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复习学案 能量与呼吸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拓展运用
迁移升华如图表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请你分析以下的问题:(见学案
【典型例题】)
(1)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 ] ,在其外面包绕着丰富
的[ ] ,它们壁都很薄,只由层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在和
之间进行,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的生物学观点。
(2)血液由A流到B,其含氧量。
(3)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到达全身各处的里,在细胞的中被利用。
(1)【1】肺泡;【3】毛细血管;一;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血液;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升高(3)血液循环;组织细胞;线粒体
课时
总结
结合板图,回扣复习目标。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目标: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以及肺活量的概念。
3、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4、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复习过程:一、温故而知新见资料(五) T 4二、考点大聚焦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胸廓的变化肺的变化肋间肌膈肌容积的变化气压的变化容积的变化气压的变化吸气呼气(1)、呼吸系统由和组成。
主要呼吸器官,功能是;组成单位是肺泡。
肺泡壁由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
(2)、呼吸运动2、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1)、膈肌__ __,膈顶__ __,胸腔容积___ _,肺被动扩大,肺内气体压力相应___ _,气体吸入;2)、膈肌_ ___,膈顶__ __,胸腔容积_ ___,肺__ __,肺内气体压力相应__ __,气体排出。
3)、标出图中各部分名称:(3)标出图中各部分名称:3、说出人体能量的供给(1)营养物质的热价: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热价分别为 J/g 、 kJ/g 、 kJ/g 。
(2)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 、口腔 和直肠 , 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当堂试身手1、通常情况下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 A .食管B .喉C .咽D .口腔2、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 ) A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肺泡外缠绕毛细血管网 C .肺泡数量很多D .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3、比较①组织细胞②静脉血③动脉血④ 肺泡内的氧气含量,你认为由低到高应如何排列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③①②4、人在安静状态下完成吸气动作时,呼吸肌的活动情况是 ( ) A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B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C .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D .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5、下列有关肺泡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肺泡数目极多 B .肺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D .肺泡壁含平滑肌,能节律性收缩6、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 ( ) A 、氧气多了,二氧化碳少了 B 、氧气少了,二氧化碳多了 C 、氧气少了,二氧化碳不变 D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无变化7、人体内氧浓度最大的部位是 ( )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部位是 ( ) A .组织细胞里 B .肺泡内C .心脏内D .肺部毛细血管8、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是 ( )① ②静脉血④( )⑥⑦⑧静脉血A、呼吸肌过于剧烈,使呼吸中枢疲劳B、呼吸肌过于剧烈,使呼吸中枢兴奋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的空气少,使脑供养不足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二氧化碳少,使体内二氧化碳增加,抑制呼吸中枢9、人的肺泡内气体内氧浓度与外界空气氧浓度相比 ( )A 、始终高些B 、始终低些C 、吸气时高,呼气时低D 、一样高低10、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学水平下降B.植物释放出的有害气体逐年增加C.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恶化D.食物中的化学添加剂逐年增多11、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将用于()A.构成细胞 B.分解有机物 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四、挑战百分百12、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是 ( )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场所是 ( )A 、左心房 B、右心房 C 、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D 肺部毛细血管1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 、一层B 、层C 、三层D 四层14、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 、肺泡被血块堵塞 C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 、婴儿肺的质量大15、右图是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收缩时,图中a、b、c三部位的压力依次是()A c>a >bB a>b>cC a>c>bD b>c>a16、人的肺泡中氧浓度与外界空气中氧浓度相比A.始终高些 B.始终低些 C.吸气时高,呼气时低 D.一样高低17、下图是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⑤内流的是血。
初中生物人体的呼吸复习教案
一、知识梳理
1. 呼吸的定义是什么?
2. 人体进行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3. 人体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
4. 什么是肺活量?如何测量肺活量?
二、概念理解
1. 为什么人体需要呼吸?
2. 肺部与呼吸的关系是什么?
3. 呼吸时,气体是怎样进入和排出人体的?
4. 为什么深呼吸有助于保持健康?
