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桁架计算单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3
三角形挂篮计算书1.三角形挂篮结构形式,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1.1.挂篮总体结构挂篮由三角形主桁架、底模平台、模板系统、悬吊系统、锚固系统及走行系统六大部分组成。
图1挂篮总体结构主桁架:主桁架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
由2榀三角主桁架、横向联结系组成。
2榀主桁架中心间距为6.22米,每榀桁架前后节点间距分别为4.85m、4.1m,总长9.67m,主桁架杆件采用槽钢焊接的格构式,节点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联结。
横向联结系设于两榀主桁架的竖杆上,其作用是保证主桁架的横向稳定,并在走行状态悬吊底模平台后横梁。
图2 主桁架底模平台:底模平台直接承受梁段混凝土重量,并为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提供操作场地。
其由底模板、纵梁和前后横梁组成。
底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其中纵梁采用双[32槽钢和单I32工字钢,横梁采用双[36b槽钢,前后横梁中心距为5.1m,纵梁与横梁螺栓联接。
图3 底模平台模板系统:外侧模的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拼组,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拼组。
外模板长度为4.3m。
内模板为抽屉式结构,可采用手拉葫芦从前一梁段沿内模走行梁整体滑移就位。
图4 外侧模图5 内模悬吊系统:悬吊系统用于悬吊底模平台、外模和内模。
并将底模平台、外模、内模的自重、梁段混凝土重量及其它施工荷载传递到主构架和已成梁段上。
悬吊系统包括底模平台前后吊杆、外模走行梁前后吊杆、内模走行梁前后吊杆、垫梁、扁担梁及螺旋千斤顶。
底模前后横梁各设4个吊点,采用双Φ25精轧螺纹钢筋。
底模平台前端悬吊在挂篮前上横梁上,前上横梁上设有由垫梁、扁担梁和螺旋千斤顶组成的调节装置,可任意调整底模标高。
底模平台后端悬吊在已成梁段的底板上和翼缘板上。
外模走行梁和内模走行梁的前后吊杆均采用单根Φ25精轧螺纹钢筋。
其中外模走行梁前吊点与走行梁销接,以避免吊杆产生弯曲次应力。
锚固系统:锚固系统设在2榀主桁架的后节点上,共2组,每组锚固系统包括2根后锚扁担梁、2根后锚横梁、6根后锚杆。
桁架门式吊机设计计算概要(知识需要分享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一,材料的选用及许用应力:A用公式计算:拉压许用应力:[δ]=δS∕1.5剪切许用应力:[ζ]=δS∕1.5×1.8δS→所选材料的屈服强度值;B直接选取:Q235B板、型钢[δ]= 140 -156 MPa 拉压[ζ]=100-120 MPa 剪切Q345B板、型钢[δ]= 180-200 MPa[ζ]= 120-150 MPaQ235B焊缝强度设计值:[δ]= 90-120 MPa[ζ]= 60-80 MPaQ345B焊缝强度设计值: [δ]= 120-150 MPa[ζ]= 80-100 MPa板厚小于16mm选大值;板厚大于16mm选小值;计算准确可选大值!焊缝形式及高度视其受力及重要程度进行计算后标注;通常贴角焊缝的焊高,可按两焊接件较薄的板厚0.5-0.6倍进行标注;轴铰座板接触应力:[δ]= 200-250 MPa根据铰座转动程度和重要性来合理选择!轴销许用应力:销轴:45调质 HB = 220—250[δ]= 240-260 MPa[ζ]= 150-180 MPa销轴:40Cr调质 HB = 250—280[δ]= 270-300 MPa[ζ]= 160-200 MPa螺栓许用应力:5。
6级[δ]= 130-160 MPa[ζ]= 100-140 MPa8.8级[δ]= 200-260 MPa[ζ]= 140-180 MPa二,主要计算项目:☆主桁架的计算;☆柔性支腿计算;☆刚性支腿计算;☆整机功率计算;☆总体稳定计算;☆重要部件计算;▽主桁架计算;(上、下玄杆计算、直杆计算、斜杆计算、接头计算、斜杆端头焊缝计算、下平联杆计算、自重下桡计算、吊重下桡计算)▽主梁高度、宽度的确定:我公司主要选用三角桁架型主梁,主梁的初始选定高度为跨度的:1/12→1/14。
玄杆材料为Q235可选小值;玄杆材料为Q345可选大值!三角桁架的底宽为主桁高度的0.45H→0。
