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离子反应7
- 格式:pdf
- 大小:689.43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方程式整理(全)1. 离子反应方程式基础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参与的过程和生成物的方程式。
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交换或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包括离子的符号和配平系数。
2.1 正离子符号正离子的符号通常采用元素的化学符号,例如:- 钠离子:Na+- 铝离子:Al3+- 铵离子:NH4+2.2 负离子符号负离子的符号通常采用元素本身的符号加上负号,例如:- 氯离子:Cl-- 氧离子:O2-2.3 配平系数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的配平系数用于平衡反应方程式。
配平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例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例子:3.1 酸和金属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和金属反应时,氢气和相应的金属盐会生成。
例如:2HCl + Zn -> ZnCl2 + H23.2 酸和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和碱反应时,盐和水会生成。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3.3 氯化物和银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氯化物和银离子反应时,生成相应的沉淀物。
例如: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注:↓表示沉淀物)4. 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参与的过程和生成物的方程式。
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基础知识,包括离子的符号和配平系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以上是关于高一化学必修1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大多数盐强酸、强碱是强电解质。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
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在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书写时强电解质连接符用“可逆号”,弱电解质连接符用“一”。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③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或挥发性物质生成。
(3)离子方程式①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②书写步骤:可概括为四个字,即“写”“拆“删”“查”。
③意义: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5)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关问题问题1: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定是非电解质吗?不一定最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端融状态下能香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邮解质和非电解质、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针对化合物而言的,判断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为化合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因此,不是电解质解质的前提条件是物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正确的说法是”不是电解质的化合物定是非电解质”。
问题2: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定是电解质吗?电解质在熔触状态下一定能导电吗?不一定。
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自身电离成自由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下面没有二了所以不用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再加点内容)《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但由于学生学习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方面:1.着重突出教法对学法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
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
2.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巩固,升华用实验。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学会运用实验去解决问题,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的课堂上。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问题,质疑,使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思路分析由于本节内容属于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微观的概念转换到宏观的现象才易于理解,首先,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钠单质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OH- + H2↑2、过氧根离子与水反应:2O22- + 2H2O = 4OH- + O2↑3、过氧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2O22- + 2CO2 = 2CO32- + O24、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5、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6、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2+ + 2OH-7、氧化铁与酸反应:Fe2O3 + 6H+ = 2Fe3+ + 3H2O8、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9、氧化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Al2O3 + 2OH- = 2AlO2- + H2O10、三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Fe3+ + 3OH- = Fe(OH)3↓11、二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Fe2+ + 2OH- = Fe(OH)2↓12、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13、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g)↑14、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2Al3+ + 6NH3•H2O = 2Al(OH)3↓ + 6NH4+15、氢氧化铝与酸反应:Al(OH)3 + 3H+ = Al3+ + 3H2O16、氢氧化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Al(OH)3 + OH- = AlO2- + 2H2O17、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18、三价铁离子与铁单质反应:2Fe3+ + Fe = 3Fe2+19、二价铁离子与氯气反应:2Fe2+ + Cl2 = 2Fe3+ + 2Cl-20、氯气与铁单质反应:2Fe + 3Cl2 点燃2Fe3+ + 6Cl-21、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2+ + 2Cl-22、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2Na+ + 2Cl-23、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 + Cl- + HClO↑24、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2H+ + Cl- + O225、氯气与氢氧根离子反应:Cl2 + 2OH- = Cl- + ClO- + H2O26、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Cl- + Ag+ = AgCl↓27、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28、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 + 2NO3- + NO29、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2H+ + SO42-30、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NH4 + OH- △NH3↑ + H2O3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的反应:SO2 + Ca2+ + 2OH- = CaSO3↓ + H2O32、二氧化硫与氯气的反应SO2 + Cl2 + 2H2O = 2H+ + 2Cl- + H2+ + SO42-33、亚硫酸与硫化氢的反应:H2SO3 + 4H+ + 2S2- = 3S + 2H2O3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OH- = 2NO2- + H2O补充初中的:35、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2+ + SO42- = BaSO4↓36、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2+ + CO32- = CaCO3↓37、碳酸钠与酸反应: CO32- + 2H+ = H2O + CO2↑38、铁单质与二价铜离子反应: Fe + Cu2+ = Fe2+ + Cu39、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Ca2+ + CO32- = CaCO3↓一些学习方法:一、难溶物不拆例l: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知识详解知识点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重点)Ⅰ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如Ba(OH)2、NaOH、Ca(OH) 2、HCl、CaCl2、NH3·H2O、BaSO4等.Ⅱ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如SO2、 CO2、酒精、蔗糖等.【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化合物,单质类物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之间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既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够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能导电的单质就不属于电解质,但它们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指的必须是化合物.④我们常见的酸、碱、盐均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为非电解质.思维拓展1.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故BaSO4是非电解质.这种说法对吗?点拨不对.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只要是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Ba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了Ba2+和SO2-4,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导电,故BaSO4是电解质,上述判断错误.2.将SO3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SO3是否为电解质?点拨化合物SO3为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符合电离的条件下是否能电离.能电离的,电离后导电,是电解质;不能电离的,不导电,是非电解质.SO3无论是在熔融状态下还是在水溶液里,均不能电离,所以SO3是非电解质.SO3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肋,与H2O反应生成了H2SO4, H2SO4是电解质,使溶液导电,并非SO3在水溶液里导电.像SO3这样的化合物还有CO2、SO2、P2O5等.例如: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H2SO4;②NaOH;③NaCl;④蔗糖;⑤铜;⑥CO2;⑦CH3COOHA.①②③⑦B.④⑤⑥C.①②③⑤⑦D.只有①⑦〔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①②③⑥⑦.其水溶液均能导电,但CO2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实质是CO2溶于H2O后,生成的H2CO3电离的结果:H2O+CO2=H2CO3,H2CO3=H++HCO-3,所以不能说CO2是电解质。
高一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1、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Fe + 2HCl == FeCl 2 + H 2↑ Fe + 2H + ==Fe 2+ + H 2↑2、NH 4+的检验:NH 4Cl+NaOH NaCl+H 2O+NH 3↑ NH 4++OH - NH 3↑+H 2O3、Cl -离子的检验:NH 4Cl+AgNO 3 == AgCl ↓+NH 4NO 3 Ag + +Cl - ==AgCl ↓4、SO 42-离子的检验:NH 42SO 4+BaCl 2==BaSO 4↓+2NH 4Cl Ba 2++SO 42-==BaSO 4↓1、工业制氯气:2NaCl+2H 2O 2NaOH+H 2↑+Cl 2↑2Na ++2H 2O 2OH -+H 2↑+Cl 2↑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现象:棕黄色烟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现象:棕黄色的烟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现象:白烟4、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或 H 2 + Cl 2 2HCl5、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 2+2NaOH==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6、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 2 + 2Cl 2 == CaClO 2 + CaCl 2 + 2H 2O7、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 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8、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9、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 2HCl + O 2↑10、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11、氯、溴、碘离子的检验:NaBr+AgNO 3==AgBr ↓淡黄+NaNO 3 Ag + +Br - == AgBr ↓硝酸银和稀硝酸 NaI + AgNO 3 == AgI ↓黄+ NaNO 3 Ag + + I - == AgI ↓12、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13、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14、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15、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Ti + 4NaCl 16、钠的工业制法:2NaCl 熔融 2Na + Cl 2↑1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18、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19、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 2==CaCO 3↓+2NaOHCa 2++CO 32-==CaCO 3↓20、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21、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22、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23、NaHCO 3与盐酸反应:NaHCO 3+HCl==Na 2CO 3+CO 2↑+H 2O HCO 3 - +H + == CO 2↑+ H 2O24、碳酸钠与不足的盐酸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CO 32- + H + == HCO 3-25、碳酸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CO 32-+2H +==CO 2↑+H 2O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 点燃 点燃 光 点燃 700~800℃ 通电26、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CO 3 Na 2CO 3 + CO 2↑+ H 2O27、侯氏制碱法:NaCl + NH 3 + CO 2 + H 2O == NaHCO 3 + NH 4Cl28、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CH 3COO - + H + 29、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NH 3·H 2O NH 4+ + OH -30、从海水中提取镁:CaCO 3 CaO + CO 2↑煅烧贝壳制得生石灰CaO + H 2O == CaOH 2 生石灰溶于水制成石灰乳CaOH 2 + MgCl 2 == MgOH 2↓+ CaCl 2 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MgOH 2 + 2HCl == MgCl 2 + 2H 2O 得到无水氯化镁MgCl 2熔融 Mg + Cl 2↑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31、镁与水的反应:Mg + 2H 2O MgOH 2 + H 2↑32、镁与氮气的反应:3Mg + N 2 Mg 3N 233、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Mg + CO 2 2MgO + C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 Al 2O 3+2OH - ==2AlO 2-+H 2O2、氧化铝与硫酸反应:Al 2O 3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O Al 2O 3 + 6H + == 2Al 3+ + 3H 2O3、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NaAlO 2 + CO 2 + 2H 2O == AlOH 3↓+ NaHCO 3 AlO 2 - + CO 2 + 2H 2O == AlOH 3↓+ HCO 3 –4、三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Cl 3 + 3NH 3·H 2O == AlOH 3↓+ 3NH 4Cl Al 3+ + 3NH 3·H 2O == AlOH 3↓+ 3NH 4+5、可溶性偏铝酸盐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AlO 2 - + 4H + == Al 3+ + 2H 2O6、可溶性铝盐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Al 3+ + 4OH - ==AlO 2 - + 2H 2O-7、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 3 Al 2O 3 +3 H 2O8、电解熔融的氧化铝:2Al 2O 3熔融 4Al + 3O 2↑ 9、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AlOH 3+3HCl==AlCl 3+3H 2O AlOH 3 + 3H + == Al 3++ 3H 2O10、氢氧化铝与NaOH 的反应:AlOH 3+NaOH==NaAlO 2+2H 2O AlOH 3+OH -==AlO 2-+2H 2O11、明矾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KAlSO 42 == K + + Al 3+ + 2SO 42-12、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AlOH 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Al 3+ + H 2OAlOH 3胶体 + 3H + 13、铝与盐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2Al + 6H + == 2Al 3+ + 3H 2↑14、铝与NaOH 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2Al+2OH -+2H 2O==2AlO 2-+3H 2↑15、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Al 2O 3 +2Fe 16、工业炼铁:CO 还原铁矿石:Fe 2O 3 + 3CO 2Fe+3CO 2还原剂的生成:C + O 2 CO 2 CO 2 + C2CO 除脉石的反应:CaCO 3 + SiO 2 CaSiO 3 + CO 2↑17、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 + 2AgNO 3 == 2Ag + CuNO 32 Cu + 2Ag + == Cu 2+ + 2Ag18、Fe 3+离子的检验:Fe 3+ + 3SCN - == FeSCN 3 血红色高温 通电 点燃 点燃 通电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高温19、氯化亚铁与氯水的反应:2FeCl 2 +Cl 2 == 2FeCl 3 2Fe 2+ + Cl 2 == 2Fe 3+ + 2Cl –20、铁粉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Fe + 2FeCl 3 == 3FeCl 2 Fe + 2Fe 3+ ==3Fe 2+21、铜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Cu + 2FeCl 3 == CuCl 2 + 2FeCl 2 Cu + 2Fe 3+ == Cu 2+ + 2Fe 2+22、Fe 2+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2+ + 2OH - == FeOH 2↓白色絮状沉淀23、Fe 3+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 + 3OH - == FeOH 3↓红褐色沉淀24、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的氧化:4FeOH 2 + O 2 + 2H 2O == 4FeOH 3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 2OH 2CO 3 2CuO +CO 2↑+ H 2O26、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SiO 2 + CaO CaSiO 327、二氧化硅溶与强碱: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 28、硅的提纯: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粗硅:SiO 2 + 2C Si + 2CO ↑ 粗硅的提纯:Si + 2Cl 2 SiCl 4SiCl 4 + 2H 2 Si +4HCl29、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 2SiO 3 + 2HCl == H 2SiO 3↓+ 2NaCl30、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Na 2SiO 3 + 2CO 2 + 2H 2O == H 2SiO 3↓+ 2NaHCO 31、二氧化硫溶于水:SO 