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二、物体的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455.50 KB
- 文档页数:6
2009届十校高三联考2009.3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第20、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一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了2次衰变和6次衰变,该原子核的中子数减少_____________个。
核子数减少_____________个。
2.质量m =2kg 的物体以50J 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其动能与位移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阻力F f 为____________N ,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为_________s 。
3.边长为l 、粗细均匀的N 匝正方形线圈abcd ,总质量为m ,以水平方向的一边ab 为轴可自由转动,线框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当线框中通入电流I 时,线框转至其平面与竖直方向成角时达到平衡,则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为_________。
若可以改变磁场的方向,但通入线框的电流大小、方向不变,仍然要使该线框平衡在图示位置,则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4.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线与坐标平面xOy 平行,以原点为圆心,半径r =5cm 的圆周上任意一点P 的电势U =[40sin (+45)+25]V ,为O 、P 两点连线与x 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V/m ,方向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水平匀速转动的圆盘圆心下在上方的一定高度处,如果向同一方向以相同速度每秒平均抛出N 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发现小球在盘边缘共有6个均匀分布的落点。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112F B 34F C 43F D 12F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10m/s )A3m 2 B 2m 2 C1m 2 D 3m 4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 ,质量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22M c R G=(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 8210m/s B 10210m/s C 12210m/s D 14210m/s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x v 、竖直分量大小y v 与时间t 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5.在如图所师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
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U 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 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 电源的电动势E 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B 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C 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D 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液体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发现液体分子可以使悬浮在其中的花粉颗粒作无规则运动,因而可以通过对花粉颗粒运动的研究来认识液体分子的运动规律,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下面给出的四个研究实例中采取的方法与上述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B.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安培受此启发后提出分子电流假说C.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奥斯特通过放在通电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得出“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的结论2.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时恰好停止。
则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时间一定相同B.平均速度一定相同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D.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3.泰州靖江籍火箭专家宋征宇,因出色参与“神舟”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工作而荣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发射“神舟”飞船的基本方法是:如图所示,先用火箭将飞船送入一个椭圆轨道,当飞船到达远地点P时,打开飞船上的发动机,使之进入绕地球(图中用Q表示)运行的圆形轨道。
假设飞船在轨道改变前后的质量不变,那么,飞船在圆形轨道上的某一点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相比A .速度减小了B .加速度增大了C .引力势能增大了D .机械能增大了4.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 ,F -t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两物体在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
则 A .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B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F 的方向相同D .t =2s 到t =3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5.如图所示,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圆形薄板相距为2d ,+q 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圆心.若图中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图中b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 .229d q k d q k+ B .229dqk d q k - C .0 D .2dqk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0-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力、物体的平衡第一部分:选择题(09年北京卷) 1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
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二。
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合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B.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 -v tan 1,滑块将减速下滑C.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厶=ta n E,拉力大小应是2mgsi n !』 D.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二=tan h ,拉力大小应是 mgsin !』答案:C解析:对处于斜面上的物块受力分析,要使物块沿斜面下滑则 mgs in 0 >卩mgcos 0,故卩<tan 0 ,故AB 错误;若要使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由平衡条件有: F-mgsin 0 -卩 mgcos 0 =0 故 F= mgsin 0 + 卩 mgcos 0 , 若卩=tan 0,贝U mgsin 0 =mgcos 0 ,即F=2mgsin 0故C 项正确;若要使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由平衡条件有:F+mgsin 0 -卩mgcos 0 =0贝U F=卩mgcos 0 - mgsin0 若口 =tan 0,贝U mgsin 0 =卩 mgcos 0,即 F=0,故 D 项错误。
