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小数加减法(1)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小数加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小数加减法》教案数字的世界显得冷冰冰且纯净如水晶,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最为稀缺的事物,那便是“绝对准确”。
2加2总是等于4,在最原始的人类行走在地球表面之前已经是这样,在人类文明彻底消亡以后还会是这样。
下面由课件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小数加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95—9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手中的这两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品德与社会,这两本书的价钱同样是用小数表示的。
拿出这两本书来,谁来告诉老师这两本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语文:5.69元品德与社会:6.18元)2、师: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两本书的价格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两本书一共多少元两本书相差多少元)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呢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小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尝试计算,构建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先列出横式,再列出竖式。
(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这些方法,我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呢(整数加减法的时候)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其实是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
2、观察算式,发现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题,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三、自主编题,内化知识。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小数的加减法”是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位小数加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小数加减法问题。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工具PPT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用多媒体出示几张带有价格物品的图片,第一张是一个篮球价格为109元,第二张图片是一双球鞋,价格为398元,第三张是一本故事书,价格为11.08元,第四张是一个钢笔价格为9.06元,第五张是一个馒头,价格是4角。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他们的价格吗?请学生说出价格后,老师再提问“我想买一个篮球和一双球鞋,需要多少钱呢?”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计算方法。
师:既然你们知道要算出两种物品的价格要使用加法,并且计算时要把相应的数位对齐再计算,那么现在淘气和他的妈妈需要你们的帮助,淘气每天早上要吃两个馒头,那他每天的早饭要花多少元呢?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两种方法:1.一个馒头四角吃两个就要4+4=8(角)8角=0.8元2.一个馒头4角就是0.4元,两个就是0.4+0.4=0.8(元)师:那现在我们来帮帮淘气的妈妈吧。
设计意图:复习小数的认识和整数的加法,为新课做铺垫,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新授1.导入教材53页例1,师:小明的妈妈今天去买肉用了6.5元,卖蔬菜用了3.4元。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妈妈买肉和蔬菜一共用了多少元?买蔬菜比买肉少花了多少钱?五分钟后,请小组展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1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含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及答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新知(1)学习一位小数的加法①教师出示例题:2.3 1.5 = ?②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将小数点对齐。
③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将结果中的小数点对齐。
④得出答案:2.3 1.5 = 3.8(2)学习一位小数的减法①教师出示例题:3.6 - 1.2 = ?②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将小数点对齐。
③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将结果中的小数点对齐。
④得出答案:3.6 - 1.2 = 2.4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批改并讲解错题。
4. 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加法:2.3 1.5 = 3.8减法:3.6 - 1.2 = 2.4小数点对齐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确保小数点对齐。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法和减法(一)二、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
3、培养独立思考、自学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考点分析:1、小数加法的意义。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的意义。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注意: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4、小数加、减法的验算。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5、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典型例题例1、在为“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中,同学们纷纷踊跃捐款。
小红说:“我款款6.75元。
”小军说:“我捐款8.8元。
”小明说:“我比小红少捐款1.1元。
”(1)小红和小军一共捐款多少元?(2)小明捐款多少元?分析与解:小红和小军一共捐款的钱数=小红捐款的钱数+小军捐款的钱数。
这是一道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计算题,用竖式计算时,只要先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其他数位也就依次对齐了;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小数点也要对齐。
