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线路的无功补偿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4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引言1.1 介绍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存在,会导致电网中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使得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下降,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低压侧无功补偿是为了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而设立的。
在10kV配电网中,低压侧无功补偿往往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无功电流过大导致设备发热、设备寿命缩短;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仍然较低;无功补偿设备故障频繁导致停电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及时解决。
加强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只有合理规划和维护好无功补偿系统,才能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通过对低压侧无功补偿系统的原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管理,从而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正文2.1 低压侧无功补偿的原理及作用低压侧无功补偿是指在10kV配电网系统中,通过接入无功补偿设备,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系统的无功功率,以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来使系统中的总功率因数达到设定值,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1. 改善电网功率因数:通过补偿无功功率,使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1,减少因谐波而导致的能量损失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2. 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网中的电压损耗和电流谐波,减少线路和设备的过载,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3. 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减少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流动,减少输电损耗,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减少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
低压侧无功补偿对于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选择和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的关键措施。
浅谈10KV线路无功补偿摘要: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兴起,城市供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完善。
因而近些年以来,如何有效改善电压质量以提高运行效率一直是供电部门所仔细研究的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从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的影响与必要性出发,分析10kv 线路无功补偿的补偿方式以及安装地点的选择,进而对无功补偿的实际节能方案进行理论性探讨。
关键词:10kv线路;无功补偿;补偿方式;安装地点;实际节能方案中图分类号:tm7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6-0-01一、对10kv线路方面无功补偿系统的阐述从通常情况下来讲,所谓10kv线路方面无功补偿系统,主要指的是通过优化原有的管理系统以便供电部门能够随时对全线路无功电压的各种状况进行了解与掌握,继而在分析整体线路的负荷分布以及电压是否合格的基础上,能够促使供电部门有效提高电能数据和检测、计量以及检测整线路数据的准确程度。
另一方面,当前10kv线路方面的无功补偿主要有在变电站10kv母线按主变容量的15%左右集中安装补偿电容器组,在用户配变低压侧分散安装低压补偿电容器柜,在10kv线路若干符合中心处或线路2/3处集中安装10kv线路补偿电容器组等三种补偿方式。
从另一层面上来讲,以上第三种补偿方式较之前两种具有补偿装置集中、减少线路损耗、设备利用率高以及便于管理和维护等多种优点,因而在当前供电企业当中广泛应用。
而无功补偿通过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能够提升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比例,亦能够有效降低供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率。
往往供电企业在10kv线路方面安装无功补偿装置会对配网损耗以及供电电压产生一定作用与影响,因而降低线路损耗与提高供电速率对于供电企业与城镇居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10kv线路方面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呈现出了必要性。
二、补偿方式和安装地点的选择(一)补偿方式的选择。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供电企业对于10kv 线路的补偿一般采用柱上安装固定式电容器的方式来进行,并且为了避免过补而一般按照线路的最小补偿量或者采用“三分之二”法则来确定电容器容量的。
1 绪论1.1概述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子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
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
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
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3]。
在配电网中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种,有功功率是用电设备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以保证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而无功功率也不是无用的功率,在电网中作用也很大。
接在电网中的大多数用电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
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就是通过磁场来完成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的。
以异步电动机为例,电机从电网吸收的大部分电功率转换成了机械功率从转轴上输出给了机械设备,这部分功率就是有功功率;而电动机还要从电网吸收另外一部分电功率,用来建立交变磁场,这部分功率不是被消耗,而是在电网与电动机之间不断的进行交换(吸收与释放),这就是无功功率。
在电网中没有纯阻性的设备,因而功率因数都在01之间,而大部分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运行时因电磁感应原理为建立感应磁场都需要Q>0的无功功率,此外电网中线路线损、变压器自损(铁损、铜损等)也增加不少无功,无功补偿就是利用电容提供Q<0的无功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网输送的无功功率,也就是在电能计量表上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达到节能、降损的目的。
