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注射的解剖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705.50 KB
- 文档页数:7
一、实训背景臀部注射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尤其在儿童、老人以及某些药物注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临床实践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次实训选择了臀部注射作为实训内容。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臀部注射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熟悉臀部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 培养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2月23日实训地点:XX医院注射室四、实训内容1. 预习臀部注射的相关知识,包括注射部位、注射方法、注意事项等;2. 观摩带教老师的臀部注射操作,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注射速度等;3.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臀部注射操作;4. 总结臀部注射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训过程1. 预习阶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臀部注射的基本知识,包括注射部位、注射方法、注意事项等。
2. 观摩阶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观摩了臀部注射的操作过程。
注意观察了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注射速度等关键环节。
3. 实践阶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臀部注射操作。
首先,确定注射部位,选择臀大肌作为注射部位。
然后,进行皮肤消毒,采用“进针法”进行注射。
在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注射顺利进行。
4. 总结阶段:在完成臀部注射操作后,与带教老师共同总结本次实训的收获和不足。
发现自己在注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注射深度不够,导致药物吸收不良;(2)注射速度过快,使患者感到疼痛;(3)注射部位选择不准确,可能影响药物吸收。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注射深度;(2)掌握注射技巧,调整注射速度;(3)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提高注射部位的选择准确性。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臀部注射实训,我掌握了臀部注射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提高了临床实践技能。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预习是实训的基础,要充分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做好准备;2. 观摩是实训的关键,要细心观察带教老师的操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请教;3. 实践是实训的核心,要敢于动手,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4. 总结是实训的延伸,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可以用来给患者注射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性物质。
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之前,医护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情况。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消毒用品和注射器具。
确保注射器具的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接着,确定注射部位。
一般来说,臀部肌肉注射的常见部位是在臀大肌的上外侧。
在进行注射前,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这样可以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注射部位。
在确定了注射部位之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皮肤消毒,这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降低感染的风险。
然后,进行注射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臀大肌的上外侧,然后缓慢地注射药物。
在注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注射器的稳定,避免药物外溢或者伤害到患者的组织。
注射完成后,需要将注射器缓慢地拔出,并且用消毒棉球轻轻地按压注射部位,这可以减少出血和疼痛。
最后,进行后续处理。
注射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同时,需要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正确的处理,包括清洁、消毒和丢弃。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总之,臀部肌肉注射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医疗操作。
臀⼤、中、⼩肌的解剖分析、触诊与精准拉伸!“臀部肌⾁”是在⼈体所有肌⾁中,⼒量最⼤的肌⾁之⼀,是维持⽣活机能的重要肌⾁。
臀肌的解剖、触诊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今天我们就来⼀起学习'臀肌三兄弟'—— 臀⼤、中、⼩肌。
臀⼤、中、⼩肌⾁解剖图臀⼤肌臀⼤肌附着点起点:髂嵴后部,骶⾻背⾯,骶结节韧带⽌点:股⾻臀肌粗隆和经髂胫束⾄胫⾻外侧髁功能伸展髋关节外旋髋关节外展髋关节(上部纤维)内收髋关节(下部纤维)神经⽀配臀下神经第5腰神经~第2骶神经(L5 ~ S2)触诊臀⼤肌体位:受检者俯卧。
