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变暖 普通人的“节能帐”该怎么算》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9 KB
- 文档页数:4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47)氢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
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但是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为水。
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①,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
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部分,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②。
已有的能渗透氢原子同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③。
由于它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
原因是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
例如,温度到达2200℃时,就会有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氧。
该院这个项目的主要研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料,制成了能在20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④。
他认为,还能进一步开发出能在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材料。
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外,生产陶瓷的粉末经过特殊的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
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
这就【】着一旦形成薄膜,他们中间就极少有棱角接触,因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
一些专家认为,科干的这项发明对于用加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
1.1.对文中①②③④处“薄膜”的意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①处含义最广,可包含②③④B.②处与③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C.③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不相同D.②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1.2.对第二自然段从水中提取氢的工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要把水加热至氢氧分离B.要用渗透性薄膜将氢氧分开C.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D.两种气体的分离要及时1.3.与进一步开发能在2200℃状态下工作的薄膜无关的一项是()。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阅读习题及答案①多年前,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学习讲座的常委们各个神情庄重,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倾听科学家讲解一个“惊天动地”的问习题: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有道是“天变不足畏”,可今日之“天变”——全球气候变化,已在广泛深刻地影响和危害人类的根本利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无善举,后患无穷。
②都说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今日之“天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开展中国家,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行动中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如何在“低碳经济”领域夺取竞争优势,而穿梭往来、吵吵嚷嚷。
国际公认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IPCC发出警告,最近50年主要是由于排放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大幅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增强,以致全球气候变暖。
1906年至20XX年全球地表均匀温度上升了0.74℃。
若在一家一户,这点变化或不易察觉,但在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却已是危机四伏。
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在加速融化,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
预计到世纪末,全球地表均匀温度可能升高1.1℃至6.4℃,在短时间内到达甚至超过近1万年来的最高值。
到那时,已经体现在冰冻圈、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人类安康等诸多方面的气候影响会更加严重,高温、热浪、强降水、台风和飓风将不断来袭。
③“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我们着什么急?”确实,近50年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
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管理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约280ppm,上升到20XX年386ppm,超过了近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
发达国家无疑应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承担更多的义务。
但也不能不看到,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开展阶段的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难免总量大、增长快,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主要来源国。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和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鹦鹉鱼的睡衣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
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
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
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
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
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
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
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
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湖北随州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面对全球变暖,普通人的“节能帐”该怎么算樊曦①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②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量二氧化碳。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加剧温室效应,令地球温度“节节上升”。
③科学家们预言,气温不断升高将在未来20年至90年间导致成千上万的人被洪水“逐出”家园,出现疾病流行、食物和饮用水缺乏等严重问题。
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计划于4月初发布的有关全球变暖的报告草案说,如果在几十年中,人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停留在一定水平,那么多数坏的影响都能避免。
⑤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
