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
- 格式:docx
- 大小:15.39 KB
- 文档页数:1
锗矿的富集过程
锗矿的富集过程通常涉及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替代机制。
锗(Ge)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主要与锌矿共生,在闪锌矿中作为杂质元素存在。
锗的富集过程通常与地质活动有关,如岩浆活动、热液作用等。
在这些过程中,锗可以从地壳中的其他矿物中被提取出来,并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得到富集。
具体如下:
1. 岩浆分异:在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锗可能因为与其他矿物的结合能力较弱而从主要的硅酸盐矿物中分离出来,进入流体相或与某些特定矿物结合。
2. 热液作用:含有锗的热液在地壳中迁移时,可能会在某些地质结构中,如断裂带或岩石的孔隙中沉积下来,形成锗的富集区。
3. 沉淀作用:在适当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如温度降低、压力变化或化学反应,锗可能与锌、铅等金属一起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形成含锗的矿床。
4. 后期改造:已经形成的矿床可能会经历后期的地质作用,如地下水循环、蚀变作用等,这些作用可能会进一步改变矿床中锗的分布和富集程度。
5. 生物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微生物活动也可能影响锗的迁移和富集,尽管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6. 超常富集机制:在某些特定的矿床中,锗的富集可能达到了超常水平,这通常与特殊的地质环境或地球化学条件有关,但具体的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锗矿的富集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涉及多种地质作用和替代机制。
目前对于锗在闪锌矿中的替代方式和超常富集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揭示这一过程的细节。
收稿日期: 2021-03-17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95、4200208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2502)、云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YJRC4201804)、国家杰出(优秀)青年培育项目(2018YDJQ009)和云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9FY003029)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周家喜(1982–),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战略性关键矿产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研究。
Email:*****************.cn doi: 10.16539/j.ddgzyckx.2021.02.014卷(Volume)45, 期(Number)2, 总(SUM)181 页(Pages)427~429, 2021, 4(April, 2021)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滇东北火德红铅锌矿床铊超常富集的发现及其意义周家喜1, 2, 杨智谋1, 肖 嵩1, 安芸林1, 罗 开1, 2(1.云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稀散元素也称分散元素, 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 包括镉(Cd)、锗(Ge)、镓(Ga)、铟(In)、铊(Tl)、硒(Se)、碲(Te)和铼(Re)等八种元素(涂光炽等, 2003)。
铊(Tl)是一种典型稀散元素, 也是一种剧毒元素。
铊的地壳丰度为0.45×10−6(温汉捷等, 2020), 主要以“稀”、“伴”、“细”特征共伴生于其他矿床中(陈骏, 2019; 温汉捷等, 2019; 翟明国等, 2019; 侯增谦等, 2020; 胡瑞忠等, 2020)。
铊独立形成矿床的实例很少见, 目前我国报道的仅有云南南华砷铊矿床(张兴茂, 1998)、贵州滥木厂汞铊矿床(张忠等, 1999)和安徽香泉铊矿床(范裕, 2005)。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闪锌矿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张茂富;周宗桂;熊索菲;宫勇军;陈国林;李行【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16(035)001【摘要】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及岩相学研究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分析(EMP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系统研究云南会泽铅锌矿不同成矿阶段闪锌矿化学成分特征,探讨Zn、Fe、Cd、Ge、In、Ag的富集规律及其指示意义.研究表明,该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4个阶段,依次为细粒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黄铁矿-方铅矿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闪锌矿的形成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早到晚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早阶段闪锌矿富Fe,贫Ge、In、Ag、Zn和Cd;晚阶段闪锌矿富Ge、In、Ag、Zn和Cd,相对贫Fe.闪锌矿中Cd、Ge等有用组分均已达到工业综合利用要求,主要替代Fe进入闪锌矿晶格.闪锌矿中FeS含量从早到晚呈降低趋势,估算早期成矿温度为170~262℃,晚期成矿温度低于203℃,结合Zn/Cd 含量比值变化范围,认为该矿床属于中温热液矿床,其成矿温度由早至晚逐渐降低.