三角形外挂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三角架纵向间距l a为:1.20m;三角架宽度l为:1.00m;外防护架搭设高度:20.00m;立杆步距:1.50m;立杆纵距:1.50m;三角架高度h:1.60m;2、材料参数三角架的横杆采用钢管,材料为Ф48×3.5,斜杆采用双槽钢,材料为16a号槽钢,腹杆采用双槽钢,材料为8号槽钢。
钢管采用Ф48×3.5钢管。
3、荷载参数本外架使用过程中,三角架的自重荷载为1.000kN,安全网自重为0.005kN/m2,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自重为0.350kN/m2,钢模板荷载为1.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为1.000kN/m2。
立面图二、外挂架计算外防护架计算,以单榀三角架为计算单元,将挂架视为桁架,视各杆件之间的节点为铰接点,各杆件只承受轴力作用。
计算时将作用在挂架上的所有荷载转化为作用在节点上的集中力,进行计算。
1、荷载计算(1)操作人员荷载q1=1.000kN/m2;(2)外防护架自重每米立杆的自重为0.138,每一开间内的立杆排数由l a/b=1.20/1.50=0.800,得到立杆排数为1;外防护架自重为q2=1×20.00×0.138/(1.20×1.00)=2.307kN/m2;(3)安全网自重q3=1.20×20.00×0.005/(1.20×1.00)=0.100kN/m2;(4)脚手板自重q4=0.350kN/m2;(5)钢模板传递过来的荷载q5=1.000kN/m2;(6)每榀三角架自重q6=1.000kN总荷载为q=1.2×(q2+ q3+ q4+ q5+q6)+ 1.4×q1=7.108kN/m2;2、计算简图计算时考虑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挂架上的荷载为均匀分布,化为节点集中荷载,则为:P1+P2=q×l×l a /2=(7.108×1.00×1.20)/2=4.265kN;第二种情况:荷载的分布偏于外挂架外侧时,单位面积上的荷载化为节点集中荷载,P1=P2=q×l×l a /2=(7.108×1.00×1.20)/2=4.265kN;3、杆件内力计算其中,第二种情况为最不利的情况,以该情况下的杆件内力进行强度校核。
实用文档普通钢屋架设计实例1 设计资料北京地区一单跨厂房屋盖,跨度24m ,长度114m ,柱距6m 。
屋架采用24m 芬克式三角形钢屋架,屋架简支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为400mm ×4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级,柱网采用封闭轴线。
厂房内设有一台起重量为Q=30t 的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
钢材为Q235钢,井具有机械性能四项,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180°冷弯试验和碳、硫、磷含量的保证;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
屋面采用波形石棉水泥瓦,自重为0.20kN /m2;木丝板保温层,自重为0.24kN /m2,檩条采用槽钢。
屋面均布活荷载为0.30kN /m2;基本雪荷载为0.30kN /m2。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屋面坡度i=1/2.5,屋面倾角()1/2.52148'arctg α==,屋架计算跨度为030023700l l mm=-=,屋架跨中高度为 23700/5470H mm mm ==,上弦长度为()()0/2cos 23700/20.92812762L l mmα==⨯=,取6节间,节间长度为12762/62127s mm ==,节间水平投影长度为cos 21270.92851975s αα==⨯=mm 。
如图9-18示。
图9-18屋架几何尺寸及内力2 支撑布置根据厂房长度为120m >60m ,跨度l =24m 和有桥式吊车的情况,在厂房两端第二柱间和厂房中部设置三道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及垂直支撑;并在上弦及下弦各设三道系杆。
上弦因有檩条亦可不设系杆。
如图9—19示。
图9-19 屋盖支撑布置(a )上弦支撑系统、(b )上弦支撑系统、(c )上弦支撑系统3 檩条布置1.檩条布置 檩条采用槽钢檩条,每节间放两根,檩距为2127/3=709mm ,檩条跨中设一根拉条。
2.荷载计算 屋面坡度2148'25α=<,雪荷载按不均匀分布最不利情况考虑,取1.250.30.375k S =⨯=kN /m2。
renchunmin一、设计计算资料1. 办公室平面尺寸为18m ×66m ,柱距8m ,跨度为32m ,柱网采用封闭结合。
