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中级财务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1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

3 财务会计目标

4 会计假设

5 权责发生制

6 现值

7可变现净值

8公允价值

9会计制度

10会计准则会计准则11财务会计规范

12及时性

13谨慎性

14重要性

15实质重于形式

16可比性

17相关性

18可理解性

19可靠性

20现值

22历史成本

21重置成本

23会计要素

25 .会计分期

24货币计量

26持续经营

27会计主体

28财务会计基本假设29财务会计目标

30应收票据贴现

31货币资产

32性资产交换

33周转材料

34结算方式

35应收款项

36净价法

37总价法

38商业折扣

39现金折扣

40带息商业汇票

41其他货币资金

42可变现净值

43存货跌价准备

4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45永续盘存制

46实地盘存制

47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48计划成本法

49零售价法

50毛利率法

51个别计价法

52周转材料

53权益法

54成本法

55重大影响

56共同控制

57对联营企业投资

58对合营企业投资

59 实际利率法

60实际利率

61长期股权投资

6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3持有至到期投资

64交易性金融资产

65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66 弃置费用

67无形资产

68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69研究阶段

70商誉

71投资性房地产

72长期待摊费用

73应付票据

74带息票据

75职工薪酬

76职工教育经

77非货币性福利

78 股份支付

79营业税

80营业额

81印花税

82短期借款

83预收账款

84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85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86借款费用

87借款利息

88折价或溢价摊销

89公司债券

90可转换公司债券

91债券面值

92债券利率

93债券的溢价摊销

94债券的折价摊销

95实际利率法

96实际利率

97长期应付款

98未确认融资费用

99专项应付款

100或有事项

101债务重组

10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103未分配利润

104股权登记日

105宣告日

106留存收益

107等待期

108授权资本制

109资本公

110实收资本

111所有者权益

112负债的计税基础

113资产的计税基础

11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1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16暂时性差

117表结法异

118账结法

119营业外支出

120营业外收入

12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22资产减值损失

123销售费用

124财务费用

126期间费用

125管理费用

127成本加成合同

128固定造价合同

129完工百分比法

130商品销售退回

131售后回购

13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133基本每股收益

135多步式利润表

134每股收益

136单步式利润表

137利润表

138资产负债表

139内部报表

140外部报表

141动态报表

142静态报表

143 .财务报告

144 现金流量表

155 现金等价物

156 现金流量

157筹资活动

158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59 会计政策

160 会计估计变更

161 会计估计

1财务会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主要依据,确认、计量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分析报表,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等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2管理会计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产生一系列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信息需要,同时直接参与企业决策控制过程,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 财务会计目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财务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4 会计假设指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种程序和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5 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既使款项在当期收付,都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 现值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7可变现净值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8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9会计制度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10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11财务会计规范制约财务会计实务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既是约束财务会计行为的标准,也是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据。

12及时性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13谨慎性也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14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1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16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这一原则不仅要求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要具有横向可比性,而且要求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纵向的可比性。

17相关性也称有用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也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值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18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9可靠性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0现值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21重置成本资产按照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2历史成本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等的公允价值计量。

23会计要素财务会计要素是指财务会计的具体对象,也是组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单位。24货币计量企业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假设币值不变。

25 .会计分期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人为的划分一个个间距相等、首尾衔接的会计期间。26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27会计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28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是指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种程序和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29财务会计目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财务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30应收票据贴现企业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据的应收金额扣除一定期间的利息后的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货币资产

31货币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32性资产交换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33周转材料主要包括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以及建筑承包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使用的材料等。

34结算方式以一定的形式和条件来实现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间货币收付的程序和方法。

35应收款项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其他应收款等。

36净价法将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入账价值。

37总价法在销售业务发生时,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以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售价作为入账价值。

38商业折扣在商品交易时从价目表所列售价中扣减一定的数额。

39现金折扣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优惠,折扣多少由客户付款早晚决定。

40带息商业汇票票据到期时,承兑人应按票据票面金额加上票面规定利息率计算的到期利息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41其他货币资金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

