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防护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10.83 KB
- 文档页数:3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一)化学组成、浓度和接触时间——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
SiO2>70%——结节性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
SiO2浓度越高→发病越快→越重。
接触时间——每日接触时间、工龄长短。
(二)分散度、粉尘粉碎程度——直径表示;
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慢→存留时间长→进入机体多,反之则少;在呼吸道的储留分散度大的时间长,比表面积大。
比重:分散度相同,比重小沉降速度慢→进入机体多;
(三)溶解度:在呼吸道溶解、吸收;
毒性粉尘:铅,汞→溶解→中毒;
矿物粉尘:SiO2→不溶解→尘肺;
有机粉尘:面粉,糖→吸收。
(四)形状与硬度
球形→阻力小→易沉降;
比较坚硬→上呼吸道刺激,机械损伤。
(五)荷电性
温度↑→荷电性↑
湿度↑→荷电性↓
同性电荷相斥,稳定性增强,增加了被吸收的机会,异性电荷相吸,粉尘聚集→沉降,减少进入机体机会。
(六)爆炸性
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等粉尘。
温度:(火焰、火花和放电)明火;
浓度:
煤尘——30~40mg/m3;
淀粉——7g/m3;
糖——10g/m3。
日期:XXX劳保防护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姓名:XXX部门:XXX劳保防护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引起人体病变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化学成分导致的,当然也与接触时间的长短和作业条件等其他因素有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性粉尘粉尘的化学组成这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据其化学成分不同可分别导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
如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而且含矽量越高,病变发展越快,危害性就越大;石棉尘可引起石棉肺;如果粉尘含铅、锰等有毒物质,吸收后可引起相应的全身铅、锰中毒;如果县棉、麻、牧草、谷物、茶等粉尘,不但可阻塞呼吸道,而且可以引起呼吸道炎症和变态反应等肺部疾患。
2.生产性粉尘浓度和暴露时间浓度高和暴露时间也是决定其对人体危害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进人人体内的粉尘剂量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为保护粉尘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对车间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国家作了具体的规定。
3.生产性粉尘分散度分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因为分散度越高,粉尘的颗粒越细小,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越长,进入体内的机会就多,危害越大;分散度越高,进入呼吸道深部的机会越多,直径小于Sym 的粉尘可以进人呼吸道深部及肺泡区,称为呼吸性粉尘,卫生学上意义特别大。
4.生产性粉尘硬度硬度越大的粉尘,对呼吸道黏膜和肺泡的物理损伤越大。
5.生产性粉尘溶解度有毒粉尘如铅等,溶解度越高毒作用越强;相对无毒粉尘如面粉,溶解度越高作用越低;石英粉尘很难溶解,因此在体内持续产生危害作用。
6.生产性粉尘荷电性固体物质在被粉碎和流动的过程中,相互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的离子带电,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90%95%带正电或带负电。
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带电尘粒易在肺内住留,危害很大。
7.生产性粉尘爆炸性有些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会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失,加重危害。
粉尘的理化特性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与其生物学作用和防尘措施等有着米密切关系,故在劳动卫生学上研究粉尘的理化特性有很大意义。
1.化学成分不同化学组成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不同。
一般来说,粉尘与其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由于原固体物质中易被破碎、比重较小和不易吸水的成分可能更易飞扬到空气中,故粉尘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与原环境的重要依据,其含量越高,引起病变的程度就越高,病变发展越快。
除游离二氧化硅外,粉尘中的其他化学成分及其浓度也不能忽视。
如煤尘中二氧化硅是引起工尘肺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大量研究表明,除二氧化硅外,煤尘中其他化学成分也能影响煤工尘肺的进展。
2.浓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一般来讲,浓度越大,吸入量越大,对机体的危害越烈。
了解不同浓度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十分有用,可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
粉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质量浓度,即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粉尘的毫克数;另一种是粒数浓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尘粒数目。
3.分散度粉尘粒子的大小决定了它在空气中分布的情况。
把粉尘粒子按直径大小分组,用分组方法表示粉尘的粗细程度即为分散度,也称粒度分布。
粉尘的分散度可用分组粒径的百分数表示。
粉尘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大,反之则分散度越小。
粉尘分散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除尘机理都有不同。
分散度是影响粉尘在体内沉降的重要因素,分散度也与粉尘在呼吸道中的阻流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大的尘粒被阻留在上呼吸道,小的尘可通过上呼吸道而被吸入肺的深部,造成危害。
分散度的大小与粉尘表面积有关。
同一种粉尘,在总重量不变的条件下,粉尘分散度越大,尘粒就越小,其总面积就越大理化活性也就越高,更易参与理化反应。
如可溶性粉尘,由于分散度大,尘粒表面积增大,溶解速度也显著增快,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强。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粉尘分散度越高,对机体危害性越大的说法提出了异议。
有实验证明大粒径的粉尘也可在肺内沉着并引起严重的纤维化。
2024年劳保防护中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生产性粉尘由于种类和理化性质的不同, 对机体的损害也不同。
按其作用部位和病理性质, 可将危害归纳为尘肺、局部作用、全身中毒、变态反应和其他五个部分。
