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学前儿童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答案34
- 格式:doc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12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主体我“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agent)、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
2.社会性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
3.关键期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
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
4.分离焦虑是指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依恋以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表现出的伤心、痛苦,并且强烈的拒绝分离。
5.想象个体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图像的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组织、加工,从而使个体建立新的图形模式,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6.儿童自闭症又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
观察和研究普遍证明,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初生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舞动,都是原始的情绪反应。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倾向认为,婴儿天生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与爱,经典婴儿情绪发展理论的代表人华生还详细地描述了这些情绪的原因与表现:
怕。
新生婴儿的怕主要由大声和失控引起。
当婴儿静静地躺在毯上时,器皿落下、屏风倒落等等,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
(单选题)1: 小学儿童首先掌握的时间单位是()
A: 与个人生活经验有关
B: 与个人生活制度有关
C: 与家庭教育有关
D: 与课堂学习有关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
A: 立即实现
B: 经过很短时间就能实现
C: 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D: 需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依德
B: 皮亚杰
C: 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
D: 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儿童入学后,对他们的口头言语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在口头言语形式方面,迅速发展起来的是()
A: 独白言语
B: 对话言语
C: 情境性言语
D: 积极言语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下列不符合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的是()
A: 从表面到内部
B: 从简单到复杂
C: 从抽象思维发展到具体思维
D: 从呆板的思维发展到灵活的思维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过程是()
A: 和“概念的形成”含义相同
B: 一次完成的
C: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D: 对概念的精确内涵的掌握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下面研究方法中时间短,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的是()。
离线作业考核《学前儿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自我意识答: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E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视敏度答: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
3.感觉统合失调答:人体的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大脑不能将来自身体各部的感觉信息进行充分的加工整理,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便发生了感觉统合失调。
4.自变量答: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的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
5.深度知觉答: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6.儿语答:母亲自发地根据婴儿对母亲话语的反应采取有效的声调,这就是儿语。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幼儿想象的普遍特点有哪些?答:(一)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2.婴儿期的教育原则是什么?答:无批评原则无压力原则3.幼儿神经过程发展有哪些幼儿特点?4.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答: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发育非常迅速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从出生到7岁,腑重量增加近 4 倍,7 岁左右巴基本接近成人。
与此同时,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为建立各种条件反射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脊髓和脑干在出生时即已发育成熟,而小脑发育则相对较晚,从其岁左右迅速发育,3---6 岁逐渐发育成熟。
所以,1 岁左右学走路时步履瞒珊,3 岁时己能稳稳地走和跑,但摆臂与迈步还不协调到 5~6 岁时,就能准确协调地进行各种动作,如走、跑、跳、上下台阶,而且能很好地维持身体的平衡。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A.错误B.正确2.注意的指向性包括()。
A.不同的指向会获得不同的反映B.把活动重心放在某一具体事物上C.选择一部分事物作为活动对象的过程D.这个过程受自身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影响3.协同记忆法是培养幼儿记忆力的主要方法。
()A.正确B.错误4.幼儿中期,已经从主次关系、系统性、顺序性几个方面入手去观察事物。
()A.错误B.正确5.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A.想象依靠表象而存在B.表象为想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C.表象依靠想象而存在D.想象为表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6.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包括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A.正确B.错误7.作为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事物认识的直接性和概括性。
