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蜜蜂授粉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 格式:pdf
- 大小:526.02 KB
- 文档页数:4
蜜蜂授粉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蜜蜂授粉是一种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缩短农产品种植期的一种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蜜蜂授粉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增加穗数:蜜蜂授粉可以增加穗数,从而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后期,减少农作物的自然灾害。
2、提高农作物的收获率:蜜蜂授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收获率,因为蜜蜂能够从花粉携带者中选择最优秀的花粉进行繁殖,而不会受到非遗污染。
3、产品品质改善:蜜蜂授粉可以改善农作物的产品品质,增强理化特性,使农作物的品质更加稳定可靠,更加适合出口。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作物需要更有效的授粉方式来实现高产和高品质。
蜜蜂授粉在设施农业领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将不断发展和改进,以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
未来,蜜蜂授粉将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高效性,开发出体积小,安全性高,节省能源,智能化控制设备,以及更大投入研究力度,来提高蜜蜂授粉的技术效率,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蜜蜂传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蜜蜂传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引言蜜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它们对世界上70%以上的农作物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传粉作用。
然而,近年来有报道称蜜蜂数量减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蜜蜂传粉的重要性和原因,以期为保护蜜蜂和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一、蜜蜂传粉的重要性1. 农作物产量的增加蜜蜂通过携带花粉进行传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受精率和结实率,进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许多农作物的品质和数量都依赖于蜜蜂的传粉作用,如苹果、梨、草莓等。
没有蜜蜂的传粉,许多农作物的产量将大大减少。
2.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蜜蜂不仅对农作物的传粉起着重要作用,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蜜蜂传播的花粉能使植物繁殖,促进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此外,不同植物通过蜜蜂传粉而得到的花粉多样性,又为其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维持了食物链的完整性。
二、蜜蜂数量减少的原因1. 荒野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原本适合蜜蜂生存的荒野和生态系统被破坏。
过度的农药使用、森林砍伐、土地开垦等都导致了蜜蜂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使蜜蜂难以生存。
2. 病虫害的威胁蜜蜂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寄生虫猛蜂、蜜蜂病毒等。
这些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了蜜蜂种群的减少,甚至引发全球性的蜜蜂大规模死亡事件。
3.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也对蜜蜂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许多植物的开花时间提前,而蜜蜂的繁殖周期却没有相应调整,这导致许多蜜蜂无法及时获取充足的食物资源。
三、保护蜜蜂的措施1. 减少农药的使用适当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蜜蜂对农药的接触,并保护蜜蜂的生存环境。
2. 建立生态保护区建立蜜蜂的保护生态区,保护和恢复蜜蜂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蜜蜂生存的干扰。
3. 加强蜜蜂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加强对蜜蜂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保护蜜蜂种群的健康。
蜜蜂对农业产出与质量的影响蜜蜂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传粉媒介,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们不仅对农作物的产出量有着积极的影响,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蜜蜂对农业产出与质量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一、蜜蜂传粉促进农作物的产量提高蜜蜂是非常出色的传粉者,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它们会不自觉地将植物花粉沾在身上,并在飞行中不断传播。
这种传粉过程确保了农作物的受精,从而促进了果实的结实与发育。
首先,蜜蜂的大量活动增加了农作物的授粉概率。
当蜜蜂频繁访花采集花蜜时,花粉会附着在它们的体毛上。
当蜜蜂到达下一朵花时,这些花粉就会从它们的体毛中脱落,促进花粉的传播。
通过蜜蜂的传粉活动,农作物之间的交叉授粉得以实现,从而增加了花粉与花药之间的互动,大大提高了授粉的成功率。
其次,蜜蜂的传粉还能提高农作物的结实率和果实的均匀度。
蜜蜂传播的花粉可以使植物受精,产生更多的种子和果实。
