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俱全——谈物理图象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07.33 KB
- 文档页数:3
图象法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物理图象法是运用数学图象,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有助于启迪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物理问题用解析的方法无法或很难解决或解题过程很繁杂,这时图象法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捷径,常给人以柳暗花明之感。
现举实例如下:【例1】甲、乙两人在长为L=84m 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游泳,甲的速率为V 1=1.4m/s ,乙的速率为V 2=0.6m/s ,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t=25min 时间,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几次?若他们同时从同一端出发,那么在上述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几次?〖分析〗本题中由于甲、乙二人都在往复运动,用解析的方法求解相遇次数,解答过程相当繁琐,且易出错。
若作出二人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用图象法求解,则简洁明了。
求解过程如下:解:设甲、乙二人从游泳池的一端游到另一端所用时间分别为T 1、T 2,则T 1=min 1604.1841===s s V L , T 2=min 1min 14031376.0842====s s V L 比较T 1、T 2可得7 T 1 =3T 2,所以经14 T 1(或6 T 2)即14min 时间甲、乙第一次同时回到各自的出发点。
以甲的出发点为位移参考点(1)甲、乙二人同时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出发,则甲、乙二人的位移-时间图线分别如图1中实线和虚线所示。
在0~25min 时间内两图象的交点的个数即为甲、乙二人的相遇次数。
由图象可得,在0~14min 时间内二人相遇14次,由于14min 时两人同时回到各自的出发点,故14min ~25min 时间内二人重复0~11min 时间内的运动,相遇11次,所以25min 时间内二人共相遇25次。
(2)若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端出发,用图象法亦可求得二人在25min 时间内共相遇21次。
甲、乙二人的位移-时间图线分别如图2中实线和虚线所示(解答过程不再累述)。
浅谈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物理图像是指用图形、图片等形式来表现物理概念、物理事实和物理规律的辅助工具。
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为高中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物理图像是物理概念、物理事实和物理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它,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各种形式的物理图像来辅助课堂教学。
例如,通过PPT演示、视频、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展示物理现象,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过于抽象的物理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在物理教学中,适当运用物理图像,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有兴趣。
利用有趣的物理图像,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物理图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人通过感官获取的图像来进行思考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各种形式的物理图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自制实验箱,让学生自主构建实验环节,自己设计实验,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应用能力物理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物理图像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更迅速地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利用实际问题来进行模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应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新的理解和经验。
浅析图象分析法在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的应用作者:汪家磊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9期摘要:图像分析法是指将高中物理知识中的抽象问题形象化、具现化的方法,高中生利用该方法解决物理力学问题,能够从整体上理解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
本文主要阐述图象分析法在高中物理重力学、弹力学和摩擦力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帮助高中生找到解决物理力学难题的突破点,有效提高物理成绩。
关键词:图象分析法;重力;弹力;摩擦力当高中生利用图像分析法解决物理力学难题时,需要从图像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寻找解题思路,比如图像中的线、点、截距、斜率、面积等。
高中生利用图像分析法分析、解决物理力学问题,能够在提高解题速度的基础上保证准确率,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复杂易错的计算过程,还可以解决一些计算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图象分析法在重力学中的应用高中物理力学中指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促使物体产生形变的相互作用力是力,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力的概念是指物体因受到地球吸引而发生状态改变的力,重力公式为G=mg(g=9.8N/kg),它的方向为垂直向下。
高中物理重力学中包含许多概念性和定理性内容,大多数重力学问题都是基于这些概念和定义展开,如果高中生在学习重力学知识时,不能将基础概念内化,在解题时就会出现概念定理混淆的问题,导致解题思路偏差,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图像分析法能够帮助高中生将物理力学的抽象知识点转化为形象图像,对提高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例如,“世界跳高历史在100年内发生了五次变革,顺序依次是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背越式是当前的最新跳高姿势,图1是跨越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的跳高姿势示意图,问在姿势变化的过程中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图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运动员采用不同的跳高姿势,其重心距离横杆的距离各不相同,跨域式跳高姿势的重心距离横杆大约有几十厘米的距离,俯卧式与背越式的重心相对较低,背越式的重心甚至可以处于横杆下方。
龙源期刊网
例谈物理图象在物理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作者:夏杰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11期
物理图象主要是指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应用物理图象来分析和讨论一些物理问题,既直观、形象,又可以避免较为复杂的计算,可以更为便捷地解决相关问题。
对物理图象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相关的物理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入,对相关物理规律的应用更为熟练。
以下结合实例,谈谈物理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物理图象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的应用
在高中阶段,运动学所涉及的物理公式比较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公式运用得不当,计算会很复杂,从而给解题带来很多麻烦,有一些题目如果运用图象解题则可以使题目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变得更为直观和清晰,从而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方程,使解题更便利。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一、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而物理图像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物理图像的概念和种类物理图像是指用图形方式表达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的一种工具,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物理图像包括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功率-时间图像、电阻-电压图像等。
这些图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三、物理图像的分析与应用策略1.理解图像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图像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和绘制方法。
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图像中的关键点和线段所代表的意义。
2.结合物理概念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物理图像与物理概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图像中反映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3.培养数据处理能力:物理图像中蕴含着大量的数据信息,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图像分析数据、提取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4.强化应用实践:教师应当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物理图像的应用方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和解释图像,或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物理图像。
5.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图像中挖掘隐含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具体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速度-时间图像来探讨物理图像的应用策略。
案例:一位学生在做跑步锻炼时,记录了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单位:米/秒)。
他将这些数据绘制成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并请教师分析。