空间上,Zn、Fe含量及Zn/Cd值均指示矿床形成时热液由深部向浅部流动.将该矿床闪锌矿中In、Cd、Ga、Ge、Zn/Cd、Ga/In、Ge/In等特征元素及其比值与典型铅锌矿进行对比,显示会泽铅锌矿与MVT型铅锌矿床类似.【总页数】13页(P111-123)【作者】张茂富;周宗桂;熊索菲;宫勇军;陈国林;李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1;P578.2+3【相关文献】1.贵州凯里叶巴硐铅锌矿床闪锌矿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J], 杨尉;李明琴2.湘南粤北铅锌矿床闪锌矿的标型特征及指示意义 [J], 徐接标;张术根;左亚飞;冯雨周;卢敏晨3.青海虎头崖铅锌矿床闪锌矿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J], 雷浩;王智琳;鲁安怀;谷湘平;易立文4.扬子板块周缘MVT型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指示意义:LA-ICPMS 研究 [J], 吴越; 孔志岗; 陈懋弘; 张长青; 曹亮; 唐友军; 袁鑫; 张沛5.湖南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J], 郭飞;王智琳;许德如;于得水;董国军;宁钧陶;康博;彭尔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及找矿模式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矿山的逐年开采,矿源在不定程度上面临着资源危机,在原有找矿的地方发现新的矿产也成为地质工作者探索的方向。
本文通过对云南会泽铅锌矿矿区的特征和规律分析,总结出进行成矿预测的主要找矿标志及“重点解剖→ 点面结合→ 综合评价→ 工程验证”的找矿模式, 提出了矿区重点找矿靶区, 部分已被验证工程证实。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找矿方法模式; 分散元素分布;1 矿区地质概况会泽铅锌矿区(见图1)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的滇东北拗陷盆地中,处于小江深断裂带和昭通- 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NE构造带、SN构造带及NW 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是我国著名的铅锌锗产地之一。
矿区地层由前震旦系组成基底,其上的上震旦统、古生界组成盖层,构成“两层式结构”。
盖层主要发育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
摆佐组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地层, 主要由灰白色、肉红色、米黄色粗晶白云岩和致密块状浅灰色灰岩及硅质灰岩组成; 具有代表性的断裂有矿山厂、麒麟厂、银厂坡断裂, 与成矿密切相关。
矿床位于小江深断裂带派生的北东构造带上, 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地质背景。
岩浆活动主要为海西期峨嵋山玄武岩。
图1 会泽铅锌矿床地质简图2 矿区地层特征及构造特征2.1矿区地层特征矿区内保留有一整套完整的碳酸岩沉积建造,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盆系的海口组和宰格组;石炭系地层从老到新有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和马坪组一整套完整的地层;还有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一茅口组及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各地层之间均呈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关系。
另外,在矿区沿山坡和沟谷还分布有第四系地层的冲积、洪积砂粒粘土层。
其中下石炭统摆佐组(C1b) 是该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厚约60 m.最厚可达276.5 m。
岩性为灰白色一红褐色中至粗晶白云岩.中间偶夹有灰岩或硅质灰岩薄层,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蚀变特征明显。
一、镓锗铟的概述1. 镓锗铟的化学性质镓、锗、铟是稀有金属元素,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镓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元素,常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制备;锗是一种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在半导体工业和光学玻璃制造中具有重要应用;铟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液晶面板等领域。
2. 镓锗铟在铅锌矿床中的富集规律镓锗铟通常以硫化物、氧化物、氧化物、矽酸盐等矿物形式存在于铅锌矿床中,其赋存状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研究镓锗铟在矿床中的富集规律,可以为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二、镓锗铟在铅锌矿床中的富集机理1. 与硫化矿物的赋存状态有关镓锗铟常以硫化物的形式富集于铅锌矿床中,其富集与硫化矿物的赋存状态密切相关。
不同的赋存状态会影响镓锗铟的成矿规律和富集程度。
2. 与成矿流体的特征有关镓锗铟的富集还与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PH值、氧化还原条件等特征有关,通过研究成矿流体的特征,可以深入了解镓锗铟的富集机理。
三、镓锗铟矿床的勘查标识体系1. 地质标志镓锗铟矿床通常与特定的地质构造、岩性和地层通联密切,勘查人员可以根据地质标志来进行矿床勘查。
2. 矿床化探标志镓锗铟矿床的化探标志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勘查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矿床。
3. 镓锗铟成矿规律标志根据镓锗铟在矿床中的富集规律和成因特点,勘查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勘查方案,提高勘查效率和成果。