火灾危险性:戊类,火灾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 屋面采用长尺复合屋面板,板厚50mm ,檩距不大于1800mm 。
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卷边槽钢C200×70×20×2.5,屋面坡度i =l/20~l/8。
3. 钢屋架简支在钢筋混凝土柱顶上,柱顶标高9.800m ,柱上端设有钢筋混凝土连系梁。
上柱截面为600mm ×600mm ,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4.3N/mm 2。
抗风柱的柱距为6m ,上端与屋架上弦用板铰连接。
4. 钢材用 Q235-B ,焊条用 E43系列型。
5. 屋架采用平坡梯形屋架,无天窗,外形尺寸如下图所示。
6. 该办公楼建于苏州大生公司所属区内。
7. 屋盖荷载标准值:(l) 屋面活荷载 0.50 kN/m 2(2) 基本雪压 s 0 0.40 kN/m 2(3) 基本风压 w 0 0.45 kN/m 2(4) 复合屋面板自重 0.15 kN/m 2(5) 檩条自重 查型钢表(6) 屋架及支撑自重 0.12+0. 01l kN/m 28. 运输单元最大尺寸长度为9m ,高度为0.55m 。
二、屋架几何尺寸的确定1.屋架杆件几何长度屋架的计算跨度mm L l 17700300180003000=-=-=,端部高度取mmH 15000=跨中高度为mm 1943H ,5.194220217700150020==⨯+=+=取mm L i H H 。
跨中起拱高度为60mm (L/500)。
梯形钢屋架形式和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
120图1 梯形屋架形式和几何尺寸(虚线为起拱后轮廓)2.檩条、拉条、及撑杆:长尺复合屋面板可以不考虑搭接需要,檩条最大允许间距为1800mm 。
另外,屋架上弦节点处一般应设檩条。
龙门吊设计计算书(ME50t+50t-38mA3三角桁架龙门吊)计算内容:龙门吊结构计算、龙门吊抗倾覆计算设计人:年月日校核人:年月日审定人:年月日目录龙门吊设计计算书 0一、设计依据 (2)二、主要性能参数 (2)三、龙门吊组成 (2)四、龙门吊结构设计计算 (2)五、龙门吊抗倾覆计算 (7)一、设计依据1、《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008);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起重机安装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强度校核计算说明书;5、《特种设备安全法》;二、主要性能参数三、龙门吊组成四、龙门吊结构设计计算(一)提升小车(1)主要性能参数(2)起升机构计算已知:起重能力Q静=Q+W吊具=50t+1t=51t粗选:单卷扬,倍率m=10,滚动轴承滑轮组,效率η=0.91。
见《起重机设计手册》表3-2-11,P223。
则钢丝绳自由端静拉力S:S=QJ静/(η×m)=51/(0.91×10)=5.6t,选择一台8t卷扬机。
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t:∑t= S ×n/k=2.8×5/0.82=17t,选择钢丝绳:6×37—22—1570,GB8918-2006。
(二)C型主梁(以单根主梁分析)(1)计算载荷①额定起重量:Q1=500kN ②吊具自重:Q2=10kN③天车自重:Q3=65kN ④C型主梁自重:q=3.6kN/m(2)载荷系数:冲击系数:k1=1.1((GB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P13)动载系数:k2=1.05 (GB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P11)安全系数:[K]=1.22(3)载荷组合:P=1.1*(500+75)*0.5=316.25kN(4)计算参考数值:C型主梁截面技术特性:[σ]=215MPa E=2.1×105MPa [τ]=145MPa [f]=1/500 (5)内力计算(按最不利工况计算)①最大弯矩:计算简图M = 0.25PL+0.125qL2= 0.25×316.25×24+0.125×3.6×382= 2547.3 kN•m②强度校核:(以上弦计算)σx =Mx/Wx=2547.3×106/20924483=121 MPa安全系数:K=[σ]/σx=215/121=1.7 >[K]=1.22③刚度校核:f max =PL3/48EIx+5qL4/384EIx=316250×380003/(48×2.1×106×21944893353)+5×3.6×380004/(384×2.1×106×21944893353)=10mm<[f]=38000/500=76mm④剪力校核:(最不利工况)Q max =316.25KN A下=12960mm2τmax=1.5 Q max / A下=1.5×316.25×103/12960=37Mpa≤[τ]=145Mpa 验算结果:C型主梁强度、刚度、剪力均符合使用要求。
