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患者有效护理对策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685.27 KB
- 文档页数:2
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B组采用循证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量表、SDS量表及SCL-90量表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前的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及其他明显的不良情绪,干预后B组的SAS量表、SDS量表及SCL量表的评估结果要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先兆流产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及其他不良情绪,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
先兆流產是指在妊娠早期出现的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伴有轻微下腹痛和腰酸的一种疾病,其可能导致流产,也有可能经过适当治疗后继续妊娠,因其可能导致流产,故孕妇多存在明显的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的存在对孕妇极为不利[1]。
本文就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50例。
A组年龄20~39岁,平均(28.9±4.4)岁,住院时间4.5~21.0 d,平均(10.2±3.7)d;有流产史者32例,无流产史者118例;初次妊娠101例,再次妊娠49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0例,大专27例,高中52例,中专27例,初中34例。
B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9.1±4.1)岁,住院时间4.5~22.5 d,平均(10.4±3.5)d;有流产史者31例,无流产史者119例;初次妊娠102例,再次妊娠48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2例,大专28例,高中51例,中专28例,初中31例。
先兆流产怎么有效护理好呢我们都知道先兆流产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孕妇还有孩子来说都是很危险的,关于先兆流产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其实就是很容易会导致胎儿的流产的,就需要做好平时先兆流产的护理才行的,那么如何护理好呢?先兆流产对孕妇和胎儿的威胁都很大,一定要好好治疗,同时平常的时候也要注意才能防止病情加重,所以,大家在发现自己患病之后,要积极的进行护理。
1、生活有规律,注意个人卫生:要防止肠道感染,以免因腹泻引起流产。
营养方面,食物要易消化,但应注意,不要骤然改变饮食习惯,同时应尽量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出血后需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出血,4~5天的安心静养是很必要的。
孕妈咪需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必要的情况下服用保胎药物。
但也不是“绝对卧床”,适当下地走动、散步也是应该的。
否则长时间躺在床上,精神容易萎靡不振。
3、保胎不能乱用药:孕妈咪发现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而不要自己随意选择保胎药。
因为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如不能针对原因选择保胎药物,就会对胎儿很危险。
比如,晚期的先兆流产(妊娠超过3个月但不足28周),多因宫颈内口松弛引起,如要保胎除使用保胎药,还要加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和其他手段辅助治疗。
4、防寒保暖,增强免疫:发生先兆流产的女性免疫力容易低下,此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在秋冬季节要预防感冒。
生病后不要久拖不治,更不可自己买药吃,应先咨询医生再用药。
5、针对原因保胎:出现先兆流产后是否导致流产,常取决于胚胎是否异常。
经过休息和治疗后引起流产的原因被消除,还是可以继续妊娠的。
比如,仅仅是因过度疲劳、体力劳动、腹部外伤等引起先兆流产,只要胚胎是健康的(由专科医生判断)就可以保胎。
若是因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先兆流产,可用黄体酮、维生素E或补充甲状腺素等治疗。
6、不宜保的不必强行保胎:如果胚胎本身有缺损或胎盘异常导致胎儿死亡、病毒感染、母体全身性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生殖器官畸形及外伤导致的先兆流产,哪怕再努力,也是保不住。
护理人员先兆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20周之前自然失去胎儿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孕期并发症。
而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但胎儿尚未流失的情况。
先兆流产不仅给孕妇带来身体上的困扰,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对护理人员进行先兆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的了解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先兆流产的状况先兆流产在孕妇中的发生率相当高,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000万例的早期流产。
在中国,先兆流产的患病率较高,部分地区更是达到10%以上。
而且,先兆流产的病因复杂,不同季节、地域、人口群体的先兆流产发病情况也有所不同。
先兆流产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腹痛、子宫收缩等症状,部分孕妇可能会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研究表明,先兆流产的患者在体重、胎儿发育、子宫大小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
对先兆流产的及时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响因素1. 生活环境孕妇的生活环境对先兆流产的发病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习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等,都可能会对孕妇的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增加先兆流产的发病率。
改善孕妇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先兆流产至关重要。
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先兆流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孕妇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下,都可能会对自身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先兆流产的患病率。
护理人员在对待先兆流产患者时,需要给予其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减少心理因素对先兆流产的影响。
3. 营养状况孕期的营养状况对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营养不良或者饮食不均衡都可能会增加先兆流产的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对孕妇的饮食习惯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孕妇在孕期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减少先兆流产的发生。