四、镓锗铟矿床勘查的技术手段1.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包括电磁法、重磁法、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地下矿床做立体三维扫描,为勘查提供数据支持。
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通过野外地球化学调查和室内地球化学分析,可以确定矿床成因、矿床类型和矿化带赋存状况。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可以较大范围地快速确定矿区位置和矿化信息。
五、镓锗铟矿床的开发利用1. 镓锗铟矿床的开发现状目前,镓锗铟矿床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云南会泽五星厂铅锌矿矿床地质成因浅探[摘要]五星厂铅锌矿体产于渔户村组含炭泥质白云岩与硅质白云岩、硅质岩的层间破碎带及其旁侧羽状裂隙中。
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五星厂铅锌矿属热水喷流沉积-后期改造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 铅锌矿床地质成因云南会泽五星厂1区域地质概况五星厂铅锌矿处在滇东北铅锌成矿区北西部,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Ⅰ级)之滇东台褶带(Ⅱ级)的会泽断裂(Ⅲ级)之西侧见图1。
它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各期强弱不等的构造运动,长期稳定持续沉降的陆棚浅海环境加上板块构造作用形成本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本区长期沉降沉积了从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巨厚的盖层。
区域构造以北东向、北东东向褶皱为主,断裂次之;背斜多被轴向逆断层破坏,基本属两翼对称的褶皱,总体上构成一个走向北东的复背斜,背斜与轴向逆断层组成断褶带控制本区域重要铅锌矿带分布。
区内岩浆岩活动以基性喷发为主。
华力西期强烈的基性岩浆喷溢形成了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的玄武岩系。
基性和酸性侵入岩规模小。
区内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黄草岭组、黑山头组、大龙口组;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中统陡坡寺组;泥盆系上统宰格组;二叠系下统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及第四系,其中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泥盆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地层为铅锌矿主要赋矿层位。
2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昆阳群大龙口组(Pt2d)、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古生界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1y)、古生界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1q)、古生界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叙述见下(表2-1)。
2.2构造五星厂铅锌矿处于金牛厂—矿山厂北东向控矿断褶带的北西侧,北东向背斜南东翼五星厂逆断层上盘,与隐伏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夹持南北向及北东向区域性骨架皱褶构造,两组断裂为矿区的主要控矿断裂。
云南省会泽县大水井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胡加昆;陶猛;王远高;赵福国;杨福全;李应武【摘要】云南省会泽县大水井铅锌矿处于扬子地块之上扬子古陆块的滇东被动陆缘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摆佐组(C1b)地层中.前人的找矿研究区域仅限于会泽10#矿体南延、88#~138#地质勘探线、标高1261~1031 m等区域,对大水井其余区域涉及较少,未提出明确的找矿方向.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前期开展的构造叠加晕预测了新的找矿靶区,并开展了靶区验证工作.研究表明:①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粗晶白云岩中,长大于395 m,垂高258 m,平均厚度4 m,产状132°∠56°;②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菱锌矿、异极矿、方铅矿、白铅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粗晶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为晶粒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共边结构、网脉状结构、乳浊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似层状构造、脉状构造等;③围岩蚀变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褪色作用等;④大水井铅锌矿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找矿的基础条件为地层,找矿的重要标志为岩性和热液蚀变,找矿重点地段为控矿构造,该矿床成因属构造热液蚀变型铅锌矿床;⑤根据大水井矿区已揭露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圈定了1#、2#、3#3处找矿靶区,通过对1#靶区局部开展验证工作,探获大水井铅锌矿I#矿体铅锌矿石量115.90万t,金属量铅54133 t、锌175238 t,共生硫元素量223182 t,伴生组分金属量银31785 kg、锗44615 kg、镉393155 kg,总体上1#靶区找矿潜力巨大,2#靶区找矿潜力较大,3#靶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10页(P135-144)【关键词】铅锌矿;构造叠加晕;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成矿规律;找矿靶区;深部找矿【作者】胡加昆;陶猛;王远高;赵福国;杨福全;李应武【作者单位】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1云南省会泽县大水井铅锌矿处于扬子地块之上扬子古陆块的滇东被动陆缘铅锌多金属成矿带[1],夹持于小江断裂带、向紫云—垭都断裂带及弥勒—师宗断裂带之间[2]。
