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
血液灌流患者护理常规
一、治疗前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病人合作程度,有无恶心、呕吐;了解中毒原因,评估中毒物质种类及中毒程度;协助血管通路建立;了解有无出血倾向。
2、评估治疗机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选择合适的血液灌流器材料和型号。
二、治疗过程护理要求
1、生命体征监护:在血液灌流过程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呼吸、血压,每30分钟测量一次,病情变化随时测量。
2、保持体外循环通畅,导管固定妥善,避免受压、脱出。
3、观察肝素抗凝情况,如发现灌流气内血色变暗,动脉壶和/或静脉壶有血凝块,应调整肝素用量,必要时更换灌流器。
4、系统监测:密切观察是否有血流量不足和灌流器凝血并做好气泡监测,以防空气进入病人体内,引起空气栓塞。
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时,灌流器应置于血液透析器前,以免经透析器脱水后血液浓缩,使血液灌流阻力增大,致灌流器凝血。
6、询问患者的主诉,及时处理并发症,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血液灌流原理、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方法,血管通路的维护及相关并发症治疗的知识。
三、治疗后护理
1、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肝素用量。
2、评估深静脉置管固定情况。
3、评估患者有无皮下瘀斑、穿刺口渗血及其它部位出血。
4、交待注意事项。
1。
血液灌流抢救急重症中毒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床边血液灌流(hp)治疗急重症中毒的观察护理。
方法:采用重庆单泵及丽珠血液灌流器在病床边建立体外循环通路治疗护理18例。
结果:16例抢救成功,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床边血液灌流是抢救急重症中毒的有效措施,做好灌流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血液灌流;急重症中毒;观察;护理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又叫血液吸附,是一种在体外循环中应用高分子材料吸附剂直接清除人体血液中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的一种血液净化手段,血液灌流装置由灌流器、吸附树脂和血泵组成,血液灌流中最主要的过程是血液流经灌流器,与其中装载的吸附剂充分接触,使血中毒物被吸附或清除。
由于血液灌流是采用重庆山外山的单泵机,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技术易于掌握,方便携带,可到床边进行抢救,符合突发、尤其是需要呼吸机辅助的危重患者就地抢救的处理要求,适合基层医院。
我院急诊科实质是门诊输液室,承担全院的门诊输液、肌注、静注、皮试,既无留观病房,更无icu,只有一间抢救室,血液灌流在此进行,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共做血液灌流18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5岁。
平均年龄40岁,均口服致毒物质:安眠药中毒6例,有机磷中毒9例,杀鼠剂中毒2例,草乌中毒1例;就诊时3例处于嗜睡状态,15例处于中至深度昏迷,从服药至hp时间为2~8小时。
1.2 方法采用丽珠血液灌流器,股静脉穿刺置管,行血液灌流2.5小时,停止治疗之前半小时停泵肝素,半小时后回血,遵医嘱给予鱼精蛋白等量中和肝素。
2 血液灌流前的准备2.1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患者及家属对hp不了解,清醒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心理,护士应做好解释告知工作,使之积极配合。
2.2 灌流器的准备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灌流器的容量。
成人与儿童的容量有所不同,要了解灌流器的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
血液灌流技术应用及护理血液灌流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代替人体肺脏功能,将患者的血液导入机器中进行氧合处理,并再次输送到患者体内的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心血管手术、心脏支持治疗、体外循环等领域,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的应用和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心血管手术方面的应用和护理:心血管手术是血液灌流技术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
在心脏手术中,病人的心脏需要停跳,此时血液灌流技术就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电解质平衡、气体交换等,及时调整机器参数,保持病人的稳定状态。
护士还需要检查血液回路是否畅通,避免血栓形成,确保血液的氧合和输注。
二、心脏支持治疗方面的应用和护理:心脏支持治疗是指在心脏功能衰竭时,通过机器代替心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心血管功能,维持病人的生命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心脏移植准备期、急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脏手术的术前和术后等。
护士需要定期观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状态等,及时调整机器参数,确保病人的心血管指标稳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三、体外循环方面的应用和护理:体外循环是一种通过机器代替心血管系统完成体内循环功能的技术。
它主要用于心脏手术和心肺复苏等领域。
护士需要检查血液回路的密封性,确保血液灌流平稳无波动,并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和尿量等指标,指导调整机器参数,保持稳定的循环状态。
另外,护士还需要密切关注机器本身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四、血液置换治疗方面的应用和护理:血液置换治疗是一种通过机器对血液进行除去有害物质,补充正常血液成分的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情。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护士还需要检查血液回路的密封性、血滤器的状况,避免感染和出血的发生。
总结起来,血液灌流技术的应用和护理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
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合理调整机器参数,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观察和护理目的学习和掌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方法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各种适应症并规范护理。