此外,蜜蜂会优先采集花蜜质量更高的花朵,这些花朵通常也会提供更多的花粉。
因此,蜜蜂通过选择性的传粉,促使农作物结出更多、更健康的果实。
二、蜜蜂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升蜜蜂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果实的品质。
蜜蜂传粉可以增加果实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均匀度,使果实更加饱满、美观。
同时,蜜蜂传播的花粉中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使农作物吸收更多养分,从而影响果实的品质。
2. 促进庄稼的抗病能力。
蜜蜂传粉过程中,花粉会通过触碰植物的花器官,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更多的抗病物质。
这些抗病物质能够有效地抵御病毒和病菌,提高农作物的自身抗病能力。
3. 增加农产品的产值。
蜜蜂作为传粉媒介,为农作物的授粉提供了无偿的服务。
由于蜜蜂的传粉能力,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提高,进而增加了农产品的产值。
农民可以通过收获更多和更好品质的农作物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都有数据证明了蜜蜂对农业产出与质量的积极影响。
尤其是在果树、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中,蜜蜂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授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效益与质量。
蜜蜂养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蜜蜂养殖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蜜蜂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能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蜜蜂养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展开论述。
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蜜蜂是农作物的传粉媒介之一,其采集的花粉和蜜露不仅是蜜蜂自身的食物,也是对农作物进行授粉的重要物质来源。
通过蜜蜂的传粉作用,可以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和产量。
蜜蜂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农田附近蜜蜂的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授粉效率。
研究表明,蜜蜂传粉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30%以上。
此外,蜜蜂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蜜制品。
蜜蜂采集的蜜露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通过合理的养蜂管理和蜜蜂饲养技术,可以提高蜜制品的质量和口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对农作物的授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蜜蜂的传粉,可以增加作物的种子数量和种子质量,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苗期生长速度。
蜜蜂的养殖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生长,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同时,蜜蜂也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蜜蜂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增加蜜蜂的数量,通过捕食害虫的方式控制农业病虫害的发生。
这种自然的防治方法不仅不会产生农药残留,还能够避免农药对农作物和环境的污染。
三、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蜜蜂养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蜜蜂养殖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通过合理的养蜂管理,农民可以获得蜜制品的销售收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蜜蜂养殖技术也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蜜蜂养殖可以与其他农业产业相结合,如花卉种植、蔬菜种植等,形成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业产值,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综合收入。
最后,蜜蜂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蜜蜂养殖设施和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蜜蜂对农业的贡献与价值蜜蜂作为昆虫中的重要一员,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美味的蜂蜜和蜂蜡,还通过传粉服务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做出了巨大贡献。
蜜蜂对于农业的贡献和价值不容忽视。
首先,蜜蜂的传粉服务对农作物的生产起到了关键作用。
全球70%以上的作物依赖昆虫传粉,其中绝大多数是蜜蜂所完成。
蜜蜂在寻找花朵的过程中会触碰花粉,并将其带到下一朵花上,从而进行了传粉服务。
这样的行为不仅增加了花朵受精的机会,也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边缘效应”是指在固定面积的农田中,蜜蜂采食能力和传粉效果较为理想,但过于集中的农田往往会因为蜜蜂资源的匮乏而导致生产减少。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保持足够的蜜蜂数量以确保传粉服务的有效进行。