三、能力提升
1. 请描述一下人体的呼吸器官结构,并解释其功能。
2. 请描述一下肺活量的意义及测量方法。
3. 如果一个人感觉呼吸困难,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4. 请分析一下运动员和一般人的肺活量差异及原因。
四、拓展应用
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深呼吸对健康的影响。
2. 请列举出不同情况下人体呼吸道疾病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3. 请探讨高原地区人呼吸困难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五、实践操作
1. 实地观察并记录人体呼吸器官结构,完成相关绘图。
2. 进行肺活量测量,并绘制柱状图对比各个同学的结果。
3. 根据课堂学习,编写一份人体呼吸知识小抄,分享给同学。
六、课外拓展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
2. 观看相关视频,学习实验方法验证呼吸对健康的影响。
3. 参与相关讨论,探讨呼吸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以上内容仅为初中生物人体的呼吸复习教案范本,具体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愿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人体呼吸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祝学习顺利!。
能量与呼吸植物在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联系的表格,组提问:人体的呼吸与物质的运输自主学习1.在生物圈中,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体内的平衡。
2.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和养料,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5.人的血液只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6.英国科学家哈维通过做实验探究人体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他猜想,血液在血管内是定向流动的,并且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还有一种血管,将它们连接起来,这种血管是毛细血管。
7.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血液在人体内流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运输到人体的各种组织,并且将人体产生的废物运输至一定的器官而排出体外。
8.人体的肺泡数目多,肺泡壁薄,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进行交换。
10.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是呼吸肌活动的结果。
11.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之后再做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它反映肺在呼吸运动中最大通气能力。
1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
1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题组训练一、选择题1.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B )A.肺B.心脏C.毛细血管D.组织2.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变化是( C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血液中氧气量减少C.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 血液中养料增多3.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 D)A.肺动脉B.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肺静脉D.肺泡的外毛细血管4.下列血管的血液中含二氧化碳量最多的是(C )A.主动脉B.肾动脉C.肾静脉D.肺动脉5.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A )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血浆6.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B )A.场所B.动力C.血液D.原料7.下图为人的肝脏处血液循环图,若1、2、3为对应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流速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D )A.1=3>2B.1>2>3C.3>2>1D.1>3>28.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A )A.手捏心室壁B.将心脏切开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9.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此时,接扎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突起。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A.每一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包围B.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的氧气浓度高于毛细血管D.氧气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靠的是扩散作用7.人体长期暴露于家装中劣质板材释放的甲醛、苯的挥发物中会非常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甚至白血病。
甲醛进入肺是通过()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肺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8.当肺容积由小变大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的舒缩状况分别是()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舒张D.舒张、收缩9.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为胸廓的两种运动状态。
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会发生()A.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B.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缩小,肺收缩C.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廓扩大,肺扩张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廓缩小,肺收缩10.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由b到c表示此人正在()A.吸气B.呼气C.屏气D.无法确定11.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⑥]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
(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气体含量增加。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⑨]应处于状态。
12.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问题:(1)引起哮喘、肺炎、尘肺的细菌、病毒、粉尘,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是(用器官名称和箭头表示),它们在“旅途”中会“遭遇”鼻毛的阻挡和气管内的清扫,以及鼻腔和气管内的粘附和抵抗作用等。
(2)如图曲线表示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在bc段所示过程中,肋间肌和处于状态。
由图所反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可推测这个人处于状态。
《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案授课年段七年级授课时间课题章节《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时1课时主讲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2)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概述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关系。
(4)掌握肺泡的结构及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5)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模型道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视频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工呼吸救助知识,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概述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关系。
2.掌握肺泡的结构及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教学难点1.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2.掌握肺泡的结构及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肺泡和血液气体扩散模型图,澄清的石灰水,呼吸运动模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邀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小实验:准备两根试管,装入10毫升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第一根试管让学生往里吹气,另一位同学将空气注入注射器,再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注入第二根试管,发现第一根试管变浑浊,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气体有明显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多。
二氧化碳的产生与什么结构有关呢?我们这节课来复习人体呼吸。
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多于吸入的空气。
师生互动,用一个小实验自然得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
在复习知识点前,老师布置了三道选择题,看下大家前期掌握情况。
1.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A.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通过学生得分率来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对呼吸系二、呼吸系统的组成D.感受气味的刺激2.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易进入气管,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A.咽B.气管软骨C.会厌软骨D.喉3.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肺部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模拟示意图。
第六章能量与呼吸【知识梳理】一、呼吸作用1、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是指吸入空气,呼出肺里的废气生理现象。
呼吸作用: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生物体内有机物(如葡萄糖)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2、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实验袋内植物要新鲜,要形成对照,放暗处不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氧气。