4. 疾病因素除了上述的因素外,孕妇如果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可能会增加先兆流产的发病率。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进行重点关注和护理,帮助其控制疾病,降低先兆流产的风险。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安静的房间里,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先兆流产,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护理。
中医护理,讲究的是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下面就是我的想法。
一、病情评估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流产次数、原因、症状等。
2.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判断其体质和病因。
3.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评估其心理压力。
二、中医护理措施1.起居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阴暗。
(3)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松的户外活动。
2.饮食护理(1)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3)适量饮用温性饮品,如姜茶、红糖水等。
3.情绪护理(1)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焦虑情绪。
(2)引导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如倾诉、写日记等。
(3)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
4.药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
(2)煎药、服药过程中,注意药量的调整和观察患者反应。
(3)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中成药,如逍遥散、固冲汤等。
5.按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如揉、按、擦等。
(2)按摩部位以腰腹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主。
(3)按摩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6.功能锻炼(1)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如瑜伽、太极等。
(2)锻炼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
(3)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增强体质。
三、护理效果观察1.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
2.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
3.观察患者流产症状的改善情况。
4.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患者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恢复情况。
四、护理并发症预防1.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2.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抵抗力。
4.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这个方案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患者的希望之路。
先兆流产护理措施什么是先兆流产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等症状,但胎儿的嵌入尚未解除,子宫口尚未扩开,并未发生任何明显的胎儿的排出,反复出现这样的症状可以预示胎儿有继续发育的机会。
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的可能性。
先兆流产的护理措施1. 休息和避免剧烈运动休息是保胎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孕妇在出现先兆流产的情况下,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和剧烈运动。
在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2. 忌用药和忌性生活孕妇在发生先兆流产后应忌用任何药物,特别是常见的止痛药与抗生素。
此外,为了避免刺激子宫,孕妇在先兆流产期间不宜过于劳累,应尽量避免性生活,以减少子宫肌肉的刺激。
3. 合理膳食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孕妇身体的恢复和保胎。
孕妇应保持饮食均衡,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对于胎儿的发育和保胎非常重要,可以选择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和新鲜蔬果等。
4. 避免精神刺激孕妇在先兆流产期间要尽量避免面对各种精神刺激。
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以与朋友、家人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阅读等。
避免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和长时间的沉溺于电视、网络等娱乐消遣活动。
5.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孕妇的身体恢复和保胎都非常重要。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适当的午睡也是可行的,但不应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6. 定期产检孕妇在出现先兆流产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并定期进行产检。
医生会通过B超等检查手段来了解胎儿的情况,并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定期产检不仅可以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总结先兆流产是孕妇在怀孕早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的可能性。
在面对先兆流产时,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合理饮食,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定期进行产检。
简述先兆流产保胎病人的护理措施先兆流产是指孕妇有出血、腹痛等不适症状,提示胎儿可能会发生流产的情况。
对于先兆流产保胎病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的护理措施:
1. 安静休息:让病人尽量躺在床上,保持安静。
避免剧烈的运动和剧烈的行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 观察出血量和性质:如果有流产的迹象,如阴道出血量增加而且呈暗红色或棕色,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出血量的变化,并记录每小时出血量和出血性质。
3. 检查胎儿情况:对于妊娠12周以上的先兆流产病人,应定期检查胎儿情况。
如有必要,可请专家进行B超检查或其他检查,以确定胎儿的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
4.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病人必要的药物治疗,如维生素、孕酮等。
护理人员应按医嘱规定给予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反应,如有必要及时报告医生。
5. 提供心理支持:先兆流产保胎病人情绪容易波动,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充分的关爱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安慰,增强其信心和勇气,以帮助其度过难关。
