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能说课稿》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项目一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任务一初识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的现象。
(2)了解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对本门课程形成总体认知。
一、电的由来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一般物质不带电,当物质中有多余负电时将带负电,缺少负电时将带正电。
二、电的分类电按照电荷是否可以自由移动分成静电和电流两种。
1.静电:是不能流动的电荷。
2.电流:是可以移动的电荷。
当物体内部的电荷有规则地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电流又分为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两大类。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电流,称为直流电流(用字母“DC”表示);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用字母“AC”表示)。
三、本门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路分析、电容、电磁应用技术、正弦交流电路、安全用电等7个项目内容任务二认识实训设备及器材(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工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及器材。
(2)学会使用电工基本工具。
一、走进电工实训室(结合实训室实景讲解)配合实训室讲解介绍高压、低压交直流电源和各种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表等)。
二、实训设备配合实训室讲解实训设备包括交直流电源、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常用电工仪表与工具等。
1.交流电源实训室能提供220 V、380 V、0~24 V三种交流电源。
2.直流电源实训室能提供0~30 V可变直流电源。
3.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实训室能提供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完成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实训。
4.常用电工仪表实训室能提供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偏口钳、螺丝刀等常用电工仪表与工具(图1-11~图1-16),完成各项实训任务。
任务三实训室安全用电(1课时)学习目标掌握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会急救方法,能对紧急状况进行正确处理。
一、实训室操作规程(1)进入实训室时,应穿好工作服、绝缘鞋,不得佩戴手链等金属饰品。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工安全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工行业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工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2. 电工基本操作技能3. 电工安全规范4. 实操比赛项目设置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电工技能比赛的意义和目的。
2. 引导学生了解电工行业的发展前景。
(二)理论学习1. 电工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讲解常用电工工具和设备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讲解电工基本操作步骤,如接线、断线、测量等。
3. 电工安全规范:讲解电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用电安全等。
(三)实操训练1.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
2. 按照比赛项目进行实操训练,如接线、断线、测量等。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四)比赛准备1. 学生熟悉比赛规则,了解比赛项目。
2. 教师讲解比赛注意事项,如时间限制、评分标准等。
3. 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提高应对比赛的能力。
(五)比赛实施1. 按照比赛规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裁判组进行现场评分。
3. 比赛结束后,公布比赛结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工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竞技精神等。
五、教案范文课题:电工技能比赛实操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及设备。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教学内容:1. 电工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
2. 电工基本操作技能:接线、断线、测量等。
3. 电工安全规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电工技能比赛的意义和目的。
2. 引导学生了解电工行业的发展前景。
(二)理论学习1. 电工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讲解常用电工工具和设备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工技能》授课人:陈永莲教学时间: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第一节教学班级:12秋电子1班教学内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目的:1、了解控制电路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2、理解控制电路图的保护装置及动作过程。
3、撑握安装器材布置图、安装接线图的方法教学重点:主电路的电流流向、控制电路电流流向教学难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及安装接线图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技能相结合实际教学地点:科技楼401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自锁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二、自主尝试(小组协作,自主学习)根据器件布置图画出安装接线线路图(一)、辅助触头作联锁可逆控制电路(二)、安装器材布置图(三)、安装接线注意事项板前明线布线时,应符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等要求。
其原则是: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并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当必须交叉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
4、导线与接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5、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二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6、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三、展示交流1、小组成员自我评价2、小组作品互看互评3、认真反思,以便下次作得更好四、点拨示范辅助触头作联锁可逆控制电路(一)、辅助触头作联锁可逆控制电路(二)、主电路的电流向L 1、L 2、L 3三相电源 组合开关QS 主电路熔断器FU 1 交流接触器主触头KM 1(KM 2) 热继电器热主触头FR 电动机M 。
(在主回路换相时,应注意只能对换两相,若是在接触器进线侧换相,出线侧就不应再换否则电动机只能单方向运转,不能实现正反转功能。
) (三)、控制电路电流流向1.正转电流流向:2、逆转电流流向:(四)、工作原理: 合上转换开关QS正转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 2 KM1线圈通电反转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 3 KM2线圈通电KM1闭合电动机M 正转启动。