42可变现净值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43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存货发生减值时计提的跌价准备,贷方登记期末实际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方登记转出或转回的跌价准备,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4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量的方法。

45永续盘存制企业设置各种数量金额的存货明细账,根据有关凭证,逐日逐笔登记各种存货的收发领退数量和金额,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和金额。采用永续盘存制,可随时掌握各种存货的收、发、结出情况,有利于存货管理。

46实地盘存制企业平时只在账簿中登记存货增加数,不记减少数,期末根据清点所得实存数,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减少数。使用这种方法平时的核算工作比较简单,但不能随时反映各种物资的收发结存情况,不能随时结出成本。

47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和结转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和结转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48计划成本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都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分摊和按期结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期末将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49零售价法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商业零售企业。

50毛利率法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51个别计价法对库存和发出的每一特定存货或每一批特定存货的个别成本或每批成本加以认定的一种方法。

52周转材料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筑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使用的材料。

53权益法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54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

55重大影响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能控制或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56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对某些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

财务和经营决策时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57对联营企业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58对合营企业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59 实际利率法按照计入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60实际利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61长期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权,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投资者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利并承担责任。

6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而且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63持有至到期投资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64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65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企业以融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66 弃置费用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67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68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69研究阶段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70商誉指企业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顾客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诀窍以及由于有效的广告宣传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

71投资性房地产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72长期待摊费用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例如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73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74带息票据带息票据是指票据票面标明利率,在到期日按面值加计利息支付的票据

75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76职工教育经费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财务制度规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77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

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78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给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79营业税是对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80营业额营业额是指企业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81印花税印花税是对书立、领受购销合同等凭证行为征收的税款,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的交纳方法

82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下(含1 年)的各种借款

83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一般是定金或部分货款,这些负债要在以后用商品或劳务偿付

84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此类政府补助不是以“购买、建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资产”作为政策条件或使用条件

85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其中“与资产相关”,是指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相关

86借款费用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因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因发行债券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差额

87借款利息包括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等

88折价或溢价摊销包括发行公司债券等所发生的折价或溢价在每期的摊销金额

89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对外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间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是公司举借长期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其实质是一种长期应付票据

90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公司债券发行一定时期后,持券人可以按一定价格转换成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

91债券面值也称票面额、本金或到期值金额,是债券上规定举债企业于到期日所应支付的金额

92债券利率也称票面利率或名义利率,是指债券利息的年利率

93债券的溢价摊销出售债券价格超过其面值部分,称为债券溢价。溢价部分对于发行企业而言,则可以视为其对每期多付利息的预先扣回,是对债券票面利息费用的一种调整。因此,从举债企业的角度来看,债券溢价应在还款期限的各个付息期内,逐期冲减利息费用

94债券的折价摊销出售价格低于债券面值的部分,称为债券折价。债券折价是发行企业承付给债券投资人的一笔利息费用,是对债权人每期少得利息的一种补偿。从债券发行企业的角度来看,债券折价应在还款期限的各个付息期内,逐期转为利息费用

95实际利率法指按照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

96实际利率指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97长期应付款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账款等

98未确认融资费用指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各期利息费用的融资费用总额

99专项应付款指企业取得的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如属于工程项目的资本性拨款等

100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

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101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10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化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103未分配利润反映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

104股权登记日指公司宣告股利后所确定的截止过户登记的日期,亦称为“停止过户日”105宣告日即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通过的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股利之日,它是公司在会计上确定有关股利负债的日期

106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由经营收益产生的累积利益

107等待期给予职工的股份通常不能立即行权,而是要等到职工在企业工作满一定期限或完成特定业绩后才能行权,这一段期间被称为等待期

108授权资本制指公司设立时只需在章程中载明资本总额,但不必发行资本的全部,只要认足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在认为必要时一次或分次发行

109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110实收资本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可以是货币资金、也可以是非货币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除《公司法》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不允许抽回

111所有者权益指企业的资产扣除企业全部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112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税法可抵扣的金额

113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11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未来计算应纳税额时,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将减少企业当期的应交所得税金额