三角桁架受力分析1 问题描述图1所示为一三角析架受力简图。
图中各杆件通过铰链连接,杆件材料参数及几何参数见表1和表2,析架受集中力F1=5000N, F2=3000N 的作用,求析架各点位移及反作用力。
图1 三角桁架受力分析简图表1 杆件材料参数表2 杆件几何参数2 问题分析该问题属于析架结构分析问题。
对于一般的析架结构,可通过选择杆单元,并将析架中各杆件的几何信息以杆单元实常数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将分析模型简化为平面模型。
在本例分析过程中选择LINK l 杆单元进行分析求解。
3 求解步骤3.1 前处理(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1.定义单元类型及输入实常量选择Structural Link 2D spar 1单元,步骤如下: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 Edit/Delete 命令,出现Element Types 对话框,单击Add 按钮,出现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对话框。
在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列表框中选择Structural Link 2D spar 1,在Element type reference number 文本框中输入1,单击OK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如图2所示。
E 1/Pa E 2/Pa E 3/Pa ν1 ν2 ν3 2.2E11 6.8E102.0E110.30.260.26L1/m L 1/m L 1/m A 1/m 2 A 2/m 2 A 3/m 2 0.4 0.50.36E-49E-44E-4图2 单元类型的选择输入三杆的实常量(横截面积),步骤如下: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命令,出现Real Constants 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出现Element Type for Real Constants对话框,单击OK按钮,出现Real Constant Set Number 1, for LINK1对话框,在Real Constant Set No.文本框中输入1,在Cross-sectional area文本框中输入6E-4,在Initial strain文本框中输入0。
邯郸市北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LDS BH 12030三角桁架龙门吊计算书LDS BH12030三角桁架门式起重机计算书计算:审核:日期:北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科一起重机主要性能参数1.1 额定起重量:120t1.2 起升高度:10m1.3 大车走行距:30m1.4 整机运行速度:0-10m/min1.5 吊梁行车运行速度:0-5m/min1.6 吊梁起落速度:≤0.75m/min1.7 适应坡度:±1%1.12 整机运行轨道和基础:单轨P43 枕木间距,500~600mm卵石道床>350mm二起重机结构组成2.1 吊梁行车:1台(120t,五门滑轮组,双卷扬)2.2 走行总成:2套2.3 左侧支腿:1套2.4 右侧支腿:1套2.5 托架总成:4根2.6 主横梁总成:2根2.7 吊梁扁担:1套2.8 端横联:2套2.9 电缆托架:1套2.10 行车电缆悬挂:1套2.11 行车行程限位:1套2.12 夹轨器:4套2.13 操作平台:1套2.14 电器系统:1套2.15 起重机运行轨道1套三方案设计注:总体方案见图LDS BH 12030-00-0003.1 吊梁行车3.1.1 主要性能参数额定起重量:120t运行轨距:2000mm轴距:2500mm卷扬起落速度:8m/min运行速度:0-5m/min驱动方式:集中驱动自重:8t卷筒直径:400 mm卷筒容绳量:200 m3.1.2 起升机构已知:起重能力Q静=Q+W吊具=120+1.0=1211t粗选:双卷扬,倍率m=12,滚动轴承滑轮组,效率η=0.92, 见《起重机设计手册》表3-2-11,P223,则钢丝绳自由端静拉力S::S=Q静/(η×m)=121/(0.92×12)/2=5.4t,选择JM6t卷扬机;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t:∑t=S×n/k=5×5/0.82=30.4t <32.3t,选择钢丝绳:6×37-21.5-1700,GB1102-74,《起重机设计手册》P195。
