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 格式:docx
- 大小:16.95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3分)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分)2分)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3分)5、整理器材。
(1分)?蜗牛(一)实验内容: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运动实验材料:2-3只小蜗牛、放大镜、镊子、饲养箱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运动。
实验现象:蚯蚓的身体柔软,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蚂蚁实验内容:观察蚂蚁的身体和活动?实验材料:装入昆虫盒的蚂蚁、放大镜、水盆、瓶盖实验步骤:1、在一个浅盘子里装一点儿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
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和活动实验现象: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3?实验步骤:1、准备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各两根。
2、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3、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实验现象:铁钉能在木条、卡纸、塑料尺上刻划出条痕;塑料尺只能在木条、卡纸上刻划出?3、金属光泽;金属的延展性好;将木条、塑料条、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金属条的传热性能最好。
实验结论:金属的特性主要有: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等。
3-3、比较韧性实验内容:比较各种材料的韧性实验材料:4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铁片、塑料条和卡纸条、回形针、钩码1215 3实验结论:不同的物体韧性是不同的,上述四种材料中,塑料尺的韧性最好。
3-4、它们吸水吗实验内容:比较各种材料的吸水性实验材料:大小和厚度差不多的的纸片、塑料片、铁片和木片各1片,滴管、稀释的红墨水。
实验步骤:1、把大小和厚度差不多的的纸片、塑料片、铁片和木片平放在桌面上。
精品文档实验报告单时间2013.12.10 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实验目的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实验器材水、食用油、塑料杯、滴管、玻璃、蜡光纸、木条我的猜测:水的流动速度快,食用油的流动速度慢。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实我的实验步骤: 1、用眼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2、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玻璃上,然后进行观察3 、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4 、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验5、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蜡光纸上,然后观察现象过程观察到的现象: 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3 、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
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水渗透实验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结论疑问为什么水的渗透性小,蜡光纸的渗透性小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12.10实验报告单时间2013.12.16实验名称谁流得快一些实验目的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实验器材 1 小杯水、一小杯油、 1 小杯洗洁精、三个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我的猜测:洗洁精流得最慢,其它两种速度相同。
实我的实验步骤: 1、设计水、油、洗洁精的流动比赛2、确定在玻璃片上流动的比赛方法3 、分组实验,做好观察记录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水的流动速度最快,其次是油,最后是洗洁精实验黏度大,流动速度慢,黏度小流动速度快结论疑问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实验报告单时间2013.12.22实验名称比较水的多少实验目的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溶器中水的多少,能正确使用量筒量出水的多少实验器材3 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 1 个玻璃杯、 1 个量筒、 1 条纸带,胶水、记录纸我的猜测:三个塑料瓶里装的水相同实我的实验步骤: 1、观察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高度,并猜测多的多少2、采用多种方法测量出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方法,并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
班级:姓名:时间:指导老师:
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认识量筒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材料:三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量筒、水、记号笔
四、实验步骤:
1、认识量筒,知道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多少?使用时量筒要平放,读数时视线要平视;
2、三个塑料瓶里依次装入水,并用记号笔给三个瓶子编号;
3、将1号瓶子中的水倒入量筒读数并记录;
4、2号、3号瓶子中的水重复这个实验并记录。
五、实验现象:(未来的科学家们要认真细心观察呦!)
