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危害性.ppt..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45
土壤重金属污染简介土壤重金属污染指的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植物、人类和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状况。
重金属是指比铁元素原子序数大的金属元素,包括铬、镉、铜、锌、汞、砷和铅等。
形成原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主要的几个原因:1.工业活动: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容易渗透到土壤中。
2.农业活动:农药和肥料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被引入土壤中。
3.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和人口密集区建设,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不断增加。
4.销售假农药:一些不法商贩销售假农药,其中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元素。
影响和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1.破坏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污染食品链: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的植物会吸收和富集重金属,进而传递到动物和人类体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健康问题:长期接触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监测与治理为了有效监测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1.监测方法: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对土壤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测定重金属元素的浓度。
2.污染源控制: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加强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和农药的管理。
3.修复技术:采用适当的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等,将重金属污染土壤恢复到安全水平。
4.风险评估:对受污染土壤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保护土壤健康和人类健康。
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减少污染源的排放,采用适当的修复技术,并对受污染区域进行风险评估。
只有全面、综合地进行管理,才能保护土壤的健康和人类的福祉。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都是知道的,下面详细分析下,不同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情况铬的危害:短时间接触,会使人得各种过敏症;长期接触,亦可引起全身性中毒。
有人用家兔进行试验,每天在其皮肤上涂擦1%的铬酸溶液可观察到体重显著降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白细胞增多,经1——1.5个月后,死于肝、肾病变。
铬元素经呼吸道侵入时,会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鼻中隔穿孔;长期作用,还会引起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硬化及肺癌等。
铬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可引起口角糜烂、恶心、呕吐、腹泻、腹疼和溃疡等病变。
人口服重铬酸盐的致死剂量约为3克。
铬经皮肤侵入,可使人发生皮炎,湿疹及“铬疮”。
镉的危害: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但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
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
其它脏器如脾、胰、甲状腺和毛发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积。
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
特别具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锰的危害:锰对线粒体有特殊亲和力,锰在富有线粒体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突触中,抑制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酶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
此外,锰能引起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减少。
此二者均具有抑制突触递质,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因此锰中毒时脑基底节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及其降解产物减少,可部分地解释锰的神经毒作用。
锰又是一种拟胆碱样物质,可影响胆碱酯酶的合成,使乙酰胆碱蓄积,此与慢性锰中毒时出现震颤麻痹有关。
锰: 四十多年前,日本有个村庄发生了一起可怕的集体“发疯”事件,有16个村民突然一起“发疯”了。
这些“疯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又哈哈大笑;发作时两手乱摇,颤抖不止,而下肢发硬直,如此反复发作,直至“疯死”。
这起集体“发疯”事件经多方研究调查,发现这些人喝的是同一口水井中的水,考察水井,又在旁边挖出了大量废旧、破烂的干电池。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多种元素。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长期积累在人体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多种慢性病甚至致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 重金属污染来源与主要元素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垃圾填埋、农药残留等渠道,其中铅、汞、镉、铬等元素是造成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凶。
这些元素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蓄积并不易排出,长期摄入会危害人体健康。
2. 重金属对人体器官的危害铅:长期摄入铅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智力减退、行为异常等症状。
汞:汞蒸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后,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损害。
镉:镉主要富集在肾脏和骨骼中,长期摄入可导致骨质疏松、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铬:铬化合物易致皮肤溃疡、过敏性皮炎,并有致癌作用。
3. 重金属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儿童和孕妇是重金属污染最易受损害的群体之一。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受到重金属的影响会影响其智力和生长发育,而婴幼儿由于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摄入大量重金属会严重危害其健康。
4. 预防和减少重金属污染针对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其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减少工业排放、加强废弃物处理等。
注重饮食安全,避免食用过多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的食物。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重金属暴露的风险。
5. 结语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着严重威胁,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减少重金属排放,并注重个人防护和饮食安全,才能有效预防和减轻重金属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希望未来能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砷污染是指由砷或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砷和含砷金属的开采、冶炼,用砷或深化合物作原料的玻璃、颜料、原药、纸张的生产以及煤的燃烧等过程,都可产生含砷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
大气含砷污染除岩石风化、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外,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及含砷农药的使用、煤的燃烧。
含砷废水、农药及烟尘都会污染土壤。
砷在土壤中累积病由此进入农作物组织中。
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元素砷的毒性极低,砷化物均有毒性,三价砷化合物比其他砷化合物毒性更强。
锌污染是指锌及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主要污染源有锌矿开采、冶炼加工、机械制造以及镀锌、仪器仪表、有机会合成和造纸等工业的排放。
汽车轮胎磨损以及煤燃烧产生的粉尘、烟尘中均含有锌及化合物,工业废水中锌常以锌的羟基络合物存在。
指铜(Cu)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所造成的污染。
主要污染来源是铜锌矿的开采和冶炼、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钢铁生产等。
冶炼排放的烟尘是大气铜污染的主要来源。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镉和锌是同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镉常与锌、铅共生。
当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
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
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
其它脏器如脾、胰、甲状腺和毛发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积。
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
特别具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镍污染是由镍及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镍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为75ppm,在微量元素中是含量比较丰富的元素。
它有很强的亲硫性,主要以硫化镍矿和氧化镍矿的形态存在,在铁、钴、铜和一些稀土矿中,往往有镍共生。
全世界每年镍的迁移状况是:岩石风化量为320 000吨,河流输送量为19 000吨,开采量为560 000吨,矿物燃料燃烧排放5 6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