图1:学生跑步锻炼的速度-时间图像针对这个案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用:1.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的基础知识: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并让他们明确图像中各个时间段所代表的时间和速度。
物理图像和作图在高中物理力学中的运用物理图像是运用数和形的结合,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一种物理方法。
图象的特点是简明、清晰、形象直观、动态过程清楚、使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更加明确,利用它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还可以恰当地表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含,所以物理图像是处理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很好的切入点。
在新高考《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中,“能运用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是应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具体要求。
在新版中学物理教材中,十分强调应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图象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1、运用图像描述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过程。
2、处理实验数据,总结物理规律。
3、推导某些物理公式。
4、通过作图或对图形分析解决问题。
物理图像的教学是随着物理教学的深入逐渐建立、逐渐完善的。
教师应该在平日教学中,要突出图象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图景的全面认识,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环节上,注意对学生进行“识图、用图、画图”的针对性训练,并同时注意这三个环节的相互依存关系,抓典型实例,深入讨论图象反映的问题。
对图象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利用图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识图1、要让学生理解物理图像的内涵:物理图像的内涵一般包括:①、弄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包括单位)、原点及坐标上一些特殊点的含义:②、弄清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截距)、曲线的斜率、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物理含义;③、图像曲线所代表的物理过程是什么?其过程的特点是什么?④、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区域的面积数值的物理含义是什么?⑤、如何运用物理图像表述物理情景,特别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中应用最多的直角坐标系中图象的物理意义,尤其要抓直线形图象的共性。
2、“识图”基础教学举例①、点和线:图像中的一点对应一个状态,例如P-V 图的一点对应一个状态。
图像中的一条线表示一个物理过程,例如等压过程;等容过程是用线段表示的。
浅谈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难以理解的物理难题还原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物理。
而物理图像就能很好地起到化繁为简、回归生活的作用,恰当地运用物理图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简要分析了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标签:物理图像;高中物理;推理演示一、图像教学法的推理演示功能高中物理推理图像教学方法就是运用已知的物理定律配合相应环境变量的差异推导出新的物理定律,所推理的规律包含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教师运用图像教学法演绎出物理定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直观理解物理定律的内涵与变化。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可以先对定律进行推导,并绘制出相应的线性关系图表,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加速度同所受外力合力F之间的正比关系,同物体本身质量反比关系的定律。
课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论证,形象直观的推理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定律,并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又如在讲授力学知识时,可在正方形木块的下面系条细线,另一端固定在一容器之上,且容器高度要比线和木块高度之和要大,然后向容器中注水,用f表示细线的拉力,H表示容器内水的高度,若要得知f與H之间的关系就要借助图像法绘制坐标图,得出正比关系,这样更通俗易懂、更直观高效。
二、图像教学法的精确规律检验功能当前物理课堂教学都是运用图像方式表示出相应的数据关联,目的在于精准把握定律中的变量关系,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例如,在讲解电场知识时,尽管教师做了相关实验,但依旧有部分学生认为电荷之间存在力的相互作用。
由于电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这时教师可以在电场上加上电场线,将电场线之上的力表达出来,从而将无形无状的电场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课堂中,加深学生对电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三、图像教学法的直观解题功能高中生一般都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但是一到了需要自己解决问题时,便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不能够很好地应对问题。
浅谈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图像是指通过图像、模型或者实验等手段来展示物理现象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物理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内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很难从文字和数学符号中直接理解物理概念。
而物理图像可以通过图像或实验来具体展示物理现象和规律,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光学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规律。
又如,借助力学实验装置来展示力的作用和机械运动规律,学生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
物理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对抽象概念的障碍,促进他们的学习。
物理图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感到枯燥和无趣。
而物理图像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和实验来展示物理现象和规律,给学生带来直观和愉悦的认知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和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动力。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建立在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基础之上的,而物理图像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对物理的抵触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
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物理图像手段来展示物理现象和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让物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2000字】。
物理图像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摘要】本文围绕物理图像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首先介绍了物理图像法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分析了它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图像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结尾部分强调了物理图像法对学生理解物理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帮助,并展望了未来物理图像法在教学中的更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探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和学生对物理图像法的关注,推动其在物理学教学中的更好发挥作用。
【关键词】物理图像法、物理学教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重要性、未来应用、探析、应用、教学1. 引言1.1 物理图像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物理学教学中,物理图像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本文将探讨物理图像法在不同领域的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
通过对物理图像法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以及具体案例的讨论,我们将了解到这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中的作用和效果。
我们还将探讨物理图像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物理图像法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为提高物理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物理图像法的基本概念物理图像法是一种在物理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方法,通过图像来描述和分析物理问题。
其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物理图像的定义,物理图像是指在物理问题中所描述的实际对象或现象的图像表示。
这种表示可以是二维或三维的,可以是实际的图像,也可以是数学模型。
物理图像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问题,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其次是物理图像法的基本原理,物理图像法主要是基于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图像来说明物理现象的规律性。
在力学中,可以通过物体的图像来描述受力情况,从而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电磁学中,可以通过电场和磁场的图像来解释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传播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