其次,蜜蜂的传粉也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蜜蜂传粉可以增加作物的花朵数量和受精率,促进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一项研究表明,蜜蜂的传粉服务可使作物的产量提高30%至40%。
此外,蜜蜂传粉还能改善果实的品质和口感,使得农产品更受欢迎和市场竞争力更强。
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蜜蜂还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通过传播花粉促进了植物间的基因流动,有助于维持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此外,蜜蜂还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它们不仅为其他昆虫提供了养分,也为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蜜蜂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保护蜜蜂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蜜蜂的产物也对农业和人类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蜂蜜是蜜蜂的主要产物之一,它不仅作为食品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还被用于药物、保健品等领域。
蜂蜡则被用于制作蜡烛、护肤品和木制品保养等方面。
此外,蜜蜂的花粉和蜂王浆等也被人们广泛应用。
然而,近年来蜜蜂的数量和生存状况出现了严重问题。
栖息地的破坏、气候变化以及有害农药的使用等因素,对蜜蜂造成了威胁。
因此,保护蜜蜂的生存环境和促进蜜蜂的繁衍至关重要。
蜜蜂对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蜜蜂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昆虫。
除了给我们提供蜂蜜等美味的产品以外,蜜蜂还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对于农业生产。
本文将深入探讨蜜蜂对农业的经济贡献,并介绍蜜蜂在授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蜜蜂产品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蜜蜂的授粉作用蜜蜂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传粉媒介之一,它们在农作物的授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农作物直接依赖于昆虫传粉,其中绝大部分是蜜蜂。
蜜蜂在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过程中,将花粉粘附在自身的体表上,并将其传输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从而实现了不同植物之间的授粉。
这一过程对于果树、蔬菜、坚果和油料作物等的繁殖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果树方面,蜜蜂的授粉能够显著增加果实的质量和数量。
例如,在苹果树的授粉过程中,蜜蜂能够提高果实的平均重量和糖分含量,使得苹果更加甜美可口,同时也增加了产量。
此外,蜜蜂的授粉还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让蔬菜更加饱满丰富。
因此,蜜蜂在农作物的授粉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蜜蜂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蜜蜂对于维护和促进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蜜蜂在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过程中,也为其他许多植物进行了授粉,促使它们繁殖和繁衍后代。
这样一来,蜜蜂间接地推动了各类植物的生长和繁荣,维持了生态平衡。
此外,蜜蜂也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资源。
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的活动吸引了许多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在周边地区觅食。
这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提供了重要的环节,保持了生态平衡。
因此,维护蜜蜂的数量和生存环境,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而且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也至关重要。
三、蜜蜂产品的经济价值蜜蜂不仅提供了重要的授粉服务,还生产出一系列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蜂蜜。
蜂蜜是一种天然的甜味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医药等领域。
蜂蜜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还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物学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蜜蜂对人类农业的重要性与贡献蜜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其在人类农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蜜蜂的重要性和对人类农业的贡献。
一、蜜蜂的传粉作用蜜蜂是农作物传粉的主要角色之一。
当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时,它们的身上会附着着粉末和花粉。
当蜜蜂继续飞到下一朵花上时,这些花粉会从蜜蜂身上掉落并授粉到下一朵花的雌蕊上。
这个过程称为传粉。
传粉可以帮助植物进行繁殖,形成果实和种子。
据统计,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农作物依赖蜜蜂进行传粉。
例如,水果,蔬菜,坚果和油料作物都需要蜜蜂的传粉来保证丰收。
二、蜜蜂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蜜蜂的传粉活动对农作物产量有直接的积极影响。
蜜蜂的传粉提高了农作物的授粉率和果实的质量。