因此,解决无功补偿问题,对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网损耗,节约能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类型用电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电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配电网结构,运行变化等原因,我国配电网损耗,电压合格率等技术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由于电压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用户电器烧毁的现象仍然存在,而网损过高使得生产的宝贵电能白白浪费,并且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浅谈k v线路的无功补偿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浅谈10KV线路的无功补偿电力网在运行时,电源供给的无功功率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的前提,它为电能的输送、转换创造了条件,没有它,变压器就不能变压与输送电能,没有它,电动机的旋转磁场就建立不起来,电动机就无法转动,但是,长距离输送无功电力,又会造成有功功率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的降低,这不仅影响电力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而且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如何减少无功电力的长距离输送,已成为电力行业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无功补偿的原则之一: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
这就要求在负荷集中的地方进行补偿,既要在变电站进行大容量集中补偿,又要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处进行分散补偿,目的是做到无功就地平衡,减少其长距离输送。
由于用户端随机、随器、随荷补偿的不完全或未进行补偿,线路上仍有大量的无功负荷在传输。
采用在10千伏线路上并联高压电容器实现就近补偿,以降低线路传输电流,降低线路损耗,这就是线路无功补偿。
1.线路补偿容量的确定线路补偿电容器装置一般安装在室外电线杆上,没有自动投切装置,所以只能进行固定补偿。
为此选定的电容器容量必须为线路流动的最小无功负荷,否则会发生无功倒送。
所以要进行线路无功补偿就必须实测低谷时期无功负荷,然后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2. 线路电容器安装地点及补偿容量无功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根据理论计算,从降低线损的角度看,以下补偿容量和安装位置为最佳值:Q为该线最小负荷时无功功率值,L为线路总长度。
C0=1/3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2/3QC0=1/5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C2=2/5QC0=1/7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C2=C3=2/7Q电容器的安装组数、容量及线损电量下降情况注:本表中线损电量下降率未考虑有功负荷的影响由表可知:配电线路上电容器的安装组数越多,降损效果越大,但这给运行维护带来不便,相应地增加了工程投资,而且随安装组数增加,对应于增加单位补偿容量所得到的无功线损下降率减少,因此,一般对于均匀分布负荷的配电线路,以安装一组补偿电容器为宜,最多两组就足够了。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保障用户的用电设备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无功补偿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围绕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展开探讨。
一、无功补偿设备频繁开关1. 问题描述: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无功补偿设备频繁开关,造成设备寿命减短,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
2. 解决办法:(1)合理规划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避免过小或过大的设计容量,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接入;(2)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合理的调度,避免频繁开关,尽量减少无功功率因数的变化,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无功补偿设备运行效率低1. 问题描述:部分配电网在使用无功补偿设备时,发现设备运行效率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无功功率因数补偿效果。
2. 解决办法:(1)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2)在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时,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效率的设备,避免使用劣质设备影响正常的运行效果。
1. 问题描述:某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无功补偿设备出现过载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五、无功补偿设备接入时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1. 问题描述:在一些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设备的接入对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如电压波动、谐波扰动等。
六、无功补偿设备建设和投运时质量问题2. 解决办法:(1)加强对无功补偿设备建设和投运过程的监管和质量把关,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2)对设备的建设和投运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在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过程中,以上所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只是部分常见的情况,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在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监管和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无功补偿设备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无功补偿设备在配电网中的良性发展,推动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浅析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与降损损耗摘要:本文分析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意义及方法,确定了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及降低损耗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降低损耗中图分类号: tm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无功补偿的意义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感、电容原件的存在,不仅系统中存在有功功率,而且存在着无功功率。
虽然无功功率本身并不消耗能量,它的能量只是在电源及负载之间进行传输交换,但是在这种能连交换的过程中会引起电能的损耗,并使电网的视在功率增大。
这将对系统产生以下一系列的负面影响:(1)电网总电流增加,从而会使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容量增大,使用户内部的启动控制设备、测量仪表等规格、尺寸增大、因而使初期投资费用增大。
在传送同样的有功功率情况下,总电流的增大,使设备及线路的损耗增大,使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增大。
