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小测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20分)1.茶山杨梅色泽诱人,酸甜可口,可推测它传播种子的方式是()。
A.风力传播B.动物传播C.弹力传播2.播种凤仙花种子时,会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再放入土壤,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
A.小虫进入土壤B.浇水时水流出C.浇水时土壤流出3.小明家种了很多桃树,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爷爷都会在桃园里放养很多蜜蜂,这样做的目的是()。
A.延长桃花开放时间B.帮助桃花传粉C.消灭桃花的病虫害4.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子的营养一般储存在子叶当中B.种子越大,其生存能力越强C.不同的植物种子,外部特征都不相同5.胚包括胚根、胚芽和()。
A.种皮B.子叶C.根6.下列食物中,我们只食用种子部分的是()。
A.苹果B.杨梅C.花生7.种植凤仙花时,我们最好挑选()的种子。
A.颗粒小、颜色浅B.饱满、未受过伤C.捏上去软软8.我们最好选择()的凤仙花种子播种。
A.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B.光滑C.坚硬9.种植凤仙花时,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A.凤仙花种子种下后,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B.把凤仙花种子种在干燥的土壤中,不浇水C.在土中挖一个深约10厘米的坑,放几粒种子,再用土盖上10.凤仙花植株中主要用来运输水分和养料的器官是()。
A.根B.茎C.叶二、填空题(11分)1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株和______水分的作用。
12.将一粒蚕豆种子浸泡两天后,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发现胚里有胚芽和胚根,( )发育成植物的根,( )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种子萌发先长( )。
13.在不同温度下种了某种子各100颗,最后萌发的颗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该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__℃。
14.以蚕豆种子为例,种子外面有__________,种子里的__________发育成植物幼苗。
种子在萌发时最先长出__________。
15.青椒炒胡萝卜这一道菜中,青椒属于植物的( ),胡萝卜是植物的( );青椒和胡萝卜一般都是靠( )繁衍后代,萌发新植株的。三、判断题(20分)16.种植凤仙花时,要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天气》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方。
A. 室内B. 室外干燥C. 室外阴凉通风2.()是对天气现象的预测。
A. 天气预报B. 空气质量预报C. 舒适度指数3.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左右。
A. 上午10时B. 中午12时C. 下午2时4.代表()。
A. 小雨B. 雾C. 多云5.下列在天气日历中不需要记载的内容是()。
A. 每天的降雨量B. 人体舒适度C. 每天的风向和风力6.中雨的降水量不能超过( )毫米。
A. 50B. 60C. 257.下面各种容器中可以用作雨量器的是()。
A. B. C. D.8.四(2)班的科学课代表用雨量器测得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12毫米,说明这天下了()。
A. 小雨B. 中雨C. 大雨D. 暴雨9.暴雪的天气符号是()。
A. B. C.10.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 风速B. 风量C. 风向D. 刮风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天气日历只需记录日期和温度,不需记录其他。
()12.当红旗飘向西南时,吹的是东北风。
()13.测量气温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14.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是相同的。
()15.制作气温折线图时,每天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1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7.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18.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三、填空题(共7题;共13分)19.我们一般用________来做雨量器。
20.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________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21.气象学家根据________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的等级。
22.写一写,画一画。
________ ________23.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
一般是早晨和晚上气温________,中午气温________。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检测题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当风向标指向东时,这时的风向是东风。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
3、当红旗飘向东时,风向是东风。
4、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
5、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雨、雪、雷电。
6、卷云、羽状云都是由微小的云团组成的。
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降雨天气。
7、水在0℃时会开始结冰,而冰在0℃时会开始融化成水。
8、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气温最高,凌晨和早晨气温偏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来测量。
10、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几个等级,风速可以用来测定。
11、糖、盐等物体能溶解在水中,沙子、石头等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
12、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能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都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制作天气日历时,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4、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可高于滤纸的边缘,但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5、天气预报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6、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7、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8、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9、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三、选择(共24分)1、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2、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C)薯片。
3、我们可以用(C)蒸发的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4、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B)用灯帽盖一次。
5、测量气温应选在(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
6、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C)50—100毫米。
7.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B)6级风。
8.下面的天气符号中,(B)表示阴天。
一、填空:1、过滤2、搅拌、加热3、不同、能、小4、盐、糖、沙子、铁、木头5、氧气6、蒸发7、无机物、有机物8、限度、26.49、结晶二、选择题:9.当红旗的飘向西北面时,这时的风向是( A )。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32分)1. 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这种运动被称为。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
3. 耳蜗将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 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5.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6. 尺子振动的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伸出越短声音越。