() A.正确B.错误8.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的心理特征系统。
A.稳定B.发展C.分化D.独特9.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抽动症一般会自行消失。
()A.正确B.错误10.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A.错误B.正确11.()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B.儿童创造力C.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D.儿童发展的可能性12.费根通过研究发现,21-25周的婴儿在间隔14天以后还能够再认大多数视觉刺激物。
()A.错误B.正确13.5—6岁的幼儿,幼儿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初步懂得男孩和女孩的区别。
()A.正确B.错误14.儿童自闭症(名词解释)1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婴儿动作发展的机体不对称原则。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2.幼儿的注意转移不会受前后两种注意对象性质对比的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未开化社会,而西方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分较低。
()A.正确B.错误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抽动症一般会自行消失。
()A.正确B.错误3.()的建立,被用作记忆发生的指标。
A.习惯化B.重学自省C.适应D.经典条件反射4.()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A.理解B.比较C.观察D.分类5.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包括什么?6.幼儿想象的普遍特点是()。
A.无意想象占据主导地位B.有意想象逐步发展C.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D.想象的极大夸张性与现实合理性。
7.按照爱瑞斯的观点,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归纳为()。
A.身体运动协调障碍B.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C.身体平衡功能障碍D.视、听觉及语言障碍8.运用谈话法方法时应注意()A.把握谈话方向,内容要围绕研究目的展开B.主试事前要熟悉儿童,并与其建立亲密的关系C.提出的问题明确,使儿童容易理解和回答D.随机的谈话方式9.1—12个月婴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训练手眼并用B.开展亲子游戏C.多与婴儿交流D.注意感情关怀10.感觉统合指将人体各部分的感觉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首先系统提出的。
A.斯金纳B.华生C.皮亚杰D.爱瑞斯1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A.正确B.错误12.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13.婴儿时间知觉的发展遵循以下规律:()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是年龄的函数,随年龄增长而递增B.时间知觉的精确性是幼儿经验积累或后天学习的结果C.婴儿先知觉和理解较大的时间单元,后知觉和理解较小的时间单元和更大的时间单元D.婴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14.直接理解是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的,需要中介实现的思维过程。
()A.错误B.正确15.安斯沃思等通过()研究法研究幼儿依恋。
学前儿童心理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幼儿的记忆以()为主,所以复习的间隔时间应比成人更短,及时的复习能更好的保持记忆内容。
A.长时记忆B.机械记忆C.意义记忆D.短时记忆正确答案:D2.新生儿对复杂的图形更加偏爱,对成形的图案注视的时间更长。
这说明新生儿已经有了A.注意的精确性B.注意的分析性C.注意的选择性D.注意的广泛性正确答案:C3.幼儿在活动时的动机会影响到()的效果。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意义记忆D.理解记忆正确答案:B4.()在婴儿时间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
A.生活制度B.生理发展C.心理发展D.思维出现正确答案:A5.幼儿对左右方位的分辨很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方法。
A.分类记忆法B.适当背诵法C.联想记忆法D.比较记忆法正确答案:C6.研究发现,遗尿儿童同卵双生子患病率比异卵双生子()。
A.高B.低C.相同D.稳定正确答案:A7.()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知觉B.感觉C.感受性D.绝对感受性正确答案:B8.()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A.理解B.比较C.观察D.分类正确答案:C9.作为幼儿注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注意分配是有一定条件的。
下列哪项不是注意分配的条件。
A.对注意对象非常熟悉B.需要意识控制C.达到自动化的程度D.无需意识控制正确答案:B10.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这样,5 个脚趾形成扇形。
这是()反射。
A.巴宾斯基反射B.巴布金反射C.抓握反射D.怀抱反射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记忆的精确性的内容包括()。
A.记忆能力的发展B.记忆的水平C.记忆内容的完整性D.回忆的错误率正确答案:CD2.角色游戏是以()和(),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A.夸张B.模仿C.想象D.记忆正确答案:BC3.帮助婴儿增进言语表达能力上,父母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A.重复婴儿所说的话;B.把发出的词音与实物联系;C.帮助婴儿补好完整的句子;D.使用确切的词语正确答案:ABCD4.影响幼儿无意记忆发展的因素包括()。
认知心理学19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从一些特殊知识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思维过程”属于哪种推理类型?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概率推理
D.自然推理
答案:B
2.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多少个单位?
A.3
B.5
C.7
D.9
答案:C
3.高事件率导致警戒水平的快速下降可以出现在分钟内?
A.1至3分钟
B.3至5分钟
C.5至8分钟
D.8至10分钟
答案:C
4.“心理旋转连续扫过中间所有可能角度”属于心理旋转的哪一特性?
A.渐进性
B.连续性
C.个体差异性
D.可控性
答案:B
5.“认为人的知觉存在两种系统,一是特征系统,二是客体系统”属于哪种结构优势效应的解释理论?
A.两种知觉系统说
B.自动加工论
C.推论说
D.编码说
答案:A
6.“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映像”属于“鬼域”理论的哪一层?