(09年上海卷)44•自行车的设计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tan 1,滑块将下滑(09年天津卷)1•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 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
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A B C 0答案:D解析:四个图中都是静摩擦。
A图中f A=G Sin 0 ; B图中f B=G Sin 0 ; C图中f c=(GF)sin(09年广东物理)7•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所示的简单模型。
09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考试(物理部分)(2)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和答卷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在电动车的前轮处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
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对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
现有某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两种情况下自行车受到的空气和摩擦阻力不变)则:()A.自行车受到的空气和摩擦阻力为50NB.自行车受到的空气和摩擦阻力约为83NC.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200JD.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250J17.如图2所示,AB、CD是一个圆的两条直径,该圆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平行该圆所在平面,在圆周所在的平面内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先、后以相同的速率v沿不同方向射向圆形区域,粒子将经过圆周上的不同点,其中经过C点时粒子的动能最小。
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方向由A指向BB.电场强度方向由D指向CC.粒子到达B点时动能最大D.粒子到达D点时电势能最小18.为训练宇航员适应失重状态,需要创造失重的环境,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在飞行器的座舱内短时间地进失重实验。
2009年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九、电场互动:本考点内容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重点之一.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对电场本身的认识,即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场线、等势面;二是电场知识的应用,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电容器等.电场强度、电势差等基本知识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于电场中导体和电容器的考查,常以小综合题型出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一类问题,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次在力、电综合试题中,多把电场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运动学知识,电路知识等巧妙地综合起来,考查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应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纵观这类题目,所涉及的情景基本相同(无外乎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平衡、加速或偏转),但命题者往往拟定不同的题设条件,多角度提出问题,多层次考查知识和能力.预测2009年对电场考查选择题和计算均有:选择题主要检测考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规律的运用.重点考查库仑定律、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匀强电场中电势差根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的电容等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综合运用;计算题仍是以高分值高难度形式出现,重点是考查电场力、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概念与力学综合。
1.(山东省济宁市200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物理。
5)如图11所示,福娃欢欢带正电,福娃贝贝带负电,用导体棒连结的瞬间,确的是()A.福娃欢欢说,电流计指针偏转,有瞬时电流B.福娃贝贝说,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无电流C.福娃欢欢说,最终我们是等势体D.福娃贝贝说,最终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等于零2.(江苏扬州市2009届调研试卷.物理。
7)如图12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图11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 点的电势等于f 点的电势C .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D .将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球面上a 点移 图12动到c 点的电势能变化量一定最大3.(山东省烟台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段检测卷.物理.7)图13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 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Q =b t a(a 、b 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题图14所示,那么 图13图15、图16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 和物体速率v 随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图14 图15 图16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4.(2009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卷.物理.12)空气中的负离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益。
2009年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互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动力学的“基石”,也是整个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查的重点有: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尤其是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超重和失重.本章内容的命题形式倾向于应用型、综合型和能力型,易与生产生活、军事科技、工农业生产等紧密联系,还可以力、电综合题形式出现.从方法上,重点考查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来求解加速度相等的连接体问题;运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受力较复杂的问题,运用图象法处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从能力角度来看,重点考查思维(抽象、形象、直觉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9牛顿定律是必考点,也是分值重的考点,预测2009年高考各卷还会以选项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尤其的理综考题的第23题,主要以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考查内容,多数以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除了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图象法外,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仍然会出现在计算题中,特别是由力与运动的关系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对物体的运动参量作出明确的预见的问题要引起重视.