1.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尘肺尘肺(pneumoconiosis)是指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 长期吸人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按其病因不同又分为五类:(1)矽肺(silicosis)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硅酸盐肺(silicatosis)是指长期吸人含有结合状态的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起的尘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等。
(3)炭尘肺(carbonpneumoconiosis)是指长期吸人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引起的尘肺。
(4)混合性尘肺(mixeddustpneumoconiosis)是指长期吸人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物质的混合性粉尘(如煤矽肺、铁矽肺等)所致的尘肺。
(5)其他尘肺长期吸入铝及其氧化物引起的铝尘肺, 或长期吸人电焊烟尘所引起的电焊工尘肺等。
上述各类尘肺中, 以矽肺、石棉肺、煤矽肺较常见, 危害性则以矽肺最为严重。
2.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局部作用吸人的粉尘颗粒作用于呼吸道黏膜, 早期可引起其功能亢进、充血、毛细血管扩张, 分泌增加, 从而阻留更多粉尘, 久之则酿成肥大性病变, 黏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 最终造成萎缩性改变;粉尘产生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沉着于皮肤的粉尘颗粒可堵塞皮脂腺, 易于继发感染而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作用于眼角膜的硬度较大的粉尘颗粒, 可引起角膜外伤及角膜炎等。
3.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全身中毒作用吸入含有铅、锰、砷等毒物的粉尘, 可被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4.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变态反应某些粉尘, 如棉花和大麻的粉尘可能是变应原, 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炎症、湿疹和偏头痛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5.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其他某些粉尘具有致癌作用, 如接触放射性粉尘可致肺癌, 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瘤。
2024年生产性粉尘与职业卫生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天然生成,或在生产或生活中由于人为原因而生成。
`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它不仅是严重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而且还可污染周围环境,危害居民的健康。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生产性粉尘来源甚广,几乎所有矿山和厂矿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
如采矿和隧道的打钻、爆破、搬运等,矿石的破碎、磨粉、包装等;机械工业的铸造、翻砂、清砂等;以及玻璃、耐火材料等工业,均可接触大量粉尘、煤尘;而从事皮志、棉毛、烟茶等加工行业和塑料制品行业的人,可接触相应的有机性粉尘。
主要来源有以下四个方面:1.固体物质的破碎或机械加工:如矿石的钻孔、爆破和粉碎,金属的切割和研磨以及粮谷的脱粒和磨粉等均可产生粉尘。
2.可燃性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如煤炭燃烧时可产生烟尘。
3.某些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或氧化:如熔炼黄铜(含锌)时可产生氧化锌的烟尘。
4.粉末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运输等:如调制型砂、包装水泥等均可产生粉尘。
二、生产性粉尘的分类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的混合粉尘三类:1.无机粉尘:①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粉尘。
②金属性粉尘:如锡、铝、铁、铅、锰、锌等金属及其化合物。
③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①动物性粉尘:如兽毛、羽毛、丝、毛发、骨质、角质等。
②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木材、甘蔗、烟草、茶等。
③人工有机粉尘:合成纤维、有机燃料、农药、炸药、合成树脂等。
3.混合性粉尘:上述两类粉尘混合存在时,称为混合性粉尘,是生产作业中最常见的粉尘存在形式。
如棉、麻、烟草初加工时,常产生棉、麻、烟草与砂土的混合性粉尘。
三、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粉尘的理化特性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亦不同,所以其理化特性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劳保防护中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一、引言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操作员必须面对不同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等危险因素。
劳保防护是一种必要的保障,可以减少伤害和疾病的发生。
然而,生产性粉尘也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危害来源。
二、生产性粉尘是什么?粉尘是指一些细小的颗粒物,在工厂和建筑工地的环境中常常出现。
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原因,一些生产性的粉尘也可以产生。
生产性粉尘是指产生于不同工作过程中的颗粒物,例如振动设备、电动工具、物料搬运、研磨、磨削以及混合等过程。
生产性粉尘可能由许多不同物质组成,如金属、木材、纺织品、化学物质、建筑材料等。
由于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渠道广泛,所以威胁和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三、生产性粉尘的危害1. 呼吸系统健康问题生产性粉尘很小,因此很容易进入肺部,进而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长期暴露于生产性粉尘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例如肺纤维化、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
一些有害物质(例如有害金属)也会通过生产性粉尘的形式,污染工作环境。
2. 皮肤问题在某些生产领域中,例如混凝土制作和焊接,暴露于生产性粉尘可能会导致皮肤病。
化学性质有害的物质也可能经由皮肤吸收到身体中,造成健康问题。
3. 炸弹和火灾风险在高度粉尘环境中,一旦出现火花、火种或高温,粉尘可能着火或爆炸。
这种危险性在一些生产领域(例如木材、金属、化学品等)中更为明显。
一旦发生爆炸或火灾,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伤害和死亡等恶劣后果。
四、如何控制生产性粉尘风险1. 风险评估和调查生产性粉尘的类型和威胁程度都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过程相关联。
因此进行风险评估和调查是必要的。
此外,应该了解哪些员工在工作场所中会受到影响,以及可能会面临哪些特定的健康问题。
2.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一种根本、有效的生产性粉尘缓解措施。
例如密封化生产线、安装排风扇、提高通风等操作,可以控制生产性粉尘在工作场所中的数量和浓度。
需要通过控制好生产性粉尘常量来达到控制粉尘危害的目的。