实验结果:氧气变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3、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的实验三组形成对照,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多,呼吸作用旺盛。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区别和联系:两者相互依存,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二、人体的呼吸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使空气温暖湿润清洁,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呼吸运动由人体胸廓和呼吸肌完成:人体胸廓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组成,呼吸肌由肋间肌和膈肌(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组成.3、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4、气体交换⑴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吸气时,夹紧B管的橡皮管,空气进入A管,但石灰水不变化,说明吸收的气体——;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空气进入B管,石灰水变化是——,说明呼出的含较多的——气体。
⑵肺泡适宜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多;肺泡壁薄;肺泡外有——血管,与肺泡壁一样,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⑶气体交换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⑷气体交换过程:在肺泡处,氧气由肺泡进入其周围毛细血管,二氧化碳则相反,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在组织细胞处,氧气由其周围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则相反,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⑸气体进出人体的途径:02呼吸运动)02(扩散) 02 02 02(扩散)02 空气→←肺泡—→←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细胞C02C02C02C025、人体肺活量: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总量。
(以测定时的最大值为准)6、呼吸作用的应用呼吸作用的强弱与含水量、温度、生命状态、空气成分等因素有关。
能量与呼吸教学目标: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有关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分析;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与学互动设计:1、提出问题:(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冋?(3)植物有没有呼吸?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组织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发言。
2、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1)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吸收氧气: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
总结:植物在呼吸时吸收氧气。
(2)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植物在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3)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放出热量: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热。
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通过上面的三个实验,进一步概括和综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且用公式表示呼吸作用。
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出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联系的表格,组织学生按照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
5、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提问:(1 )为什么在栽培农作物时常常要松土?(2)保存水果、蔬菜或粮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为什么通气不良的菜窖会缺氧,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根据提出的导学问题进行自主复习基本概念对相关的呼吸作用的实验进行具体分析复习巩固,特别是对于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研究。
练习巩固: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进行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的问题。
课后追记得:这节课我还是通过让学生绘制叶片结构图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然后再充分利用图片、动画、视频资料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效果很好。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理解水平)。
学习重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例1.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A.口腔B.咽C.喉D.气管例2.在吸气时鼻的功能是( )①清洁空气②温润空气③消灭细菌④温暖空气⑤气体交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④D.③④⑤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鼻腔内部有鼻黏膜,它能分泌黏液,所以能够清洁空气、湿润空气。
在鼻黏膜上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还可以温暖空气。
资料分析1、(1)长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不仅四肢和全身肌肉骨骼在活动,而且胸腹起伏剧烈,嘴张开,呼吸急促。
(2)一个人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测得体温37℃。
讨论: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量从哪里来?2、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分析内容,围绕讨论题进行分析,尝试解决问题。
1).为什么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2)高纬度的北欧地区冬天气候非常寒冷,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他们的鼻孔狭长,鼻管变长,形成“狭鼻”,而生活在低纬度赤道地区的居民,为适应终年高温潮湿的环境,鼻孔很大,形成大鼻子,也称为“广鼻”。
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居民,形成过渡性的“中鼻”。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为“中鼻”。
你能说说为什么处于不同纬度的人们鼻形差别这么大?(提示:想想鼻子有什么作用?)随堂反馈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的,呼吸系统中的、、、、,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2.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
3.气管内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有抵抗和的物质。
4.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呼吸道还能通过其内的对吸入的空气起、、的作用。
WGYB-SW-07-028
《能量与呼吸》复习学案
编写人:李云 审核人:熊正财 编写时间:2013-01-04 班级 姓名
【复习目标】
1.能说出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举例说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2.能说出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知道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能说出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复习重难点】
1.能说出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举例说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2.能说出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能说出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 合作学习 归纳整理 【知识链接】
光合作用的公式: + +
(原料) (产物)
【复习过程】
1.生物体的细胞分解 ,生成 和 ,同时释放 的
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2.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是什么(实质)?请用公式表示。
实质:
公式:
3.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4.请写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蔬菜、水果的储藏条件:
小麦等粮食的储藏条件
作物松土:
清晨去树林中锻炼身体,科学吗?
5. _________
6.仔细观察肺的结构示意图,找一找肺有哪些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的进行?
(条件) (场所)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__ __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1千克绿豆能发出6千克绿豆芽。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 ( )
A .不变
B .增多
C .减少
D .先少后多
2.人体与呼吸运动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 )
A.腹部肌肉
B.背部肌肉
C.胸大肌
D.肋间肌和膈肌
3.关于植物呼吸场所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在叶部进行
B .只在根部进行
C .只在茎部进行
D .活着的部位都能进行
4.下列哪一项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 )
A. 氧和二氧化碳
B. 氧和有机物
C. 水和二氧化碳
D. 水和有机物
5.(2010盐城)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
如果I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葡萄糖
D .尿素
6.下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
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 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 管的橡皮管。
进行多次后, (填“A ”或“B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
(2)在实验中设置A 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 .血液
B .肺泡
C .细胞
D .气管
A B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
被 ;当 和 舒张,
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复习反思】
【课后任务】
复习已经完成的新课学案、复习学案、课本重要内容 呼吸处
空气出口 空气进口
澄清的
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