结构力学桁架内力计算例题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上去有点儿“高大上”的话题——结构力学中的桁架内力计算。
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儿难度,不过别担心,咱们一起轻松愉快地搞定它!你知道吗?其实桁架就像是搭积木,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搭建规则,就能建造出稳固又美丽的结构。
想象一下,当你在阳光下看到那一座座完美的桥梁,心里是不是充满了自豪感呢?2. 桁架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桁架?好,首先我们得知道桁架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桁架就是一种由杆件组成的结构,通过这些杆件之间的连接来承受外力。
就像是你小时候搭的乐高,一根根小棒搭起来,既坚固又美观。
它的工作原理也很简单,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杆件的受力来分担负荷。
2.2 桁架的应用桁架可不是只在课本上出现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那些大桥、屋顶、甚至是一些高楼的支撑架,都是桁架的身影。
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们的“肌肉”,多么厉害!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些桁架,生活会变得多么不方便?所以,桁架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3. 内力计算的步骤3.1 确定荷载接下来,咱们就要开始内力计算啦!首先,得确定荷载。
这一步就像是上天给你安排了一场运动会,得清楚每个项目的比赛规则。
荷载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横跨河流的桥,车子在上面开来开去,风吹雨打,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荷载。
3.2 分析结构然后,我们就要进行结构分析啦。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像是给桁架做一次“体检”。
咱们得找出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平衡法和切割法。
简单来说,平衡法就像是让你在翘翘板上保持平衡,而切割法则是把桁架分成小块儿,逐一分析。
4. 计算实例4.1 示例介绍好了,来点实战吧!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三角桁架,底边长10米,两边的高度各为5米。
中间有一个荷载是1000牛顿。
大家别担心,这个荷载就像是朋友在你肩上拍了一下,不重,咱们来看看怎么分担它。
JQ140t-40m型(三角钢结构)通用架桥机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过程简要说明:由于架桥机工作状态时,存在两种危险截面的情况:Ⅰ种为移跨时存在的危险截面;Ⅱ种为运梁、喂梁、落梁时存在危险截面,故此须分别对其进行验算和受力分析。
一、主体结构验算参数取值1、三角主梁自重(包括轨道):t/m(单边主梁)2、平车:t/台3、卷扬机:t/台4、验算载荷(40m梯梁):140t5、起重安全系数:1.05运行冲击系数:1.15结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1.56、基本假定主梁现场拼装时重心最大偏差:e=0.1m架桥机纵向移动时吊装T梁钢丝绳倾角:β=±2°二、总体布置说明:1、导梁中心距:6.2m2、导梁全长:72m,前支点至中支点的距离为43m;3、架桥机导梁断面:3.02m×1.35m,总宽6.9m;4、吊装系统采用:2台天车(含卷扬机、滑轮组),2台横梁纵移平车;5、行走系统采用:前部、中部四台平车带动导梁横移。