文章编号:100024734(2001)022265205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其隐伏矿预测韩润生1,2 陈 进3 李 元2 马德云1,2 赵德顺3 马更生2(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550002;2.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93;3.云南会泽铅锌矿,云南654211)摘要: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提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南西向侧伏,通过工程验证新增铅锌矿金属储量近100万t 。
关键词:构造控矿规律;隐伏矿定位预测;“阶梯状”和“多字形”构造型式;会泽铅锌矿;云南中图分类号:P162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韩润生,男,1964年生,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构造成矿动力学及成矿预测、流体地球化学研究.1 前 言会泽铅锌矿是一个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山,是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区中富铅锌锗产地之一[1~4]。
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与会泽铅锌矿合作,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麒麟厂矿床深部找到了8#隐伏矿体,使会泽铅锌矿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5,6]。
本文是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会泽铅锌矿合作研究项目“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深部找矿预测”项目(1999201)的部分成果,着重从构造控矿的角度,概括构造控矿规律及其在找矿方面的成功应用。
2 矿床地质概况会泽铅锌矿区位于扬子地块南缘滇川黔铅锌成矿区中南部,滇东北坳陷盆地南部,小江深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及北西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图1)。
收稿日期:2000205208基金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000YK 204);会泽铅锌矿项目(199921,200021);科学技术部攀登计划预选项目(952预239);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经费(批准号:19992006)区内分布矿山厂、麒麟厂、大水井及银厂坡铅锌矿床,地层主要发育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
矿 冶MINING & METALLURGY第30卷第1期2021年2月Vol. 30 , No. 1February 2021doi : 10. 3969/j. issn. 1005-7854. 2021. 01. 006会泽铅锌矿伴生稀散金属错的选矿富集行为分析敖顺福王正奇王存柱(云南驰宏锌错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11)摘 要:会泽铅锌矿为特高品位富错银铅锌多金属矿,伴生稀散金属错的赋存状态可能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矿物的晶格、 吸附形式存在于有机质中和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错主要赋存在锌矿物中,闪锌矿、硅锌矿、菱锌矿中的错合计占总错的95.72% %在选矿生产中,7主要富集在锌精矿中,锌精矿中锌的回收率为94.65%,但错回收率为78.89%,锌矿物中的错并不完全随锌矿物得到选矿富集,部分7与锌矿物发生了分离。
选矿工艺及浮选药剂制度对伴生7的回收有较大影响,会泽铅锌 矿在研究提高铅、锌主金属矿物回收的同时,更需优化选矿工艺及浮选药剂制度兼顾伴生7的综合回收%关键词:会泽铅锌矿;选矿&稀散金属& 7&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TF8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854(2021)01-0025-07Analysis of the enriching behavior of associated and scattered germanium in the mineral processing of Huize lead-zinc mineAO Shun-fu WANG Zheng-qi WANG Cunzhu(Yunnan Chihong Zn & Ge Co. , Ltd. , Qujing 655011, Yunnan , China )Abstract :Huize lead-zinc mine is a high grade lead-zinc polymeta l ic ore associated withrichgermaniumandsilver.The occurrence of the associated and sca t ered germanium may entercrystalla t ice ofthemineralintheformofisomorphism !andexistintheorganicma t erandindependentmineralsintheform of adsorption. Germanium mainly occuss in zinc minerals , and the germanium in sphalerite , willemite andsmithsoniteaccountsfor95.72% ofthetotalgermanium.In mineralprocessing !germanium was mainly enrichedinzincconcentrate withtherecoveryofzincat94.65%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germanium at 78. 