11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期间,将导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暂时性差异。也就是说,在未来计算应纳税额时,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将增加企业当期的应交所得税金额

116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17表结法企业每月结账时,不需要把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是通过结出各损益类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就可据以逐项填制“利润表”,通过“利润表”计算出从年初到本月止的本年累计利润,然后减去上月止本表中的本年累计利润,就是本月份的利润或亏损

118账结法企业每月结账时,将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通过“本年利润”科目结出本月份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以及本年累计损益

119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本科目应当按照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20营业外收入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

得等

12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122资产减值损失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包括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发生的减值

123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124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125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

126期间费用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127成本加成合同以合同允许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128固定造价合同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129完工百分比法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130商品销售退回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131售后回购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重新买回这批商品

13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133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134每股收益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反映普通股股东所享有的利润的重要指标

135多步式利润表将收入和费用项目按照是否属于日常经营活动加以分类,分步反映净利润的构成内容

136单步式利润表将本期发生的所有收入汇集在一起,将所有的成本、费用也汇集在一起,然后将收入合计减成本费用合计,得出本期净利润

137利润表也称收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成本)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138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以流动性为分类标准,将资产分为流动与非流动资产,负债分为流动与非流动负债,并且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式,展现了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各自总数及内部构成

139内部报表内部报表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计、编制的报表,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指标体系

140外部报表指企业定期向外部报表使用者(如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报送的财务报表,这类报表是按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的,有统一的格式和指标体系

141动态报表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资金耗费和资金收回情况的报表,一般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填列,比如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142静态报表是指反映企业一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财务报表,一般根据各个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比如资产负债表等

143 .财务报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等五个部分;其他信息和资料包括管理层预测和财务分析等

144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155 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156 现金流量某一段时间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157筹资活动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158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159 会计政策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160 会计估计变更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调整。

161 会计估计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以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根据汇出款项凭证编制付款凭证,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企业收到采购人员交来的供货单位发票、账单时,据以编制转账凭证,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贷记“其他货币资外埠存款”用外埠存款采购结束将多余资金转回时,根据银行的收账通知编制收款凭证,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银行存款、应收票据、主营业务收入、应缴税费、预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投资收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坏账准备、预付账款、应收利息、长期收款、在途物资、应收股利、盈余公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票据到期利息=应收票据面值*票面利率*时间。坏账准备公式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应收款计算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折旧年限。年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基本每股利益计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

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加以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对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13、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决策相关联。 14、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15、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1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即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

会计科目名词的具体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的具体解释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 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 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是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偿还期限在一年之内的各种借款,该科目只核算本金不核算利息。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

31. 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 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 32.会计分录——是指明经济业务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应贷的方向及金额的书面记录。33.未达账项——是指银行收、付款结算凭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传递时,由于收到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34.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账簿启用之前,就将若干具有专门格式的、按顺序编号的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3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32.成本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对象,采用一定的标准来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各阶段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3.平行登记——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地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34.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1.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2.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3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34.序时账簿——是指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 31.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 务。 32.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33.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载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34.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财产物资、库存现金进行实地盘点,对各项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进行询证核对,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32.会计计量: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33.利得: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34.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于会计期末解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结转下其账簿的一种方法。 四. 简答题 (每小题6分, 共 12 分) 3

《中级财务会计B(2-1)》习题

中级财务会计B(2-1)》习题 第2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学习指导 本章针对流动资产中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存货以外的项目进行了阐述。在全面说明货币资金构成及其会计处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的各自内涵及基本业务的会计处理,最后专门针对各应收款项的坏账处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章重点应掌握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及对货币资金管理的主要方法,熟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在收发核算及清查方法上的特点,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核算内容的区别及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本章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目的和方法;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应收账款的让售,坏账估计方法及会计处理。 □练习题 二、判断题 1.货币资金一般包括硬币、纸币、存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以及本票和汇票存款等可以支付使用的交换媒介物。( ) 2.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坐支现金。( ) 3.库存现金清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出纳人员每日营业终了进行账款核对;二是清查小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和核对。( ) 4.对库存现金进行账实核对,如发现账实不符,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更正;对发生的长款或者短款,应查找原因,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为简化处理,可以以今日长款弥补他日短款。( ) 5.为了总括反映企业货币资金的基本情况,资产负债表上一般只列示货币资金项目,不再按货币资金的组成项目单独列示或披露。( ) 6.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户,但可以在同一个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多个一般存款户。( ) 7.银行本票可以用于转账也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 8.支票上印有“现金”字样的为现金支票,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支票上印有“转账”字样的为转账支票,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支票上未印有“现金”或“转账”字样的为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 ) 9.办理托收承付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也可以办理托收承付结算。( ) 10.企业与银行核对银行存款账目时,对发现的未达账项,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 11.银行对临时采购户一般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即只付不收,付完清户,不得支取现金,所有支出一律转账。( )