其实,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稍微加以注意,算上一笔“节能账”,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⑥比如,可以选择把空调室外机装在阴凉处或配以遮阳棚,运转效率就可以提升10%;冬天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摄氏度,夏天调高2摄氏度,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或者把家中的单层窗户换成双层从长远来看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冬天时双层窗户能避免家中一半的热量散失出去。
⑦家中使用的白炽灯泡别小看,也会浪费不少能源。
有调查显示,全世界有20%的电力消耗在照明上,其中40%的电力是老式白炽灯泡消耗掉的。
⑧在发光量相同的情况下,节能荧光灯不仅比白炽灯省电75%至80%,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假如全球都换掉老式白炽灯泡,就可以通过节能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7亿吨。
⑨购买节能电器,同时尽量别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多使用电器上的开关按钮,直接关闭电器,而不要只用遥控器一关了事。
因为如果电器处于待机模式,就要白白耗费40%的电量。
2009届江苏省盐城市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亲爱的同学:又一阶段的语文之旅结束了,你的语文素养—定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这份试卷能为你提供—个展示语文才能的舞台,它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让才思在你的笔下流淌吧,相信你一定能为自己交出—份满意的答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蓦然回首,初中三年,如画似梦。
高兴时,你曾引吭高歌;惆帐时,你曾闷闷不乐。
这三年,老师kuì( )赠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三年,同学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
课堂是你温xīn( )的港湾,泊着你的理想,送你扬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篮,实现你的梦想,铸就你成功的希望。
(1)给文中黑体字注音,并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引吭泊着 kui( ▲ )赠温xin( ▲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1)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2)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3)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起用体味即使/也B、起用经验虽然/却C、启用体味虽然/却D、启用经验即使/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B、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C、我们不能把开会是否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觉悟高低的标准。
D、为了防止病树造成危害,园林工人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逐一进行排查。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位小演员真了不起,他扮演一位八十岁的老公公,居然演得栩栩如生....。
B、这套图书已经络绎不绝....出版了好几次。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6分)材料一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为实现中国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标的目标,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减排。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居民能源消耗的增速就开始逐渐超过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0%以上。
材料三2020年1月,中国能源基金会和南方周末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报告中有如下一些结论:①公众对于全球变暖和气候问题的认知度较高,各项认知平均分都在4.1分以上(满分5分),但是对“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知识储备不足,平均分和认同度较低。
②对于低碳生活的意义,公众相信它可以“对地球负责”“造福后代”,但对低碳生活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和个人愉悦感认同度相对较低。
③公众对低碳生活与消费存在困扰,其中对“低碳产品辨识困难”最多,其次是对其功用存疑、担心影响生活质量。
④受访者中,每月都会网购的人数占比高达85%,每周网购1~3次的接近30%。
这其中有不少是不必要的消费,因“网购的便利和快捷”“拼团/拼单”而产生的不必要消费高达61%。
⑤公众更接受的减碳方式是“省着用”而非“省着买”,相比消费减量,公众更愿意在使用过程中节约。
材料四中国矿业大学陈红教授说:“早在2009年,原环保部就启动了‘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的研发工作,随后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
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进口方要求提供碳标识。
低碳标识的确立,可以减少中国出口型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冲击。
绿色供应链发展起来,消费者也能更好地识别并选择低碳产品。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全球变暖离你有多远阅读答案全球变暖离你有多远李柯勇①最近,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与节能减排有关的环保政策。
办公室空调温度被限制在26℃以上,不能随意降温——这轻微的不爽快,让许多人突然意识到:“全球变暖”原来离自己这么近。
(一)气候变化正悄然影响人们的生活②今年1月末,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节气,南京北极阁本该10月盛开的秋桂竟绽出了朵朵花蕾,游客们惊喜地嗅着花香,却没有嗅出气候异样的预示。
③人们已经习惯了“暖冬”,北方家庭因此节省了取暖费,服装销售商叫苦不迭——他们的冬装不得不提前打折。
与此相应的是“酷暑”。
5月,四川、重庆又受到热浪冲击,当地居民心有余悸地想起了去年遭遇50年来最大旱灾、上千万人饮用水困难的痛苦经历。
④几年来,人们对极端天气已不再惊诧。
(1)拿北京来说,201X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导致全城交通瘫痪。
201X年夏,仅仅两小时的暴雨量就让京城沦为泽国。
201X年5月,20年未遇的强冰雹把成千上万辆汽车砸得坑坑洼洼。
⑤全球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萎缩,海平面在上升,台风飓风频繁登陆,动植物死亡率增加……这样一些事件提醒我们,气候变化正日渐影响人们的生活。
⑥新近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说,如果再不采取任何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到本世纪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
气候变暖还可能使江河径流量减少,旱涝灾害出现频率增加。
201X年至2030年,我国西部地区每年缺水量将达到200亿立方米。
气候变暖还可能扩大虫媒活动范围,导致新型传染病的暴发。
(二)用全球变暖的眼光重新审视日常生活⑦用全球变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会得到许多全新的认识。
胡应麟《冰壶洞》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古诗文阅读经典练习附答案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5.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5.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16.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阴阴;又2.思乡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
欧阳修常来此游览。
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5、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16、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分)15、“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16、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冰壶洞明胡应麟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24.“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2分)25.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24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25 .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