《电工基本技能》教学讲义课题一电工入门及安全知识一、组织教学1.准备工具、材料2.考勤3.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本课题涉及电工专业的入门及基本安全知识,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维修电工的任务和职责,培养浓厚的专业兴趣;并认识到安全用电在电工作业中的重要性,能掌握基本安全常识、电气消防及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急救知识及其心肺复苏法急救技术。
维修电工的任务和职责:1、照明线路和照明装置及动力线路及装置的安装;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
2、各种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各类电机的日常保养、检查与维修。
3、改善性的修理工作,并对设备重要故障部位进行改进。
讨论:维修电工职责是:保证工厂中拖动各类生产机械运动的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和生产、生活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工厂企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谈一谈对电工专业的认识和感受。
三、结束指导:总结本课内容,提出注意事项。
分课题一电能的生产输送及分配一.组织教学1.准备工具、材料2.考勤3.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二、入门指导1.导入新课:小思考1、电能作为二次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能举例说明电能在各大领域中的应用吗?2、你知道电能是怎样产生并送到各大企业、千家万户的吗?2.讲授新知:<一>、电能的生产目前,世界各国电能的生产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火力发电2、水力发电3、核能发电思考结合我国能源分布特点,谈谈我市电能生产主要采用的发电方式。
<二>、电能的输送与分配1、高压输送电力(1) 高压输电的意义:降低输电线路的能量损耗、提高输电距离。
(2) 输电电压等级:110kv 220kv 330kv 500kv2、低压配电(1)低压配电的意义:安全用电知识链接(2)低压配电电压等级:220v 380v三.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参观室外高压线路和配电室。
p45)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p1-7),了解发电、变电p16,了解电气工作人员的职责及从业总结本课内容,提出注意事项。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同时参考了有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编写的。
本书主要包括:认识实训室及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电容和电感、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安全用电共六章组成,而各部分又分成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其中选学模块前加“*”标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专业间的知识渗透越来越深入,很多为某些专业所特有的技术和理论(例如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已经上升为各专业的共有理论和共有技术。
因此,《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对我们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讲,都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属于技术平台课中的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
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每一小节还设计了讲一讲、记一记、做一做小板块二、教学目标1.教学大纲规定第1章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第2章直流电路1.1室的认识2.1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1.2全用电2.2路的定义与组成学习小结 2.3电阻学习评价 2.4欧姆定律第3章电容和电感 2.5基尔霍夫定律3.1电容与电容器*2.6电源的模型3.2电磁感应*2.7戴维宁定理*3.3磁路*2.8叠加原理3.4电感*2.9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3.5互感实训项目一电阻的测量学习小结实训项目二电压、电流的测量学习评价学习小结第4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学习评价4.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及测量第5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4.2旋转矢量5.1三相正弦交流电源及其连接4.3纯电阻电路、纯电容电路和纯电感电路*5.2三相负载的连接4.4正弦交流电串联电路学习小结学习评价4.5.交流电路的功率第6章安全用电4.6电能的测量与节能 6.1接地保护的方法及应用*4.7谐振 6.2触电急救*4.8正弦周期波学习小结三、教学的重点、难点4.4正弦交流电串联电路本节介绍简单的正弦交流电串联电路,包括RL串联电路、RC串联电路和RLC串联电路。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工说课篇一:电工基础说课稿“电容的充电与放电”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珙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刘朋!今天我要讲的课题是“电容的充电与放电”。
说课构思本次说课的构思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七个部分。
教材分析《电工基础》是机电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它系统的介绍电工技术基础,是目前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本书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为周绍敏,(打手势)同时,本书也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节内容为教材的第四章第一、三节。
学情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学校机电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优点:好奇心强,精力充沛,求知欲望高,动手能力强。
缺点:自制能力差,上课容易走神。
内心不够坚强,遇挫折易放弃。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能力目标:课程后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进行动态分析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及影响它的三大要素教学难点:电容的充电和放电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严格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将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三种教学方法轮换使用,(打手势)同时,再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合作交流,最终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工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探索新知五分钟,新课学习三十五分钟,实验操作三十分钟,回顾总结十分钟。
探索新知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电容器,本环节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各种电容器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电容器。