经过蜜蜂的传粉,植物能够更高效地吸收营养和水分,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此外,蜜蜂还通过传播花粉来增加了农作物的多样性,使作物的适应性更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更强。
因此,蜜蜂的传粉活动对农作物产量的稳定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蜜蜂产品的经济价值蜜蜂不仅提供传粉服务,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其中最主要的产品就是蜜蜂从植物花蜜中采集的蜜。
蜜蜂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糖类,味道香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蜂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药物和保健品。
此外,蜜蜂还提供了蜂蜡、胶浆、花粉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制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因此,蜜蜂产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还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四、蜜蜂维持生态平衡蜜蜂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维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蜜蜂的传粉活动不仅促进了植物的繁殖,还增加了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至关重要。
此外,蜜蜂的采蜜行为也帮助减缓了植物花蜜的积累,防止了腐败和病菌的滋生。
蜜蜂还消灭了一些害虫,如蜘蛛、蝉和蚜虫等,保护了植物的健康生长。
因此,蜜蜂的存在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蜜蜂对人类农业的重要性和贡献不可忽视。
蜜蜂的传粉作用提高了农作物的授粉率和产量,帮助种植者创造了丰收的机会。
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一、蜜蜂授粉的基本原理蜜蜂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会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
当蜜蜂停留在花朵上时,它身体上的绒毛会沾上花粉。
然后,当蜜蜂飞到另一朵同种植物的花朵上时,身上携带的花粉就会传播到这朵花的雌蕊上,从而完成授粉过程。
这种授粉方式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繁殖机制,对于许多农作物来说至关重要。
蜜蜂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授粉者。
它们的眼睛能够敏锐地识别花朵的颜色和形状,它们的嗅觉可以探测到花朵散发的香气,从而精准地找到花朵。
而且,蜜蜂是群居性昆虫,一群蜜蜂的数量众多,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授粉活动。
二、蜜蜂授粉对不同农作物的增产效果水果类农作物以苹果为例,苹果花需要外界授粉才能结出果实。
如果仅仅依靠自然风等非生物因素进行授粉,授粉的成功率较低。
而蜜蜂授粉能够显著提高苹果的坐果率。
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将花粉均匀地传播到各个花朵上,使得更多的花朵能够受精发育成果实。
经研究表明,有蜜蜂授粉的苹果园,果实的产量可以提高30%-50%。
而且,蜜蜂授粉后的苹果果实形状更加规整,品质也更好,口感更佳。
同样,对于草莓来说,蜜蜂授粉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草莓花的结构较为特殊,其花粉传播较为困难。
蜜蜂在采集草莓花蜜时,会将花粉从雄花传递到雌花上,大大提高了草莓的结果率。
蜜蜂授粉的草莓果园,草莓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果实更大、色泽更鲜艳,甜度也更高。
蔬菜类农作物在蔬菜作物中,西红柿是一种典型的需要授粉才能结果的作物。
西红柿花的花蕊被包裹在一个特殊的结构内,自然授粉相对困难。
蜜蜂能够深入花朵内部,将花粉带到合适的位置。
有蜜蜂授粉的西红柿田,产量能够提高20%-30%左右。
而且,授粉良好的西红柿果实更加饱满,内部的籽也更加充实,营养价值更高。
黄瓜也是如此。
黄瓜的雌花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授粉,就会很快枯萎脱落。
蜜蜂在黄瓜花丛中活动时,将花粉传播到雌花上,使得黄瓜的结果率大幅提高。
蜜蜂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在农业生产中,蜜蜂起着重要的作用。
蜜蜂不仅提供了美味的蜂蜜和其他蜂产品,还承担着传粉的重要角色,对农作物的增产和繁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蜜蜂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粉功能蜜蜂是自然界最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
在蜂巢里,蜜蜂采集花蜜,并带有大量的花粉。
当蜜蜂在其他花朵上觅食时,花粉会黏着在它们的身上,被传布到其他花朵上。
这种传粉作用促进了植物的繁殖,使得植物能够结出更多的果实和种子。
通过传粉作用,蜜蜂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如水果、蔬菜和坚果,都需要蜜蜂的传粉才能达到高产。
例如,苹果、梨、桃以及杏等水果树,需要蜜蜂进行传粉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此外,西瓜、草莓、蓝莓等小果蔬菜也依赖蜜蜂的传粉来保证产量和品质。
二、蜜蜂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由于蜜蜂的传粉作用,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研究表明,有蜜蜂授粉的作物产量比无蜜蜂授粉的作物产量高出30%到100%不等。
蜜蜂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单株产量,还能够增加作物的品质。
