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推荐下载
- 格式:pdf
- 大小:334.52 KB
- 文档页数:6
不可逆温致变色材料制作实验记录十四(东莞腾达变色涂料公司内部文件)一、温致变色的机理温致变色的机理很复杂,其中无机氧化物的温致变色多与晶体结构的变化有关,无机络合物则与配位结构或水合程度有关,有机分子的异构化也可以引起温致变色,能够随温度升降,反复发生颜色变化的称为可逆温致变色,而随温度变化只能发生一次颜色变化的称为不可逆热致变色。
温致变色材料已在工业和高新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些温致变色材料也用于儿童玩具防伪科技中。
四氯化铜二乙基铵盐在温度较低时,由于氯离子与二乙基铵离子中氢键较强和晶体场稳定化作用,处于扭曲的平面正方形结构。
随着温度升高,分子内振动加剧,其结构就从扭曲的平面正方形结构转变为扭曲的正四面体结构,相应地其颜色也就由亮绿色转变为黄色。
可见络合物结构变化是引起系统颜色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胆甾型液晶具有螺旋结构,随着温度的变化,螺距会发生变化,因而干涉光的波长随之而变,也就引起反射光波长变化,导致温致变色现象。
(a)低温、平行四边形、亮绿色(b )高温、扭曲四面体、黄褐色二、仪器与药品仪器:台秤、锥形瓶(50ml)、烧杯(150ml)、量筒(10ml、50ml)、抽滤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玻璃干燥器、温度计、示温儿童水杯或奶瓶、冰块试剂:二乙胺盐酸盐、异丙醇、CuCl·2H O、无水乙醇、经活化的3A 分子筛、凡士林、阿拉伯明胶、恒温乳液、固化剂1. 温致变色材料四氯化铜二乙基铵盐的制备称取3.2g 盐酸二乙基铵溶于装有15ml 异丙醇的50ml 锥形瓶中,另取1 个同样的锥形瓶,称取1.7gCuCl·2H O,加3ml无水乙醇,微热使其全部溶解。
然后将二者混合,加入3 粒经活化的3A 分子筛,以促进晶体的形成。
用水冷却后析出亮绿色针状结晶。
迅速抽滤,并用少量异丙醇洗涤沉淀,将产物放入干燥器中保存(此产物吸湿自溶,操作要快!在干燥的冬季做此实验效果极好)。
2. 温致变色现象的观察取上述样品装入一端封口的毛细管中墩结实,用凡士林把毛细管管口堵住,以防其中样品吸湿。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染料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温致变色材料是指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材料。
它具有独特的功能,特别是在热敏传感器、信息存储、智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温致变色材料中,可逆的热致相变材料是其中一类最受欢迎的材料之一。
在制备双稳态温致变色染料和微胶囊方面,传统方法采用化学还原剂还原反应制备,但该方法操作复杂,易受氧气、光和热的影响,对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染料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将酞菁铜(Ⅱ)与芳香胺发生催化偶联反应,制备得到一种具有双稳态温致变色性质的有机染料JB12,然后将该有机染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成微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步骤一:制备有机染料JB12(1)将酞菁铜(Ⅱ)与芳香胺溶于二甲苯中,固体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0;(2)加入过量的催化剂三氟乙酸铜聚合五次;(3)采用冷却加热的方法,温度控制在0~120℃之间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小时;(4)过滤其沉淀,用乙醇进行洗涤后挥干,即制得有机染料JB12。
步骤二:制备微胶囊(1)将有机染料JB12与单乙醇胺混合,将体系pH值调整至8.5;(2)加入适量的硅酸四乙酯,在搅拌下制备成溶胶-凝胶体系;(3)将凝胶体系加入水相中,搅拌至溶胶-凝胶完全变成微胶囊,过滤微胶囊,用乙醇洗涤后干燥,即制得JB12微胶囊。
本发明的有机染料JB12具有优异的温致变色性质,其在高于50℃时颜色从蓝色变为黄色,低于50℃时颜色又从黄色变为蓝色,具有良好的变色反应快捷、反应明显等特点。
在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中,采用了溶胶-凝胶法,具有简单、操作方便、无环境污染的优点。
结论:。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498409.2(22)申请日 2020.12.17(71)申请人 陈治兰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文靖路288号(72)发明人 陈治兰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代理人 周丹(51)Int.Cl.C03C 17/42(2006.01)C03C 17/00(2006.01)B32B 17/06(2006.01)B32B 33/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VO 2为温致变色材料,与防水性粘胶层形成温致变色层,设置在玻璃基板中间,制备一种具有防水性强、界面作用力高、透光率强、耐磨性好等有点的温致变色夹层玻璃。
(1)利用冷冻熔融方式将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防水性羧甲基纤维素凝胶,与疏水层协同,有效抑制因水渗漏引起玻璃模糊问题的产生;(2)联用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增加玻璃基板与ZrO 2之间、ZrO 2与VO 2之间的粘结性,增加玻璃强度;(3)利用聚四氟乙烯增加疏水层的耐磨性和抗反射性,协同ZrO 2增加透光率;(4)利用热处理增加各个界面之间的附着力,增加VO 2的结晶度。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CN 112624628 A 2021.04.09C N 112624628A1.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和温致变色层;所述玻璃基板包括玻璃基板Ⅰ、玻璃基板Ⅱ,分别设置在温致变色层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玻璃基板Ⅰ和玻璃基板Ⅱ远离温致变色层的一面设置有疏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致变色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层包括VO2层和防水性粘胶层;所述防水性粘胶层包括防水性粘胶上层、防水粘胶下层,分别设置在VO层两侧。
一种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标题:一种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摘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织物材料,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织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材料,它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针对这一领域,对一种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为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材料,在服装、家居、装饰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制备一种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并探索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的特点及应用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是一种能够根据温度变化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新型材料。
相比于传统织物材料,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 温敏性: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对温度非常敏感,能够快速响应温度变化,并且颜色变化明显。
2. 耐光性:这种织物材料能够在阳光下长时间暴露而不褪色,具有较高的耐光性和稳定性。
3. 应用广泛: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不仅可以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的制作,还可以应用于医疗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的制备方法1. 原料准备:选择具有温敏性的染料和合成纤维等材料作为制备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的原料。
2. 染色工艺:采用特殊的染色工艺和配方,将温敏性染料牢固地固定在合成纤维材料上,保证其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颜色。
3. 后处理工艺: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后处理,提高其耐光性和耐磨性,增强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提出的耐光型温致变色织物制备方法,经过实验验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为相关行业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