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50无机及分析化学_第七章_1002
- 格式:ppt
- 大小:4.98 MB
- 文档页数:154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七章答案一、选择题在给出的 4 个选项中,请选出 1 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酸的强度最大的是( D )A. HAc pK a°(HAc) 4.75B. HCN pK a°(HCN) 9.21C. NH4 pK b(NH 3 H2O) 4.75D. HCOOH pK:(HCOONa) 10.252. 某混合碱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V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V2ml ,已知V1>V2 ,其组成是( C )A. Na2CO3B. Na2CO3 与NaHCO3C. NaOH 与Na2CO3D. NaOH3. 用Na2CO3 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HCl 溶液的浓度不产生影响的是( A )A. 用去离子水溶解锥形瓶中的Na2CO3时,多加了5. 0 mL去离子水B. 烘干Na2CO3时,温度控制300 C以上C. 滴定管未用HCl 溶液润洗D. 滴定速度太快,附着在滴定管壁上的HCl 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4. 蒸馏法测定铵盐中N 含量时,能用作吸收液的是( B )A. 硼砂B. HClC. HAcD. NH 4Cl5. 下列溶液能用HCI或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浓度均为0.1mol L?-1) ( D )A. NaAcB. NH 4ClC. HCND. HCOOH(K A a (HAc) = 1.79 10史;K A(NH3) = 1.8 10-5; K A(HCN) = 4.99 10-10; K A(HCOOH)= 1.7 X0-4)6. 用返滴定法测定氨水含量,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D )A. 酚酞B. 甲基橙C. 钙红D. 甲基红7. 用c(NaOH)=0.1000 mol L-1的NaO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弱酸( K a1 =8.6 W-2K a2 =6.3 W0-7 K a3 =4.0 W0-13) ( B )A. 有两个滴定终点,第一终点用酚酞、第二终点用甲基红指示B. 有两个滴定终点,第一终点用甲基红、第二终点用酚酞指示C. 只有一个终点,用酚酞指示D. 只有一个终点,用甲基红指示8. 酸碱滴定中,选择酸碱指示剂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C )A. pH 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的摩尔质量D. 要求的误差范围9. H3PO4的pK a i, pK a2 pK a3分别为2.12、7.20、12.36,当pH=8.0时,H3PO4溶液体系中浓度最大的组分是(A )A. HPO 42-B. H2PO4- C . H 3PO4 D. PO43-二、填空题1. 下列离子HCO3: H2O,S2-,NH4+只能作碱的是S2-,只能作酸的是NH4+,即可作酸又能作碱的是HCO3:出0。
第七章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习题解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酸。
S 2-、SO 42-、H 2PO 4-、HSO 4-、NH 3、NH 2OH 、55C H N 。
1.依次为:HS -、HSO 4-、H 3PO 4、H 2SO 4、NH 4+、NH 2OH ⋅H +、55C H N ⋅H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碱。
H 2S 、HSO 4-、H 2PO 4-、H 2SO 4、NH 3、NH 2OH 、3+26[Al(H O)]。
2.依次为:HS -、SO 42-、HPO 42-、HSO 4-、NH 2-、NH 2O -、2+25[Al(OH)(H O)]。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 2-、SO 42-、HCOO -、HSO 4-、Ac -、CO 32-、S 2-、ClO 4-。
3.下列碱由强到弱的顺序:S 2-> CO 32-> Ac-> HCOO-> NO 2-> SO 42-> HSO 4-> ClO 4-1414.151010-- 1410.251010-- 144.741010-- 143.741010-- 143.371010-- 141.991010--4.pH =7.00的水溶液一定是中性水溶液吗?请说明原因。
4.不一定。
K w 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常温下它的值为10-14,此时的中性溶液pH 为7.005.常温下水的离子积w K θ=1.0×10-14,是否意味着水的解离平衡常数K θ=1.0×10-14?5.不。
w K θ=[H +][OH -],而K θ=[H +][OH -]/c (H 2O);c (H 2O)=11000/18.0255.5mol L 1-=⋅ 6.判断下列过程溶液pH 的变化(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说明原因。
(1)将NaNO 2加入到HNO 2溶液中; (2)将NaNO 3加入到HNO 3溶液中; (3)将NH 4Cl 加入到氨水中; (4)将NaCl 加入到HAc 溶液中;6. (1)pH 变大。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物质结构及其转换过程中有机物质及非有机物质的研究。
它主要涉及到结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能够提供重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持,对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及其它科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有机及无机的分子结构的研究、稳定性研究、组成分析、反应机理研究、微量分析、分离纯化技术、物质反演以及分子识别等等。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可以检验论断,从而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无机物质的概念,无机物质包括了气体、液体、固体以及混合物等各种物质,其次要熟悉无机物质各个成分的性质,如熔点、沸点、分解能、化学反应性等等,还要学习各种反应的原理、反应过程,以及运用必要的仪器来实现分析检测。
