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机遇 推进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 实现天津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256.86 KB
- 文档页数:3
天津经济TIANJINECONOMY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服务的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一般包括: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
具有要素密集性、地理聚集性、价值增值性、产业关联与融合性的特征。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
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对天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必然选择,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各种中间服务的行业,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兴起和壮大,有助于提高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战略导向功能,成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
有关资料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平均利润率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占10%,而消费性服务业只占4%。
生产性服务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将逐步赶超制造业。
如会展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拉动效应就相当突出,大约是1:10,即直接交易收入为1时,与此相关的消费将达到10。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主导产业和支撑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天津加快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使制造业从“微笑曲线”底部的生产加工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营销等环节转移,从而增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对天津提升制造业的层次、水平,具有特别的价值。
区域中国发展观察抓住改革开放创新这个“根”和“魂”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张玉卓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经过多年发展,滨海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深度推进.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极大改善。
在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十周年之际,天津市委、市政府加力支持滨海新区发展.岀台《加快推进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文件,充分体现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岀“三个着力”的要求和视察天津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自觉,是滨海新区在新时代承担新使命的历史性开启。
天津将支持滨海新区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创新实现率先突破,支撑天津发展、促进区域发展、服务全国发展。
以此为标志.滨海新区步入了当好排头兵、尖刀团和种好试验田的历史窗口期。
天津滨海新区迎来重大战略机遇1.新区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机遇。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承担着为全国改革开放大局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使命,面临着率先开放、扩大开放、全面开放.在全球产业重构的大趋势下,抢占先机的历史性机遇。
滨海新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发挥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优势、以天津港为枢纽的海上通道优势、以自贸试验区为载体的制度创新优势,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为全国改革开放大局贡献更大力量。
2.新区迎来了更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
滨海新区发挥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发展要素齐全的优势.积极对接大战略、融入大战略、服务大战略。
2018年,以占京津冀地区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京津冀地区&7%的生产总值和6.8%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市委、市政府又对推进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岀重大安排部署,进一步给新区赋能加油、续航加力,这是支持新区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中率先突破的战略之举,目的就是有效发挥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新资料推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1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近年来,伴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区域优势,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新模式,紧紧围绕天津区域经济发展,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以国际合作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支撑,借鉴消化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站在行业发展前沿、瞄准引领技术发展的高端产品,加强专业建设和调整,发展形成了 9 个专业组群 37 个专业(截至2010 年 8月),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强化了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领域的优势,为天津工业优势支柱产业和滨海新区众多企业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为天津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形成了天津中德锻造金牌蓝领的品牌优势和特色,成为天津市产业发展所需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当前,随着工业、服务业、自主创新产业化、区县等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天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这必将对天津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为进一步明确学院改革发展方向,强化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 2 优势,提高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针对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社1 / 19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学院组织开展了天津市 120 项工业重大项目与我院专业对接及人才需求专项调研,对天津工业发展现状与长远规划、120 项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我院专业建设现状及与120 项工业重大项目对接情况、技能人才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了调研分析报告。
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30年综述上世纪七十年代,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曾是“天津制造”的骄傲。
如今,天河一号、大飞机、大火箭、生物基因和制药等高端制造业依然制造着辉煌。
改革开放40年来,传统工业城市天津不仅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更以其全方位的开放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津沽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3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过去,看到的是天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天津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利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确立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跃居全国前列,进入了建国以来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时间最长、运行质量最好的时期。
(一)经济实力连续跨越新台阶经济总量30年跨越五个千亿台阶。
30年来,天津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82. 6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50.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7.4倍,年均递增10. 6%,高于同期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
1980年,全市GDP首次超百亿,达到103.53亿元。
到1996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第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1121.93亿元,提前4年实现了比1 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率先完成了“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第一项。
到2002年,用了6年时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了第二个千亿元台阶,达到2150.76亿元。
此后5年,实现了3个千亿的突破。
2004年达到3110.97亿元,2006年达到4344.27亿元,并提前4年比2000年翻一番,顺利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总量发展目标。
2007年,迈上了第五个千亿元台阶,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为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