总之,对于先兆流产保胎病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必要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以保护母胎的安全,增加胎儿的存活率。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2甸县边阳镇中心卫生院 550102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的参考文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干预从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先兆流产;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1.前言随着当前我国开放二胎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响应政策号召,追求家庭美满幸福,开始考虑生二胎,当今社会丰富的医疗资源,先进的医疗技术将为分娩产妇及胎儿保驾护航。
然而,经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产妇心里负担过重,这可能导致产妇生理上的障碍,从而导致先兆流产的发生。
先兆流产是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随后出现阵发性腹痛或腰背痛。
患者常排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可持续数天或数周,无妊娠物排出。
目前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主要为对抗磷脂综合症,糖尿病黄体功能不全和维生素缺乏等病症进行治疗,并着重对孕激素补充治疗。
相关文献指出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有其优势,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近十年CNKI的相关文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四方面进行较系统的整理归纳,以期可以给先兆流产的临床护理开辟新的道路,可以为孕妇保健提供新思路。
2.先兆流产中医护理干预2.1生活起居护理先兆流产孕妇的生活起居护理极其重要,它不仅关乎孕妇的健康,而且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密不可分。
刘小玲[1]将个体化护理(日常会阴护理)融入到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中,选取了80例先兆流产患者,对其中40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最终患者的SAS评分。
结果显示实行个性化护理能减轻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梁丽枝[2]将生活起居应用到先兆流产的孕妇日常护理中。
该研究选取了12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给予生活起居护理。
结果显示实施生活起居护理可以降低先兆流产孕妇各项评分,且缩短其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下腹疼痛时间,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科普:先兆流产是什么,如何护理先兆流产是指怀孕前三个月的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宫缩、腰痛等症状,而不伴有阴道流血。
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这些症状有可能演变成流产。
因此,对于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我们需要进行及时的护理。
以下是先兆流产护理的六点要点:1.注意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孕妇应该立即卧床休息,尽可能避免活动,因为孕妇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造成子宫收缩,所以孕妇应该及时休息,可以作为护理的第一项措施。
1.调整饮食在孕妇出现先兆流产的时候,维持身体的平衡非常重要。
因此,孕妇需要注意调整饮食,尽可能地多吃一些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有营养的东西,比如蔬菜水果、多喝白开水等。
对于脾胃虚弱、久病的孕妇,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调整饮食,切勿暴饮暴食,以免过多给胎儿造成压力。
1.调暖房间孕妇的体温调节能力会有所下降,体验到的寒冷感觉较强,孕期假如孕妇经常遭受寒冷刺激,就会导致子宫收缩,促使先兆流产的发生。
因此,孕妇需要保温,家中用热水袋等方式照顾孕妇保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及时治疗对于孕妇来说,如果出现先兆流产现象,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依据医生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用药。
同时,孕妇平时也应该多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有助于提高护理的效果。
1.密切观察病情孕妇在护理先兆流产期间,还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病情,及时跟医生沟通,主动配合医生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
1.保持乐观孕妇在发生先兆流产时,需要积极乐观面对,并信任医生的治疗。
同时,要树立信念,相信胎儿健康发育的可能性,让自己和胎儿迎来更好的未来。
先兆流产的症状有哪些?1.阴道流血如果怀孕初期出现血液分泌物,可能是先兆流产的症状之一。
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联系医生并就医。
1.腰部疼痛腰部疼痛是先兆流产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果在怀孕初期经常出现腰部疼痛,那么要及时咨询医生。
1.经期样的痛经怀孕初期出现经期样的痛经,可能是先兆流产的症状之一。
先兆流产的护理
妇女妊娠28周以前出现阴道流血、下腹痛、腰酸、小腹坠胀等症状,称为先兆流产,中医称“胎动不安”。
先兆流产的护理要点:
1、立即卧床休息,居室应清洁、宁静。
2、做好心理护理。
孕妇因病会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易加速流产,要多疏导,帮期消除顾虑,保持心情舒畅以利安胎。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以减轻腹压。
4、加强营养,食物要易消化,忌辛辣助热之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以免因腹泻引起流产。
5、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禁用妊娠禁忌药物;妊娠3个月内勿抬重物,勿攀高,勿远游,避免疲劳,经免伤胎;尽量避免性生活。
先兆流产是指在怀孕前20周出现阴道流血、下腹痛等症状,但胎盘、羊水膜尚未破裂,子宫口尚未开放,胎儿尚未排出的情况。
先兆流产的发生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了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护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先兆流产的护理问题和护理目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先兆流产的护理问题1.1 孕妇的心理问题孕妇发生先兆流产后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沮丧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抑郁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孕妇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1.2 孕妇的生理问题先兆流产常常伴随着阴道出血、下腹痛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孕妇的生理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1.3 胎儿的健康问题先兆流产对胎儿的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发育异常并采取措施。