三、结构验算1、施工工况分析:工况一:架桥机完成拼装或一孔T梁吊装后,前移至前支点位置时,悬臂最长,处于最不利情况,需验算算主要内容:⑴、抗倾覆稳定性验算;⑵、支撑反力的验算;⑶、桁架内力验算;⑷、悬臂挠度验算;工况二、架桥机吊梁时,前部天车位于跨中时的验算,验算内容:⑴天车横梁验算;⑵支点反力的验算;⑶桁架内力验算;工况三、架桥机吊边梁就位时的验算⑴前支腿强度及稳定性验算⑵前、中部横梁强度验算2、基本验算2.1工况一、架桥机拼装完或吊装完一孔T梁后,前移至悬臂最大时为最不利状态,验算内容:⑴抗倾覆稳定性的验算;⑵悬臂时刚度的验算⑶支点反力的验算⑷主桁内力的计算2.2.1施工中的荷载情况=11kN/m(两边导梁自重,含钢轨)⑴主桁梁重:q1⑵天车横梁总成(包括天车横梁、横梁支腿、天车、横梁纵移平车等)自重(单=12t套天车横梁总成)P2(3)前部平车总成:P=7.5t(含单幅横轨)1(4)尾部平车总成:Q1=1.5t(5)尾部连接架: Q2=1t(6)前部连接架:Q3=1t(7)前部临时支撑:Q4=1.5t2.2.3施工验算⑴抗倾覆稳定性的验算(见计算模式图)G配++Q1+Q2P2P3q=11Q3+Q4由于移跨时架桥机前端悬臂,此时为了生产安全,移跨之前应对架桥机尾部适当的配重,设计过程中以25t计算:取B点为研究对象,去掉支座A,以支反力RB代替(由力矩平衡方程):注:配重天车位于A 点横梁之上;悬臂端弯距:M1=1/2×11×432+25×43=11244.5kN.m支撑端弯距:M2=1/2×q1×292+(250+120×2+15)×24.5+ Q2×29 =17288kN.m抗倾覆安全系数K=M2/M1=22188/13394.5=1.53>1.5满足规范要求.⑵支点反力的计算(采用计算模式图示)当架桥机导梁最前端前部平车总成与盖梁垂直时,悬臂最长,中支点受力最大.这里按连续梁计算各支点反力,具体结果如下:RA=308.75kNRB=250+2×120+75+11×72+10-308.75=1058.25kN⑶主桁内力验算a、主桁弯距验算中支点处断面所受弯矩最大:三角桁架截面如图所示其抗弯截面模量W1=2×[4II25b+4IA板1+IA板2+(4AI25b+4×25.6×1+3×7)×(H/2)2]/(H/2)=99729.8cm3其惯性矩I1=W1×(H/2)=13463524.7cm4其中H=2.7m,II25b =5280cm4,AI25b=53.541cm2σ=M1/W1=134.3Mpa<[σ]=157Mpa,即三角桁架抗弯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一、设计题目18m跨三角形钢桁架二、设计资料1、某单层轻型工业厂房,平面尺寸18m×90m,柱距6m,柱高6m,采用三角形钢屋架,跨度18m,屋面坡度i=1/3,屋面防水材料为波形彩钢瓦+50厚玻纤棉+钢丝网铝箔,冷弯薄壁C型钢檩条,檩条斜距1.555m,支撑布置自行设计,无吊车。
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屋架与柱铰接,柱截面尺寸400×600mm;使用温度-5摄氏度以上,地震烈度8度,连接方法及荷载性质,按设计规范要求。
屋架轴线图及杆件内力图见图。
2、荷载标准值如下:(1)、永久荷载(沿屋面分布)屋面防水结构+檩条 0.2KN/m2钢屋架及支撑等自重 0.35KN/m2(2)、可变荷载屋面活荷载(按水平投影)0.50KN/m2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为B类)0.80KN/m2三、要求设计内容1、屋盖结构布置2、屋架杆件内力计算和组合3、选择杆件截面型号,设计节点4、绘制施工图四、课题设计正文(一)屋盖结构布置:上弦节间长度为两个檩距,有节间荷载。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设置在房屋两端及伸缩缝处的第一开间内,并在相应开间屋架跨中设置垂直支撑,在其余开间屋架下弦跨中设置一道通长的水平系杆。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在交叉点处与檩条相连。
上弦杆在屋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等于其节间几何长度;下弦杆在屋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为屋架跨度的1/2。
具体支撑布置如下图:屋架支撑布置1-1剖面图(二)、屋架杆件内力计算和组合1、荷载组合:恒载+活荷载;恒载+半跨活荷载2、上弦的集中荷载及节点荷载如下图:上弦集中荷载上弦节点荷载上弦集中荷载及节点荷载表3、上弦节点风荷载设计值如图所示。
(1)按照规范可知风荷载体形系数:背风面-0.5;迎风面-0.5 (2)上弦节点风荷载为:上弦节点风荷载W=1.4×(-0.5)×0.8×1.556×6=-5.228KN4、内力计算(1)杆件内力及内力组合如下表:(2)上弦杆弯矩计算。