89 % , which reveals that the enrichment of germanium was not totally enriched with zinc minerals ,andsomegermanium andzinc minerals were separated. The beneficiation processandflotationreagent system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covery of associated and scattered germanium , so when studying on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covery of lead and zinc ,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mineral processinglowsheetandflotationreagentsystemtoimprovetherecoveryofassociatedandsca t eredgermanium.Key words :Huize lead-zinc mine &mineral processing &sca t ed metal &germanium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7是一种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金属资源,主要应用于红外光学、掺7光纤、聚合催化剂、电子和太阳能、医药等领 域+1\ 7在自然界难以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独立矿床,大多分散在有色金属、煤和其它矿物中;在国 内,含7较高的铅锌矿有会泽铅锌矿、毛坪铅锌矿、凡口铅锌矿等,含7较高的煤矿有云南临沧褐收稿日期:2020-05-11第一作者:敖顺福,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选矿技术、矿产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的研究及管理% E-mail :aoshunful982@126. com煤、内蒙古胜利煤矿等;7主要来自锌冶炼的综合回收、 7褐煤的 独 ; 在 矿 矿 !尽可能将7富集到锌精矿中%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域发育有一系列铅锌多金 属矿床,会泽铅锌矿床即位于此成矿域中南部,为世界罕见的特高品位富7银铅锌多金属矿,由 于伴生稀散金属7较富,已发展成为国内主要的7生产基地之一。
283第二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摘要、全文)25卷一、构造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11滇东北铅锌银矿床成矿规律及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韩润生1,邹海俊1,刘 鸿2(1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云南 昆明 650093;21贵州晴隆锑矿,贵州 晴隆 561409) 滇东北铅锌银矿床集中区是我国第四大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亦是我国著名的富铅锌矿集中区之一。
该区位于扬子地块南缘,小江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分布富铅锌银矿床(矿点、矿化点)382个,其中富铅锌银矿床25个,包括5个大型矿床(会泽矿山厂、麒麟厂铅锌矿,巧家茂租铅锌矿,鲁甸乐马厂银矿,罗平富乐厂铅锌矿)和5个中型铅锌矿矿床,矿石除富含Pb、Zn、Fe、Ag外,还富含锗、镉、铟等有益分散元素可综合利用。
该区会泽超大型(银、锗)铅锌矿、昭通毛坪铅锌矿、巧家茂租大型铅锌矿、乐马厂超大型(铅、锌)银矿等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典型代表。
滇东北地区除已探明的储量外,地球化学异常显著,潜在资源远景巨大。
1 铅锌银矿床的成矿规律(1)分布特点:矿床的形成与小江深断裂密切相关。
小江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从南到北形成,强化了八个NE构造—成矿带,主要由NE向褶皱群和压扭性断裂组成,并有NW向张(扭)性断裂相伴生,形成左列式“多字型”构造,导致北东构造带的复合叠加,为区域性成矿流体运移与铅锌矿床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这些构造—成矿带为:(1)罗平—普安带:罗平富乐厂大型铅锌矿床等;(2)宜良—曲靖带:大兑冲、螺丝塘小型铅锌矿床;(3)寻甸—宣威带:小米嘎矿点等,目前未发现上规模的铅锌矿床;(4)东川—镇雄带(金牛厂—矿山厂带):会泽麒麟厂、矿山厂大型铅锌矿床等;(5)会泽—牛街带:五星厂、毛坪中型铅锌矿床等;(6)巧家—鲁甸—大关带:鲁甸乐马厂大型银矿床等;(7)巧家—金沙带:巧家茂租大型铅锌矿床等;(8)永善—盐津带:永善金沙厂中型铅锌矿床等。
云南省滇东北富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条件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其中,铅、锌的消费量也增长迅速。
目前,我国铅、锌资源保证程度不高,对国外原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铅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规律,找矿靶区1滇东北铅锌矿成矿规律分析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小江深断裂东侧滇东北坳陷盆地南部,展布于SN向小江深断裂带、NW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及NE向弥勒-师宗断裂带所围成的“三角区”内,毗邻龙门山造山带、南盘江-右江增生弧型冲褶带及哀牢山墨江绿春造山带(图1),因多期次构造叠加复合强烈、地质环境多变和成矿动力学机制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不仅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而且造就了世界罕见的特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具有典型性[1]。
