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格式:pdf
- 大小:111.55 KB
- 文档页数:1
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老年护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老年护理; 现状;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
而由于经济不发达,老年福利体系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老年护理体系,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已成为我国老年护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老龄化社会1.1定义WHO 对老年人的定义为:发达国家年龄>65岁者,发展中国家年龄>60岁者为老年人。
老龄化社会是指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数的7%或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数的10%[1]。
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1.2.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4.9%上升到2003年的7.5% [2]。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6%,按国际标准己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
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2.84亿,占总人口数的19.3 %。
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增加到3.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4.48 % ,进入老龄化高峰期[3]。
国际上通常用65岁以上人口从占全人口7 %增长到14 %的时间,来衡量一个国家老龄化的进程。
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也用了25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4]。
1.2.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高龄、高速、数量大的特点[ 5 ],即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①发展速度快,来势猛;②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③人口未富先老,给经济带来的压力大;④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全国31个省份中已有13个省份达到了老年型人口结构,接近一半。
探究老年护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摘要:目的:目前,人类的寿命得益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而有了较大的提高,由此使得老龄化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普遍问题,并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的增多必然使得老年护理的工作任务加重,因而目前护理人员的老年护理工作繁重。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老年福利体系和社保体系还不发达,这些都给我国的老年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基于此,本文拟将对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予以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老年护理;现状;发展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老年护理成为了一个新领域。
老年人是高龄、空巢或独居等各种特殊人群中最需要照顾和照料的群体。
他们通常身体状况脆弱且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并且容易受到疾病威胁而造成心理障碍;同时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精神活动不足、行为异常及情绪波动易出现抑郁状态等等问题,这些都是目前社会上常见的老年病症,在医院里患病率高居不下护理工作的发展,是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养护和保健越来越重视。
因此,对老年护理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我国老年护理的基本状况1.1老年护理发展滞后目前,在所有的医疗服务机构之中,我国的老年人医院和老年门诊都存在数量较少和占总比较低的状况,城市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农村的状况更加堪忧,一般而言那,传统的老年福利机构的代表,例如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机构的数量较为单一,并且在形式上较为匮乏,而且社区护理还大多刚刚开始,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在机构功能方面,护理机构都均不具有独立的完善能力,全国性的老年护理机构并没有得到真正普及。
而发达国家在养老机构方面就较为成熟,发达国家的养老床位总数在老年人口总数的占比为3%到5%之间,而我国的目前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为3.8万个,床位总数为112.9万张,其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重仅为0。
老年照护心得体会老年照护心得体会篇一: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发展现状和思考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发展现状和思考【关键词】老年人长期照护;发展现状 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所有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老龄社会,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从上世纪末也开始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成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年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老年照护建设方面有了一定发展,但针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服务建设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现将国内、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发展情况做一介绍,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建设提供参考。
1 老年人长期照护界定及服务内容1.1 老年人长期照护界定老年人长期照护是指老年人由于其生理、心理受损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甚至在生命存续期内都需要他人给予的各种帮助的总称。
长期照护需要向被照护者提供一系列长期性的健康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和生活帮助。
长期照护的时限暂无统一标准,但有报道认为较为合理的“长期”应为6个月以上[2]。
1.2 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基本服务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根据20世纪80年代凯茨[3]提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标”将需要照护的老年者划分为七种状况和四种类型,并据此提供多方面的照护服务,其中最基本的照护服务内容有护理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物资援助服务和特殊服务。
2 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国内外状况2.1 国外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状况2.1.1 国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制度建设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法律建设已较完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分为社会保险制和商业保险制两大类。
前者以德国、日本为典型代表;后者以美国为典型代表。
20世纪60年代,瑞典社区照顾作为老年福利政策中最关键的部分加以强调和实施;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迅速,成为美国健康保险市场上最重要的产品之一;1991年,英国发布《社区照护白皮书》,强调以“促进选择与独立”为总目标,现已建成分工明确、条理清晰的老年照护体系;1994年,德国正式立法通过《护理保险法》,使社会性护理保险成为并列于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年金保险及失业保险的第5种社会保险;1998年,日本颁布了《护理保险法》,实施强制性互助型的护理保险制度[4]。
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报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日益突出。
本报告旨在分析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的现状1.1 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超过了2亿人,其中高龄老人和病患老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1.2 家庭照护的主要方式:目前,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提供照护,其中以子女为主要照护者,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照护面临着许多问题。
1.3 照护负担加重: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照护者的数量相对减少,照护负担加重,导致照护者面临身心压力。
二、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的问题2.1 照护者知识和技能匮乏:许多照护者缺乏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无法提供有效的照护服务。
2.2 照护经济压力:家庭照护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但照护者往往面临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照护费用。
2.3 照护者身心健康问题:长期照护工作容易引发照护者的身心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甚至出现身体疲劳和疾病。
2.4 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支持体系仍然较为薄弱,缺乏对老年人家庭照护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三、解决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的方案3.1 加强照护者培训: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照护者的培训力度,提供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照护者的综合素质。
3.2 完善照护保障机制:建立老年人家庭照护保障机制,提供经济援助和医疗保障,减轻照护者的经济压力。
3.3 推动社区照护服务发展:加强社区照护服务建设,提供便利的照护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等,减轻照护者的负担。
3.4 建立多元化的照护模式:鼓励多元化的照护模式,如社区志愿者照护、专业机构照护等,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3.5 加强社会支持:加大对老年人家庭照护的社会支持力度,包括政策支持、资源支持和心理支持,提高老年人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四、结语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
老年人健康状况与照护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意味着老年人的健康与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现状并非尽如人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照护服务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对策建议。
一、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目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慢性病的高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出现走弱、易感染等情况,很容易导致慢性病的高发率。
而由于许多老年人长期在家中生活,过于单调的生活习惯也会加剧慢性病的发生。