结果通过密切观察和护理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两者利用互补优势不仅清除患者的小中大分子毒素,而且能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减少了近期远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标签: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护理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容器来吸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也是目前抢救中毒患者最常用的措施。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将灌流器装在透析器前,先吸附大中分子毒素,然后血液经过透析器通过弥散超滤对流机制清除小分子毒素。
我院采用HP+HD 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以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2013年应用HP+HD治疗共34例,18例尿毒症,14例药物、毒物中毒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胰腺炎。
年龄21~80岁,男19例,女15例。
1.2 方法1.2.1材料采用珠海健帆灌流器HA130和HA 330德国费森尤斯4008B和瑞典金宝AK透析机,尼普洛150G和旭化成15L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
1.2.2 预冲灌流器现放空灌流器内液体,串联在透析器之前,血路管动脉端连接在灌流器动脉端,灌流器静脉端连接在透析器动脉端,,先用2500ml肝素盐水(按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mg配制)以200~300ml/min速度预冲,同时轻轻拍打排尽灌流器内空气,再用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mg密闭循环20min,预冲中观察有无游离的碳粒冲出,如有提示破膜需更换灌流器,上机前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掉循环中肝素盐水。
1.2.3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交替进行治疗毒物药物中毒,同时进行HP+HD2~2.5h,反复治疗2~3次,注意反跳现象。
尿毒症透析时,先行灌流2~2.5h后取下再继续血液透析2h。
血液灌流术的护理常规血液灌流术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容器中,以吸附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疗法。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
2、观察血管通路的状态。
二、操作要点1、检查灌流器外包装是否完好及有效期限。
2、将灌流器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动脉端向上,接通动静脉通道。
3、开动血泵用肝素生理盐水3000ml(内含肝素钠10-15mg/500ml)冲洗灌流器,以清除脱落的微粒,并使碳颗粒吸水膨胀,同时排除气泡。
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证灌流器充分肝素化。
4、无菌操作下进行内瘘穿刺或深静脉直接穿刺插管,建立血管通路。
5、遵医嘱体内肝素化后分别将动-静脉管道连接患者。
6、检查灌流器与管道连接部位有无扭曲后,开动血泵,血流量由每分钟100ml逐渐调至每分钟200ml。
同时打开追加肝素泵。
7、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详细记录,有条件者进行心电监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对症处理。
8、治疗持续2小时,治疗结束前30分钟,关闭肝素泵。
9、用生理盐水300ml将留置在外循环的血液还回患者体内。
三、护理要点1、肝素化方法比血液透析用量大,一般1.0-1.2mg/kg。
2、治疗中输血应另外建立输血通道,以免影响体外循环,导致凝血。
3、灌流器的吸附能力一般在2小时左右达到饱和,不能复用。
4、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果开始血压低,已有容量不足的表现,可预充液体、预充血;中途血压低,可减慢血流速度,去枕平卧,使用升压药、补液、输血等,严重低血压者,停止治疗。
5、灌流0.5-1小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并给予氧气吸入,一般不需要中断治疗。
四、注意事项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应消毒后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回抽量为动、静脉管各2ml左右。
确认管路通畅后连接透析管路,禁止使用注射器用力推注导管腔。
血液灌流的操作及护理血液灌流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常用于治疗心脏手术、器官移植、复杂手术等情况下,以保证患者体内循环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灌流的操作及护理措施。
一、血液灌流的操作步骤1.预备工作血液灌流操作前,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术前准备是否完成,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认有足够的血液和血液灌流液,准备必备的防御性用品,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和安全。
2.穿刺操作(1)常用的血液灌流穿刺部位有主动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2)穿刺前处理:采用无菌操作,消毒穿刺部位,用无菌巾覆盖,穿刺部位遵循无菌原则。
(3)穿刺前准备: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要经过严密检查和消毒,确认无损伤和破损。
(4)穿刺针插入:确定穿刺针位于正确位置,插入时要迅速、准确、稳定,避免脱针,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安抚。
3.连接血液灌流设备(1)连接导管:将导管通过穿刺针插入血管,并固定。
(2)连接泵机:血液灌流设备需要和心脏肺复苏机或人工心肺机连接,使用消毒液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紧密。
(3)连接监测设备:如监测患者心电图、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设备。
(4)启动泵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示,设置血液流量、动脉压力和体外循环相关参数。
4.进行血液灌流(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呼吸、血压等,随时监测患者情况,做好沟通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2)血液灌流液配制:根据医嘱,按照一定的配方将血浆、胶体溶液、晶体溶液等配制成血液灌流液。
(3)监测血液参数:包括血糖、氧气饱和度、血液酸碱度等指标,在灌流过程中及时调整参数,保证患者的生理状态。
(4)血液回输:在血液循环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医生指示,逐渐将回排出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5.操作结束(1)逐步关闭泵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示,逐渐减小血液流量,然后关闭泵机,断开与患者的连接。
(2)拔除导管:在医生指导下,缓慢拔除导管,密切观察血管穿刺部位,避免出现出血或血肿。
临床护理:血液灌流
(―)评估和观察要点。