图1 川-滇-黔接壤区区域构造格架简图1.峨眉山玄武岩;2.构造应力方向,3.板块结合带,4.走滑断裂,5.川-滇-黔接壤区,①怒江断裂;②金沙江-红河断裂;③鲜水河断裂;④龙门山断裂;⑤小金河-中甸断裂;⑥箐河-程海断裂;⑦安宁河-绿汁江断裂;⑧小江断裂;⑨康定-奕良-水城断裂⑩弥勒-师宗-水城断裂。
Ⅲ1.会理-昆明裂陷带,Ⅲ2.康滇断隆带,Ⅲ3.盐源-丽江裂陷带2成矿地质体特征分析-泽铅锌矿床2.1成矿系统划分及成矿地质体确定会泽铅锌矿床产于挤压构造背景下,受冲断褶皱构造控制,以蚀变的碳酸盐岩为直接容矿围岩,中高温-中低盐度、富气相或CO2成矿流体“贯入”成矿的后生铅锌矿床,在川、滇、黔成矿域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根据矿床特征,其成矿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冲断褶皱构造作用,因此矿床的成矿地质体为冲断褶皱构造体系。
具体来说,其成矿地质体为控制中粗晶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蚀变体的冲断褶皱构造系统。
2016年第35卷第2期249~251页云南地质C N53-1041/P I S S N1004-1885云南会泽县金钟以则铅锌矿特征及成因浅析班曰箭,李智初(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O六队,云南昆明650217)摘要:金钟以则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充填于小江深大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中,赋Ba、Cu、Pb、Zn元素,后期矿围岩为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上段(e^3),本区渔户村组岩层富含构造作用使这些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形成含矿热液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富集成矿。
关键词:构造控矿;热液充填型矿床;铅锌矿;云南会泽金钟以则中图分类号:P618.4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 (2017) 2-3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属滇东台褶带会泽台褶束。
超壳深大断裂之小江断裂带从矿区西侧通过,区域构造主要呈南北向,并伴随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次级断裂组出现,尤以北北东向断裂显著,控制了铅锌矿带的展布。
1矿区地质1.1地层区内主要出露元古界和古生界寒武系,各地层单元由新〜老分述如下:()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可划分为乌龙箐段(e1,)和红井哨段(e^11)。
前者岩性为黄、灰绿色粉砂质页岩;后者岩性为灰色及紫色中至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间夹薄层状粉砂质页岩。
(2)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可划分上、下两个岩段。
筇竹寺组下段(e^2)岩性为暗绿、黄绿、绿色泥质页岩,夹薄层至中层状细砂岩。
筇竹寺组下段(e^1)岩性为灰黑含碳页岩,层间含钙、铁质结核。
()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段。
渔户村组上段(e^3)岩性为深灰色薄〜中层钙质粉晶白云岩、泥质粉晶白云岩,含硅质条带,为矿区铅锌矿主要含矿地层。
渔户村组中段(e^2)为浅灰至深灰色薄层状硅质岩。
下段(e^1)为灰、青灰色中层状粉晶白云岩。
(4)震旦系灯影组(Z2dn):青灰〜暗灰色厚层藻类白云岩。
1.2构造小江断裂带从矿区西侧通过,矿区位于五星厂背斜东翼,矿区内断层较发育,并控制着铅锌矿的布展(图 1)。
镉原矿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镉原矿是指含有镉元素的矿石,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对于镉原矿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镉原矿勘探和开采过程中,了解镉原矿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富集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勘探和开采的效率,还可以合理制定镉原矿的开采计划,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镉原矿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镉原矿的微量元素含量一般呈现不均匀分布的特点。
在实际勘探和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矿石化验,以确定镉原矿的微量元素含量。
矿石化验结果显示,镉原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存在以下规律:首先,镉原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其矿石类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针对不同类型的镉原矿来说,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会有所差异。
例如,镉辉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而镉锑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
其次,镉原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关。
研究表明,镉原矿的微量元素含量与矿体中的含镉矿物类型、赋存状态以及矿石中的矿物相组成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在镉原矿中,硫化物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铁锰氧化物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