1.4 家庭的心理问题孕妇家属往往也会陷入焦虑和恐惧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家属交流,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理解孕妇的病情,保持乐观的态度,为孕妇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先兆流产的护理目标2.1 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帮助孕妇树立信心,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利于孕妇的康复和胎儿的健康发育。
2.2 观察和处理孕妇的生理变化密切观察孕妇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证孕妇在发生先兆流产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护理。
2.3 关注胎儿的健康通过B超等检查手段,及时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胎儿的健康。
2.4 做好家庭的护理工作通过与家属的交流,解答疑惑,帮助家属理解病情,加强家庭护理,为孕妇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孕妇的康复创造条件。
对于先兆流产的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孕妇的心理、生理和家庭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全面、全心、全力地进行护理工作,帮助孕妇度过难关,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先兆流产患者有效护理对策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先兆流产患者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方法运用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观察患者的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121例患者保胎成功者113例,占93.39%,效果反复5例,失败者3例2.47%,总有效率达97.52%。
结论加强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先兆流产;护理对策先兆流产是自然流产的最早阶段,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或并有阵发性下腹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天数相符,经过休息和治疗后症状消失,妊娠得以继续[1]。
所以临床上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往往要求保胎治疗。
我院妇科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满意,在治疗中除了及时、科学地使用中、西药物结合和周到的基础护理外,还注意加强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笔者就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收治121例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21例患者,年龄最大41岁,最小20岁,其中20~25岁39例,25~30岁64例,30~40岁15例,40岁以上3例。
先兆流产出现的时间:6~7周11例,7~9周69例,9~12周33例,>12周8例,88%以上有流产史、引产史或生育史,均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活胎。
1.2 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和有效护理,平均住院天数为9 d,保胎成功者113例,占93.38%,效果反复5例,保胎失败者3例,占2.47%。
2 心理状态分析2.1 心情紧张,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常见于有自然流产史、稽留流产史的患者。
她们保胎心切,一旦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阵发性下腹痛,她们就紧张,害怕胎儿保不住。
于是她们容易出现异常焦虑和恐惧心理,产生“痛情绪”和“流产情绪”等负性情绪。
简述先兆流产的处理原则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初期出现一系列腹痛、阴道出血、胎儿心跳减慢等症状,这是胚胎异常发育或者宫腔内环境不稳定的表现。
对于遭遇先兆流产的孕妇来说,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胚胎的发育,降低流产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先兆流产的处理原则。
一、休息与卧床孕妇在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充足的休息。
尽量保持卧床,减少身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减轻子宫的压力。
二、避免性生活性生活会刺激子宫颈口,增加子宫肌肉收缩,从而加重先兆流产的症状。
因此,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避免性生活,直到先兆流产症状完全消失。
三、饮食调理孕妇在先兆流产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同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促进胎儿的发育。
四、药物治疗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一些药物来稳定子宫环境,减轻子宫肌肉的收缩,从而降低流产的风险。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五、心理疏导先兆流产对孕妇来说是一种心理压力,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和焦虑。
因此,家人和医生应给予孕妇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六、定期产检孕妇在先兆流产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通过休息与卧床、避免性生活、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定期产检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胎儿流产的风险,保护胚胎的健康发育。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处理原则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因此,孕妇在遇到先兆流产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
先兆流产患者有效的护理对策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作用。
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先兆流产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期间,个性化护理可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兆流产;个性化护理;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怀孕与分娩是其一生之中重要的阶段,且其对于女性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在怀孕的过程中,作为较为常见的问题,先兆流产对于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会造成流产的问题,继而对女性造成了极大的身心压力[1]。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最早期阶段,其指在妊娠28周前出现腹痛、无妊娠物排出但阴道流血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其会导致孕妇最终出现流产问题。
在临床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干预对于先兆流产患者问题的应对和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大批医护工作者对于如何开展护理服务进行了分析[2]。
本文针对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年龄26~32岁,平均(29.45±1.04)岁;研究组年龄27~32岁,平均(29.38±1.01)岁。
