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思维导图素材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
这一重点的突破可依据这样一条线索:“开明思想——有利措施——社会状况”。
首先,通过君臣论治的一些史实和唐太宗的一些名言来分析唐太宗开明治国思想的形成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前提条件;其次,通过表格的方式罗列与总结唐太宗时期的一系列治国措施,体会其开明政策的实施;再次,通过一些史料表述贞观时期的社会状况,这些状况符合了一个治世局面的标准,因而被命名为“贞观之治”。
2.女皇帝武则天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这一重点的突破可从《无字碑》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究女皇帝一生的经历与统治措施,并将她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与唐太宗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武则天在位时期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正确评价武则天。
3.“开元盛世”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填充图片和动手绘制图示的方式,对“开元盛世”的原因、表现等进行了解和掌握。
把唐朝放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去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分析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实质。
4.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从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条件中,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时代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评价,看其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评价,防止以偏概全。
1.知识网络学习法:比较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和唐太宗等君主登上帝位的方式。
图示如下:2.总结归纳学习法:总结中国历史,明确朝代更替的规律。
如总结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的相似之处。
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朝代;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因为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汉唐两朝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期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臣。
思维导图|七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历史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前承“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本课主要讲述唐朝前期的政策与唐朝走向强盛,下启第3课“盛唐气象”,学习本课对认识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非常重要。
本课不仅深化了单元主题,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以时间为序,以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三个子目展现了唐朝从建立走向盛世的过程,主要突出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个重要人物以及他们各自采取的治国措施,学生应在分析和认识其治国措施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脉络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 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2.唐太宗治国策略
(1)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2)革新措施:
①政治:进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②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
1.建周称帝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治国举措与功绩
①举措: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②功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1.治国举措: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盛世局面: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7年级下册历史思维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隋朝的繁荣
隋朝的灭亡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统治
盛唐气象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民族交融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与东亚的交流
与中亚、西亚的交流
与欧洲、非洲的交流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唐朝的衰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的兴起
党项族的兴起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辽的建立和统治
西夏的建立和统治
北宋的建立和统治
宋朝的重文轻武
宋朝的文化繁荣
宋朝的军事衰弱
金和南宋的对峙
金的建立和统治
南宋的建立和统治
元朝的统一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元朝的民族政策
元朝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明朝的强化统治
明朝的衰落
清朝的统一与巩固清朝的建立和统一清朝的巩固统治
清朝的疆域拓展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抗击倭寇
清朝前期的统治危机政治腐败
经济衰退
民族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