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风险隧道处理原则及施工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255
高风险隧道突发事件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标段隧道施工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分部,各工区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职责,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及时防范化解或减少风险,以较低管理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结合分部、各工区隧道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工区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风险管理,以保证评估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及时。
第三条隧道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
(二)建立健全隧道风险管理体系第四条集团公司成立了包保组,由翁行炎副总经理任组长。
第五条为加强隧道风险管理和体系建设,分部成立隧道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周长斌副组长:卢海江成员:李华宇张成刚田潮江崔淑斌高峰段明辉汤世效吕培良胡云丰邱家连王正龙汪本钢庞生和由安全总监李华宇负责风险隧道安全管理;总工程师张成刚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胡云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隧道风险管理的预测、评估、论证和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进行风险的监控和跟踪。
第六条各工区也要成立以工区长为主任的隧道风险管理小组,把每个风险管理逐个落实,做到及时辨识、检测、评估、上报和具体施工中的设计和管理。
(三)隧道风险管理职责第七条风险管理办公室(安质部)的主要职责1、根据工程特点及《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组织风险管理工作;2、督导各工区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3、组织对高度和极高的风险等级进行风险审查;4、必要时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风险监测;5、检查、监督、协调、处理评估工作的有关问题;6、负责风险排除处理措施方案的审批,并对实施性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工程部的主要职责1、参加和参与隧道的辨识和评估工作;2、提供隧道设计图纸及说明中有关风险源、风险点的地质水文资料,从技术角度上提出风险形成的分析、处理意见和措施;3、对各工区进行有关风险的技术交底和资料交接;4、发现风险地段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按程序进行变更;5、参与风险的处理方案、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阶段的监督、跟踪和验收。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法铁路隧道工程是铁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隧道在铁路线路中扮演着连接两地的重要作用。
隧道的施工方法对于铁路线路的质量、安全和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法的选择和施工过程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隧道的开挖方法、隧道的支护和加固、隧道内的设施建设以及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一、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现场的勘察和测量,确定隧道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参数。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隧道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周期、人力物力的调配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二、隧道的开挖方法隧道的开挖是隧道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开挖方法的选择对于隧道工程的效率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隧道开挖方法有:爆破法、掘进法、盾构法等。
1. 爆破法爆破法是传统的隧道开挖方法,通过在地下进行爆破作业来破坏岩石和土壤,从而开挖出隧道空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岩石较硬的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
2. 掘进法掘进法是在地下使用掘进机进行隧道开挖的方法,掘进机利用旋转式刀具或者钻头进行地下岩石或土壤的切削和开挖。
这种方法操作灵活,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开挖。
3. 盾构法盾构法是将盾构机在地下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的方法,盾构机具有自动化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地下水情况复杂的隧道开挖。
三、隧道的支护和加固隧道开挖完成后,需要对隧道进行支护和加固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耐久。
常见的隧道支护和加固方式有:钢筋混凝土衬砌、喷射混凝土、灌浆加固等。
1. 钢筋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衬砌是在隧道内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混凝土砌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固隧道的结构,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
2.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是通过喷射机在隧道内壁上进行混凝土的喷涂和硬化,能够有效地对隧道进行加固和衬砌,降低施工的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运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铁路也成为了现代化交
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铁路建设中,隧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
制要点也非常重要。
1. 预留断面:铁路隧道施工前需要进行预留断面,根据预留断面制定施工方案。
2. 掘进技术:采用钻进法、爆破法等技术,进行隧道掘进。
3. 支护技术:采用顶管、锚杆、喷锚等技术对隧道进行支护,保证隧道施工的稳定性。
4. 排水技术:采用排水沟、排水井等技术进行排水处理,确保隧道内部干燥。
5. 安全措施:采取安全措施,包括配备安全设备、进行安全教育等,保证施工人员
的安全。
1. 施工方案的制定要合理:根据预留断面制定施工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性,避免
施工过程中出现预料之外的问题。
2. 材料的选择要科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对隧道的质量影响很大,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材料的质量。
3. 施工人员的技术要过硬:铁路隧道施工需要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他们需要拥有
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施工技术,确保隧道质量。
4. 检测技术要到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地质勘探、掘进工艺、支护工艺等方面的检测,保证施工质量。
5. 安全管理要到位:隧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铁路隧道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非常重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
因此,在隧道建设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质量,保证隧道的质量。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铁路隧道工程一直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的施工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施工问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隧道开挖困难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地质条件往往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地质条件复杂会导致隧道开挖困难,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安全。