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②做好先兆流产要点的充分告知。
③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些疑惑。
1.2.2 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健康知识护理:医护人员应及时对于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说明,从而帮助患者正确了解这一疾病及其后果并掌握良好的自我护理技巧。
探讨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季娟发表时间:2016-03-04T10:32:56.5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季娟[导读]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精细护理极有必要,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胜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精细护理极有必要,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精细护理;先兆流产;安全性先兆流产通常表现为患者下腹微痛、腰背酸痛以及阴道出血等,阴道出血一般为白带带血,呈暗红色,且无妊娠物排出[1]。
患者发病早期若得到及时的休息及有效的治疗措施,相关临床症状便可得到缓解,妊娠仍会继续,而要是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那么流产将无可挽回,对孕妇及其家属都是不小的打击。
因此,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为探讨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26.3±5.2)岁,孕期36—70d,平均(45.9±1.3)d;对照组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27.1±4.6)岁,孕期36—72d,平均(44.6±3.5)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刘梦雨邹玲风发布时间:2023-06-09T08:04:18.55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刘梦雨邹玲风[导读] 目的:探究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 212300摘要:目的:探究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从我院选取在2021年6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精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有效率。
结果:研究组在护理后的有效率(89.28%)明显比对照护理后的有效率(67.28%)效果明显,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先兆性流产孕妇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在护理后的效率明显增加,此次研究运用到临床护理当中。
关键词:精细护理,先兆流产,有效性先兆流产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1],多表现为宫缩,宫颈口处未扩张,在孕妇出现流产征兆时,应给予患者采取保胎措施,降低流产的几率。
先兆流产通常表现在白带带血[2],患者下腹疼痛,腰背酸疼以及阴道出血等症状。
如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得到及时的休息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下,可以使患者有效的缓解,如果发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流产的可能,这将会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为此,要针对先兆流产孕妇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为先兆流产孕妇提供有修熬过的护理以及安全性。
因此,本次研究从我院选取在2021年6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现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从我院选取在2021年6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8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36岁,平均年龄在(26.45±5.23)岁;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在(25.36±2.45)岁。
临床护理 先兆流产患者有效护理对策的探讨
李淑英
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先兆流产患者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方法 运用专科护
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观察患者的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
果 121例患者保胎成功者113例,占93 39%,效果反复5例,失败者3例2 47%,总有效率达97 52%。
结论 加强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先兆流产;护理对策
先兆流产是自然流产的最早阶段,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或并有阵发性下腹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天数相符,经过休息和治疗后症状消失,妊娠得以继续[1]。
所以临床上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往往要求保胎治疗。
我院妇科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满意,在治疗中除了及时、科学地使用中、西药物结合和周到的基础护理外,还注意加强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笔者就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收治121例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情况 本组121例患者,年龄最大41岁,最小20岁,其中20~25岁39例,25~30岁64例,30~40岁15例,40岁以上3例。
先兆流产出现的时间:6~7周11例,7~9周69例,9~12周33例,>12周8例,88%以上有流产史、引产史或生育史,均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活胎。
1 2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和有效护理,平均住院天数为9d,保胎成功者113例,占93 38%,效果反复5例,保胎失败者3例,占2 47%。
2 心理状态分析
2 1 心情紧张,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常见于有自然流产史、稽留流产史的患者。
她们保胎心切,一旦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阵发性下腹痛,她们就紧张,害怕胎儿保不住。
于是她们容易出现异常焦虑和恐惧心理,产生 痛情绪 和 流产情绪 等负性情绪。
2 2 情绪压抑,产生悲观、失助或孤独心理 常见于高龄孕妇和习惯性流产的孕妇。
当先兆流产的症状加剧或发展为难免流产时,她们情绪十分低落、压抑,担心一旦流产,家属冷落,从而产生悲观、失助或孤独的心理。
2 3 情感脆弱,产生委屈心理 常见于久婚不孕或有过生育史,小孩不幸夭折的患者。
她们多数是经历过某种痛楚或创伤后,情感非常脆弱,常常哭泣不安,诉说自己的委屈,有的甚至盲目迷信宗教,求神拜佛。
2 4 对环境不适应,产生依赖性心理 常见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初次怀孕就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