A.映像鬼
B.特征鬼
C.认知鬼
D.决策鬼。
学前儿童心理学19春在线作业2-000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是影响交往发展的关键因素。
A.大脑成熟B.社会性发展C.个性品质D.亲子关系答案:C2.吸吮反射、觅食反射属于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定向反射D.交叉反射答案:B3.()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B.儿童创造力C.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D.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答案:A4.()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A.实验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答案:B5.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儿童()中发生的。
A.交往B.思维C.活动D.感知觉答案:C6.幼儿活动时的动机会影响到()的效果。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意义记忆D.形象记忆答案:B7.幼儿有意记忆的特点不包括()。
A.需要成人的引导与教育B.受行为的动机影响C.受幼儿心理影响D.受外界评价的影响答案:C8.在幼儿期,把()变成幼儿活动的对象有助于记忆效果的提高。
A.记忆对象B.记忆过程C.记忆结果D.记忆能力答案:A9.()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人的研究。
A.整体研究B.差异研究C.分析研究D.相关研究答案:C10.()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A.实验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答案:B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从简单到复杂B.从具体到抽象C.从被动到主动D.从零乱到成体系答案:ABCD12.影响幼儿无意记忆发展的因素包括()。
A.活动对象的物理性质B.记忆对象与幼儿自身的关系C.幼儿关注对象重点的差异D.活动对象的本质答案:ABC13.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有()。
A.注意障碍B.冲动任性C.学习困难D.活动过多答案:ABCD14.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的原因是()。
教育心理学19春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每天()的家庭作业是最佳的
A.1小时以内
B.1——2小时
C.2——3小时
D.3小时以上
答案:B
2.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答案:C
3.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答案:A
4.()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答案:C
5.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冯特
B.桑代克
C.巴浦洛夫
D.华生
答案:B
6.()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
A.内在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离线考核
《幼儿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奥鹏东师
离线考核
参考答案
试读1页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
1. 无意想象
答:无意想象,亦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想象。
即是在某种刺激下,人在无意当中进行的、不由自主的、无意识的想象。
人们看到天空的浮云,会把看似相像的云朵想象成骆驼、老虎、小孩追赶羊群等。
梦是无意想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无意想象最典型、最极端的例证。
梦是人在睡眠状态发生的、不受人的高级意识支配的想象活动。
2.直觉行动思维
答:直觉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
3.抑制过程守恒
抑制过程守恒: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
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
按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脑各个部分,时刻都有兴奋与抑制交替转换的活动,兴奋和抑制可相互诱导;作为大脑皮质基本神经过程之- -的抑制,有条件性抑制和非条。
学前儿童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答卷标准答案:C14.幼儿期的语言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用标准答案:ABCD15.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情感B.性别角色认同C.道德发展D.同伴关系标准答案:ABCD16.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B.注意C.记忆D.思维标准答案:ABCD17.幼儿期的身体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生长B.运动C.感官D.健康标准答案:ABCD18.幼儿期的情感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情感认知B.情感表达C.情感调节D.情感体验标准答案:ABCD19.幼儿期的性别角色认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性别身份B.性别行为C.性别态度D.性别角色标准答案:ABCD20.幼儿期的道德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道德情感B.道德思维C.道德行为D.道德判断标准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5分)2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的学科。
正确标准答案:错误22.幼儿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存在阶段性的特点。
错误标准答案:错误23.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正确标准答案:正确24.幼儿期的身体发展和认知发展是相互独立的。
错误标准答案:错误25.幼儿期的道德发展是受到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的。
正确标准答案:正确14.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主要以注意作为主要操作指标。
答案: BCD15.培养幼儿记忆的方法主要包括()。
答案: ABCD16.新生儿的教育包括丰富的感知刺激和适宜的视觉刺激。
答案: AB17.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和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答案: ABCD18.婴儿期主要存在感知运动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和前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答案: AB19.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包括体内贮铁不足、铁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以及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B.儿童创造力C.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D.儿童发展的可能性2.大脑有明显实质性损害、低能儿童及精神病等均不属于多动症。
()A.正确B.错误3.婴儿最初的情感体验是同情心。
()A.错误B.正确4.儿童的图片观察概括化可以分为()阶段。
A.认识“个别对象”阶段B.认识“空间联系”阶段C.认识“因果关系”阶段D.认识“对象总体”阶段5.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A.想象依靠表象而存在B.表象为想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C.表象依靠想象而存在D.想象为表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6.结合实例分析婴儿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7.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指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婴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婴幼儿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A.正确B.错误8.绝对感受性是是指幼儿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A.正确B.错误9.现在广泛采用的()等,都是以注意作为主要操作指标的。
A.条件反射B.感觉偏爱法C.习惯化法D.吸吮抑制法10.角色游戏是以()和(),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A.夸张B.模仿C.想象D.记忆11.()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A.整体研究B.差异研究C.分析研究D.相关研究12.比较条件从泛化到集中化是幼儿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A.正确B.错误13.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14.幼儿有意记忆的特点主要包括()。
A.需要成人的引导与教育B.受行为的动机影响C.受自身记忆水平的影响D.受外界评价的影响15.无意性是幼儿心理活动的显著特征。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新生儿的教育包括()。
A.丰富的感知刺激B.适宜的视觉刺激C.成人的训练D.多种能力培养2.幼儿的想象力可以通过()来进行训练。
(单选题)1: “视崖”实验研究表明2 个月的婴儿具有
A: 大小知觉
B: 方位知觉
C: 时间知觉
D: 深度知觉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的建立,被用作记忆发生的指标。
A: 习惯化
B: 重学自省
C: 适应
D: 经典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能够在较短时间收集大量被试进行研究,得出结果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缺点是由于研究时间短,研究不够系统,不客易看到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和关键的转折点。
这是()研究方法。
A: 纵向研究
B: 横向研究
C: 整体研究
D: 分析研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他人关于自己外表、形象的印象是()的组成部分。
A: 客体自我
B: 主体自我
C: 本体自我
D: 镜象自我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2 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
A: 游戏
B: 语言
C: 动作
D: 感知觉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是婴儿学习的先决条件。
A: 记忆
B: 注意
C: 感知觉
D: 思维
正确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