7. 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立即让物体停止。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6分)1.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声音,同一物体也能发出不同声音。
( )2. 人的听力是有限的,有些声音能听到,有些声音则听不到。
( )3.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 )4. 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 )5. 尺子越长,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 )6.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 )7. 笛子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8. 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1.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 钢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钢尺没有振动C. 用力程度还不够2. 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木头B. 空气C. 琴弦3. 鼓膜是耳朵的重要结构,它的作用是( )。
A. 传递振动信号B. 收集声音C. 将接收的声音转化为振动4.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鼓乐表演,鼓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鼓声变强时( )A. 鼓面振动幅度变小B. 鼓面振动幅度变大C. 鼓面振动幅度不变5. 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敲出美妙的乐曲。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第一单元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共30分)一、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以下实验仪器中,用来测量风速的是(。
)。
A.指南针 B.雨量器 C.风速仪2.天空中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
)。
A.积云 B.层云 C.卷云3.刮北风时,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吹向(。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4.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10时左右 B.14时左右 C.12时左右5.符号表示的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6.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此时吹的风是(。
)。
A.XXX B.北风 C.东风7.测量气温时,我们应该选择的是(。
)。
A.室内通风处 B.室外阴凉、通风处 C.室外向阳、通风处8.下列各种形状的中,可以作为雨量器的是(。
)。
9.在我们的天气观察中,以下内容不需要记录的是(。
)。
A.气温 B.体温 C.风向10.有一首歌中唱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XXX 跑”。
根据你所学到的气象常识,这样的天气不可能是(。
)。
A.阴天 B.晴天 C.多云11.当我们看到屋顶飞瓦片时可判定此时风级为(。
)。
A.七级 B.八级 C.九级12.下列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蓝天白云,阳光灿烂 B.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C.四季如春,清新迷人 D.骄阳似火,又干又热二、我会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13.科学课上我们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气象日记。
14.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三类。
15.气象学家根据风的速度把风速记为几个等级。
16.通常把风吹来的方向称为风向,由西向东吹来的风称为西风。
17.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一天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降水的量。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共58分)三、我会探究(共58分)18.天气日历记录分析(1)(每小题2分,共10分)时间2016.5.1气温14℃—21℃降水量20毫米风速云量1)从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天的最高气温是21℃。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2分)1.声音在下面三种物体中传播最快的是( )。
A.水 B.木头 C.钢铁2.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喉咙 C.声带3.声音在( )传播速度最快。
A.固体B.液体C.气体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经常掏耳朵B.不能对着同学大声说话C.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5.锣发出声音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声音就消失,这是因为( )。
A.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B.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途径6.在“咪”“发”“索”三个音阶中,( )的音最高。
A.“索” B.“发” C.“咪”7.在两个纸杯之间连一根绳子,当( )时,声音传播效果最好。
A.绳子中间挂一根小草B.绳子中间没有东西,而且拉得很直C.绳子中间弯曲8.在图书室等公共场合,我们( )。
A.可以大声说话B.不能大声喧哗C.垃圾丢在桌上 9.耳廓的作用是( )。
A.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C.收集声音 10.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 )。
A.更快 B.更慢 C.不能传播 11.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空气抽光( )。
A.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B.电铃的振动停止了,听不到声音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12.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水中的鱼吓跑,说明(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检测班级: 姓名: 学号:一、我会填空(17分)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它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音量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音高则是由物体振动的所决定的。
5.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
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
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
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
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水越少,声音越。
6.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的次数。
7.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8.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9.我们人耳里面的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二、我会选择(40分)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 ),音高( )。
A、越快越高B、越慢越低C、越慢越高2.下列物质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A、空气B、水C、钢铁3.在我们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声音是向()传播的。
A、四面八方B、上下前后C、前后左右4.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A.空气 B.棉线 C.纸杯5.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A、没有变化B、产生波纹C、迅速上升6. 我们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7.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见在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你的耳朵里的。
