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的传统习俗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关于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介绍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这个节日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下面将详细介绍重阳节的八个主要习俗。
一、登高望远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相信,通过攀登高山,可以远眺四方,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同时,登高还有助于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在登山过程中,人们会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赏菊饮酒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赏菊成为了这一天的另一大习俗。
人们会前往公园、庭院等地欣赏各式各样的菊花,感受秋天的气息。
同时,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特色饮品,人们会在这一天品尝菊花酒,祈求健康长寿。
三、佩戴茱萸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佩戴茱萸。
茱萸被认为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人们相信佩戴茱萸可以保佑自己平安吉祥。
同时,茱萸的鲜艳红色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
四、吃重阳糕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发糕”等,是一种用米粉、豆粉等制成的糕点。
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食用重阳糕,寓意着步步高升、生活美满。
五、敬老尊贤重阳节还有敬老尊贤的传统。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拜访老人,向他们表示敬意和关心。
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传递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
六、诗文赏析重阳节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也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诗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也传承了重阳节的文化精神。
在今天,人们依然会通过赏析这些诗文来感受重阳节的韵味和魅力。
七、民间传说重阳节还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恒景斩妖除害”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恒景在重阳节这一天与妖邪斗争,最终斩妖除害,保卫家乡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丰富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传递了人们对正义和勇敢的崇敬之情。
八、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重阳节还融入了许多体育活动。
2024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如今重阳节就要到了,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4重阳节有哪些习俗,欢送阅读!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在历史持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季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到达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存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困难,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缔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九皇会古时在中国广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谓之九皇会。
九皇会源于对星斗崇拜。
老话讲:〃重阳九皇会,北斗延寿辰〃。
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构成。
《玉匣记》说: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斋戒,此日胜常日,有无量功德。
九皇信仰的影响很大,这种崇拜在民间慢慢演化为礼斗之俗。
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广东地区于九月九日,多建九皇会以礼斗。
在云南,礼斗已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举办。
享宴祈寿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予着人们对老人安康长寿的祝愿。
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在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重九节”。
它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因此得名。
重阳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风俗,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重阳节习俗和庆祝方式。
1. 登高望远重阳节通常是秋季,正值金风送爽,阳光明媚的时候,所以人们喜欢选择这个时候欣赏秋景和感受自然的美好。
登高望远已成为重阳节的一大重要传统,人们常常会结伴登高,赏秋,远离尘嚣,放松心情,同时也展望未来美好的生活。
2. 遛狗赏菊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遛狗赏菊。
遛狗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活动,而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更会选择遛狗的同时,欣赏赏菊,因为菊花在秋天最是盛开,人们常常会在园林、公园等地看菊花,赏菊高会也成为了重阳节一大习俗。
3. 吃重阳糕重阳节期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食品,那就是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特制的糕点,由糯米、红枣等食材制成,糕的形状有圆形、方形等多种,人们常常会送给亲朋好友或亲自制作并食用重阳糕来庆祝节日。
4. 喝菊花酒在重阳节期间,人们还常常饮用菊花酒来庆祝节日。
菊花酒是以菊花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酿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酒品。
菊花酒具有清香淡雅的口感,而且还被认为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已成为一种习俗。
5. 佩插茱萸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佩插茱萸。
茱萸又称为“重阳花”,被认为是驱邪辟邪的神奇植物。
因此,人们在重阳节时常常会佩戴茱萸,插在衣袋或者戴在身上,希望能够消灾避邪、平安幸福。
6. 家人团聚重阳节是传统的家庭节日,因此家人团聚也是这个节日的一大特色。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共聚一堂,共同享受团圆的时刻,一起品尝美食,唱歌跳舞,互相祝福,度过一个温暖而快乐的节日。
总结起来,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拥有许多丰富多样的传统风俗。
