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新人教必修4)
- 格式:ppt
- 大小:996.00 KB
- 文档页数:28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 1 -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5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 8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1.哲学上的价值(1)内涵: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点: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1)内容①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换言之,就是价值的自我实现。
(2)衡量标准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②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辨析] 有人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为团体作出的贡献。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提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团体利益未必与社会和人类利益一致,甚至冲突,为团体作出贡献的人,未必有益于社会和人类。
1.价值(1)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强调客体功能、属性与主体(不一定是人)需要之间的匹配程度。
新⼈教版⾼中政治必修4实现⼈⽣的价值教案实现⼈⽣的价值第⼀课时价值与价值观⼀、三维⽬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理解⼈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运⽤价值观的导向作⽤2、过程与⽅法区分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举例分析和体会价值观的导向作⽤3、情感态度价值观⾃觉树⽴正确的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三、教学难点价值观的导向作⽤四、教学过程(⼀)⼈的价值【探究活动1】课本第96页●物的价值和⼈的价值是⼀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的价值的?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般与个别的关系。
(2)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的价值(1)⼈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的活动满⾜⾃⼰所属的社会、他⼈以及⾃⼰的需要。
这是⼈的真正价值所在。
(2)⼈的价值的另⼀个⽅⾯在于⼈通过⾃⼰的活动,付出了⼼⾎和劳动,满⾜了社会和他⼈的需要,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价值的承认,从⽽实现了对⾃我的满⾜。
【思维拓展】⼈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作为社会的⼈,可以以⾃⼰的活动满⾜社会和他⼈的需要;另⼀⽅⾯,作为个体的⼈,⼜要从社会和他⼈那⾥得到⽣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的存在的双重性决定了⼈的价值的两个⽅⾯,⼀⽅⾯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是社会对个⼈的尊重和满⾜。
当然,⼈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的价值的评价对⼀个⼈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的贡献是多⽅⾯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评价⼀个⼈价值的⼤⼩,就是看他为社会、为⼈民贡献了什么。
【注意】个⼈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不能简单判断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个⼤哪⼀个⼩,它们都会对社会具有重要作⽤。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水平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会使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来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辅助环节:引入新课,板书标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3分钟左右)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追索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但如此,它还要寻觅人生的真谛。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此做出的回答就不同。
接下来让我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一起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寻觅人生的真谛。
新课讲授:一、价值与价值观(板书)学习本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什么是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两者有何关系;何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以及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等这都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96—98页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导学案中所设置问题的答案。
第一阶段:出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约15分钟左右)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96页探究活动的材料,并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什么关系?学生1成果展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学生2成果展示: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政治必修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3、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5、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6、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7、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8、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9、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0、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11、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一例贯穿”: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人生价值及其实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生价值及其实现》作为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最后落脚点,该课对学生应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落实唯物史观有着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故而在教学上比较适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探究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
此外,本节课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做了一定处理,把“价值与价值观”这一框题中“人的价值”一目和后面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知识合并在同一课时来完成。
先介绍什么是人的价值,再介绍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在逻辑上更为顺畅。
【学情分析】“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个话题,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与变迁,“价值迷失”和“价值断层”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对于“成功学”并不陌生,他们正处于一个渴望得到社会认可、渴望获得成功的年龄。
于是,如何正确、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现在市面上风靡各类书店、畅销书排行版的“成功学”概念,转移到唯物史观视角下的“人生价值”这一更为根本而深刻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之所在。
【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知识与能力:(1)知道价值的定义(2)理解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区别(3)懂得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关键看其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4)体会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3.过程与方法:使用“一例贯穿”的教学模式,通过一则小故事,展开探究思考,并且让学生在续写故事的过程中感悟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认识到要通过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以实现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的统一。
(3)乐于奉献,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明白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各种社会条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