基础会计(汇总)名词解释+简答题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 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 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 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 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 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 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 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 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 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 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会计科目表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表名词解释 一、资产类 1001库存现金企业的库存现金(出纳手中拥有的现金) 1002银行存款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1121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具有法律效应,开票即计息。 1122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无利息,较票据使用频率更高。 1123预付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算作企业资产。若交易中断,则应退还给与复方 1131应收股利站在购股方,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1132应收利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为借贷关系的产物。应收但仍未实际获得。 1221其他应收款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一般很小,出现在较粗劣的表格。 1231坏账准备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赊销当时即假定有多少收不回,并未真正发生,而是实现准备的。(体现会计的谨慎性) 1401材料采购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主要出现在制造业。 1402在途物资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出现在商品流通企业 1403原材料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1404材料成本差异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实际价买入,计划价记账)

苏大 基础会计 题库

基础会计题库 一、名词解释 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就是指经纪业务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贷的方向及金额的书面记录。 未达账项:是指银行收、付款结算凭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传递时,由于收到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成本计算: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类,从而计算不同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平行登记:就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的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会计凭证:用来记录经纪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区间。 序时账簿: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简称序时账,也称日记账。 会计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事项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简称分类账。 备查账簿:对存在许市长和分类账中不能记录和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记录不全面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等级的账簿,简称备查账。 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账簿启用之前,就将若干具有专门格式的、按顺序编号的帐页装订成册的账簿,简称订本帐。 活页账簿:指不将帐页固定的装订在一起,而是将零散的帐页,根据经济业务的需要集中后,放置在账夹内,可随时增减的账簿,简称活页账。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是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加以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对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13、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决策相关联。 14、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15、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1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即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求时效,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17、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计量和记录,而不能呢个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虚假不实。 18、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 19、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的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 20、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审慎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21、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2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23、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式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4、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式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5、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6、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27、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通过配比方式确定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8、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 29、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只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 30、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1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31、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

中级财务会计分录大全(word)

中级财务会计分录短缺(XX个人)②重新收回时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其他业务支岀(单独计价) 第一章货币资金及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借:应收账款款贷:包装物 项款贷:管理费用注:下月初,用红字冲回,(3)包装物的岀租、岀借 1 ?现金管理费用-现金溢余(无法借:银行存款等收到发票再处理①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 ⑴备用金查明原因的)贷:应收账款(2)发出借:其他业务支岀(岀租) ①开立备用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⑵备抵法平时登记数量,月末结转营业费用(岀借)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理流动资产损溢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借: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委贷:包装物 贷:现金 2 ?银行存款借:管理费用托加工物资/…注:岀租、岀借金额较大时 ②报销时补回预定现金①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存贷:坏账准备贷:原材料可分期摊销 借:管理费用等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②发生坏账时2.委托加工物资②收取押金 贷:现金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借:坏账准备①发出委托加工物资借:银行存款 ③撤销或减少备用金时借:营业外支岀贷:应收账款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其他应付款 借:现金贷:银行存款③重新收回时贷:原材料③收取租金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3 ?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借:应收账款②支付加工费、运杂费、增借:银行存款 ⑵现金长短款款)贷:坏账准备值税贷:应交税金—增(销) ①库存现金大于账面值①开立采购专户借:银行存款借: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收入 借:现金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贷:应收账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④退还包装物(不管是否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款 5 ?应收票据(见后)(进)报废), 理流动资产损溢贷:银行存款第二章存货贷:银行存款等借:其他应付款(按退还包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②用此专款购货1材料③交纳消费税(见应交税装物比例退回押金)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借:物资采购(1)取得金)贷:银行存款 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④加工完成收回加工物资⑤损坏、缺少、逾期未归还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款借:原材料借:原材料(验收入库加工等原因没收押金 溢余(X单位或个人)③撤销采购专户应交税金—增(进)物资+剩余物资)借: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无借: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贷: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消费税) 法查明原因的)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②发票先到 3.包装物贷:应交税金—增(销) ②库存现金小于账面值款借:在途物资(含运费)(1 )生产领用,构成产品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 4 .坏账损失应交税金—增(进)组成部分其他业务收入(押金部分) 理流动资产损溢⑴直接转销法贷:银行存款借:生产成本⑥不能使用而报废时,按其贷:现金①实际发生损失时③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贷:包装物残料价值 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借:管理费用未到(2)随产品出售且借:原材料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贷:应收账款借:原材料借:营业费用(不单独计价)贷:其他业务支出(出租)

