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结构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6
一、晶体外形中可能出现的独立宏观对称要素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八个。
1. 对称中心( C )2.对称面( P )3.对称轴(L1L2L3L4L6 )4.倒转轴( Li4 ) 5映转轴( Ls4= Li4 )二、 晶族、晶系、对称型的数目分别是 _3_、__7 、_32_ 。
三、1.一个立方晶系晶胞中,一晶面在晶轴X 、Y 、Z 上的截距分别为2a 、1/2a 、2/3a ,求此晶面的晶面指数。
(143)2、一个四方晶系晶体的晶面,在X 、Y 、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3a 、4a 、6c ,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432)3、六方柱某晶面与X 、Y 轴正端等长相截,与Z 轴平行,采用四轴定向,写出晶面符号。
(11*0)4、可能表示与a 轴垂直的晶面符号有( B )A 、(112)B 、(100)C 、(010)D 、(001)E 、(111)5、下面表示与a 轴平行的晶面符号有( C )A 、(111)B 、(110)C 、(011)D 、(110)E 、(100)6、(211)晶面表示了晶面在晶轴上的截距为( B )A 、2a, b, cB 、a,2b ,2cC 、a,b,cD 、2a,b,2cE 、2a,2b,c7、(312)晶面表示了晶面在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 —。
2a,6b,3c8、请写出单斜、六方、四方和等轴四个晶系的对称特点和晶体常数。
四、求位于晶带[rst]和晶带[uvw]相交处的晶面(hkl )因为 hr+ks+lt=0,hu+kv+lw=0可用行列式表示例:求位于[010]和[001]两晶带相交处的晶面 (hkl) (100) h=l ×l-0×0=1,k =0×0-1×0=0,l =0×0-0×0=03、已知晶面(hkl)和(mnp)在同一晶带上,求位于此晶带上介于此两晶面之间的另一晶面的符号。
[rst] 1010*******⨯⨯⨯解:hr+ks+lt=0 mr+ns+pt=0则(h+m)r+(k+n)s+(l+p)t=0即此晶带上介于(hkl)和(mnp)晶面间的另一晶面的指数为(h+m)、(k+n)和(1+p)1、晶体中对称轴的轴次n受晶体点阵结构的制约,仅限于n=_1,2,3,4,6___;晶体宏观外形中的对称元素进行一切可能的组合,可得到—32—个晶体学点群;分属于( 7 )个晶系,这些晶系共有( 14 )种空间点阵形式;晶体微观结构中对称要素组合可得到( 230 )个空间群。
材料的结构包括
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连接方式,它直接影响着
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材料的结构可以分为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三个方面。
首先,原子结构是材料的基本结构。
原子是构成材料的最基本单位,材料的性
能和行为直接受原子结构的影响。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排列方式、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原子的运动方式。
不同的原子结构决定了材料的性质,比如金属材料的原子结构是紧密堆积的球形原子,而非金属材料的原子结构是离散分布的。
其次,晶体结构是材料中原子的有序排列。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单晶体、多晶体
和非晶体三种类型。
单晶体是指材料中原子排列有序、呈现出规则的晶体结构;多晶体是指材料中存在多个晶粒,每个晶粒内部呈现出规则的晶体结构,但不同晶粒之间的方向不一定一致;非晶体是指材料中原子排列无序,没有明显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最后,微观结构是指材料中微观组织的形态和分布。
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粒结构、晶界结构、位错结构和相结构。
晶粒结构是指材料中的晶粒形状、大小和分布;晶界结构是指相邻晶粒之间的结构;位错结构是指材料中的位错类型和分布;相结构是指材料中不同成分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微观结构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性能和腐蚀性能。
总之,材料的结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了解材料的结构对于材料设计、制备和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材料的结构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材料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
材料结构分析基础(1)1.晶体结构 (1)固体材料类型固体材料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三大类。
晶体 → 原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或称为长程有序)。
非晶体 → 原子的排列只具有短程序,而不具有长程的周期性。
准晶体 → 具有长程的取向序而没有长程的周期性,也即没有长程的平移对称序。
取向序具有晶体周期性所不能容许的点群对称性;沿取向序对称轴的方向具有准周期性。
(a )晶体高分辨像 (b )非晶高分辨像 (c )准晶高分辨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单晶、多晶、微晶等概念。
单晶 → 一整块固体为一个空间点阵所贯穿;多晶 → 固体由许多小的单晶体聚集而成,金属和许多粉末皆为多晶组成; 微晶 → 可以看作是介于晶体和非晶态物质之间的物质,通常只有几十个周期。
(2)空间点阵及晶系空间点阵 → 从晶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描述结构基元空间分布周期性的几何点,总体称为晶体的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 + 结构基元 = 晶体结构(如图所示)空间点阵的阵点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
对于同一点阵,单位晶胞(即晶体的重复单元)的选取有多种可能性,如果按如下规则来选取阵胞①能同时反映出空间点阵的周期性和对称性;②有尽可能多的直角;③体积最小。
法国晶体学家布拉菲(M. A. Bravais)研究表明,按上述三条原则选取的阵胞只能有14种,这就是我熟知的14种布拉菲点阵。
这些布拉菲点阵根据其形状分为7个晶系,即:立方晶系、四方(正方)晶系、正交(斜方)晶系、三方(菱方)晶系、六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
(3)空间点阵中的阵点、晶向和晶面的指标 1)阵点指标设晶胞的三个基本矢量为,,,在空间点阵中,从原点向空间点阵中某一阵点(如图中M )作向量r ,若r 可表示为w v u ++=则该阵点的指标(即坐标)为uvw 。
2)晶向指标在空间点阵中,用记号][uvw 来表示平行于w v u ++=的一组直线点阵的取向(即晶向)。
有对称关联的等同晶向用〉〈uvw 来表示。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一、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组成的材料,其性能优异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体育器材等领域。
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实际应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等方面介绍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二、材料选择1.纤维:纤维是复合材料中的主要增强成分,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得到改善。
常见的纤维有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等。
选择纤维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刚度、密度和耐热性能等因素。
2.矩阵:矩阵是复合材料中的主要基体成分,起到纤维之间传递应力的作用。
常用的矩阵有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
选择矩阵时需要考虑其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湿热性能等因素。
3.界面增强剂:界面增强剂可以提高纤维和矩阵之间的粘结强度。
常用的界面增强剂有表面改性剂和界面剂。
选择界面增强剂需要考虑其与纤维和矩阵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
三、结构设计1.组织构型:复合材料的组织构型包括单向、角度堆积、短纤维增多和编织增强等形式。
选择合适的组织构型可以在不同的应力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性能。
2.层压结构:复合材料的层压结构是由多个纤维层和矩阵层交替堆积而成。
合理设计层压结构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提供不同的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3.构件形状:四、强度分析1.强度计算: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解析方法和试验验证等手段来进行强度分析。
2.破坏机理: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包括纤维断裂、矩阵破裂和界面剥离等。
了解破坏机理可以指导结构设计,预测和控制材料的破坏行为。
3.疲劳寿命: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交变加载下能够承受的循环次数。
疲劳寿命的预测可以通过试验和寿命预测模型等方法进行。
五、总结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等方面。
合理选择纤维、矩阵和界面增强剂等材料,设计合适的组织构型和层压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和破坏机理研究,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用于不同领域中。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
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
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
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
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
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
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
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
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
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
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
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
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差甚远,其中尺寸较细的相以球状、点状、片状或针状等形态弥散地分布于另一相晶粒的基体内。
如果弥散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相,则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材料的塑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