她们由于住院后环境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患者往往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表现为对环境不适应,依赖性增强。
3 护理对策
3 1 心理护理对策3 1 1 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者,首先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态度热情,关心体贴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让患者产生信任感,从而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病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并采用现身说法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让患者看到希望,解除思想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3 1 2 现代科学证明: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体力恢复,促进健康。
而优美、舒适的环境则与病房的美化,饮食的改善,病友关系的融洽,医患关系的良好等因素息息相关。
所以要努力为患者提供一种优美、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尽快摆脱不良思绪的缠绕,把心理焦虑点转移到积极治疗疾病的心境中去。
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树立自信心,增强自理能力,减少依赖性,安心住院治疗。
3 1 3 对于孤独、失助、委屈者,争取与家人、亲友、同事之间等社会系统的默契配合,关心、理解患者,给予爱的支持,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减轻思想压力。
对盲目迷信宗教者,要给予循循诱导,改变患者对问题的认识,可适当开展一些娱乐活动,促进与病友的交往,在交往中提高自信,改善行为。
3 1
4 告知患者有关先兆流产的有关知识,安排同病种患者讲述亲身经历和感受,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逐步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
3 1 5 音乐是一种治疗心情的调理剂,播放一些轻音乐,以增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3 2 专科护理
3 2 1 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随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是否腹痛加重、阴道流血量增多等,观察出血的颜色和量,并了解患者阴道有无排液和妊娠组织物排出。
指导患者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外阴,穿着宽松的内衣裤,垫消毒会阴垫。
如阴道流血量多时应交待患者保留会阴垫,以便估计阴道流血量,同时,报告医师予以相应的检查及治疗。
预防感染,禁止性生活。
3 2 2 注意腹痛情况及相关处理 按医嘱予镇静、解痉、止血和抑制宫缩等处理。
定期行血和尿妊娠试验检查,并可行B超检查,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
根据先兆流产可能引起的后果,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
如腹痛及阴道流血加重,或胚胎组织物排出应及时报告医师,流出物送病检。
若临床症状加重,B超发现胚胎发育不良, -HCG持续不升或下降表明流产不可避免时,应与患者和家属说明检查结果和需人工终止妊娠的必要性[2],护士应做到态度诚恳、耐心解释、言语明确、
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使其精神放松,排空膀胱,有利于操作及减轻疼痛。
术后对患者更加体贴关心,经常巡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如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等,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3 3 健康指导
3 3 1 活动指导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和休息。
如阴道出血尽量卧床休息,不必过分紧张,当阴道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数天后,即可下床活动,但活动量不宜过大。
妊娠3个月后,根据个人的条件、习惯和爱好,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3 3 2 环境要求 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病房保持安静,如护士在巡视或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四轻。
除护士以身作则外,对患者及家属的高声喧哗也应予以劝阻,并且应保持病房的空气新鲜。
3 3 3 饮食指导 应注意饮食搭配得当,因患者营养不良,则容易引起流产,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少量多餐,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因腹压过高和排便用力过度,也容易引起流产。
如有便秘,可使用开塞露注肛帮助排便。
3 3
4 告知患者性生活应节制,孕早期与孕36周以后避免性生活,特别是有过流产或早产史的孕妇,因为怀孕早期胎儿发育附着在宫壁,发育不完善,这时如发生性行为,子宫将会因性器官高度兴奋而充血、收缩,极易导致流产及容易感染。
另外,应避免阅读和观看与性刺激有关的刊物等。
3 3 5 指导患者远离宠物,如狗、猫等,这些宠物是弓形体寄生虫的主要宿主,可使人患弓形体病,患者受感染,弓形体原虫将迅速进入子宫羊膜,引起胎儿感染而致病,造成畸形或先天性缺陷。
应将宠物移走,并彻底清洁周围环境。
3 3 6 指导患者注意孕期卫生,常换洗衣裤,避免受凉,淋浴热水温度适宜,尽量少去人群多的公共场所。
3 3 7 鼓励患者亲属关心和体贴患者,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使患者心情开朗、愉快、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
3 3 8 指导患者应定期回医院进行产科检查,不适时随时复诊。
4 体会
采取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保证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很必要。
患者一旦出现先兆流产征兆,最易产生焦虑、紧张、忧郁、睡眠障碍等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担心胎儿出现问题是她们最明显的心理障碍[2]。
因患者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保胎效果,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加强心理护理,从而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保胎信心。
其次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还会影响胎儿发育,如孕早期孕妇情绪波动过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高,就可能导致胎儿不健康发育。
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高龄孕妇、有习惯性流产孕妇、不易怀孕者、健康程度欠佳者,一般心理负担较重。
针对这些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同时患者缺乏有关健康知识,需要健康指导[3],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怀孕早期。
通过本组121例患者的观察,我们认为对先兆流产患者,在专科治疗的同时,要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使患者排除心理障碍,处于最佳的状态,积极接受治疗。
这对增强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4-106.
[2] 刘雅萍,刘素清.先兆流产孕妇恐惧心理观察与护理.护理研
究,2001,15(4):226.
[3] 丁小玲,王英姿,李利军.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
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