A、空气B、枕木C、铁轨8.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青岛版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姓名班级一、填空题1.为保护珍稀动物,国际上规定每年__________是国际珍惜动物保护日。
2.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____________动物。
3.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头部有_____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___________中,用___________呼吸。
二、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
( )2.蝙蝠不属于哺乳动物。
( )3.蜻蜓长有翅膀,属于鸟类。
( )4.蜘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
( )5.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 )三、选择题1.每年的()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A.5月8日B.6月8日C.4月8日2.下列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海豚B.壁虎C.企鹅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A.蝙蝠B.鸡C.鹦鹉D.企鹅4.下面的选项不是蚂蚁身体的组成部分是()。
A.头部B.胸部C.尾部5.用滴管吸一些红色的水。
悄悄地伸入水中。
在金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
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A.红水从金鱼的嘴部吸人。
从鳃部流出B.红水从金鱼的鲢邵吸人。
从嘴部流出C.红水从金鱼的鳃部吸人。
从態部流出四、连线题大雁鹅蝗虫北极熊黄鳝鸟类昆虫鱼类哺乳动物企鹅鸵鸟蝴蝶蝙蝠鲨鱼五、实验题东东的妈妈从菜场里买了一条鲫鱼回家,养在了脸盆里。
爱探究的东东趁这个机会开始了对鲫鱼的仔细观察。
1).东东发现鲫鱼在水中游泳时,不同的鱼鳍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一种鳍摆动得最少,这是()。
A.背鳍B.尾鳍C.腹鳍D.胸鳍2).鲫鱼终身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_________,在水中它的鳃盖在不停地张合,这是鲫鱼在进行__________,像这样的动物称为鱼类。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器官是人类听觉器官?A. 眼睛B. 鼻子C. 耳朵D. 嘴巴答案:C2. 我们用什么器官看东西?A. 耳朵B. 手C. 鼻子D. 眼睛答案:D3. 雪花是什么颜色的?A. 白色B. 红色C. 黄色D. 蓝色答案:A4. 风可以吹走物体中的什么?A. 空气B. 水C. 火D. 土答案:D5. 下面哪个不是四季中的一个?A. 春天B. 冬天C. 西瓜D. 秋天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我们用嘴巴______。
答案:说话/吃东西2. 植物的根长在______。
答案:土里/泥土3. 冰块是由______变成的。
答案:水4. 白天太阳在______,晚上太阳在______。
答案:上升/落下5. 冬天天气最______。
答案:冷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人类的五种感官器官分别是什么。
答案:人类的五种感官器官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眼睛用来看东西,耳朵用来听声音,鼻子用来闻气味,舌头用来尝味道,皮肤能感受触摸的感觉。
2. 风是怎么形成的?答案:风是由空气的运动形成的。
当地球不断旋转时,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压会不同,从而形成气流。
强烈的气流就是风。
3. 请简述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答案:四季的变化和特点是:春天气温逐渐回暖,大地开始复苏,万物生长;夏天气温高,阳光强烈,适合游泳和避暑;秋天气温逐渐变凉,果实成熟,是丰收的季节;冬天气温非常寒冷,大部分植物休眠,天气干燥。
四季的变化带来了不同的气候和景观。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大象是用嘴巴呼吸的。
(√)答案:正确2. 细菌是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答案:正确3. 阳光是白天最主要的光源。
(√)答案:正确4. 树木的根长在空气中。
(X)答案:错误5. 冬天的天气很热。
(X)答案:错误五、解答题(共10分)1. 请列举三种你喜欢的水果,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和口感。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Yuan)检测卷参考答案一(Yi)、我能填空:(每(Mei)空2分(Fen),共28分(Fen))1、电路是(Shi)(Deng)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345,一种是负电荷。
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P19资料料库)。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注:短路可能着火,很多节电池串联(电压超过36伏)也有危险](×)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之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Jie)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注:高低压电四周的水或潮湿的空气,也容易导电)(×)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Jin)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2、在户外遇(Yu)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3、人体和大(Da)地都是导体。
(√)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Zuo)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De)交流电。
(×)15、在一个完整的电(Dian)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注:导线接触(Chu)不良(断路)或接成短路,灯泡就不会亮。
]三、我能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共15分)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 A )发生。
A 纸屑会被吸起 B纸屑会被移走 C纸屑会飞起来2、会产生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C )。
1-1把_______________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观察天气的重要数据。
1-2____________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天尽量在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天气。
1-3眼睛要________看温度计。
__________能反应当地的气温。
测量气温要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测量。
一天中____温度最高,________温度最低
1-4 风向是指________的方向,风向可以用______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___________。
风的速度是以风__________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_____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______个等级。
简化的风速等级把风速划分为3级,0级表示____1级表示_____,2级表示______。
1-5常见的降水形式有___________。
雨量器是测量______________的装置。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要找一个____________,高度在_____厘米以上。
刻度的底部要正好和杯子的底部______。
气象学家根据________,来区分下雨的等级,降水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等级。
小于____毫米为小雨,10-25毫米为____,25-50毫米为_____,50-100毫米为_____,100-250毫米为______,大于250毫米为_________。
测量______小时的降水量,可以确定降水的等级。
1-6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_______或_____组成的。
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类:____、_______和______。
层云:_____色,_________状,低空、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积云:______色,_______状、中空,会出现__________或_________
卷云:______色,_________状,高空,会出现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