分析化学是无机及分析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涉及到样品分析中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中的微量成分的检测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分析化学包括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旨在测定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的绝对或相对含量,而定性分析则是研究物质中组成成分的种类,它是定性分析的重要补充。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研究不仅包括了化学的基本理论,而且要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及设备,它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例如反应条件、反应速率、物质组成和变化趋势等。
我们不仅要学习到各种反应原理和理论,还要运用仪器和仪器技术实现对物质的分析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是一门全面性很强的科学学科。
无机及分析化学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它的研究内容不仅涉及到实验的实施,而且涉及到理论研究,它们为许多其它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对科学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将会不断发展,也将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
第 习题答案7—1解:设BaSO 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 1(mol ·L -1);在0.10mol•L -1Na 2SO 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2(mol ·L -1).由 )()()(aq S O aq Ba s BaSO 2424-++= 222222sp 441010BaSO Ba SO c S .S K c /c c /c S /c ΘΘΘΘΘ+-⋅+⎡⎤⎡⎤===⎣⎦⎣⎦()()()()()(纯水中) (Na 2SO 4中)已知 10sp 4BaSO 10710K .Θ-=⨯()解得 S 1=1.03×10-5mol•L -1由同离子效应知,S 2<S 1=1.03×10-5mol•L -1 所以 0.10+ S 2≈0.10 解得S 2=1.1×10-9mol•L -1 7—2解:(1)7213sp AgBr 88107710K ..Θ--=⨯=⨯()()(2)5313sp 44Mg NH PO 63102510K ..Θ--=⨯=⨯(())()(3)55213sp 32Pb IO 3110101210K ..Θ---=⨯⨯⨯⨯=⨯(())(2 3.1)7—3 解:两液混合后,13132L m o l 1001L mol 1001001001002Pb ----+⋅⨯=⋅+⨯⨯=.....c)()( 11L mol 0200L mol 1001001000400I ---⋅=⋅+⨯=.....c )()(22PbI s Pb aq 2I aq +-+ƒ()()() 根据溶度积规则,计算离子积Q :22327Q P b I 101000204010c /c c /c ...ΘΘ+---⎡⎤⎡⎤==⨯⨯=⨯⎣⎦⎣⎦()() 查表得 9sp 2PbI 84910K .Θ-=⨯() 即 )(2sp PbI Q ΘK 〉应有PbI 2沉淀产生. 7—4解:查表39sp 3Fe OH 26410K .Θ-=⨯(()) 17sp 2Fe OH 48710K .Θ-=⨯(())Fe (OH )3沉淀完全时, c (Fe 3+)≤1.0×10-5mol·L -1,此时OH c /c Θ-==()解得 c (OH -)=6.4×10-12 mol·L -1pH=14-pOH=2.81,即pH 至少为2.81。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1.1 1.9×1011个1.2 126.7 g·mol-1;P41.3 ⑴CH3;⑵31.3;⑶C2H61.4 5.46×106Pa1.5 511.5mL1.6 ⑴28.63;⑵3.84kPa1.7 N2:O2 =9.1:11.8 ⑴2.25×104mol;⑵5.54×105L;⑶2.64×106L1.9 0.0287g1.10 ⑴8.00L;⑵18.09g1.11 ⑴11.8L;⑵11.6L1.12 5.04%1.13 4.87g1.14 0.0784mol·mL-11.15 0.025μg·mL-11.16 0.00002021.17 63.8g1.18 37.1g1.19 540g 70%酒精溶液+ 960g 95%酒精溶液混合1.20 875g FeCl3·6H2O;0.08531.21 60.9 m31.22T(CaO/HCl)=0.0003183 g·mL-1第2章化学分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偏低;偏高,NaCl试剂吸水2.2 0.01988 mol·L-12.3 (1)0.714g;(2)0.221g;(3)0.171g2.4 0.1226L2.5 122.1 g·mol-12.6 0.9242.7 0.9742.8 (1)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系统误差,校正天平;(3)系统误差,对容量瓶和移液管作相对校正;(4)偶然误差,进行多次重复测定以减小偶然误差;(5)系统误差,由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纯度(三位有效数字)达不到定量分析基准物的要求,故应更换基准物2.9 –0.0015;-6.0‰2.10 ⑴0.2054;0.00037;0.00046;0.22%;⑵+0.0009;+0.44%2.11 0.0956±0.0019;⑵0.0956±0.00092.12 不应舍去2.13 置信度为90%时,P2O5:x= 0.0847;S = 0.0013;μ= 0.0847±0.0011SiO2:x= 0.0161;S = 0.00099;μ= 0.161±0.00092.14 ⑴三;⑵五;⑶四;⑷四;⑸三;⑹四;⑺四;⑻二;⑼一2.15 ⑴2.51×10-5;⑵2.97×106;⑶131.0;⑷9×10-3(可以视为二位有效数字)2.16 不合理,最后结果只能有三位有效数字,故应表示为0.96(可以视为三位有效数字)第3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3.1①460 J;②88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