(2)电网的无功容量不足,会造成负荷端的供电电压低,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反之,无功容量过剩,会造成电网的运行电压过高,电压波动过大。
(3)降低了电网的功率因数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
当功率因数由0.8下降到0.6时,电能损耗将近提高了一倍。
2、无功补偿的原则和类型2.1无功负荷补偿点一般按以下原则进行确定:(1)确定线路无功补偿方案时应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散补偿、就地平衡和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的原则,以提高功率因数、损耗最小、提高末端电压、年运行检修费用最小等为目标。
(2)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主, 以高压补偿为辅。
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载率为75% ,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0.85考虑,补偿到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或按照变压器容量的20%~40% 进行配置。
(3)配电线路上装设的并联电容器在线路最小负荷时不应向变电站倒送无功。
如配置容量过大则必需装设自动投切装置。
配电网 10kV 电力线路无功补偿方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能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在电力系统中,人们最关心的是电力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
10kV 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在节能方面,我国的10kV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还需要进行完善,降低电能的损耗、节能能源、减少变损费用都是现在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10kV 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配置原则一、10kV 配电网中的无功补偿的原理电网的运行是离不开变压器和电动机的,这两种设备都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无功功率,无功功率需要其他的设备产生,这样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就需要安装电容器,电容器可以降低感性负荷的功率,降低电能的损耗,为供电质量提供保障,这就是无功补偿的原理。
结合配电变压器台区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想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的损耗,降低能源的浪费,使得电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就要采取采取积极、有利的措施,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有效的安装,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
但是,一旦无功补偿装置安置的不正确,或者是相关技术引用不当,就会使得配电系统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电压的波动幅度较大,这样就会使得电网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从而无法有效的保障供电的质量。
无功补偿电容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根据自身的特点,将电容器分为两种,一种是三角形接法,另外一种是星形联接,这两种电容器都是被经常使用的,但是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使用的是星形联接,那么在电容器出现短路之后,电流是不会超过电容器的定额电流的 3 倍的,如果使用的是三角形联接,那么电容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短路的现象,那么电流就会超过额定电流的 3 倍,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就会电流的使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样对电力有着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0kV配电网是城市工业和民用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城市正常用电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10kV配电网的低压侧无功补偿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就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常见问题1. 无功功率不足在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中,有时会出现无功功率不足的情况,导致电网出现了功率因数较低、电压波动较大等问题。
2. 无功补偿设备故障无功补偿设备在运行中也会出现故障,比如电容器发生了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导致无功补偿效果不佳,甚至对电网产生负面影响。
3. 无功补偿设备老化由于长时间运行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无功补偿设备也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功率因数无法达到要求,对电网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4. 无功功率超标有时候无功功率会超过正常范围,导致电网运行不稳定,甚至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
二、解决办法1. 加强设备维护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才能够确保无功补偿效果。
2. 确保设备质量在选购无功补偿设备时,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避免使用劣质设备导致发生故障或者老化。
3. 定期检测定期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功率因数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进行技术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功补偿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采用新技术的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提高功率因数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5. 加强运行管理加强对无功补偿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管,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0引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对电力资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
据调查显示,城市尤其城区的10kV 配电网分支相对较多,而配电变压器通常处在无人看守的状态,加之自动投切设备的应用并不多,导致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固定投入形式,难以随负荷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无功补偿技术所谓无功补偿,即无功功率补偿,主要是指为配电系统提供功率因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利用无功补偿可大幅度地降低变压器和输点线路上的电能消耗,对于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与供电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无功补偿技术及相关设备,既可以有效地减少配电线路上的能量消耗,又可以使配电系统中的供电质量有效地提高;若无功补偿设备及相关技术选择不当,则很可能会导致配电系统中的电压波动或谐波增大问题出现。