这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 1.(2008年9月广东佛山禅城实验高中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物理.17)如图9所示,平板车长为L=6m ,质量为M=10kg ,上表面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1.25m ,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A 、B 是其左右两个端点.某时刻小车速度为v 0=7.2m/s ,在此时刻对平板车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50N ,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1kg 为小球轻放在平板车上的P 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 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3LPB,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平板车落到地面.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他摩擦均不计.取g=10m/s 2.求: (1)小球从离开平板车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2)小球从轻放到平板车开始至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 图9 (3)从小球轻放上平板车到落地瞬间,平板车的位移大小.2.(广东中山一中2008—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横截面积S 成正比,与雨点下落的速度v 的平方成正比,即2kSv f =(其中k 为比例系数).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若把雨点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球的体积为334r π,设雨点的密度为ρ,求:(1)每个雨点最终的运动速度m v (用ρ、r 、g 、k 表示); (2)雨点的速度达到m v 21时,雨点的加速度a 为多大?3.(2009届湖南郴州高中毕业生调研题.物理。
2009 年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卷分类及详解八、热学互动:本考点的命题多集中分子动理论、估量分子数量和大小、热力学两大定律的应用、气体状态参量的意义及与热力学第必定律的综合,还有气体实验定律随和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及图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等知识点上,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热学前方知识的考察常常在一题中容纳更多的知识点,把热学知识综合在一同进行考察,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后者的考察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侧重考察热学状态方和的应用.《物理课程新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持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术,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究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忱”.近两年来热学考题中还浮现了很多对热现象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察的新情形试卷.同时,本考点还能够与生活、生产的实质相联来考察热学知识在实质中的应用.展望 2009 年高考热学命题方向为:( 1)分子动理论重点,分子力、分子大小、质量、数量估量;(2)内能的变化及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以及气体压强的决定要素;(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用图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4)热现象实验与探究过程的方法;(5)以科技前沿、社会热门及与生活生产联系的问题为背景来考察热学知识在实质中的应用1.(海南省民族中学2009 届高三月考试卷.物理.3)如图 10 所示,导热性能优秀的气缸内用活塞关闭必定质量的空气,气缸固定不动,外界温度恒定。
一条细线左端连结在活塞上,另一端越过定滑轮后连结在一个小桶上,开始时活塞静止。
此刻不停向小桶中增添细沙,使活塞迟缓向右挪动(活塞一直未被拉出气缸)。
忽视气体分子间互相作用,则在活塞挪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气缸内气体的分子均匀动能变小 B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变小C.气缸内气体向外放出热量D.气缸内气体从外界汲取热图 102.(辽宁省锦州市2009 届一般高中高三测试卷.物理.6)必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气体分子间的作使劲)由状态 A 变成状态D(如图线所示),这个过程中()A.气体从外界汲取热量,内能增添B.气体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C.气体温度高升,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D.气体对光的折射率将变小,光在此中的流传速度会增大3.(浙江东阳中学2009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卷.理综.18)对必定量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强烈,气体温度就越高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批气体分子对器壁不停碰撞而产生的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此气体的内能减少4.(盐城市 2008 届第一次调研卷.物理.30)如图 11 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内用活塞密封必定质量的气体,已知容器横截面积为S,活塞重为G,大气压强为P0。
2009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说明:本试题满分 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 卷(必做,共 88分)第I 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6.如下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物体B , B 的上方再放一重为 G 的物体A , A 的左端系一与水平方向成二角的绳子,绳的另一端系在墙上。
若给 B 物体施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但A 和B 仍保持静止。
则 A 对B 的压力将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保持不变D .先不变然后逐渐增大17.匀强电场中 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的长度为1m , D 为中点,如下图所示。
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V 、_66V 和2V 。
设场强大小为 E , —电荷量为1 10 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所 做的功为W ,则18•如下图所示,电梯质量为 M ,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钢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 时,速度达到v ,则A. W =8 10J E ^8V/mB. W =6 10 J E 6V/mC. W =8 10J E 8V/mD. W =6 10 J E _6V/mb ,如下图所示,不计卫星质量变化。
在轨道 a 、b 的切点P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有两个面积均为 S 、电阻不同的单匝金属线圈分别放置在如下图甲、乙所示的磁场中。
甲图中是磁感应强度为 B o 的匀强磁场,线圈在磁场中以周期 T 绕00 •轴做匀速转动;B .两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不同C .两线圈中产生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不同D •从此刻起,T/4时间内流过两线圈截面的电荷量相同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mgH Imv 22 12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 一Mv 221D •合力对电梯 M 做的功等于一MVC .MgH19•在“嫦娥一号”奔月过程中, 在月球上空有 次变轨是由椭圆轨道a 变为近月圆形轨道A .卫星运动的速度 V a =VbB .卫星受月球的引力 F a 二F bC .卫星的加速度a^a bD .卫星的动能E ka = E kb乙图中磁场的变化规律为B 二 B 0 cos — t 。