听泥土说话(查一路)(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
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
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儿子。
(2)这一夜,儿子没睡。
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土。
儿子望着泥土出神。
后来,他仿佛感觉到泥土在跟他说话。
是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输光了一切,家乡的泥土输不掉。
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留,这块泥土会接纳他。
就算失败如影相随,只要是块泥土,播下种子总有发芽的机会。
儿子看着泥土一夜没睡,对着月光想了一夜。
(3)第二天,儿子走了,。
(4)带上那把泥土上路。
儿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实,性格如泥土般坚韧,待人如泥土般诚恳,为人如泥土般坦荡。
(5)十年的挣扎、打拼,儿子成功了。
一身光亮从城里回来,得意洋洋。
(6)母亲从菜园回来,显然较之十年前已苍老了许多。
儿子接过母亲的锄头,怨责母亲,“您老这是何苦?这锄头您今后再也用不上了。
”说完,就要把锄头扔了。
母亲比比划划,感觉到比划不清时,又把锄头重新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送给儿子。
(7)一如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月光照亮了儿子屋里的小方桌和方桌上这块新的泥土。
眼前的情景让儿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对了一夜的话。
泥土永远处在低处,所以不会从高处落下来,跌得很痛。
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内心,才有质朴浑厚的力量。
泥土不会因为身处山峰而自傲,也不会因为身处低谷而自卑。
每一块泥土都很自然、平静、从容,所以才如此博大、深厚。
(8)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
(9)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败得失亦如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
(10)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臵掉下来,跌得很痛。
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把土。
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把土。
”儿子常对朋友们说,“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此举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②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
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尤其是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且建筑耗能占我国总能耗的40%,所以建筑的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
在我国,建筑的耗能主要是电,而我国主要是以煤电为主,所以建筑也是煤炭的主要消耗者。
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④在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
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所以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
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
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①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②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量二氧化碳。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加剧温室效应,令地球温度“节节上升”。
③科学家们预言,气温不断升高将在未来20年至90年间导致成千上万的人被洪水“逐出”家园,出现疾病流行、食物和饮用水缺乏等严重问题。
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计划于4月初发布的有关全球变暖的报告草案说,如果在几十年中,人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停留在一定水平,那么多数坏的影响都能避免。
⑤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
其实,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稍微加以注意,算上一笔“节能账”,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⑥比如,可以选择把空调室外机装在阴凉处或配以遮阳棚,运转效率就可以提升10%;冬天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摄氏度,夏天调高2摄氏度,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或者把家中的单层窗户换成双层从长远来看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冬天时双层窗户能避免家中一半的热量散失出去。
⑦家中使用的白炽灯泡别小看,也会浪费不少能源。
有调查显示,全世界有20%的电力消耗在照明上,其中40%的电力是老式白炽灯泡消耗掉的。
⑧在发光量相同的情况下,节能荧光灯不仅比白炽灯省电75%至80%,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假如全球都换掉老式白炽灯泡,就可以通过节能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7亿吨。
⑨购买节能电器,同时尽量别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多使用电器上的开关按钮,直接关闭电器,而不要只用遥控器一关了事。
因为如果电器处于待机模式,就要白白耗费40%的电量。
⑩喜欢驾车出行的朋友只要略微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也可以节约不少能源。
例如,缩减开车次数,或是给轮胎打足气,别让发动机转速过高(即尽可能提前一刻换挡变速),及时清理车中杂物减轻车子载重等小措施,从而减少油耗。
○11其实,只要有了算一笔“节能账”的心思,人们还可以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找到更多节能的高招,比如重复使用购物袋,多选择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等等。
全球变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个人的小行动也能改变世界的大气候。
12.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3.文章第⑥~⑩段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有什么作用?(2分)答:
14.文章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大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
15.据专家预测,当地球气温升高4℃时,北冰洋所有的冰盖消失,海平面随之上升12米……结合本文有关内容,发挥想象,谈谈人类那时将会面临哪些灾难。
(3分)答:
16.作者认为,“只要有了算一笔‘节能帐’的心思,人们还可以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找到更多节能的高招”。
请联系日常生活,列举出2种文中没有提到的节能小点子。
答:①
②
12.“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
评分标准:只要扣住“人类活动”即可,3分。
13.为了说明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稍加注意,算上一笔“节能帐”,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评分标准:意思接近即可。
2分。
14.不能去掉,1分。
因为“大部分”表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意思接近即可,1 分。
15.评分标准:只要扣住第③段相关内容,想象合理即可,3分。
16.示例:①随手关灯;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③尽量少用空调等。
评分标准:只要是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方法措施即可。
写出一个2分,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