小明捐款的钱数=小红捐款的钱数-1.1元。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练习卷(1)一、选择题1.一捆电线长10.26m ,第一次用去3.29m ,第二次用去4.58m ,一共用去( )m 。
A . B . C . D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计算13.078.7-时,两个小数末尾的“7”要对齐B .在计算中,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C .4.310.5 5.7 4.3 5.710.5++=++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D .亮亮有8元5角,买了一个笔记本花了元,他还剩元3.下图表示三位同学的跳高成绩,要求肖红跳了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有( )个。
①1.10.120.08+- ②1.10.120.08-+③()1.10.120.08+- ④()1.10.120.08-+A .1B .2C .3D .44.在中,整数部分的“4”比小数部分的“4”大( )。
A .B .C .D .5.小丽的身高是149cm ,小妙的身高是,小兰比小丽高一些,比小妙矮一些,小兰的身高可能是( )。
A . B .15dm C . D .150dm6.一个三位小数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差是 。
A .三位小数B .两位小数C .一位小数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比原数大 .A .B .C .二、填空题8.比 多 的数是________;比少的数是________.9.整数部分的最小计数单位与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相差(_______)。
10.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先把________对齐,然后按________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________.11.小芳心里想了一个小数,于是她把这个数与它自己相加、相减、相除,所得的和、差、商加起来是2,小芳心里想的小数是(_____)。
12.找规律,填数字.________……照这样加下去,结果越来越接近________.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14.三个工程队共同修一段公路,甲队修了米,比乙队多修米,比丙队少修了米.要修的这段公路全长________米.15.至少加上(______)就等于一个整数,至少减去(______)就等于一个整数.1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它们相差(______)。
《常考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有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小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错把减数30.4看成3.04,得到的差是35.6,正确的差应该是()。
A. 19.48B. 20.45C. 8.242.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小数。
A. 一位B. 两位C. 三位3.1.6+4.92=( )A. 6.52B. 30.2C. 1.1D. 7.524.挖一条长2.51千米的水渠,挖了一段后还剩0.84千米,已经挖了( )A. 1.76千米B. 3.35千米C. 1.67千米D. 3.45千米5.10.54-6.78=( )A. 4.76B. 43344C. 11139D. 3.76 6.5.85-4.67=()A. 1.88B. 17.84C. 1.18D. 0.88 7.8.345+0.69=()A. 2.56B. 18.034C. 9.035D. 1.56 8.5.67+3.43=( )A. 1.886B. 8.1C. 0.776D. 9.1 9.10.31+0.7+3.58=()A. 28.01B. 23.16C. 15.64D. 14.59 10.1.25+13.64+0.75=()A. 28.01B. 23.16C. 15.64D. 14.59 11.6.28+12.3+9.43=()A. 28.01B. 23.16C. 15.64D. 14.59 12.下面的数最接近9的数是()A. 9.02B. 8.998C. 8.9二、填空题13.两个数的和是33.25,如果一个数增加4.46,另一个数减少3.5,和是________。
14.与9.3相邻的三位小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15.小马虎在计算4.2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的时候,由于错误地把加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78,这个一位小数是________,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是________。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类型一:【口算】2.4+2.6= 0.78+1.02= 0.09+1.91= 8.6-6=3.14+3.41= 0.98+2= 0.65-0.65= 3.02+1.8=8.59-0= 0.4+0.65= 0.5-0.05= 2-0.04=6.9-6= 0.9+0.6= 1-0.09= 0.9+0.1=0.2+0.8= 0.7-0.7= 5.5+11= 1.3-0=6.5+5= 3.7+7.3= 1-0.58= 0.9-0.5=类型二:【简便运算】8.65-3.47+3.5 5.62+31.8+4.38 37.25+(16.3-7.25) 8.78-(3.78+3.5) 7.53+4.8-2.47 9.61-2.85-1.15 15.89-(5.89+6.98) 4.9+12.87-5.38 75.6-10.8-9.23.78+(6.22+4.72)21.21+38.38+9.79+2.62 102.03-12.2-2.8 2.455-1.222+1.545 9.05-8.8+3.21 54.36-(38.08+13.95 )15.73-(6.25+3.73)100-[45-(30.62+9.38)] 70.9-1.25-1.75 10-(4.19-2.83) 1.39+0.7+0.61 17.8-3.7-6.3类型三:【竖式运算】3.38+14.27= 7.32-5.68= 10.68+18.305= 35.62+4.38= 11.43-6.7= 10-5.97= 27.09-9.28 22.45-19.156 9.07+2.88类型四:【比较大小】在○内填上“>”“<”或“=”。
2.32 ○2.23 10.2 ○10.02 1.200 ○1.2 1.023 ○1.23 8.454 ○8.544 0.08 ○0.0083.20 ○3.02 11.21○11.12类型五:【判断题】(1)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把小数末位对齐。
(易错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卷(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小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错把减数30.4看成3.04,得到的差是35.6,正确的差应该是()。
A. 19.48B. 20.45C. 8.242.每瓶250毫升的牛奶售价3.5元,比每瓶450毫升的牛奶便宜2.85元,两种牛奶各买一瓶共需要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A. 3.5+3.5+2.85B. 3.5+3.5-2.85C. 3.5-3.5+2.853.1.6+4.92=( )A. 6.52B. 30.2C. 1.1D. 7.52 4.2.46-0.8=( )A. 2.66B. 1.56C. 2.3D. 1.665.9+0.07=( )A. 7.09B. 9.7C. 5.09D. 9.076.一个加数是6.34,另一个加数是6.47,它们的和是()A. 12.61B. 12.81C. 11.81D. 12.82 7.1.93-0.271=()A. 1.659B. 0.322C. 1.804D. 0.32 8.9.72-8.84=()A. 1.88B. 17.84C. 1.18D. 0.88 9.5.85-4.67=()A. 1.88B. 17.84C. 1.18D. 0.88 10.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A. 9.9B. 9.99C. 10.111.明明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了2.02,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是()。