人们可以通过登高赏秋、遛狗赏菊等活动来感受秋日的美好;品尝重阳糕、喝菊花酒等传统美食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佩插茱萸以及家人团聚等习俗则体现了节日的传统价值观念。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迎接秋天的到来。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传统节日风俗。
1. 登高祭祖重阳节这天,许多地方会有登高祭祖的传统活动。
人们会选择一座高山、名胜、公园等地,聚集在一起登高,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
同时,还会祭祖祈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2. 赏菊花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赏菊的好时机。
人们会前往园林、花坛或适合观赏菊花的公园,欣赏各色各样的菊花。
在这一天,菊花展会也会在各地举行,让人们感受到秋日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3. 吃重阳糕重阳节时,人们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以糯米和豆沙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糕点。
它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等,具有浓郁的传统风味。
吃重阳糕不仅是为了滋补身体,还有象征驱邪避凶、祈福的寓意。
4. 赛龙舟重阳节流行的传统活动还有赛龙舟。
这是一个古老而热闹的水上比赛,人们手持长竹篙,坐在龙舟上,齐声划桨,追逐胜利。
龙舟比赛不仅考验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还具有祈福祈福的寓意。
5. 佩戴茱萸重阳节这天,人们还会佩戴茱萸,这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
茱萸有辟邪、驱瘟、祈福的象征意义,人们相信佩戴茱萸可以驱除疾病,避灾消灾,保平安。
同时,人们还会把茱萸插在门前或挂在窗户上,以求家庭安康。
总结:重阳节是一个富有浓厚传统文化的节日,举行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
登高祭祖、赏菊花、吃重阳糕、赛龙舟、佩戴茱萸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这些传统风俗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寓意着人们祈福祈福、庆祝丰收的心愿。
希望大家能够在重阳节这一天,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愉悦和思考节令更迭的深层含义。
关于各地重阳节的习俗大全各地重阳节的习俗大全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在重阳节这一天,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各地重阳节的习俗大全。
一、江南地区的重阳节习俗江南地区的重阳节习俗主要包括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1. 登高:江南地区的重阳节时,人们会前往山顶、公园等高处,欣赏秋天的美景,同时远离凡尘,增强体魄,以示健康长寿的祈愿。
2. 插茱萸:重阳节时,江南地区的人们会戴茱萸,将茱萸插在身上或者门前,寓意驱邪、消灾、祈福,同时驱逐寒风,保护身体健康。
3. 饮菊花酒:菊花多开在重阳节时,江南地区的人们会用新采的菊花泡酒,饮用菊花酒有清热解毒、养护肝脏的功效。
二、南方地区的重阳节习俗南方地区的重阳节习俗主要有登高、品尝重阳糕等。
1. 登高:南方地区的人们也会选择登高,欣赏秋天的美景,寓意远离疾病和厄运。
2. 品尝重阳糕:南方地区的人们在重阳节时会制作重阳糕,这是一种用糯米制作的传统食品,吃重阳糕寓意平安和团圆。
三、北方地区的重阳节习俗北方地区的重阳节习俗主要包括登高、插茱萸、祭祖等。
1. 登高:北方地区的人们习惯在重阳节时登高远足,一方面是欣赏秋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祈求神明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2. 插茱萸:与江南地区类似,北方地区的人们也会在重阳节时插茱萸,寓意辟邪驱疫、祈求平安。
3. 祭祖:北方地区的重阳节还有祭祖的习俗,人们会前往祖坟,向祖先表达敬意,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平安。
四、西南地区的重阳节习俗西南地区的重阳节习俗主要有祭祖、拜谒山神等。
1. 祭祖:重阳节也被许多西南地区的人们当做祭祖节,他们会前往祖坟,整理墓地,烧纸祭拜祖先,传承家族的尊崇和感恩之情。
2. 拜谒山神:西南地区的人们还会选择在重阳节当天前往山脚下拜谒山神,祈求来年平安、丰收。
以上是关于各地重阳节的习俗大全。
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有其独特之处,但无论哪里,重阳节都是中国人民表达敬意、祭拜祖先、祈愿健康长寿的重要时刻。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气——“重阳”,因此得名。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它是祭祖、登高、赏菊和饮菊花酒的日子。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一、爬山登高重阳节的风俗之一是登高爬山。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选择山峰或高地去登高观赏秋景。
爬山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为了追逐高处的自由,表达流动的心情;二是希望求得长寿、庇佑的美好寓意。
二、赏菊每逢重阳,各地的公园、花园、庭院都会举行盛大的菊花展览会,各种色彩绚丽的菊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重阳节时,国内各大城市也会举办菊花展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赏花。
此外,传统的重阳节还把菊花酒当做吉祥的象征之一,因为它不仅有镇定神经的功效,还有祛风散寒的效果。
三、备馔佳肴重阳节时,人们还会准备各种佳肴,如重阳糕、蒸鱼、鸡腿、鸭子、莲子、糯米糍等,以表达对亲人的重视和祭祖的敬献之心。
重阳糕是传统重阳节吃的小吃,它的形状是“九”字,寓意长寿和吉祥。
四、挂菊花、插茱萸重阳节一般会挂菊花,百合、艾草、香草等,以示节日之意。
也有人插茱萸,以防瘟疫。
一些地方有人在门口插上“重阳棕”,表示庇佑家宅。
还有一些地方风俗是在人的头上、手臂、脚上系五色线,表示庇佑五脏六腑。
五、祭祖重阳节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活动的重要时刻。
在此日,人们会向祖宗表达敬意和思念之情,甚至有些人会亲自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献上鲜花祭扫,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心。
总之,重阳节是一种向前人致敬,缅怀先祖的传统节日,这种节日有多种庆祝方式和习俗,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有让人继承传统、感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让自己的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快到重阳节了,对于重阳节你们都有什么了解?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欢送阅读!重阳节民间风俗1.重阳节登高。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可以是登高山、登高楼或者登高台等。
2.重阳放纸鸢。
人们重阳放纸鸢是“放祥瑞”、“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那么福气越浓。
3.重阳赏菊。
人们重阳赏菊,因菊花象征着长寿。
4.重阳节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春游”相对应。
人们爱在重阳登高;首先是源于古人的对山岳的崇拜;其次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观念;还有就是登高远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畅快感觉。
