的使用状态,测量这些设备带电部分与大地的绝缘电阻。
漏电还可能发生在进户线这一段导线上,甚至就发生在进户后的第一块配电盘上。
因此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时,不要忘记测量这一段导线。
测量这段线路绝缘电阻时,要设法使外线与进户线在户外断开,不可带电进行绝缘测量,以免发生人身危险和损坏仪表。
当测得与大地间绝缘电阻很低或者为零的某一回路时,就从离配电盘最远的地方开始逐个撤下用电器具,或者逐段切除电气线路。
每切除一部分电气线路,测量一下余下部分的线路绝缘电阻。
当切掉某一用电设备,或切除某一线路绝缘电阻显著提高时,则说明漏电点就在那个刚被切除的用电设备上或那段线路上。
依靠绝缘电阻的测量,只能找到异常的配线、回路或各个电气设备。
带电部分与接地物件的具体接触点,是不能用仪表测得的,只能够凭借人的感官,在仪器测量确定的范围内直接寻找和发现。
如果带电部分与金属接地物体断续接触,或者接触不良,因为电火花作用,则在这个接触点上会产生电熔痕。
这就证明了漏电点的存在。
有时带电部分与金属体一经接触就成了不分离的短接状态,这种漏电也易发现。
带电体接触潮湿木质构件的漏电点不易发现。
当火灾破坏比较严重,不能用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找到异常线路的情况下,就要耐心地直接在有关场所,有关部位寻找、辨认电气配线或电气设备与接地体接触的漏电点。
一般可能发生漏电的地方有:在上面或附近有电线通过的铁皮屋顶,金属烟筒,接户线与房檐,进户线穿墙部分,墙上的插座、开关、配电盘等,电气设备的天线、接地线等。
另外对于电气设备内部的漏电点,需要将设备拆开,详细检查才能发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漏电火灾中的漏电不一定只在起火建筑内,在几个建筑之间有电气连接,或者建筑中有导电构件相联系的情况下,则可能发生这个建筑漏电,而另一个建筑起火的现象。
因此在勘验漏电点时,必须注意这种情况。
无论配电线路,还是用电设备发生了漏电,都会使向它们提供电力的变压器的接地线中有电流通过。
在没发生漏电事故时,接地线中有很小的电流。
如果接地线中有大电流通过,则说明这只变压器的回路中发生了漏电事故。
变压器可能有几个配出回路,究竟哪一回路发生漏电,可以通过分别断开每一回路,同时观察变压器接地线电流变化的方法分辨。
当断开某一回路时,变压器接地电流显著减小,说明刚被断开的那一回路发生了漏电。
当然也可以用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找出漏电回路。
导线之间的漏电,它的漏电点就是事故点或起火点。
这种漏电也不存在接地点,同时对变压器接地线电流也没有影响。
(三)接地点的勘验从漏电点开始流向起火点的泄漏电流,经过接地物体,通过大地返回变压器的接地线。
对于漏电火灾,除查明起火点、漏电点外还应查明漏电电流在何处,通过何种物体与大地接通。
具体可以按下述方式查找。
在起火点找到与漏电有关的金属物件或其他能够导电的物体,即这个物体是肯定有造成火灾的漏电电流通过。
然后以这个物件为一个测点,分别以可能接地的物体为另一个测点,测量它们之间的绝缘电阻。
其中与起火点之间电阻值低的那个接地物体可能是漏电回路接地体。
若测得起火点与几个接地物体之间绝缘电阻都低,则要分别测量这几个接地物体对大地的绝缘电阻,其中阻值最低的是漏电回路的主要接地体。
和这个接地体接触或者相连的地方称为漏电回路的接地点。
在接地点可能有和漏电点同样的电火花熔痕,但是如果在接地点有很好的电气连接,则不能产生电火花,也就不能产生电火花熔痕。
(四)物证的提取与鉴别在查清上述情况之后,要进一步查找到漏电痕迹。
漏电熔痕通常形成在钢铁结构部点上,钢结构的熔点很高,一旦形成漏电痕迹后,就很难再被火场中的二次火流所破坏,这就为鉴别此类火灾提供了很好的证据。
这种痕迹的特点是,被电弧烧蚀的钢结构表面一般呈点状,严重的可熔成空洞,当发现这种痕迹后可提取下来供分析鉴定之用。
当提取到能证明漏电的痕迹后,在宏观鉴别的基础上可采取金相鉴别法进行下一步鉴别确定。
依据其金相组织所呈现的特征,其熔痕如果属于漏电点过热熔化,再结合上述调查情况就可以结论火灾是由漏电引起,实际上由于钢结构的熔点很高,除有特殊可燃物外,一般火场温度很难使它熔化,所以金相组织上的反映与外观痕迹是一致的,做金相分析只不过是进一步予以验证。
总结以上,漏电火灾的确认,关键是起火点有没有漏电火灾的特征,即从其发生的特殊位置,附近的无导电构件,导电物体上有无电熔痕,起火点的木构件有无局部炭化坑,或各种填充物的炭化、石墨化、或有灰浆熔流等来判断,除了电弧的高温,一般火灾是不能使灰浆熔化的。
因此发现墙壁内灰浆熔化,则要考虑是漏电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