A. 14.42B. 18.18C. 34.6212.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A. 9.98B. 10.005C. 10.01二、填空题13.妈妈买黄瓜花了5.83元,买茄子花了7.17元,一共花了________元.14.小马虎在计算4.2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的时候,由于错误地把加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78,这个一位小数是________,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是________。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法和减法9篇小数加法和减法 1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钢笔8元笔记本3元4角讲义夹4元7角5分水笔2元6角5分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
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
(8元,3.4元)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指名列式,板书竖式。
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课题:小数的加减法(1)执教教师:1.自主解决问题。
(1)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知道的信息。
(2)学生自由列式,尝试计算6.45+4.29(3)学生自由讨论并说出各自的算理。
2.自主探索小数的减法。
(1)列出算式。
(2)列竖式计算出结果,算完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3.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1.学生跃跃欲试,认真解答,为小组争得荣誉。
2.学生独立解答后全班集体交流。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节课课件出示例1(1)观察图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式,解答。
(3)引导学生探究算理。
①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笔算整数加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那么笔算小数加法呢?②整法加法从哪一位加起?小数加法呢?2.探究相同位数的小数的减法。
(1)出示例1第(2)题,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探究:竖式计算整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减。
3.引导学生总结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分给各小组写有相同算式的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比赛。
2.出示教材第72页“做一做”第2题。
3.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4.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的收获。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3题和第4题。
课后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5题和第8题。
2.完成数学小练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1)教学后记。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
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
学生在三班级上册已经把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班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第四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就顺理成章了。
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学问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三部分。
其中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是能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运用到小数中机敏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把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学问。
在本册教科书中学生还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打下了扎实有效的学问基础。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后面的学问打下基础。
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问阅历,而且是必备的数学学问、技能与方法。
教学中会消逝小数的位数不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情况,由于新知与学生已有的认识存在抵触冲突,受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学生简洁消逝将小数的末尾对齐等错误,这也是小数加减计算中的难点所在,在学习新课时要加强引导。
1.留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素材。
教学时既可依据教科书供应的买书情境为素材,引入小数加减法,也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素材开展学习活动,如日常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购买生活、学习用品的价钱等。
通过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小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应用意识。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要求:1. 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第 1 教时(总第59 教时)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 教材第111 -113页例1 - 2,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二十六1 - 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
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
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 + 2.5 = 6.03 + 8.47 = 8.41 - 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1.教学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1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