蜜蜂从采集花蜜的过程中,将一些有益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带到其他花朵上。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花朵生长和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三、蜜蜂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蜜蜂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起到了传粉和增产的作用,还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蜜蜂的采蜜行为使得许多植物能够实现远距离的花粉传播,促进了植物群落的繁荣和多样性。
同时,蜜蜂还吸引了其他有益昆虫和鸟类等生物,维持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蜂巢里的蜜蜂也是鸟类的重要食物源,对维护食物链平衡有着积极的贡献。
此外,蜜蜂还能够对抗害虫和病害,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蜜蜂会主动清除蜗虫、蝗虫等害虫,并通过自身天然的抗生素防止病毒传播,减少了农作物的损失。
结语总体而言,蜜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蜜蜂的传粉功能为农作物的繁殖提供了保障,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蜜蜂的存在对农业生态系统有益处,保护了农田的生态平衡。
蜜蜂的传粉作用与重要性蜜蜂是我们周围常见的昆虫之一,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味的蜂蜜,还承担着重要的传粉任务。
蜜蜂的传粉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蜜蜂传粉的作用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蜜蜂的传粉作用蜜蜂主要通过收集花蜜和花粉为食,并在采集的过程中将花粉从雄性花器官传递到雌性花器官,完成了传粉的过程。
蜜蜂的传粉作用是植物生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植物繁衍后代。
首先,蜜蜂的传粉作用促进了植物的繁衍。
在蜜蜂采集花粉的过程中,花粉会黏附在蜜蜂体表的绒毛上,当蜜蜂到达下一朵花时,花粉会从蜜蜂身上脱落,落在雌性花器官上,使得花粉能够与雌性生殖器官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这样不仅保证了植物的繁衍,也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
其次,蜜蜂传粉作用促进了植物的基因流动。
蜜蜂在传粉的过程中,会飞往不同植物之间进行传递,将不同植物的花粉带到其他花朵中。
这样,不同植物之间的花粉就可以交叉传递,促进了基因的流动,有助于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最后,蜜蜂传粉作用对植物的繁殖方式起到了一定的选择作用。
由于蜜蜂喜欢采集花丛中适宜传粉的花朵,它们会更多地选择带有花蜜和花粉的花朵进行访问。
这样,那些能够吸引蜜蜂进行传粉的花朵,更容易繁殖后代,从而逐渐形成适应蜜蜂传粉的特征。
二、蜜蜂传粉的重要性蜜蜂的传粉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蜜蜂传粉对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蜜蜂在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过程中,会访问不同植物,并将花粉带到其他花朵上,从而促进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多样性的形成。
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其次,蜜蜂传粉对于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许多野生植物依赖蜜蜂传粉来完成繁殖过程,如果蜜蜂数量减少或消失,这些野生植物就无法繁衍后代,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蜜蜂传粉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最后,蜜蜂传粉对于农业产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全球许多农作物都需要依靠昆虫传粉来完成繁殖,而蜜蜂是最主要的传粉昆虫之一。
蜜蜂是群居性昆虫,以花粉及花蜜为食,多数人只知道蜜蜂酿蜜,为人类提供优质的保健食品,却很少有人了解蜜蜂的传粉功能。
蜜蜂在采集花粉的同时也掉落一些花粉到别的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在植物繁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植物的异花授粉,尤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蜜蜂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和中药植物传粉的价值比蜂产品的价值更大,意义更深。
因此,在野生昆虫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甚至灭绝的情况下,用蜜蜂替代其他授粉昆虫,是全面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1农作物生产中蜜蜂授粉的重要性(1)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必须引进蜜蜂进行授粉。
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单位面积的传粉昆虫数量下降,尤其是设施温室基本没有传粉昆虫,这就必须引进蜜蜂进行作物授粉,保证农作物增产增收。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单一作物的连片种植,造成了单位面积内传粉昆虫绝对数量显著下降,满足不了经济作物授粉的需要。
如山西省临猗县,耕地总面积10万hm 2,1970年果树种植面积仅有2000hm 2,1982年果树种植面积增至14000hm 2,1998年增至34000hm 2,2008年增到68000hm 2,果树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逐年加大,但传粉昆虫的数量并未因此而相应增加,从而影响果树授粉。
辽宁省大连市6个县区有苹果树800多万株,近年来坐果率低、结果少、产量低,果农想砍掉重栽,经果树专业人员调查分析后,认为其原因是缺乏授粉昆虫所致,在来年果树开花前引入蜜蜂进行授粉后,仅3年苹果就增产5万多t ,增收1200多万元。