此外,镉原矿的微量元素含量还受到地质构造、氧化还原条件以及成矿流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成矿过程中,地壳发生构造活动,镉原矿矿体受到断裂、变形等影响,矿体的微量元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
镉原矿的富集机制了解镉原矿的富集机制对于镉原矿的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镉原矿的富集机制通常与成矿作用和成矿要素有关。
以下是镉原矿富集机制的几个常见因素:首先,地壳中的构造活动是镉原矿富集的重要机制之一。
地壳的构造活动会导致物质的迁移和聚集,从而使镉原矿集中富集。
其次,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镉原矿的富集。
例如,镉原矿在氧化还原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富集能力,因此在含氧环境和氧化带中,镉原矿常常富集较高。
此外,镉原矿的富集机制还受到成矿流体活动的影响。
成矿流体中的溶质可以携带和富集矿物中的镉元素,从而导致镉原矿的富集。
会泽铅锌矿区农田土壤镉、铅和养分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米雅竹;李博;湛方栋;何永美;王吉秀;祖艳群;李元【摘要】[目的]了解会泽铅锌矿区农田土壤镉、铅和养分分布特征,探究镉、铅含量与形态和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集0~60 cm的农田土壤,测定土壤中镉、铅与养分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土壤中镉、铅污染程度. [结果](1) 0~20 cm农田土壤镉、铅污染严重.土壤镉污染达到重度污染水平(Pi、PN>3),毗邻矿山和远离矿山土壤铅污染分别处于重度污染(Pi、PN>3)和安全范围(PN<0.7).矿区土壤镉、铅污染分别为高生态风险(Ei>110)和安全生态风险(Ei<55).(2)镉、铅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于土壤中,占比为52.54%和50.26%.矿区土壤潜在生物可利用态铅和毗邻矿山土壤潜在生物可利用态镉的质量分数较高(>44%).(3)矿区农田土壤养分水平较低,远离矿山采样点土壤养分含量平均高于毗邻矿山采样点.全量和可交换态镉、铅含量与全磷、速效磷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 [结论]矿区农田土壤镉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均高于铅,磷与镉、铅之间相关陛显著.【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9页(P344-352)【关键词】铅锌矿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镉;铅;污染评价【作者】米雅竹;李博;湛方栋;何永美;王吉秀;祖艳群;李元【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X825铅锌矿作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开采、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和废渣等会通过降雨、大气沉降、酸化等作用对周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1]。
会泽铅锌矿深部矿体稀贵金属的赋存状态
肖仪武
【期刊名称】《矿冶》
【年(卷),期】2003(012)002
【摘要】对会泽铅锌矿深部矿体稀贵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铅锌品位比较高,伴生元素锗、镉和银也已达到综合利用指标要求.锗和镉主要以类质同象存在于闪锌矿中,银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于方铅矿中.在选别时,锗和镉进入锌精矿,而银进入铅精矿,锗、镉和银的回收率随铅锌回收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矿石中锗、镉和银亦可综合回收,该矿床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总页数】4页(P30-32,17)
【作者】肖仪武
【作者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82;P575;P577;P578;TD913
【相关文献】
1.会泽七○厂铅锌矿伴生银赋存状态及次生变化 [J], 李虎杰;易发成;田煦;
2.会泽铅锌矿深部矿体选矿试验研究及关于选厂设计的建议 [J], 朱从杰;刘志斌;张汉平;张旭东
3.云南会泽麒麟厂原生铅锌矿石银的赋存状态 [J], 杨国高;李启津
4.云南会泽矿山厂,麒麟厂铅锌矿床对流循环成矿及热水溶硐赋存块状富铅锌矿 [J],
郑庆鳌
5.会泽七0厂铅锌矿伴生银赋存状态及次生变化 [J], 李虎杰;易发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会泽铅锌矿床矿物和矿石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矿床中分散元素镉、锗、镓的赋存状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矿床以富集镉、锗为特征,其中镉主要富集于闪锌矿之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之中.
作者:王乾顾雪祥付绍洪章明李发源 WANG Qian GU Xue-xiang FU Shao-hong ZHANG Ming LI Fa-yuan 作者单位:王乾,章明,WANG Qian,ZHANG Ming(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顾雪祥,GU Xue-xiang(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付绍洪,FU Shao-hong(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李发源,LI Fa-yuan(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刊名:沉积与特提斯地质ISTIC英文刊名: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年,卷(期):2008 28(4) 分类号:P595 关键词:铅锌矿床分散元素富集规律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