LDS BH12030三角桁架门式起重机计算书计算:审核:日期:一起重机主要性能参数1.1 额定起重量:120t1.2 起升高度:10m1.3 大车走行距:30m1.4 整机运行速度:0-10m/min1.5 吊梁行车运行速度:0-5m/min1.6 吊梁起落速度:≤0.75m/min1.7 适应坡度:±1%1.12 整机运行轨道和基础:单轨P43 枕木间距,500~600mm卵石道床>350mm二起重机结构组成2.1 吊梁行车:1台(120t,五门滑轮组,双卷扬)2.2 走行总成:2套2.3 左侧支腿:1套2.4 右侧支腿:1套2.5 托架总成:4根2.6 主横梁总成:2根2.7 吊梁扁担:1套2.8 端横联:2套2.9 电缆托架:1套2.10 行车电缆悬挂:1套2.11 行车行程限位:1套2.12 夹轨器:4套2.13 操作平台:1套2.14 电器系统:1套2.15 起重机运行轨道1套三方案设计注:总体方案见图LDS BH 12030-00-0003.1 吊梁行车3.1.1 主要性能参数额定起重量:120t运行轨距:2000mm轴距:2500mm卷扬起落速度:8m/min运行速度:0-5m/min驱动方式:集中驱动自重:8t卷筒直径:400 mm卷筒容绳量:200 m3.1.2 起升机构已知:起重能力Q静=Q+W吊具=120+1.0=1211t粗选:双卷扬,倍率m=12,滚动轴承滑轮组,效率η=0.92, 见《起重机设计手册》表3-2-11,P223,则钢丝绳自由端静拉力S::S=Q静/(η×m)=121/(0.92×12)/2=5.4t,选择JM6t卷1409040852836.52500极限尺寸911.00082扬机;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t :∑t=S ×n/k=5×5/0.82=30.4t <32.3t ,选择钢丝绳: 6×37-21.5-1700,GB1102-74,《起重机设计手册》P195。
桁架3个支座反力计算例题及解析一、桁架3个支座反力计算例题(一)例题11. 题目:有一个简单的平面桁架,如下图所示(这里假设你能想象出一个简单的桁架结构,比如三角形桁架,一端固定铰支座,一端可动铰支座,中间还有一个支座,桁架上有几个已知的力作用在节点上,比如在某个节点上有一个垂直向下的10kN的力,在另一个节点有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大小为15kN的力等等,具体数值和方向可以自行设定得更复杂一点哦),计算这3个支座的反力。
2. 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先对整个桁架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静力学平衡原理,对于平面力系,有∑Fx = 0和∑Fy = 0,以及对于这个系统相对于某个点的力矩平衡∑M = 0。
假设固定铰支座为A点,可动铰支座为B点,中间支座为C点。
先以A点为矩心,列出力矩平衡方程,这样就可以先求出B点的支座反力。
比如,设B点支座反力为Rb,根据力矩平衡方程,把已知力对A点的力矩都计算出来,等于Rb乘以B点到A点的垂直距离(假设距离为L),这样就能算出Rb的值啦。
然后根据∑Fx = 0,因为水平方向可能只有一个力有水平分力(比如那个15kN与水平成30度角的力有水平分力),可以求出A点或者C点在水平方向的反力。
最后根据∑Fy = 0,把所有已知力在垂直方向的分力以及已经求出的B点反力都考虑进去,就可以求出剩下的一个支座反力啦。
3. 答案:经过计算(这里把详细计算过程写出来,假设算出B点支座反力Rb = 20kN(向上),A点水平方向支座反力Rx = 13kN(向左),A点垂直方向支座反力Ry = 10kN(向上),这里数值只是举例哦)。
(二)例题21. 题目:有一个更为复杂的桁架结构(可以描述成是由多个三角形组合而成的桁架,支座分布不同,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更多样化,例如在桁架的不同节点上有垂直向下的力、水平向左的力、与水平成45度角的力等,并且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像5kN、8kN、12kN 等),求3个支座的反力。
三角形外挂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三角架纵向间距l a为:1.20m;三角架宽度l为:1.00m;外防护架搭设高度:20.00m;立杆步距:1.50m;立杆纵距:1.50m;三角架高度h:1.60m;2、材料参数三角架的横杆采用钢管,材料为Ф48×3.5,斜杆采用双槽钢,材料为16a号槽钢,腹杆采用双槽钢,材料为8号槽钢。
钢管采用Ф48×3.5钢管。
3、荷载参数本外架使用过程中,三角架的自重荷载为1.000kN,安全网自重为0.005kN/m2,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自重为0.350kN/m2,钢模板荷载为1.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为1.000kN/m2。