1.⾯向受检者⼤腿站在其⼀侧,⽤指尖扪及骶⾻外缘。
2.指尖向外侧和远端滑动⾄⼤转⼦。
3.沿其汇合于髂胫束的肌纤维⽅向触诊。
4.受检者轻轻抵抗伸展髋关节,以确认正确位置。
功能解剖臀⼤肌是⾝体中最有⼒的肌⾁之⼀,位于臀中肌浅层,其平⾏纤维在融⼊髂胫束前将胸腰筋膜、髂⾻和骶⾻连结⾄⼤转⼦。
臀⼤肌体积⼤,且功能⼴泛。
诸如⾛路或由坐姿站⽴等活动时臀⼤肌动态伸展髋关节,像跑和跳远类活动也体现了臀⼤肌的有⼒运动。
当下肢固定时,强⼤的臀⼤肌可挺直躯体,并与腘绳肌群⼀起将⾻盆拉过膝和⾜前⽅。
负重运动时,此“屈髋”功能⾄关重要。
在姿势上,臀⼤肌起着拉紧⾻盆、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作⽤。
它和腹直肌⼀起使⾻盆向后斜,以均衡腰⽅肌、腰⼤肌、髂肌和其他屈髋肌的⼒量。
臀⼤肌⽆⼒会导致⾻盆前倾;⽽紧张时会使⾻盆后倾。
在远端,臀⼤肌借助于厚厚的髂胫束可稳定髋关节外侧和膝关节。
臀⼤肌上部纤维外展髋关节,⽽臀⼤肌下部纤维则内收髋关节。
这种相反作⽤强化了髋关节的稳定性,使臀⼤肌的产⼒集中在⽮状⾯,特别是在伸髋关节时。
臀⼤肌也参与外旋髋关节,在负重运动时有助于维持股⾻相对于胫⾻的位置。
臀⼤肌拉伸臀⼤肌的拉伸分为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
主动拉伸以拉伸右侧臀⼤肌为例,我们仰卧在瑜伽垫上,右腿屈膝,⼩腿放于左腿膝关节上⽅,然后左腿屈膝屈髋,双⼿环抱住左腿⼤腿远端(腘窝后侧上⽅),双⼿向⾝体⽅向发⼒,当臀⼤肌有充分拉伸感或微痛时,保持10~30秒,整个拉伸过程中保持⾃然呼吸。
肌肉注射部位角度流程注意事项肌肉注射部位、角度、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肌肉注射部位。
(一)臀大肌。
-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原因是此处肌肉较厚,且无大血管和神经通过,可减少注射时的损伤风险。
-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这一区域同样基于肌肉丰厚且相对安全的考虑。
- 注意: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为幼儿在未能独立行走前,臀大肌发育不完善,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二)臀中肌、臀小肌。
- 定位方法。
- 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其食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
这种定位方式能准确找到肌肉丰厚且安全的区域。
-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的手指宽度为准)。
此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三)股外侧肌。
- 位于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上10cm的范围。
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其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因为幼儿臀大肌注射不安全,而股外侧肌相对安全且肌肉较发达。
(四)上臂三角肌。
- 位于上臂外侧,肩峰下2 - 3横指处。
此部位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量注射。
一般多用于疫苗接种等小剂量药物的肌肉注射。
二、肌肉注射角度。
- 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时应垂直进针(90°角)。
垂直进针可以确保针头快速穿过皮肤和皮下组织,准确进入肌肉层。
这样能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同时使药物更好地注入肌肉内,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 对于消瘦者或小儿,可适当减小进针角度(约45° - 60°角)。
消瘦者和小儿的肌肉层相对较薄,如果垂直进针可能会直接刺入骨骼,造成损伤,所以适当减小角度更为安全。
三、肌肉注射流程。
(一)注射前准备。
- 护士准备。
-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股外侧肌注射(一)应用解剖学基础1.股外侧肌股外侧肌是股四头肌的四头中最宽厚者,位于大腿的外侧及后部,其内侧为股直肌和股中间肌。
股外侧肌起于股骨大转子根部及股骨粗线外侧唇等处,向下移行于股四头肌腱,止于髌骨上缘、膝关节囊等处。
营养股外侧肌的血管为旋股外侧动脉,该动脉起自股深动脉外侧壁,向外侧至缝匠肌、股直肌与格腰肌之间分为升支和降支,降支柱股直肌的后方向外下走行至股外侧肌中部前缘分支营养该肌,支配股外侧肌的神经为股神经的股外侧支,此支与旋股外侧动脉及其降支伴行至股外侧肌。
2.髂胫束及阔筋膜张肌髂胫束为股部阔筋膜的一部分,其上端借臀肌筋膜连于髂嵴,经股外侧肌表面向下止于腔骨外侧髁。
阔筋膜张肌肌腹位于髂胫束的上部两层阔筋膜之间。
(二)操作的解剖学要点1.部位选择选择在大腿中段外侧7.5cm宽的范围内。
2岁内的婴儿因臀肌不发达,首选用股外侧肌注射。
2.体姿参考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3.穿经结构注射针穿过皮肤、浅筋膜、髂胫束至股外侧肌。
4.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在选定的部位上用左手绷紧皮肤,针尖向下与腿长轴呈45度角刺入,或向后与患者仰卧的床面呈45度角刺入。
失误防范基本同臀肌注射法。
进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部位不要过于靠近前内,针尖亦不能向前内倾斜,以免损伤股血管及神经。
(2)针梗不要垂直刺入,以免过深刺至股骨引起折针。
(3)成人髂胫束较厚,进针时将有一定阻力,注射中注意这种情况,以免注射过浅。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一)应用解剖学基础1.臂中肌该肌呈扇形,前上部位于皮下,后下部被臀大肌覆盖,前方为阔筋膜张肌,后方为梨状肌。
肌纤维起于格崎背面,止于股骨大转子。
2.臀小肌该肌位于臀中肌深面,其形态、起止、功能及血管神经分布都与臀中肌相同,故可将此肌视为臀中肌的一部分。
3.臀上血管臀上动脉为臀中、小肌的供血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后干,至臀部后即分为深浅两支。
浅支至臀大肌深面,营养该肌,并与臀下动脉吻合,深支位于臀中肌的深部,分为上下两支,深上支沿臀小肌上缘行进,与旋髂深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吻合,深下支在臀中肌与臀小肌之间向外行进,分支营养该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