首先是瓷片电容、钽质电容、电解电容、可调电容、子母电容。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从八个板块给大家说。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第一个板块…一、课程设置从五个方面给大家说:1、课程性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
2、课程目标(目标好像我们驾驶车的方向盘一样,如果偏了方向,是达不到目的地的)(1)知识目标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知道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式;理解基尔霍夫定理;知道电桥平衡的条件;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2)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电工工具;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3)德育目标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3、课程作用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4、课程地位基石地位:属于一门专业基础课5、电工课程与先修课程的课程衔接与配合第一学期:EWB仿真软件第一学年:电工技能实训仿真系统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第二个板块…二、课程设计从四个方面给大家说:1、课程设计思路与理念(1)从课程培养目标设计能力本位理念(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做中学,学中做理念(用仿真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使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3)课程评价体系设计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依据以够用为原则,从培养目标和前后续课程着手,统筹考虑选取教学内容。
《电工基本技能》教学大纲(共5篇)第一篇:《电工基本技能》教学大纲《电工基本技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电工基本知识的能力和直接从事电工工作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
2.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
3.能初步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二)能力培养目标:熟练掌握与内容有关的技术规范。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2.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触电急救1.了解人体触电的知识,了解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2.掌握触电急救知识。
3.了解电工消防知识。
(二)常用电工工具1.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2.了解线路装修工具和设备装修工具的使用,能正确选择专用电工工具。
3.掌握电烙铁钎焊焊接工艺。
(三)常用电工仪表1.了解电工仪表的分类、准确度和面板符号,并学会正确选择电工仪表。
2.掌握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四)导线线头的加工工艺1.了解电工常用导线的分类、应用和选择。
2.了解导线的捆扎。
3.掌握导线线头的加工工艺。
4.掌握线头与接线桩的连接方法。
5.掌握双绞线与RJ-45水晶头的制作。
(五)室内低压线路的安装1.了解电光源和室内照明灯的分类和选择。
2.了解照明线路的规程。
3.掌握电气照明平面图的识读。
4.掌握白炽灯、日光灯和插座的安装5.了解室内配线的安装方法(六)室外低压线路的安装1.掌握低压架空线路的安装2.了解低压架空接户线与进户线的安装。
3.了解街码布线的简介4.了解低压电缆线路的相关知识。
(七)接地装置的安装与测量1.了解接地与接地装置2.掌握接地与接地装置的安装3.了解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工电子说课篇一:电工电子说课说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说课稿说课人:赵安本学期所授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90学时学分:5学分授课对象:机电、数控、模具等一、课程目标 1、目标体系① 认知目标(1)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熟练运用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熟练的分析典型、常见的单元电路,熟悉电机的性能及控制原理;(3)了解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组成,分析简单的放大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4)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② 能力目标(1)增加学生队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打下岗位适应能力的基础;(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精神;(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③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本课程目标在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高专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熟悉常用的机电设备,并为设备安装与调试、保养与维护打下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① 教材特点所选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黄淑琴主编,201X年2月,第一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周元兴主编,201X年5月,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主编,201X年5月,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采用的是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内容与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相适应,重点突出职业特色,加强工程针对性、实用性,并例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最新的实用技术。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
如电灯等。
(3)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
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一、电流的形成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提问)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1)要有自由电荷。
(2)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qt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3.电流的方向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画图说明)第三节电阻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
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lS式中:-导体的电阻率。
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说课稿范例《顺序控制线路安装》说课稿EE电工说课稿课程时间:45分钟,内容:随机抽说课稿准备时间:3小时。
附:PPT(略)《顺序控制线路安装》说课稿周云水一、设计理念本课针对中技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主要特点是:(1)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2)以来自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内容。
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