5.重阳放纸鸢,古人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缘由和“放祥瑞”、“放福气”的美妙寓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充分表现出了古人的才智和对美妙寓意的憧憬。
6.重阳节,我国南方地区也有吃重阳糕的传统习俗。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软糯香甜,味道极佳。
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是战国时期,出自《吕氏春秋》之中的《季秋纪》。
在古代插吴茱萸也很流行,所以也叫山茱萸节,山茱萸可入药酿酒,养生祛病。
吴茱萸、菊花簪多见于唐代。
山茱萸香味浓郁,具有驱虫祛湿、祛风消积、治疗寒热的作用。
吃重阳糕的习俗与爬山有关。
和饼作为节日食品,原本是为了庆祝秋粮丰收,享受品尝新食物。
后来,人们有了爬上去吃蛋糕,一步一步爬上去的祥瑞寓意。
在北方,吃重阳糕特殊受欢送。
重阳节以来就有赏菊的习俗,所以在古代也叫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花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全市人民参与会议赏菊。
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饮赏菊写诗成为时尚。
在汉族古老的习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饮酒祈福的祥瑞酒。
纸风筝放飞是徽州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徽州民间重阳节的特点是放纸鸢。
除了流传于徽州的民歌中的表达之外,这一探究在《光绪徽州府志》中也有描述。
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介绍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介绍_重阳节有哪些民间风俗重阳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节日,并且有着深远的历史,但是对于重阳节的演变我们的了解的并不多,那么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呢?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登高远眺登高之所以受人重视,特别受老人重视,是因为人们认为登高意寓“登顶长寿“。
除此之外,人们还相信登山能使人健康长寿。
重阳节登高在唐代就开始盛行了。
赏菊花菊花产自中国,最早记载始于公元前5世纪。
菊花在阴历九月盛开,它有一个美称“长寿之花”。
因此每年重阳节也是观赏菊花的好时候。
饮菊花酒菊花酒的酿造十分独特。
古时,人们在九月九日采摘新鲜的菊花和菊花叶,把它们和谷粒一起酿制成酒。
等到来年的同一时间再打开品尝。
据说,菊花酒具有清神明目,减肥降血压,治疗胃病的功效。
因此,可以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
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古人重阳节会在帽子上插上茱萸,主要是为了避邪求吉。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名“菊花糕”或“花糕”。
重阳糕的历史可追溯到周朝。
相传,最初人们是为了庆祝秋收而制作重阳糕的。
到现在,逐渐发展为在重阳佳节人们常吃的一种糕点了。
常见于江浙沪地区。
做重阳节贺卡和海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您远离父母,不能在重阳节陪伴他们登高赏花。
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为阴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逢,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为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代出年,传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驱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这就是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其实是我国重要的祭祖节日,与清明、中元节一样,都是拜祖、祭奠先人的节日。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节日,祭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代表着对先人的孝敬。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重阳节的传统风俗1.重阳节登高。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可以是登高山、登高楼或者登高台等。
2.重阳放纸鸢。
人们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
3.重阳赏菊。
人们重阳赏菊,因菊花象征着长寿。
重阳节各地美食一、重阳糕花糕是重阳节必吃的美食之一,一般也叫作重阳糕。
因为“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是敬老节赠送长辈最佳礼物,也是重阳节比较受大家欢迎的美食。
花糕多以米粉、果料等作为原材料,各地做法不一,有的非常简单,而有的则是五彩斑斓,看起来十分精美别致,非常的香甜松软、好吃。
二、螃蟹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
在重阳节前后,螃蟹是最肥的时候,这个季节公螃蟹里面的肉质非常鲜嫩,而且肉多,吃起来很过瘾,但是过了这个季节之后,就慢慢的会下市了,再想吃到肉质肥嫩的螃蟹就要再等上一年,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不妨就多买一些回来吃吧。
吃蟹方法很有讲究,吃蟹不能没有新鲜姜末和食醋。
三、菊花酒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一个菊花盛开的季节,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
勤劳聪慧的中国人会在重阳节前将菊花收集起来,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菊花酒,重阳节一到,阖家享用美味的菊花酒。
又因为“酒”同“久”,所以在古代就有了重阳要喝菊花酒的这一传统习俗。
四、糍粑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
相传在古代糍粑是一种象征着慈祥的食物,其一:因为在打糍粑的过程中,糍粑是粘结成一团的,也被大家看成是家人间和睦团结,其二:糍粑一般都是做成甜的,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其三:糍粑是形状是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团圆,有了这些寓意,大家在重阳节当然要吃着圆圆的糍粑,保佑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五、羊肉面北方人重阳节要吃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
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重阳节、重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的固定日期。
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一天都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一些风俗。
1. 登高远足九月九日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正是登山远足的好时机。
九月九日这天,许多人会结伴登高,不仅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景,还能锻炼身体,增进人际关系。
有些地方甚至会举办登山比赛,吸引大批游客和运动爱好者前来参加。
2. 赏菊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而重阳正好是菊花盛放的时候。
九月九日这一天,人们会到花展、公园等地,观赏丰富多样的菊花,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
赏菊不仅是欣赏花卉的乐趣,更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活动。