岩石层的变化、地下水的涌出、地应力的变化等,都会对隧道开挖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可以采用爆破、钻孔等方式来处理岩石层的变化,提高开挖效率。
可以采取排水、支护等措施来应对地下水的涌出和地应力的变化,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工方案,灵活应对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
二、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问题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是隧道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隧道内部没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问题必须得到合理的解决。
为了解决隧道内部通风问题,可以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在隧道两端设置通风井或者安装通风设备,可以保证隧道内部空气的流通,达到通风的效果。
为了解决隧道内部照明问题,可以采用 LED 灯具等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保证隧道内部的光照条件,提升工作和运输的安全性。
三、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隧道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工程,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隧道施工中可能会面临坍塌、水灾、火灾等意外情况,这些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隧道工程现场处置方案背景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危险的工程,需要执行高风险的作业。
工程人员和当地居民在这个工程过程中面临一定的风险。
如果不严谨地进行现场处置,其他的工人和居民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本文提供了隧道工程现场处置方案,以确保工程人员和周围社区的安全。
预防措施为避免隧道工程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安全教育所有工程人员应接受完整的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风险并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安全设备所有工程人员必须配备及使用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
安全设备包括头盔、安全鞋、手套、安全带和呼吸器等。
工作程序在隧道工程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安全协议。
安全检查现场安全检查是必要的,以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正常运行。
短期停工以进行安全检查是必要的。
处置方案出现任何紧急情况时,需要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紧急通报如果发生隧道工程事故,请立即通知应急机构和相关工程团队,并向所有工人发出停工的指令。
指挥和控制一名指挥官应该在场地上指挥和控制全局。
完成应急任务时,应清晰明确。
紧急救援伤员应立即紧急送至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援。
在等待专业救援车辆到来时,首先应由过往车辆或工人,用手推车或板条担架抬送至附近的救护车。
人员疏散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疏散所有人员。
防止事故扩散防止任何火灾向发生爆炸,必须实施紧急响应。
在灭火前要确保施工压力控制在合规范围。
信息留存紧急情况发生后,必须保存相关信息和记录。
总结隧道工程具有高危险性,因此现场处置方案非常重要。
上述预防措施和处置方案可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同时减少对周围社区的影响。
在任何状况下,工程人员都必须立即启动应急程序,以便有序地处理事故并降低损失。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1、前言当前,随着新一轮铁路客运专线的开工,长大隧道和高风险隧道的修建将会越来越多,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引起施工设计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是隧道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本文针对铁路隧道的施工,从安全控制制度、安全风险评估、施工技术方案选择、科技(施工方法)创新、安全生产投入和规范管理等六个方面谈一些建议,以期对复杂地质和高风险隧道的施工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2明确责任,健全机制,从制度上确保隧道施工安全2。
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1)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领导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确保“领导重视,部门协调,层层把关,人人负责”的责任体系落实到现场,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围;(2)加强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领导是关键,教育是前提,设施是基础,管理是保证"的做法; (3)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和安全奖惩制度;(4)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5)坚持开展全员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实行安全一票否决权; (6)严格执行事故申报制度,及时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严格实施安全责任追究,坚决做到“四不放过"。
2.2制定和落实隧道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劳动组织、作业方法、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以及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1)隧道开挖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从技术工艺、设备器材、作业流程、风险应对等各个方面做好预控措施,并经过审批后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2)编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并在隧道各关键工序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设置的实施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工班或个人,实行验收制度。
运营维护西成客专高风险隧道施工管理研究贾华强1,史先伟2,景积仓2(1.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0;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摘要:对西成客运专线陕西段7座高风险隧道施工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处理措施进行研究,主要介绍隧道施工风险评估,详细说明施工中的常见风险及处理措施;重点介绍隧道施工典型风险因素及处理措施,强调超前地质预报在控制隧道施工风险中的作用。
针对以上研究,进行总结与建议:思想上需重视风险因素,以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为基础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隧道施工风险;针对高地应力隧道施工,建议明确隧道施工风险分级、增加风险确认步骤、确定可行性支护原则。
关键词:西成客专;高风险隧道;隧道施工风险;风险处理措施;高地应力岩爆;超前地质预报中图分类号:U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1)06-0068-06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1.06.0680引言随着我国隧道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隧道越修越长、越修越宽。
由于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曲线半径大,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1]、需要的技术越来越难、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风险因素转化成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隧道施工风险越来越高。