扬州市2008~2009年度高三第五次调研测试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12345D B C C A•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得 0分.678 9 BC BCDBDAB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10. ( 8 分)280 (2 分),V =、324-0.11( n —1) (3 分),不变_( 3 分)12. A (12 分)(1) AD (4 分)(2)减小(2分),放热(2分)12. B (12 分)(1) CD ( 4 分)(2) 小于(2 分),小于(2 分)(3) ® 4m/s (2 分)② x - -0.2sin (10pm (2 分)12. C (12 分)(1) BC ( 4 分)(2) ;C T1:N+,e(2 分),17190 ( 2 分)四.计算或论述题: 本题共3小题,共47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 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4分,有错不给分)(3)6Mn 3S 3(2分)6n 2S 3::V 2(2分)(2分)②f =9mv 02 25 L(2分)11.( 10 分)(1)210(2)①_B_ , _C(3)当回路中的总磁通量不变时,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
此时金属棒将沿导轨做 匀加速运动。
数值和单位.14.( 15 分)解:(1)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f =叫M m)g =10N(2 分)木板的加速度a 二一M二 2.5m/s 2(2 分)(2)设作用t 时间后撤去力F ,木板的加速度为 a':M--2.5m/s 2 (2 分)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且 a - -a',故at 2得:t =1s(1 分)(3) 设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 a 木块,则f -ma 木块(2 分) 对木板: F - f 7(M m )g 二Ma 木板(2 分)木板从木块的下方抽出的条件:a木板-a 木块(1 分) 解得:F 25N 15.( 16 分)解:(1 )当金属棒稳定运动时,(1 分)(1 分)F 安=2R(1 分)(2 分)(2)由动能定理得: FS -mgsin -S _W 克安Jm v 2 -02(2 分)W 克安1Nmgs3 22m g R ~4~~2B 0L(2 分)Q Rm 3g 2R 2 4BoL 4(2 分)F -mgsin = ma(1 分) a 」g2(1 分)1 2B o LS =BL(S vt -at2)2B3L2SB - 2 2 2BoL2(2S gt2) 2mgRt (2分)(2 分)16. (16 分)解:(1)小球一开始受到的合力为..2mg,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绷紧之前的速度为v,,绳子(2 分)(3)如图所示,带电小球垂直于磁场边界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qB (2 分)经过半圆后出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距离d =2r (2分)设经过的时间为t.(二2)r (二2)mv3 qB (2 分)恰好处于水平状态, .2mg 、2L1 2mv,2 (1 分)=2 gL (i 分)绷紧后小球速度为v(2 分)(2)接下来小周运动,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3,r~兀■- 2mg (1 -cos—)L1mv3 -2 2丄mv;(4分)。
2009年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二、物体的平衡二、物体的平衡互动:本考点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核心知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可以看出本考点考查有如下几类:一是对摩擦力、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等知识点的考查出现率几乎高达100%;二是纯属静力学的考题,物体受力不在一条直线上,通常为容易题或中等难度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三是连接体的平衡问题,通常考查整体法和隔离法,难度稍大一些;四是与其他知识综合进行考查,如与动力学、力量、动量、电磁学等知识综合,难度较大;五是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2009年的高考中,摩擦力、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三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仍然是热点命题;尤其是整体法与隔离法、正交公解法要引起重视,特别弹簧问题、连接体问题、叠加体问题、各种力的探究问题以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倍受命题专家的关注,出题的可能性较大1.(广东省中山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统测卷.物理.1)如图8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猴子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相互平衡C .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图8D .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猴子受到的合力越大2.(山东省济宁市2009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卷。
物理 .4)如图9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意图。
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
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
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轩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
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1F ,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2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F 、2F 均减小B .1F 、2F 均增大C .1F 减小,2F 增大D .1F 增大,2F 减小 图9 3.(山东青岛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物理.3)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10所示,a 、b 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 、b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B .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 .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4.(2009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10月月考卷。
物理.7).如图11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 .弹簧的原长为6cmD .弹簧伸长0.02m 时,弹力的大小为4N 图11 5.(湖南望城五中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卷.物理.5)如图12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0的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质量m A =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0增大到500,但物体仍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绳子的张力将增大 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少C .绳子的张力及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D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图126.(湖北宜昌市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十月月考卷.物理.8)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 14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所示。