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考点:生产性粉尘2016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考点:生产性粉尘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用及防尘措施等也有密切关系。
在卫生学上,常用的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
(一)粉尘的化学成分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根据粉尘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致纤维化作用。
对于同一种粉尘,它的浓度越高,与其接触的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重。
(二)分散度粉尘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
在生产环境中,由于通风、热源、机器转动以及人员走动等原因,使空气经常流动,从而使尘粒沉降变慢,延长其在空气中的浮游时间,被人吸人的机会就越多。
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也易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三)溶解度与密度粉尘溶解度大小与对人危害程度的关系,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
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粉尘颗粒密度的大小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关。
尘粒大小相同,密度大者沉降速度快、稳定程度低。
在通风除尘设计中,要考虑密度这一因素。
(四)形状与硬度粉尘颗粒的形状多种多样。
质量相同的尘粒因形状不同,在沉降时所受阻力也不同,因此,粉尘的形状能影响其稳定程度。
坚硬并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机械损伤,如某些纤维状粉尘(如石棉纤维)。
(五)荷电性高分散度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与作业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有关。
尘粒带有相异电荷时,可促进凝集、加速沉降。
粉尘的这一性质对选择除尘设备有重要意义。
荷电的尘粒在呼吸道可被阻留。
(六)爆炸性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
发生爆炸的条件是高温(火焰、火花、放电)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
劳保防护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劳保防护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中,如建筑、化工、电子、制药等。
这些颗粒物在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正确使用劳保防护设备以及科学防护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进行探讨。
生产性粉尘是由自然和/或人工活动而产生的一种颗粒物,它们的大小范围从纳米级到几百微米大小。
说白了,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灰尘,其中主要成分是一些常见的颗粒物,如石英、煤尘、铝、钛等。
这些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粉尘越小,对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生产性粉尘在空气中悬浮很长时间,可以被呼吸道吸入,并沉积在肺部和其他器官中,导致健康问题。
生产性粉尘在空气中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流、云雾、人体活动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粉尘的逃逸、迁移和沉积。
粉尘的来源和性质也可能会影响其行为。
一些颗粒物比较容易聚集成为原来的粉尘,从而形成更大的颗粒,这可能会影响其在空气中的行为。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长期暴露于生产性粉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气道狭窄和肺纤维化。
其次,一些特定的生产性粉尘还会导致癌症,如煤尘、石棉等。
最后,一些生产性粉尘能够刺激眼睛和引起皮肤炎。
为保护健康,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生产性粉尘的暴露。
通常情况下,使用劳保防护设备例如呼吸防护器、防护服等可以有效地减少鉴于戴口罩等措施,许多公司和行业也采取其他控制措施,如提高通风率、加强清洁措施等,以减少生产性粉尘的释放和分散。
总之,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和释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采取必要的科学措施,控制和减少生产性粉尘的暴露是我们保护健康的迫切需要。
劳保防护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引起人体病变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化学成分导致的,当然也与接触时间的长短和作业条件等其他因素有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粉尘粉尘的化学组成
这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据其化学成分不同可分别导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
如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而且含矽量越高,病变发展越快,危害性就越大;石棉尘可引起石棉肺;如果粉尘含铅、锰等有毒物质,吸收后可引起相应的全身铅、锰中毒;如果县棉、麻、牧草、谷物、茶等粉尘,不但可阻塞呼吸道,而且可以引起呼吸道炎症和变态反应等肺部疾患。
2.生产性粉尘浓度和暴露时间
浓度高和暴露时间也是决定其对人体危害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进人人体内的粉尘剂量
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为保护粉尘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对
车间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国家作了具体的规定。
3.生产性粉尘分散度
分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因为分散度越高,粉尘的颗粒越
细小,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越长,进入体内的机会就多,危害越大;分散度越高,进入呼吸道深部的机会越多,直径小于Sym的粉尘可
以进人呼吸道深部及肺泡区,称为呼吸性粉尘,卫生学上意义特别大。
4.生产性粉尘硬度
硬度越大的粉尘,对呼吸道黏膜和肺泡的物理损伤越大。
5.生产性粉尘溶解度
有毒粉尘如铅等,溶解度越高毒作用越强;相对无毒粉尘如面粉,
溶解度越高作用越低;石英粉尘很难溶解,因此在体内持续产生危
害作用。
6.生产性粉尘荷电性
固体物质在被粉碎和流动的过程中,相互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的离子
带电,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90%—95%带正电或带负电。
同性电荷相
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带电尘粒易在肺内住留,危害很大。
7.生产性粉尘爆炸性
有些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会爆炸,导
致人员伤亡和财产失,加重危害。
煤尘的爆炸极限是35g/m3,面粉、铝、硫磺为7g/m3,糖为10.3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