众多学者对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研究,沈金能[2]基于大断面红黏土存在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问题,提出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实际施工中有必要做好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辨识出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以便积极采取对策进行有效控制;王明年等[3]对郑万高铁在隧道施工风险综合管控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以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预加固、超欠挖、初期支护质量、监控量测5个项目作为对风险指标进行分级,最终第一作者:贾华强(1961—),男,原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博士。
铁路建设工程高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铁路建设工程高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安全风险标准化管理工作,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安全,依据国家、铁道部、南昌铁路局及建设单位的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围主要包括:高风险、大型基坑、高陡边坡、特殊结构桥梁、地下工程、临近既有线及既有线施工,地质灾害及其他高风险工点。
第三条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等级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程度,参照铁路风险等级确定标准,分为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高度风险四个级别。
风险等级评价为高度风险和极高度风险的工点,统称为高度风险工点。
第四条风险管理实行“评估先行,分工明确,抓好源头,专家指导,高效联动,齐抓共管”的风险管理机制。
第五条赣龙铁路GL-5标段风险管理采用管理层和作业层两层管理。
管理层风险管理即中铁五局赣龙铁路GL-5工程指挥部、项目部的风险管理。
架子队、班组属于作业层。
其中管理层包括第一管理者、各单位主管风险管理的负责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及相关部门。
作业层包括各架子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六条中铁五局赣龙铁路GL-5工程指挥部成立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谢本峰副组长:孙宝亮、夏先平、吴智、张倚逾、宋贵明、曾拓组员:肖刚、罗军华、冯忠孝、陈庚、尹晨、李欢芳、李小云、谢招来、陈跃、蒋斌、朱载莹、罗经伟,各项目部总工程师,架子队技术负责人。
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赣龙铁路GL-5标段所有在建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组织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指挥部安质环保部。
安质环保部为指挥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2人。
风险评估与管理机构图(见下图)。
第七条各项目部、架子队须设立相应的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工点的管理工作。
各单位应将管理小组人员名单报指挥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备。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绪论1.1 背景与意义铁路隧道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隧道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复杂施工环境的工程,其施工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规程旨在制定一套系统的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隧道开挖、支护、衬砌、砌筑等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章隧道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施工前的安全评估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评估,包括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2.2 人员培训施工团队必须经过专业安全培训,了解各项施工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突发事故处理的应对方案。
2.3 施工方案制定制定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序的安全可控。
第三章隧道开挖施工安全措施3.1 确定施工工程边界在进行隧道开挖前,需明确开挖区域的边界,设置明显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2 掘进设备安全操作隧道掘进设备必须经过专业验收并定期维护保养,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3 岩石爆破作业岩石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业爆破队伍进行,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进行作业,确保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
第四章隧道支护及衬砌施工安全措施4.1 支护结构设计及验收支护结构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支护材料需经过质量检验,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4.2 衬砌施工作业衬砌施工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进行,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衬砌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第五章隧道工程施工后的安全管理5.1 施工验收隧道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达标。
5.2 施工结束后的安全防护隧道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拆除和清理,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一、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展铁路隧道的施工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首先是进行勘察工作,确定隧道的具体位置和地质情况,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
其次是制定隧道工程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安排、人员配备、材料供应等内容,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进行隧道地质勘探和设计,确定隧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参数,以及隧道内部的排水和通风系统等设施。
此外,在施工前还需要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工程的设计,确定隧道开挖的方式和支护措施,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二、隧道开挖施工技术隧道开挖是隧道工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隧道的质量和进度。
隧道开挖主要有掘进法、抛弃法和爆破法等方式。
掘进法是指利用掘进机进行隧道的机械开挖,适用于比较硬的地质岩层,速度快且效率高。
抛弃法是指利用挖掘机和装载机等设备进行挖掘,然后将土石料抛弃到隧道外面,适用于土质松软的地质条件。
爆破法是指利用爆破药物进行控制爆破,将岩石炸碎并清理掉,适用于比较硬的地质条件。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地质条件的认真分析,采取合适的开挖方式和措施,确保开挖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隧道支护施工技术隧道支护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保证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隧道支护主要有钢架支护、衬砌支护和喷锚支护等方式。
钢架支护是指在隧道周围设置钢制框架,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衬砌支护是指在隧道内部设置混凝土或砖块等材料,增强隧道的承载能力和防水性能。
喷锚支护是指在隧道周围进行钻孔和注浆,以增加隧道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在支护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材料,并保证支护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四、隧道内部设施安装技术隧道内部设施是隧道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给列车运行所需要的照明、通风、排水等设备。
隧道内部设施主要包括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