3. 喝菊花酒九月九日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也是饮用菊花酒的好时机。
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被认为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会饮用菊花酒,以祈求健康和长寿。
4. 吃重阳糕重阳糕是一种传统的糕点,制作精细,味道鲜美。
糕的形状多为圆形或者方形,寓意团圆和平安。
九月九日这天,人们会准备重阳糕,与家人和朋友一同品尝,象征着团圆和祝福。
5. 赛龙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赛龙舟的日子。
赛龙舟是一项古老而受欢迎的民间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一天,各地会举行龙舟比赛,吸引大批观众前来观看,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6. 空中挂线鹞空中挂线鹞是我国重阳节独特的风俗之一。
人们会将鹞放飞于空中,线与手中相连,让鹞在天空中飞翔,象征着病痛与厄运随风而去,同时也祈求吉祥和平安。
7. 端午联谊重阳节与端午节一样,也是古代的防毒避邪的节日,因此有着相似的习俗和风俗。
在九月九这天,人们会举行亲友联谊的活动,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
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各种庙会活动,让人们在欢闹的气氛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丰富多彩,不仅有登高、赏菊、赛龙舟等传统活动,还有一些地方特有的习俗。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的传统习俗大全
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哪些习俗呢?让小编来介绍给大家。
吃花糕
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
到宋代,重阳节吃花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
”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秋高气爽,登高辞青,品尝花糕,赏菊吟陶渊明诗句,举办各种尊老敬老活动,充满了人间亲情。
我国南方普遍有重阳节插茱萸驱邪的习俗,而北京则以敬老为主要内容,所以赏菊多,而插茱萸者少。
饮菊花酒
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
“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北京将菊花当成市花之一。
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吃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
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
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
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吃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
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
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
食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
中秋刚过,北
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
说重阳蟹最美有两层含义,一是重阳节前后,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二是重阳节是个孝心节,天渐凉了,给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保暖衣,送上几只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冲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让老人家暖暖和和过秋冬。
吃糍粑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
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
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
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
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温食最佳)。
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吃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传说。
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
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
乙未夏,太祖攻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取太平(今安徽太平县),道经于此,
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纸鸢也就是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江西省】婺源县九月九日,篁岭举办晒秋节。
婺源篁
岭古村还保留较好的“晒秋”生产生活现象,秋季有大量新鲜蔬菜瓜果需要晒干贮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
【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
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
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
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
士子以诗酒相赏。
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
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市】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
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
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
削
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
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
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
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东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
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
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
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
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2016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
重阳文化之乡”[7],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韩国】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
【日本】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