一般而言,交流电经纯电阻电能会大量转化为热能,当其经纯感性的荷载时难以有效做功,而且也不会消耗电力资源,这就是所谓的无功功率。
就10kV配电线路实际运输状况而言,电力系统中的负荷实际上并不是纯容性的感性负载,而是混合型负载,电流经配电系统时会有一部分电能不做功。
无功补偿的原理:配电系统中的输出功率通常有两部分组成,即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量,它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或者热能,并利用这些能量做功;无功功率则不像有功功率那样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该种能量通常被用作用电设备的做功基础条件,其主要是在电能和配电网之间实现周期性有效转换。
通常情况下,电流做功过程中会滞后于电压90°,而在电容元件中做功时会超前电压90°;同种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二者的方向相反。
无功补偿的实现:把容性功率负荷装置及感性功率荷载设备并联于同一个配电线路之中,电能会在不同荷载装置间有效交换,其中感性功率荷载所需无功功率可通过容性功率荷载输出的无功功率实现10k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摘要:10kv线路的杆上无功补偿和变电站集中补偿、配变低压补偿、用户侧就地补偿都是电网无功补偿的重要补偿方式,10kv线路的杆上固定补偿以线路无功负荷作为补偿对象,补偿效果较好、设备利用率较高、投资较小,但因为补偿设备安装于杆上,维护起来不太方便,同时易出现保护不易配置等工程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系统的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多功能的无功补偿设备,如近年的谐波无功补偿装置等,使电网的无功补偿方式更合理、更经济、更安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1 10kV线路无功补偿的设置原则在配电线路杆塔上并联电容器,以实现对线路无功补偿的方式,需同时考虑线路补偿点的个数、补偿点的位置以及补偿容量。
下面以一条普通的10kV配电线路的干线运行情况为例,说明补偿点数量、位置及补偿容量的确定原则。
1.1补偿位置的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地点的选择应遵循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在主干线上传输的电流。
电容器组在10kV线路上装设位置的计算公式:Ll一21/(Zn+1)L式中:L为线路长度;n为电容器组数;Ll为第i组电容器的安装位置距线路首端的距离;i一1,…,n。
1.2线路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配电线路安装电容器组的容量选择是按最大限度降低线损的原则来确定的。
对于一般情况而言,当该配电干线中有n个补偿点时,得到第i个补偿电力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Ql一ZIQ/(Zn+1)式中:Q为线路首端传输的总无功功率。
1.3补偿点数量的选择随着补偿点的增多,网损降低率越高,补偿效益逐渐提高,在n一4时,网损降低率的增加己经变得很小,因此配电线路的补偿点一般不多于4个。
10Vk线路补偿电容器装置一般安装在户外电杆上,一般不设自动投切装置,所以进行的是固定补偿。
因此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应选择为线路流动的最小无功负荷,以避免无功倒送,所以应先实测用电低谷时的无功负荷,以得到线路的最小无功负荷值,再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浅谈10KV线路的无功补偿
电力网在运行时,电源供给的无功功率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的前提,它为电能的输送、转换创造了条件,没有它,变压器就不能变压与输送电能,没有它,电动机的旋转磁场就建立不起来,电动机就无法转动,但是,长距离输送无功电力,又会造成有功功率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的降低,这不仅影响电力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而且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如何减少无功电力的长距离输送,已成为电力行业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无功补偿的原则之一: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
这就要求在负荷集中的地方进行补偿,既要在变电站进行大容量集中补偿,又要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处进行分散补偿,目的是做到无功就地平衡,减少其长距离输送。
由于用户端随机、随器、随荷补偿的不完全或未进行补偿,线路上仍有大量的无功负荷在传输。
采用在10千伏线路上并联高压电容器实现就近补偿,以降低线路传输电流,降低线路损耗,这就是线路无功补偿。
1.线路补偿容量的确定
线路补偿电容器装置一般安装在室外电线杆上,没有自动投切装置,所以只能进行固定补偿。
为此选定的电容器容量必须为线路流动的最小无功负荷,否则会发生无功倒送。
所以要进行线路无功补偿就必须实测低谷时期无功负荷,然后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2. 线路电容器安装地点及补偿容量
2.1无功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
根据理论计算,从降低线损的角度看,以下补偿容量和安装位置为最佳值:
2.1.1只安装一组电容器
Q为该线最小负荷时无功功率值,L为线路总长度。
C0=1/3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2/3Q
2.1.2安装两组电容器
C0=1/5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C2=2/5Q
2.1.3安装三组电容器
C0=1/7Q 由变电所实施无功补偿。
C1=C2=C3=2/7Q
电容器的安装组数、容量及线损电量下降情况
注:本表中线损电量下降率未考虑有功负荷的影响
由表可知:配电线路上电容器的安装组数越多,降损效果越大,但这给运行维护带来不便,相应地增加了工程投资,而且随安装组数增加,对应于增加单位补偿容量所得到的无功线损下降率减少,因此,一般对于均匀分布负荷的配电线路,以安装一组补偿电容器为宜,最多两组就足够了。
配电线路上无功补偿装置可按以下原则进行配置:
⑴在负荷较大的分支线上,各配置一组电容器,安装地点在距支线T接点2/3处,
补偿容量为支线无功负荷平均值的2/3。
⑵在干线距首端2/3处配置一组电容器,容量为经支线补偿后全线剩余无功负荷
的2/3。
2.2无功负荷沿线路非均匀分布
在一个供电区内,各条线路的负荷往往是不均匀的,不能机械套用以上公式和经验数据,而应具体计算具体确定补偿方案。
线路补偿重点是对长线路(干线超过12kM的)负荷大(超过经济电流密度)的配电线路进行补偿,对于那些负荷小的线路(铁损70%以上的)暂不宜安装,以防深夜电压过高进一步增加铁损,以致增加线损。
3. 线路电容器补偿装置及安装要求
线路电容器补偿装置主要包括:跌落式熔断器、阀型避雷器、三相式电容器、支架等。
具体安装要求有:
(1)每处安装电容器容量不超过120kVAR,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和拉、合闸用,采用阀型避雷器作为过电压保护。
(2)电容器组与配变应分开安装,以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过电流和当变压器轻载时,由于铁磁谐振发生的相序改变,造成变压器二次侧所带的电动机反转。
另外两组电容器之间距离大约1km。
(3)为了保证电容器正常运行,应注意在轻负荷情况下电容器安装地点的运行电压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日光直晒杆上的电容器,特别注意:不要把电容器装于密闭的铁箱中再置于电杆之上,这种方式的电容器事故率很高。
4. 采用线路电容器补偿的优点
在配电线路上装设电容器。
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投运时间长和降损效果显著的优点,而且安装简便,特别适应于农村配电线路长、负荷点多的供电状况。
中压网以10KV线路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重点,是农网全网无功优化补偿策略的主要体现。
合理选择10KV线路无功补偿位置和补偿容量,不仅能改善农网功率因数和电压质量,而且可以使无功负荷就地平衡,提高农网的经济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