现在从球心O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 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 2,在此过程中( ) 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 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 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D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不变 图137.(2008年上海市高三十一月质量抽查卷.物理。
15)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遭遇了罕见的雪灾,此次灾害过程造成17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
尤其是雪灾天气造成输电线被厚厚的冰层包裹(如图14甲),使相邻两个铁塔间的拉力大大增加,导致铁塔被拉倒、压塌(如图14乙),电力设施被严重损毁,给这些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和巨大损失。
当若干相同铁塔等高、等距时,可将之视为如图14所示丙的结构模型。
已知铁塔(左右对称)质量为m ,塔基宽度为d 。
相邻铁塔间输电线的长度为L ,其单位长度的质量为m 0,输电线顶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
已知冰的密度为ρ,设冰层均匀包裹输电线上,且冰层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半径为R (输电线的半径可忽略)。
(1)每个铁塔塔尖所受的压力将比原来增大多少? (2)被冰层包裹后,输电线在最高点、8.(2008年9月广东佛山禅城实验高中高级中学月考试卷.物理。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
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 ,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
(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 2)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 图15 F 跟弹簧总长L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该弹簧的劲度k= (3分)θ图149.(广东省廉江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三级第二次月考卷。
物理.16)在倾角37=α的斜面上,一条质量不计的皮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端,另一端绕过一质量m=3kg 、中间有一圈凹槽的圆柱体,并用与斜面夹角 37=β的力F 拉住,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6所示。
不计一切摩擦,求拉力F 和斜面对圆柱体的弹力F N 的大小。
(g=10m/s 2,sin37°=0.6,cos37°=0.8)某同学分析过程如下:将拉力F 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
沿斜面方向:Fcosβ=mgsinα (1)沿垂直于斜面方向:Fsinβ+F N =mgcosα(2) 问:你认为上述分析过程正确吗?若正确,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求出F 及F N 的大小; 图16 若不正确,指明错误之处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10.(合肥一中200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物理.2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在水平恒力F 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今若再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与F 1相等的恒力F 2后,要使物体仍然能沿原速度方向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力F 2的方向应满足什么条件?11.(合肥35中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次质量抽测试卷.物理.23)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 和B (中央有孔),A 、B 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17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
此情况下,B 球与环中心O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B 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
已知B 球的质量为m ,求细绳对B 球的拉力和A 球的质量图17答案:1.【解析】 猴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人作用,所以选项A 正确;两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B 错;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正确;猴子静止合力总为零,选项D 错2.【解析】由力的三角形定则,在重力不变的情况下,1F 、2F 和重力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从而得到1F 、2F 均减小 【答案】A3.【解析】由受力分析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得选项C 正确 【答案】C4.【解析】由图可知弹簧先压缩后伸长,当弹簧的长度为6cm 时,弹力为零,所以弹簧的原长为6cm ;当弹簧伸长2cm 时,弹力为2N ,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答案】BC5.【解析】 隔离物体B 可知,绳的张力不变,所以选项A 错;隔离物体A 得选项D 正确 【答案】D6.【解析】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F 3()sin M m g θ=+ ,是个定值不变;隔离球乙,求得F 1缓慢减小. 【答案】D7.【解析】(1)输电线线冰层的体积V 冰 = πR 2L由对称关系可知,塔尖所受压力的增加值等于一根导线上冰层的重力,即 ΔN = ρV 冰 g= πρR 2Lg(2)输电线与冰层的总质量M' = m 0L + πρR 2Lg ,输电线受力如图甲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2F 1cos θ = m 0Lg + πρR 2Lg 输电线在最高点所受的拉力Lg R m F θπρcos 2201+=半根输电线的受力如图乙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F 2 = F 1sin θ 【答案】(1)πρR 2Lg ;(2)Lg R m F θπρcos 2201+=8.【解析】⑴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点,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以判定F 和L 间是一次函数关系。
画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5分) 由x F k ∆∆=可得k =25N/m 。
【答案】k =25N/m 。
9.【解析】不正确。
平行于斜面的皮带对圆柱体也有力的作用。
(1)式应改为:Fcosβ+F=mgsinα ② 由②得⨯+=+=8.016.0cos 1sin mg F βα30N=10N ③将③代入②得F N =mgcosα-Fsinβ=30×0.8-10×0.6N=18N ④ 【答案】18N10.【解析】原来匀速时F 1=mg μ (1)当F 2为推力且与F 1夹角为θ时,有)..(cos 221θμθSin F mg F F +=+因为F 2=F 1,解得μθcot arc =(2)当F 2为拉力且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有μθθμθcot ....).........sin (cos 221arc F mg F F =-+=解得综上所述,当力F 2与F 1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力F 2的方向与力F 1的夹角为arccot u 或.cot μπarc -【答案】.cot μπarc -11.【解析】对B 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T cos300=N A sin300 ………….①∴ T =2mg对A 球,受力分析如图D-1所示。
在水平方向T cos300=N A sin300 …………………..②在竖直方向N A cos300=m A g +T sin300 …………………③【答案】由以上方程解得:m A =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