由此可见,引入蜜蜂为规模化经济类作物授粉完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授粉昆虫不足的问题,是保障产业化农业发展的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至2016年各类温室设施面积(不含中小拱棚)已经突破210万hm 2,连栋温室的面积达到5.18万hm 2,较2015年增加9.2%。
由于设施温室中没有传粉昆虫,菜农采用人工授粉,不但成本高、产量低,质量也差。
由此可见,设施温室引入蜜蜂授粉也非常必要。
(2)野生昆虫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农作物必须依靠蜜蜂进行授粉。
农药的大量使用、野生昆虫栖息地的严重破坏,导致野生昆虫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基金项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4-KXJ2)。
**通信作者:郭媛,女,1975年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yysgy3@ 。
文章编号:1004-6429(2018)06-0034-03收稿日期:2018-09-18论蜜蜂授粉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祁海萍1,郭媛2**,宋怀磊2,祁蕾1(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摘要: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群居性昆虫,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除了可以为人类提供优质蜂蜜、王浆等蜂产品外,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阐述了农作物生产中蜜蜂授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蜜蜂授粉现状,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爱蜜蜂,关注蜜蜂授粉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蜜蜂;昆虫;授粉;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S897.3文献标识码:A山西科技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年第33卷第6期34少,要想保障农作物增产增收,就必须引进蜜蜂进行作物授粉。
第一,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使用大国,20世纪80年代农药使用量约为4.65kg/hm2,2004年增加到24.2kg/hm2,使用总量达到23万t,2014年达到100.99万t[1],10年时间农药使用增加4.4倍。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对其他生物也造成不良影响,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严重危害。
加拿大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由于大量使用农药,空气和水受到污染,森林和湿地遭到破坏,野生昆虫和鸟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数量也在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成为野生授粉生物的天敌,田间、果园里的传粉昆虫大量被毒死,总数减少,分布变窄,种间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油料、蔬菜、瓜、果树等作物开花多坐果和结实率低。
20世纪50年代,1株荔枝树可以见到几十种昆虫,而且大部分可传粉,而现在好多地方传粉昆虫非常罕见。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人为引进蜜蜂为作物授粉,提高植物的坐果率、产量和品质。
第二,我国在发展初期,由于掠夺式开发和粗放性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业主产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20世纪80年代农业主产区大量蜜源植物遭到滥砍滥伐,传粉昆虫赖以生存的食物源受到破坏[2]。
人们开荒造田将大片的草地、山坡、沟壑变为农田,授粉昆虫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传粉昆虫数量急剧下降。
在农业主产区的平川地区野生传粉昆虫几乎灭绝,2008年山西省农科院专家邵有全在祁县梨树主产区对传粉昆虫进行调查观察,全天没有看到传粉昆虫。
不论是从昆虫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梨树授粉的需要,只有人为引入蜜蜂才能实现梨树授粉结果。
(3)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蜜蜂授粉。
蜜蜂在自然生态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发展初期,由于掠夺式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生态系统濒临漰溃。
近年来,国家重视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其中动植物种群结构的恢复和构建是核心内容之一,而蜜蜂通过给显花植物授粉,帮助植物繁育,增加种子的数量和活力,有效促进动植物群落系统的恢复,从而起到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必须蜜蜂传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迫切,但设施温室内传粉昆虫很少或几乎没有,种植的西瓜、甜瓜、哈密瓜、西红柿等虫媒植物,菜农只能靠涂抹生长激素进行生产,不符合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只有采用蜜蜂授粉,才能实现无公害生产。
(5)农民增收增效需要蜜蜂授粉。
蜜蜂在与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关系,蜜蜂作为理想的授粉者,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蜜蜂授粉对作物的增产率分别是棉花18%~41%、大豆14%~15%、向日葵20%~64%、油菜12%~15%、荞麦43%~60%、西瓜170%、甜瓜200%~500%、苹果树209%、梨树107%、杏树600%、樱桃树200%~400%、紫花苜蓿300%~400%等[3],全球107种与食品直接相关的主要农作物中,有91种需要依赖蜜蜂等昆虫授粉。
