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04(旅游者流动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25
关于旅游流的时间分布的综述人文地理学于凯2013112057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旅游流被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旅游流特指旅游客流;广义旅游流除了包括游客流量外,还包括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信息流、物流以及旅游者和开发者承担的各种成本流等。
旅游流的研究不仅是对旅游行为本身的解释和展示,而且有助于解释旅游特定形式的特征和旅游者行为的黑箱,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目的地选择过程、旅游地方感形成、满意度等内容。
探索旅游流规律是分析目的地尺度上旅游运作的核心问题,对于旅游地管理、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旅游流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外学者对旅游流的时空特征注重从大空间尺度,模型化、定量化地对客流分布的空间特性、动态变化、经济效应等方面运用多样化技术手段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取得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较多,时空视角下的旅游流研究较少。
当前研究集中在旅游客流长期变化及预测、旅游季节性变化及成因、不同类型旅游地景区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旅游流时空分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热点城市和景区全年的旅游流,而短期出现的高强度、全国范围的旅游流是旅游业中独特的短期旅游流现象,旅游流时空分布也产生了一些特殊现象。
短期旅游流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进行假日客流预测及调控的基础,对旅游地的规划、旅游销售及景区容量管理产生重要的意义。
刘泽华等人在《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中,选择云南省的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4座重点旅游城市的7处代表性景区为案例,建立黄金周客流周内分布偏度指数G,并使用相关分析及Person相关系数,发现存在景区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现象,其机制为:在假日制度时间约束下,距离旅游集散中心的时间距离成为影响各城市及其代表性景区黄金周客流时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时间距离越大,则黄金周客流峰值出现时刻越迟,G值越高;而部分景区同时受不同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出现客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多重响应现象。
关于旅游流的时间分布的综述人文地理学于凯2013112057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旅游流被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旅游流特指旅游客流;广义旅游流除了包括游客流量外,还包括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信息流、物流以及旅游者和开发者承担的各种成本流等。
旅游流的研究不仅是对旅游行为本身的解释和展示,而且有助于解释旅游特定形式的特征和旅游者行为的黑箱,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目的地选择过程、旅游地方感形成、满意度等内容。
探索旅游流规律是分析目的地尺度上旅游运作的核心问题,对于旅游地管理、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旅游流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外学者对旅游流的时空特征注重从大空间尺度,模型化、定量化地对客流分布的空间特性、动态变化、经济效应等方面运用多样化技术手段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取得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较多,时空视角下的旅游流研究较少。
当前研究集中在旅游客流长期变化及预测、旅游季节性变化及成因、不同类型旅游地景区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旅游流时空分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热点城市和景区全年的旅游流,而短期出现的高强度、全国范围的旅游流是旅游业中独特的短期旅游流现象,旅游流时空分布也产生了一些特殊现象。
短期旅游流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进行假日客流预测及调控的基础,对旅游地的规划、旅游销售及景区容量管理产生重要的意义。
刘泽华等人在《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中,选择云南省的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4座重点旅游城市的7处代表性景区为案例,建立黄金周客流周内分布偏度指数G,并使用相关分析及Person相关系数,发现存在景区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现象,其机制为:在假日制度时间约束下,距离旅游集散中心的时间距离成为影响各城市及其代表性景区黄金周客流时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时间距离越大,则黄金周客流峰值出现时刻越迟,G值越高;而部分景区同时受不同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出现客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多重响应现象。
旅游需求规律的内容
旅游需求规律是指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旅游活动的需求表现出的一些普遍性规律。
这些规律涉及到个体或群体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模式,可以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旅游需求规律:
一、季节性规律:旅游需求通常在一年中表现出季节性的变化。
很多地方在特定季节或节假日会迎来更多的游客,而在其他季节可能相对冷清。
二、周末和假期规律:人们更倾向于在周末和假期进行短途或短时的旅行。
这与工作和学习的安排密切相关。
三、经济水平规律:经济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关键因素。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更有可能选择进行更长、更豪华的旅行。
四、文化和宗教规律:某些文化和宗教事件、节庆可以影响到旅游需求。
例如,一些人可能选择在特定宗教节日期间进行朝圣之旅。
五、技术和交通规律:交通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通常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旅行。
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扩大旅游的范围。
六、自然和人文景观规律:旅游需求通常受到目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吸引。
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迹都可能成为旅游热点。
七、健康和休闲规律: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休闲的关注增加,健康旅游和休闲旅游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八、口碑和社交媒体规律:口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能够对旅游需
求产生显著影响。
正面的口碑和社交媒体上的推荐往往会吸引更多游客。
这些规律通常是相对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文化和时期有所变化。
了解旅游需求规律有助于旅游业者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改进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
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
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
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有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目前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国际旅游业,其中18个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挪威、丹麦、爱尔兰、芬兰)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客源总数的90%,而且其中80%的国际旅游客源也主要流向这18个国家。
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客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客流的地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客流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及今后国际旅游客流的主流仍然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规律第一,在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境外旅游,尤其是去周边国家,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比重。
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80%。
以80年代上半期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分布情况为例,美洲出国旅游者中有70%是在美洲地区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前往区外目的地的只有30%。
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出国旅游人次总计的75%是在本地区内的旅游目的国游览,去区外目的地旅游的人次仅占25%。
在欧洲的比例则分别为79%和21%。
其次,从流动情况来看,特别是在远程国际旅游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这两个地区是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计划和目的地。