会计科目各种名词解释

1. 库存现金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现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 到积极作用。 2.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 的规定,每个企业都要在银行开立账户,称为结算户存款,用来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 3.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 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故长期股权投资不会被分类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进行核算。并且一旦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得转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是07年新增加的科目,主要为了适应现在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出现的市场交易,取代了原来的短期投资,与之类似,又有不同。 4.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 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 权凭证。应收票据按照到期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 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 5. 应收账款(Receivables )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 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 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该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6. 预付帐款是付款性质的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外支付资金后,就直接记入成本或费用核算了,是不必通过预付帐款核算的,但有时,对于较大的合同,可能需要多次向对方支付款项才能完成一个交易(比如工程承包合同),若每次支付款项后就直接将支付额记入成本或费用,时间一长,可能就记不清已经付给对方多少资金了,只能通过成本费用帐,一笔一笔的查找、统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预付帐款”科目进行核算,待所有款项支付完毕后,合同完成或即将完成时,再一笔将预付帐款科目的合计数转入相应的成本或费用帐,既清晰也简便。 7. 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 )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 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其他应收款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 应收、暂付款项。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1)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记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3、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5、会计监督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合法性是指遵守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合理性是审查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内部管理的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6、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7、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体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运用)和资金退出。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种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8、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收预付是债权,应付预收是债务);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级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9、会计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 10、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11、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未来,会计主体将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了持续经营,才可以选择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 12、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确定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 13、货币计量: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14、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以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会计分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5、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份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2、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搂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称为流动资产。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全