在安装隧道内部设施时,需要注意设施的设计和布置要合理,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铁路隧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山区与山区的关键设施,在铁路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铁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本文中,将分析隧道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一、铁路隧道施工技术1. 预处理工作在开始隧道施工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工作,这包括清理场地、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渗透压力等。
为了降低隧道施工风险,预处理工作非常必要。
2. 掘进方法铁路隧道的掘进方法有多种,例如冰冻法、钻孔爆破法、钻爆法等。
冰冻法是在温度低于-15℃的条件下利用低温冷却,将地层冻结后,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
它适用于软弱的土层。
钻孔爆破法和钻爆法是在地下进行钻孔,然后爆破岩层或土层。
这两种方法可以适用于硬质岩石或较厚的土层。
3. 开挖方式隧道的开挖方式有多种。
其中,全断面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它是将整个隧道断面对称地开挖,使隧道两侧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还有顺层法,它是将隧道沿着地层顺层开挖,可缩短开挖时间和减少隧道隐患。
4. 支护方式支护方式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关键的环节。
支护方式通常包括预制钢支撑、钢筋混凝土衬砌、螺旋钻孔加注浆体和压力灌浆等。
这些支护方式选择应考虑施工安全性、支护质量和经济性。
5. 空气净化和通风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和爆破等作业,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等污染物质严重,必须采取空气净化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必须安装通风系统,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
1. 接触层的拱度控制接触层是钢筋混凝土隧道的重要层,它可以抵御隧道内外的土压力和沉降力。
因此,在接触层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拱度,使其长期保持稳定。
2. 隧道交界处的施工在铁路隧道的交界处,必须严格控制水平和垂直误差,防止产生关节过大、破裂等问题。
3. 管理钢筋混凝土衬砌工艺钢筋混凝土隧道的衬砌工艺是影响隧道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衬砌工艺中,必须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
tb 10304-202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概述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旨在规范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一、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1.铁路隧道工程项目部应组织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职工防护、机具设备安全、现场安全巡视等方面。
2.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应在项目部和施工现场进行广泛宣传,以确保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并遵守规程。
二、施工安全组织结构1.铁路隧道工程项目部应配备专职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工程部分或全部安全管理工作。
2.项目部安全生产组织应包括: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安全培训、事故调查和分析等五个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
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应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责任制工人共同负责。
三、施工安全防范措施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应注意防范火灾、爆炸、中毒、电击、滑坡、崩塌、坍塌等意外事故,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
2.施工现场应遵循“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的原则,将安全生产纳入日常工作之中。
3.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统一指挥系统,明确各岗位职责,集中管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
四、安全管理监管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制定行业规章和标准,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进行监管。
2.施工现场应注意整改存在的隐患和安全风险,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和涉及安全的专项检查。
3.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报告和调查,对责任人进行追究和严格处罚。
五、其他要求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应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等进行记录并留存。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在工作前接受安全培训,掌握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消防设施,并负责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结论铁路隧道工程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安全,遵守相关规程,加强管理和监督,并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的原则,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品质。
高风险隧道管理实施细则1 总则1.1为有效防范和规避隧道建设风险,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隧道风险管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0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4-200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结合本项目管理的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参建各方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落实“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的管理要求,减少风险的影响,以较低、合理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
1.3 项目以设计阶段隧道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地质勘探新成果、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施工揭示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结果,对隧道风险工点进行动态调整。
1.4 本细则适用于本项目管辖的隧道风险管理。
2 管理机构与职责2.1 项目成立隧道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技术方案组、现场工作组,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进行隧道风险管理。
2.1.1领导小组组长:赵万里副组长:陈文柱组员:李豪杰李军宝宋立塔邢杰立2.1.2 技术方案组组长:尹成虎组员:韩仁利侯鹏侯自彦王海娟2.1.3 现场工作组组长:李应国赵晓宇组员:荆鹏文亚平柯尊国李晋超2.2工作职责2.2.1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隧道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细则;(2)审批技术方案组提报的风险隧道施工技术方案;(3)检查、监督、协调和处理隧道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4)负责事故抢险组织、指挥等工作。
2.2.2 技术方案组职责:(1)编制风险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并报领导小组审批;(2)检查技术方案落实情况。
(3)定期技术骨干对重、难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检查。
(4)根据现场工作组提报的资料,动态调整隧道风险等级。
(5)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2.2.3现场工作组职责:(1)按项目标准化管理要求和隧道风险管理细则,组织现场落实批准的隧道风险技术方案;(2)对重大风险源进行全过程的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