旅游需求规律
旅游需求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来观察,分析中可细分出多层次的旅游消费市场。
旅游
需求受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且经历着不断变化,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分析中可以把握旅游需求的特点及变化特征,可分析出消费者的旅游习惯,从而为旅
游服务商提供有关的参考依据和策略,以期更方便地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首先,要分析旅游需求的宏观特征,可以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把社会经济的发
展趋势、政策变化、国家出台的新举措以及媒体对旅游营销的影响等作为考虑因素,以帮
助更好地把握旅游发展趋势。
随着服务业提升水平、生活水准提高,人们追求与众不同、
充分体验新奇高档的旅游产品服务。
面向消费型社会,公司旅游活动在为员工提供休假外,有助于维护公司群体精神、巩固员工心态,对大型企业来说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一种文化形
式之一。
另外,要分析旅游需求的微观特征。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把握旅游消费者人
群的特点和分布状况,以便了解其全面的背景信息;其次要了解消费者所需求的旅游服务
特点,以及当前受消费人群喜爱的服务类型;最后要理解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便因势利导,更好地把握旅游营销运作的把握点。
总之,要分析旅游需求,首先要观察宏观社会发展趋势,重视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和
社会消费态度的变迁;其次,要了解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以此帮助企业实现更有效、有节
奏的旅游营销策划工作。
国际旅游流的流动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际旅游流无疑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随着全球交通和通信的进一步发展,跨国旅游的规模日益扩大。
国际旅游流可以理解为人们跨越国家边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和观光的活动。
这种流动的规律对于旅游业和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旅游流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和规律。
首先,国际旅游流的规模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旅游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境旅游,促使国际旅游流的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国际旅游流的方向多样化。
人们的旅游兴趣和目的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欢探索自然风光,有的人热衷于文化遗产,而另一些人则追求购物和娱乐体验。
因此,国际旅游流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从自然保护区到名胜古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
此外,国际旅游流的时间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跨国旅游往往与节假日、假期和季节有关。
人们倾向于在长假或休息时间出游,这使得国际旅游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呈现出高峰期和平峰期。
最后,国际旅游流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技术因素的综合作用。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进而推动了国际旅游流的增长。
政府间的友好合作、签证政策的调整和安全形势的改善也为国际旅游流的畅通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国际旅游流具有规模不断扩大、方向多样化、时间分布有规律以及推动力多元化等特点和规律。
研究这些规律对于制定旅游政策、推进旅游业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全球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国际旅游流的流动规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和安排。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中,我们将引入国际旅游流的概念,并阐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和影响。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分析一次完整的旅游过程存在着两个基本行为,即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
决策过程在前,一般发生在客源地;空间行为在后,发生在接待地。
空间行为的效益受决策水的制约。
(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1、什么是旅游决策行为决策行为是一切实际行为发起和进行的前导行为,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两个以上的可替代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方案来的过程。
所谓旅游决策行为,就是在外出旅游前,人们根据可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旅游偏好,选择、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路线及旅游方式的过程。
2、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感知环境和旅游偏好。
(1)感知环境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根本原因,但不是影响立场有决策的直接原因。
直接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原因是感知环境的差异。
此差异不是指客观存在的环境差异,而是决策人头脑里感知环境的数量及对环境感知深度的差异。
感知环境即通常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所获得的对外界环境的整体印象。
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感知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和客源地到旅游地的感知距离。
旅游环境包括旅游地的性质、旅游地内资源的内容及组合状况、不同逗留时间的活动内容组合、旅游地的环境质量、旅游地的接待条件等。
旅游地的性质,系指其旅游功能是游览观光型、度假型、娱乐型、购物型还是以某项功能为主的综合型,以及在同类旅游地中的知名度。
旅游资源内容及组合状况,系指旅游地的资源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还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资源登等级组合是指国家级的、省市级的或地区级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
不同逗留时间的活动内容组合,是旅游地经营者根据旅游者可能停留的时间类别,人为地将本地的旅游景点或各项旅游活动搭配组合成几种方案,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如北京有一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的不同组合方案,颐和园也有两小时游、半日游、一日游的不同组合。
旅游地的环境质量,是旅游者越来越关心的因素。
在同类旅游地中往往是这项因素最终左右了决策。
旅游者出行规律的研究作者:翁莉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35期[摘要] 旅游者的出行规律直接影响了旅游区域内交通系统的创建,本文在探讨旅游者出行影响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其旅游心理和需求将旅游者分为经济型、文化型和中间型三类,进而分析三类旅游者的出行规律和出行模式。
[关键词] 旅游者出行类型出行规律出行模式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着消费者需求而进行。
旅游者需求、偏好和行为规律不仅是旅游地改善服务水平、制订经营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市场营销、吸引旅游者的出发点。
一、旅游者出行的影响要素旅游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比如通过饱览美景、观赏历史名胜古迹而放松身心,但具体到不同的旅游者身上,由于他们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有所区别。
影响旅游者选择的要素非常多,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影响要素以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旅游动机、旅游特征三个标准加以分类,找出在各个衡量标准下旅游者的选择规律。
表旅游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要素分析二、旅游者出行类型的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根据各种标准划分的要素类型、类别在旅游行为特征的反映上也有可能出现重合的现象,因此为方便本文更好对旅游者出行规律进行研究,在了解和分析了各种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将旅游者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经济型旅游者以满足基本的旅游需要为主要特征,集中为对旅游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旅游消费能力较弱的工人、农民、普通职员等职业,初中或以下的较低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较低,以欣赏、见闻、欢乐为主要旅游动机,大多选择与家人、同事团体短途或长途出游,他们还是满足于基本旅游需要,并不追求更高层次的旅游心理感受,注重对实物消费品和载体化设施的消费。
2.文化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以满足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为主要特征,集中为旅游消费能力强、对旅游产品价格不敏感的公务员、企事业人士,大学及以上的高等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较高,以身体保健、运动、知识拓展、信仰追求、放松心情为主要旅游动机,旅游组织方式、出游方式等都较为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