2.运动量的不足由于身体机能逐渐减退,许多老年人往往习惯过于单一的生活方式;再加上一些老年人没有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得不少老年人的运动量极低,身体健康状态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3.营养不均衡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均衡的饮食来维持身体健康,而老年人的体内营养元素缺乏严重,被忽视的营养素和膳食成分摄入不平衡,很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二、老年人照护服务的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老年照护服务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老年照护服务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缺少专业人才我国老年照护服务的专业人才短缺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大量的老年人存在非常密集的需求,但市场上并没有相应数量的专业人才来服务他们,导致老年人照护服务的质量出现较大的不稳定性。
2.设施的不足当前,我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设施依旧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些机构、养老院的服务设施不太完备,功能不够齐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各类需求,特别是在医疗上的需求。
3.管理不规范有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整体偏低,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不派专业人员,暴力执法等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照护服务的质量。
三、对策建议1.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完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测和诊断,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开设更多适老化医院,尤其是在基层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
探析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展望发布时间:2009-01-21 来源: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摘要: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老龄人口大幅度增长后对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了人们在健康需求、老年医疗、护理观念上的转变。
我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养老政策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对老年护理的挑战是严峻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从预防保健、护理教育、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发展道路,使我国老年人老有所养,真正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老年护理现状展望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也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就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1人口老龄化现状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60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10.23%,65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6.96%[2]。
预计2000~2025年,老年人口会占到总人口的19.3%。
2025~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5.2%。
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2年达到6亿多,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数量将增加到世界总人口的21%[1]。
中国甚至于全世界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2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患急慢性病的几率增加,就诊率、住院率因此上升。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适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
老年护理现状发展构建模式分析论文(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迅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阶段,无论是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相比,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都尤为明显,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未富先老”的国家。
而随着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加,庞大的老年护理需求也随之而来,因此对于老年护理服务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
老龄化的发展往往和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以及慢性病化等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也呈现着快速上升的趋势。
老年人的问题通常不仅仅涉及到了个体和家庭,还和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在晚年感到幸福安详是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一)功能不健全目前,我国需要不同形式长期护理的老年人非常庞大,然而能够给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的社会组织、机构和设备却极为地匮乏。
我国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时期,不仅服务设施的数量不足,护理服务的项目也较少,整体呈现水平较低且方式较为单一的现象。
加上人才的不足、素质較低、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规划不统一、保障能力较弱以及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建设和加强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体现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发展滞后英国十九世纪末就创建了教区护理以及家庭护理,荷兰1870年就成立了家居护理组织,德国甚至在1900年就将老年护理作为了正式的职业之一,而日本在1963年就成立和建设了养老院。
然而我国在1996年才提倡需要发展和完善老年护理,因此我国的老年护理整体呈现起步晚并且发展较为滞后的现象。
目前,在我国的医疗服务机构中,老年人医院、病房以及门诊所占据的比例非常低,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因为传统观念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敬老院、养老院以及福利院等组织和机构的建设非常有限,而且形式也极为地单一化,可以说老年护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组织和功能都并不完善,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容普及和发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 2022年第8卷第12期Vol.8, No.12,2022老年人养老需求及照护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思考段欣1,黄金2,仇铁英2(1.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湖南长沙, 410011)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态势的迅速发展,如何精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本文重点总结了我国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和问题、国内外典型的养老模式以及现阶段国内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以期为构建更加符合我国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居家护理;健康;慢性病;社区护理中图分类号:R 5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709-1961(2022)12-0084-07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are needsand related service models among the elderlyDUAN Xin1,HUANG Jin2,QIU Tieying2(1. Xiang Ya Nursing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013;2. Depart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Second Xiangya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011)ABSTRACT: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he population aging,how to precise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lderly care in China, typical elderly care service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lderly care models, with a view to lay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a better service model that meets the diversified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China.KEY WORDS:elderly care model;aging of population;home-based care;health;chronic disease; community care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1]。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就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探讨。
一、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现状分析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现有的照护服务机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其次,现有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机构存在管理不善、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再次,长期照护服务的费用高昂,很多老年人难以承担。
因此,需要进行发展与创新来改善现状。
二、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方向针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与创新。
1.多元化照护服务机构的建设应该鼓励和支持建立更多类型的照护服务机构,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护理站等。
这样能够提供不同形式的照护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2.推进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应该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建设,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这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定期健康体检、医疗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3.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老年人在线咨询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咨询、医疗指导、健康监测等服务。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老年人和志愿者等资源进行匹配,实现互助养老,提高老年人的社交和生活质量。
4.加强人才培养应该重视培养专业的照护服务人员,包括护理员、康复师、社工等。
同时,还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三、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创新案例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一些创新的照护服务模式。
1.日间照料中心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白天的照料服务。
老年人可以前往中心,参与各种活动,同时也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
2.社区养老服务站在一些社区,已经建立了养老服务站。
老年人可以在附近的服务站参加各种活动,接受医疗、康复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