美国对蜜蜂授粉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总价值接近200亿美元,而蜂蜜及蜂蜡产值仅为1.4亿美元,蜜蜂授粉给社会的贡献是养蜂业本身的143倍。
国内李海燕的研究结果显示[4],蜜蜂授粉对36种作物生产贡献的经济价值达到3042.20亿元,占作物总产值的36.25%,相当于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2.30%,是我国养蜂业总产值的76倍。
从某种意义上讲,蜜蜂授粉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应列为“生产资料”范畴。
农业生产中的制种类作物,如黄瓜、西葫芦、大豆、油菜,过去采用人工授粉,660m2制种田,3天人工授粉1次,660m2地每次需30个人进行人工授粉,授粉8次,按100元/人·天计,660m2地需要人工费24000元。
大量研究表明,应用蜜蜂授粉,一群蜂可以代替2000个人工,既降低了制种成本,又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梨树在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作为异花虫媒植物,生产中因种植面积大、品种单一、使用农药等,绝大多数传粉昆虫不喜欢采集,目前人工授粉面积连年增加,由于梨树花期短,雇工难,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目前人工成本高达4500元/hm2~15000元/hm2[5-6]。
2蜜蜂授粉可行性分析在人类可利用的1300种植物中,有1100多种植物需要蜜蜂传粉,如果没有蜜蜂,这些植物将无法繁衍生息。
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吴燕如研究员调查猕猴35桃花期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共鉴定出16种访花昆虫,其中蜂类11种、食蚜蝇4种、金龟子1种。
山西省农科院申晋山等人[7]2007年对山西向日葵花期传粉昆虫进行了调查,共有4个目9个科22个属25个种,在授粉昆虫中蜜蜂占到93%。
大量的资料证明,蜜蜂在授粉昆虫中占85%以上,是传粉昆虫的主力军。
2.1形态构造特殊蜜蜂为了生存,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容易黏附花粉的绒毛和花粉筐等特殊器官,绒毛呈分支或羽状的,利于携带花粉,对植物授粉结实具有特殊的意义[8]。
1只蜜蜂可携带500万粒花粉,即使将携带的花粉团卸下后,留在身上的花粉还有2万粒,蜜蜂在植物花丛中采集食物时,就达到传递花粉的目的。
2.2可训练性蜜蜂的采集行为是可以训练的。
第一只蜜蜂到外界采到某种作物的花蜜回巢后,会用跳舞的方式告诉同伴此种蜂蜜和花粉的位置和大体距离,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群内工蜂会到同一个地方采花授粉。
人类正是利用这一特点,人为地用某种花的糖浆诱导训练蜜蜂为目标作物授粉。
2.3生活群居性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群体大,生命力强,生产力也强,在繁殖高峰,一群蜂可达到3万~6万只,1只蜜蜂1次采集50~100朵花,每天出巢采集6~8次,一群蜂可采集5万~5.4万次,远远高于其他昆虫。
2.4可移动性蜜蜂具有恋巢性,每到傍晚都要归巢,这一特点恰好能够满足人们为第二种植物授粉的需要。
具体操作是前一天晚上蜜蜂归巢后关闭巢门,装车即可运到第二个场地,实现一群蜂为不同时间段开花的一种或数种植物授粉。
2.5采集行为专一据观察,蜜蜂的采集行为具有专一性,不会同时在2种作物上采集,因此保证了同一种植物的授粉效果。
3蜜蜂授粉现状我国目前蜜蜂授粉的现状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还不够稳固,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低,保障不了蜂农的合法权益。
在科技意识较发达地区,个别农民了解蜜蜂授粉的作用,也积极引入蜜蜂进行授粉,但其他农户不但不承担租蜂费用,在花期还喷施杀虫剂,从而制约蜜蜂授粉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欠发达地区,农民认为蜜蜂采蜜吸走花的营养,咬坏了花,影响生产;我国蜂业科研人员非常关注蜜蜂授粉事业,进行过该方面的研究和撰写过相关文章,但具体的规程和实施细则研究得不够系统。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蜜蜂授粉工作,成立了蜜蜂授粉专业机构,设专项进行研究,但是授粉对农作物增产应有的功效远未发挥,与世界蜂业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建议大力宣传蜜蜂授粉的意义和作用,宣传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营造推广蜜蜂授粉技术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1]赵崇山,楚君,王洋.农药、化肥与农业污染[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01-103.[2]张国良.生物授粉资源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6):17-20.[3]邵有全.蜜蜂授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23.[4]刘朋飞,吴杰,李海燕.中国农业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评估[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4):5117-5123.[5]张映升,郭成俊,邵有全,等.蜂为祁县酥梨授粉的初步研究[J].中国蜂业,2012(2):25-26.[6]武文卿,李川,武正成.山西祁县酥梨授粉现状调查报告[J].科技与创新,2017(2):47-48.[7]申晋山,祁海萍.向日葵授粉昆虫调查[J].中国养蜂,2008,59(5):27.[8]邵有全,祁海萍.果蔬昆虫授粉增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孔晓俊)────────────────作者简介:祁海萍,女,1959年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郭媛,女,1975年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怀磊,男,1983年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祁蕾,女,1993年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助理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