六、实验结论:
八、小练习(判断)
1、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水面高的瓶子中的水一定最多。
()
2、水倒入量筒时,量筒要倾斜,水要沿着量筒的壁快速倒入。
()。
三年级上册实验名称:6.哪杯水热实验器材:温度计2个、烧杯2个、凉水、热水实验目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将两只烧杯分别盛上一杯热水和一杯加了少量凉水的温水,让两个烧杯中水量相同。
2、用手摸摸烧杯壁,发现两杯水都很热,很难确定的哪一杯水的温度更高。
3、用温度计来测测。
两个同学同时把温度计放入水中。
(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将温度计竖直放入烧杯里,液泡不能碰到烧杯壁。
4、待液柱静止后,观察:一个烧杯里水的温度是(),另一个烧杯里水的温度是(),读出所测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会了正确使用温度计,而且还通过测量知道了这一杯水(用手指一指)更热。
整理器材,归位如初。
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7、水温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计时表、热水、铁架台、细绳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注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
实验现象:热水的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名称:哪杯水多(8、哪杯水多)实验器材:集气瓶、锥形瓶、平底烧瓶、量筒实验目的: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分别往三种不同形状的杯子中倒入液面高低相同的水。
3、比较哪杯水多。
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1)使用时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的液体,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
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实验目的: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实验步骤: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第7课水温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附件一: 3-6年级A类实验内容及评分标准三年级上册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10分)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3分)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分)3、整理器材。
(1分)4、填写实验报告单。
(2分)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3分)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4分)3、整理器材。
(1分)4、填写实验报告单。
(2分)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1分)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2分)3、用嘴巴尝(无味道)。
(2分)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2分)5、整理器材。
(1分)6、填写实验报告单。
(2分)三年级下册实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10分)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
实验过程:1、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
(1分)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分)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准确读数,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3分)4、整理器材(1分)5、填写实验报告单。
(2分)实验二:用什么方法辨认铁制物品(10分)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木块、橡皮、塑料尺、卡纸、铁钉。
实验步骤:1、预测以上物品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3分)2、用磁铁验证,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4分)3、整理器材。
(1分)4、填写实验报告单。
(2分)实验三:辨别没有标记磁铁的南北极(10分)实验器材:有、无标记磁铁各一块。
实验步骤:1、指出有标记磁铁的南极、北极。
(2分)2、用有标记磁铁的任一端接触无标记磁铁的一端,观察现象,再检验另一端,多次验证。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做试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一杯温水、温度计、毛巾或卫生纸、烧瓶刷、抹布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3.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等几分钟,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实验结束后用布或卫生纸擦干温度计上的水渍,放入盒中以备下次使用。
6.记录实验数据。
7.整理实验器材。
二、热水温度的变化实验名称:热水温度的变化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温度计、烧杯、计时器、烧瓶刷、抹布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热水,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并调整与温度计的位置,是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到热水中,但不要接触杯壁和杯底。
3.当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99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温度填写在表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4.记录实验数据。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1.实验记录表2.绘制统计图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当降至室温时,温度不再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室温相同。
三、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实验名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实验目的:正确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实验器材:合适规格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水、烧瓶刷、抹布。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量筒放置平稳。
先用烧杯向量筒中倒入水,当量筒内液体接近目标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刻度位置。
3. 读数,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相平,写下体积数。
4.整理实验器材。
【说明】1、水面接近刻度线时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2、读数时,要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用手拿起。
四、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浮和沉实验目的:探究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实验加原理
实验一: 计量液体体积的比较法
实验目的: 利用比较法测量不确定形状或容量的容器所装液体的体积。
所需材料:
1. 不确定形状或容量的容器
2. 透明的量筒
3. 密度较小的液体
4. 滴定管或过量的液体
实验步骤:
1. 将透明的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调整量筒的高度直到液体的 meniscus 与量筒刻度线平齐。
2. 将不确定形状或容量的容器放在量筒旁边,并在量筒中倒入足够多的液体,使得容器完全浸没在液体之中。
3. 观察液体的变化,如果容器浸没后液位上升,则表示容器的体积较大;如果液位下降,则表示容器的体积较小。
通过观察液位的变化判断容器体积的大小。
4. 如果容器的形状不规则,可以使用滴定管或过量的液体,逐渐倒入容器中,直至液体溢出。
通过量筒中溢出的液体量来确定容器的体积。
实验原理:
通过比较未知容器与已知器皿(量筒)中的液体体积变化,来确定未知容器的体积大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假设液体的扩散
均匀性,然后观察液体与量筒的交界处的 meniscus,通过液位的变化来判断容器的体积。
在判断不规则形状容器的体积时,则通过逐渐倒入液体直至溢出的方式来测量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