(3)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
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
二、教材分析《顺序控制线路安装》属于《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课题四,该课题内容较多,需要六个课时来完成。
顺序控制线路安装属于其中的一小节,本节课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规程,以完成顺序控制电路安装这个任务为载体,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考电工证结合一起,既培养了学生安装线路的技能,又使他们理解了线路的工作原理。
学好本节内容,为以后理解与安装复杂线路打好扎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安装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线路,培养学生按图施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养成规范使用工具、规范接线的习惯,学会利用工作页来分析线路、提高操作技能、积累操作经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树立“工程上没有60分,只有正品与废品”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电工专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提高专业技能奉献青春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原理图能正确安装顺序控制线路。
难点:工艺的规范性三、学情分析认知方面:本节课上课的对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与电子电工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在学本节内容前,已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低压电器泰开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对简单线路的接线方法与安装工艺也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心理与情感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专业怀有美好的理想,想学好专业,但对练就一手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心理上准备不足,不肯吃苦,不愿在做精做细上下苦功。
电工技能说课稿
说课人:马雪林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电工技能。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小学创新实践基地实践活动课教材,是知识与技术密切相联,以技能为主的劳动技能课。
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今天,学习生活用电的安装与维护,懂得安全用电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电工技能的基本知识。
2、照明线路安装的操作技能。
3、安全用电原则。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识别线路图并根据线路图正确安装照明线路。
2、学会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并排除故障。
3、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克服对电的不健康心理,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照明线路安装的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用电常识为重点。
照明线路故障的检测与维修为难点。
二、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电学知识了解很少,电工操作也是首次尝试,照明线路的安装只能从实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与创新实践能力以及技能的掌握,课中所涉及到的常识性电学知识只做简单介绍。
(二)教法
1、直观教学法电工技能是一门强调动手操作的课程。
为加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实物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2、分析法创造的源泉和灵感来自实践,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示范法学生初次接触电工操作,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径是我进行示范操作,示范操作分分步示范和整体示范。
(三)学法
1、模仿学习法结合教法的示范法,根据学生好动手,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分步模仿、整体模仿操作并在模仿中互检互查、相互纠错。
2、观察思维法在常识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及联系实际,展示已完成的线路板,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又让学生人之思考、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①学生分为六个组,每组选一至两位学生任组长,并强调组长职责。
②电工技能教室里有许多尖锐的工具,重点强调纪律和安全。
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用用成绩约束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导入新课
本节课采用观察分析法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用电器,师生共同分析各用电器分别用什么类型的电,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
得出结论:常用电直流电和交流电。
(三)基础知识
1、直流电交流电的区别
本部分内容我引导学生让他们用观察思维法及讨论法得出结论。
2、什么是安全电压?
这里我采用的是教学法法中的分析法。
引导学生回顾、分析、总结。
3、我国的供电方式
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因此我用示意图画出来,并附以文字说明,从而增
强教学的直观性。
4、介绍电工工具
用演示法分别介绍常用电工工具,加强学生对工具的印象。
(四)基本能力训练
项目训练一照明线路的安装
1、训练的目的及要求:①让学生学会识别简单的照明线路。
②使学生能正确安装照明线路。
2、训练过程:①首先我示范安装线路
②学生分组安装线路,我巡视指导。
通过我的示范安装,可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项目训练二:照明线路安装后的正确检测及维修
1、训练要求及目的: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②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万用表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方法:①讲授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②学生自己检测所接线路的正确性,教师予以启发,重点
讲解,个别
指导
③学生讨论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予以归纳
目前学生因年龄、阅历等限制,动手negligence教薄弱,对于线路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相关职业能力很重要。
照明线路通电
线路安装完成好,给照明线路通电,让学生体验自己劳动成果的乐趣,让他们对动手动脑产生兴趣,并在通电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用电的不正确做法并纠正。
(五)掌握安全用电原则及触电急救措施
(六)整理工具
让学生们摆放好工具,检查工具是否完好,以备下次使用
(七)训练提高
照明路线的安装既要求正确性,又要求美观性,两者缺一不可,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找出自己不足所在)
五、小结
1、通过线路安装,熟悉了电路工作原理并提高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2、通过线路检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过相互学习,知道了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