会计概念 会计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简史 司会:司会官阶中大夫,是西周时期的会计长官,主要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管理,并进行相应的会计监督。 司书:官阶下大夫,是西周时期管理账簿登记的会计官员。 四柱结算法:是萌芽于东汉时代的会计账簿金额结算方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四个部分。分别相当于现代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见在龙门账法:是产生于我国明末清初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把全部账目分为"进"、"缴"、"存"、"该"四个部分,以“进-缴=存-该”作为会计平衡等式,“进”相当于各类收入,“缴”相当于各种费用,“存”相当于各种资产,“该”相当于负债和资本。龙门账法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三式簿记:在12世纪前后,形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和威尼斯三地的三种薄记,即佛罗伦萨式薄记、热那亚式簿记与威尼斯式簿记。是借贷记账法的前身,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借贷记账法。 天地合法账:又称“四脚账法”,是产生于我国清朝中期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账簿采用垂直书写,直行分为上下两格,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登记的数额必须相等,即所谓"天地相合"。同“龙门账法”相比,它在会计科目体系、账簿体系、损益计算方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 会计的涵义与对象 会计一般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一般对象。 盈利组织: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它拥有独立的财产,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一般指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的事业单位。 会计的具体对象: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具体内容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价值形式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为管理经济活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记账:是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运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上记录的方法。 算账:是在记账的基础上,计算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的方法。 报账:是在记账和算账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状况,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方式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的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含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卷 一、判断(对者划√,错者划×) 1、企业在支付现金时,若库存现金不够用,可以直接用当日收入的现金支付。(×) 2、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当月增减的固定资产不影响当月计提折旧的数额。(√) 3、现金折扣也就是商业折扣,是企业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而发生的理财费用。(×) 4、在物价上涨时,根据稳健性原则,企业应该采取先进先出法。(×) 5、当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应溢价发行。(√) 6、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用来核对企业与银行双方的记帐有无差错,不能作为记帐的依据。(√) 7、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受自然力的影响而发生的自然损耗称为无形损耗。(√) 8、企业在筹集资本过程中,吸收投资者的无形资产的出资最高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 30% 。(×) 9、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与税收在计算收益时所确认的收支口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在本 期内发生,在以后各期转回。(×) 10、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可能是其他 企业的附营业务收入。(√) 二、选择(1 - 5单选,6 - 10多选) 1、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中不包含下列(○3) ○1买价○2运杂费○3增殖税○4途中合理损耗 2、下列(○1)不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 ○1制造费用○2管理费用○3财务费用○4营业费用 3、收到职工的未领工资,应借记“现金”,贷记(○3) ○1应付工资○2应付帐款○3其他应付款○4其他应收款 4、企业在收到下列(○2)时,应在“应收票据”科目核算 ○1银行汇票○2商业汇票○3支票○4银行本票 5、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不应该包括下列(○4) ○1生产成本○2产成品○3原材料○4固定资产 6、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有(○1○2○4) ○1房屋、建筑物○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4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固定资产 7、“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贷方应记录(○2○3)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资产类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贷方垫付的运杂费。即:赊销。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即:销售款未收而是收到商业汇票。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项代垫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专用)、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及所属单位款项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坏账准备: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原材料:是指已验收入库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在途物资:用于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 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的不确定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价值比较低容易消耗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工程中好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周转材料。

基础会计 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整理。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中级财务会计分录题目教学提纲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训练题 一、单项业务题 1、企业开出一张转账支票,支付广告费10000元,请根据该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企业于月末计算结转本月的城建税7000元、教育附加费3000元,请根据该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3、甲公司将一项价值200000元、有效期10年的商标使用权,在使用3年后将其对外转让,转让收入180000元已存入银行,营业税率5%。 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4、某企业月初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18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余额2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计划成本为582000元,实际成本为576000元,本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0元,其中:产品生产用38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90000元,厂部耗用30000元。(8分) 要求:(1)计算该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率 (2)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5、甲公司共有职工500名,其中:生产工人400人,生产车间技术、管理人员40名,企业管理人员60名。2007年4月公司将自己生产的A产品400台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全体职工。A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200元,售价为每台310元,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6、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售价40000元,增值税额6800元。商品和包装物价款已全部收取并存入银行,该包装物成本32000元。 要求:编制出售包装物及结转该包装物成本的分录。 7、某企业购入一台需安装设备,购入时支付买价、增值税及运费共计242500元,该设备交付安装时发生安装费15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要求: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8.甲企业因销售产品收到乙公司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46800元,年利率6%,期限4个月,要求编制票据到期日收到票款的会计分录。 9.某生产企业购入一批材料,实际成本150000元,增值税额25500元,已经运到并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8000元。 要求:编制材料验收入库的分录。 10.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购入时发票价格200 000元,税额34 000元,运费8 5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要求: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常用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名词解释 资产类 1.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2.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 5.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6.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贷方垫付的运杂费。即:赊销。 7.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即:销售款未收而是收到商业汇票。 8.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9.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项代垫款项、备用金、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专用)、应收暂付上级单位及所属单位款项等。 10.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1.坏账准备: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12.原材料:是指已验收入库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13.材料采购:材料采购是指企业单位采用计划成本发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材料采购成本。 14.在途物资:用于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 15.材料成本差异:是由于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材料而产生的一种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即材料实际成本-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正数为超支差异,负数为节约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