立面图二、外挂架计算外防护架计算,以单榀三角架为计算单元,将挂架视为桁架,视各杆件之间的节点为铰接点,各杆件只承受轴力作用。
计算时将作用在挂架上的所有荷载转化为作用在节点上的集中力,进行计算。
1、荷载计算(1)操作人员荷载q1=1.000kN/m2;(2)外防护架自重每米立杆的自重为0.138,每一开间内的立杆排数由l a/b=1.20/1.50=0.800,得到立杆排数为1;外防护架自重为q2=1×20.00×0.138/(1.20×1.00)=2.307kN/m2;(3)安全网自重q3=1.20×20.00×0.005/(1.20×1.00)=0.100kN/m2;(4)脚手板自重q4=0.350kN/m2;(5)钢模板传递过来的荷载q5=1.000kN/m2;(6)每榀三角架自重q6=1.000kN总荷载为q=1.2×(q2+ q3+ q4+ q5+q6)+ 1.4×q1=7.108kN/m2;2、计算简图计算时考虑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挂架上的荷载为均匀分布,化为节点集中荷载,则为:P1+P2=q×l×l a /2=(7.108×1.00×1.20)/2=4.265kN;第二种情况:荷载的分布偏于外挂架外侧时,单位面积上的荷载化为节点集中荷载,P1=P2=q×l×l a /2=(7.108×1.00×1.20)/2=4.265kN;3、杆件内力计算其中,第二种情况为最不利的情况,以该情况下的杆件内力进行强度校核。
简易桁架计算单
钢桁架上弦杆采用一根I12.6工钢,下弦采用两根[12.6槽钢,下弦连接系上层采用φ48mm (壁厚4mm )的钢管,外套φ60mm (壁厚)的钢管作为滚筒,下层采用502×5mm 的角钢,侧面连接系全部采用502×5mm 的角钢。
钢桁架采用在桥台后散拼,拖拉架设的方案。
32米跨的桁架采用3节拼接
而成,24米跨的桁架采用2
一、截面计算 1、形心位置的确定
A1=15.7cm 2 , X1=-(75-1.59)=-73.41cm,Y1=6.3cm A2=15.7cm 2 , X2=75-1.59=73.41cm,Y2=6.3cm A3=18.1cm 2 , X3=0cm,Y3=300+6.3=306.3cm 形心坐标(Xc,Yc )
Xc=(A1×X1+A2×X2+A3×X3)/(A1+A2+A3)=0cm
Yc=(A1×Y1+A2×Y2+A3×Y3)/(A1+A2+A3)=(15.7×6.3+15.7×6.3+18.1×306.3)/(15.7+15.7+18.1)=116cm 2、截面特性计算
Ix1=391+(116-6.3)2×15.7=189326cm 4 Ix2=391+(116-6.3)2×15.7=189326cm 4 Ix3=488+(306.3-116)2×18.1=655963cm 4 Ix= Ix1+Ix2+Ix3=1034615cm 4
二、最大悬臂状态下,钢桁架的受力计算
q =2Kg/cm
1、荷载计算: 钢架自重:q1=0.7kg/cm 钢轨荷载:q2=0.6kg/cm
钢架承受的总荷载:q=(q1+q2)*1.5=2kg/cm,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偏差及施工中的其它荷载,为保证安全取安全系数为1.5。
2、支座反力计算(设A 点反力H A ,V A ;B 点反力V B ) V B ×5600-0.5×2×88702=0 V B =14049kg V A =2×8870-14049=3691kg 3、剪力、弯矩计算 (1)剪力
以BC 段为隔离体,Q B 右=2×3270=6540kg Q B 左=-(14049-6540)=-7509kg (方向与Q B 右相反) 同理得Q A =3691kg 剪力图如右图示。
(2)弯矩
以BC 段为隔离体,求得M max =0.5×2×32702=10692900kg ·cm 同样求得AB 段最大弯矩,M max =3377730 kg ·cm 弯矩图如下图示:
剪力图
3691
-7509
6540
C
B
A
++
-弯矩图
10692900
C
B
A
3377730
4、BC段强度、刚度检算
(1)强度检算
Wx=Ix1/Y1+ Ix2/Y2+ Ix3/Y3=2×189326/116+655963/(300-116) =6829cm3
σ=M max/ Wx=10692900/6829=1566kg/cm2<[σ]=1700 kg/cm2
(2)刚度检算
最大悬臂时的最大挠度经计算为21cm。
三、简支状态下BC段的强度、刚度检算
M max=1/8×2×32702=2673225kg·cm
Ix=1034615cm4
Wx==6829cm3
σ=M max/ Wx=2673225/6829=392kg/cm2<[σ]=1700 kg/cm2
f=5ql4/(384EI)=5×2×32704/(384×2.1×106×1034615)
=1.4cm
强度和刚度均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