同血液透析技术。
(二)操作要点。
L操作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灌流器、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开机自动自检。
2.安装透析器、灌流器及管路。
3.预冲。
(1)开启血泵调至IoOnII∕min,开始预冲。
(2)生理盐水冲至动脉除泡器(动脉小壶)向上的透析管路动脉端的末端处,关闭血泵,连接灌流器。
(3)待透析器、灌流器、透析管路连接后,继续生理盐水预冲,排净灌流器、透析器中的气体,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冲,预冲总量按照灌流器说明书要求执行。
(4)最后一袋肝素盐水剩至25Oml左右时关泵,同时夹闭静脉管路末端,夹闭废液袋,等待患者上机。
4.连接体外循环。
5.治疗过程中,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各项压力监测的情况,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和处理。
6.灌流治疗一般为2〜2.5h,灌流治疗结束后,回生理盐水20OmI左右,取下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或者结束治疗,回血。
(三)指导要点。
L告知患者血液灌流的原理和目的,治疗过程中配合的技巧。
7.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嘱患者有任何不适及时汇报。
(四)注意事项。
1.透析管路动脉端充满盐水后,再停血泵连接血液灌流器,按照灌流器上标注的血流方向连接管路。
2.遵医嘱抗凝治疗并严密观察各项压力的变化,及时发现灌流器堵塞情况。
3.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并用时,为避免透析脱水后血液浓缩发生凝血,应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
血液透析中心血液灌流护理常规血液灌流(HP)技术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非特异性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段。
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组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一、护理评估1.设备的评估血液灌流机或透析机是否运转正常。
2.治疗用物的评估治疗用物是否正确(灌流器型号根据医嘱选用),是否在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
3.对患者进行评估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有无出血倾向、有无其他急慢性并发症等。
4.对血管通路进行评估检查动静脉内痿通畅情况,有无感染和血肿,深静脉插管者检查插管处是否固定良好、有无感染。
二、常见护理问题1.出凝血功能紊乱与灌流器吸附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有关。
2.体温降低的可能与血液灌流过程中体外循环没有加温装置有关。
3.发生过敏反应与灌流器生物相容性差有关。
4.体外循环凝血与抗凝剂用量不足、通路功能不良有关。
三、护理措施1.按血液灌流器预冲流程认真冲洗灌流器,保证灌流器充分肝素化。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瞳孔反应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保暖。
3.保持体外循环通畅,泵速一般以20OnII∕min为宜。
导管妥善固定,对躁动不安的患者适当给予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4.严密观察肝素抗凝情况,发现凝血倾向及时调整肝素用量,必要时更换灌流器。
5.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时,灌流器应置于透析器之前,这样有利于血液的加温,减少灌流器凝血的危险。
6.一次灌流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7.急性药物中毒治疗结束后采用空气回血,因为生理盐水回血有可能增加毒物与吸附剂解离而再次进入血液的风险。
8,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四、健康指导1.治疗过程中注意吸附剂对药物的吸附作用,必要时调整剂量。
8.胃肠道中毒者应积极进行洗胃或导泄,皮肤中毒积极清洗皮肤,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后续吸收。
五、护理评价1.观察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
血液灌流的注意事项一、血液灌流的定义和作用1.1 血液灌流的定义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外源性方法将液体注入循环系统,以维持和改善组织和器官的灌流情况的治疗技术,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2 血液灌流的作用血液灌流能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氧供及营养供应,并促进代谢产物及毒素的清除。
因此,正确使用血液灌流技术可以起到保护组织器官、改善病情的作用。
二、血液灌流的适应症2.1 心脑血管手术血液灌流常用于心脑血管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移植、动脉瘤修复、脑血管疾患手术等。
这些手术往往需要大量的灌流液来保证组织的灌注,提高手术成功率。
2.2 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术中,为了维持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常需进行血液灌流。
三、血液灌流的注意事项3.1 选择合适的血液灌流液在选择血液灌流液时,需要考虑其渗透压、酸碱度、离子浓度等指标。
常用的血液灌流液有生理盐水、血浆代血浆等。
3.2 控制血液灌流速度血液灌流速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灌流速度至适宜水平。
3.3 注意体液平衡血液灌流可能导致体液平衡紊乱,特别是过多的输液可能导致水肿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血液灌流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体液平衡,及时调整液体输入。
3.4 保持适宜的温度血液灌流液的温度对组织和器官的灌注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组织造成伤害,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四、血液灌流的并发症及防护措施4.1 过度灌流过度灌流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水肿、器官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灌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评估灌流量。
4.2 感染与出血血液灌流过程中,感染和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在操作血液灌流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防栓药物。
4.3 动脉硬化和栓塞血液灌流过程中,动脉内膜受损和血栓形成是潜在的并发症。
预防措施包括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术中注意动脉内皮保护,并定时评估血液灌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