2 +H 2O H 2SO 32、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化:2H 2SO 3 + O 2 == 2H 2SO 43、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石:SO 2 + CaOH 2 == CaSO 3↓+ H 2O4、CaSO 3在空气中氧化:2CaSO 3 + O 2 == 2CaSO 45、氨水法脱硫的原理:SO 2 + 2NH 3 + H 2O == NH 4 2SO 3SO 2 + NH 3 + H 2O == NH 4HSO 32NH 4 2SO 3 + O 2 == 2NH 4 2SO 46、接触法制硫酸:4FeS 2 + 11O 2 2Fe 2O 3 + 8SO 2 或 S + O 2 SO 2 2SO 2 + O 2 2SO 3SO 3 + H 2O == H 2SO 47、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的反应:Cu + 2H 2SO 4浓CuSO 4 + SO 2↑+ 2H 2O 8、浓硫酸与碳的反应:C + 2H 2SO 4浓CO 2↑+ 2SO 2↑+ 2H 2O9、汞与硫磺的反应:Hg + S == HgS10、实验室制备少量SO 2: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SO 32-+2H +==SO 2↑+H 2O11、亚硫酸钠暴露在空气中的反应:2Na 2SO 3 + O 2 == 2Na 2SO 412、实验室制备少量的H 2S :FeS + H 2SO 4 == FeSO 4 + H 2S ↑ FeS + 2H + == Fe 2+ + H 2S ↑13、硫化氢气体通入氯水中:H 2S + Cl 2 == S ↓+ 2HCl14、氢气与硫单质的反应:H 2 + S H 2S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催化剂 △15、SO 2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O 2 + 2NaOH == Na 2SO 3 + H 2O SO 2 + 2OH - == SO 32- + H 2O16、 硫化氢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2H 2S + 3O 2 足量 2SO 2 + 2H 2O硫化氢与不足的氧气反应:2H 2S + O 2不足 2S + 2H 2O17、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2H 2S + SO 2 == 3S ↓+ 2H 2O18、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 2+Cl 2+2H 2O==2HCl+H 2SO 4SO 2+Cl 2+2H 2O==4H ++2Cl -+SO 42-19、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的反应:N 2 +O 2 2NO 20、NO 与氧气的反应:2NO + O 2 == 2NO 221、NO 2溶于水:3NO 2 + H 2O == 2HNO 3 + NO22、工业上合成氨:N 2 + 3H 2 2NH 323、氨气与水的反应同时一水合氨发生电离:NH 3 + H 2ONH 3·H 2O NH 4+ + OH – 24、氨气与盐酸的反应:NH 3 + HCl == NH 4Cl25、氨气与硫酸的反应: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26、氨水与盐酸的反应:NH 3·H 2O + HCl == NH 4Cl + H 2O27、氯化铵受热分解:NH 4Cl NH 3 + HCl28、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 4HCO 3NH 3↑+ CO 2↑+ H 2O 29、实验室制取氨气:CaOH 2 + 2NH 4ClCaCl 2 + 2NH 3↑+ 2H 2O 30、硝酸见光分解:4HNO 3 2H 2O + 4NO 2↑+ O 2↑31、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 + 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2H 2O32、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Cu + 8HNO 3稀 == 3CuNO 32 + 2NO ↑+ 4H 2O33、碳与浓硝酸的反应:C + 4HNO 3浓CO 2↑+ 4NO 2↑+ 2H 2O 34、氨氧法制硝酸:4NH 3 + 5O 2 4NO + 6H 2O2NO+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点燃点燃 放电 光。
新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一、离子反应概述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形式,涉及到离子的生成和消失。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可以以溶液、气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
离子反应在化学实验室以及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化学中常见的离子反应知识点。
二、酸碱中的离子反应1.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产生水和盐。
它涉及到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结合。
例如,硫酸(H2SO4)和氢氧化钠(NaOH)的中和反应如下: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这个反应产生了水和非金属硫酸盐。
2. 酸碱滴定反应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确定酸溶液或碱溶液的浓度。
滴定反应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例如,测定硫酸的浓度时,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直到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三、化学反应中的离子交换1.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产物。
例如,铜(II)硫酸溶液与钠碱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铜(II)碱式产物:CuSO4(aq) + 2NaOH(a q) → Cu(OH)2(s) + Na2SO4(aq)这个反应中Cu(OH)2是沉淀物,而Na2SO4溶于水。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其中一个物种会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个物种将接受这些电子(被还原)。
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例如,铁与硫酸反应:Fe(s) + H2SO4(aq) → FeSO4(aq) + H2(g)这个反应中,铁被氧化为铁离子(Fe2+),而硫酸接受了铁离子释放出的电子。
四、离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 水的软化水中不少地方会富含钙离子和镁离子,这些离子会导致水的硬度增加。
因此,可以通过离子反应将钙和镁离子与钠离子交换,以减少水的硬度。
这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2. 儿童的牙齿保护离子反应还可以在保护儿童的牙齿健康方面发挥作用。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概念 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其实质是该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2、离子反应的特点离子反应的反应速率快,相应离子间的反应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
3、离子反应的类型 (1)离子互换反应 在溶液中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一般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互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
如生成BaSO 4、AgCl 、CaCO 3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如生成CH 3COOH 、H 2O 、NH 3·H 2O 、HClO 等。
③生成挥发性物质。
如生成CO 2、SO 2、H 2S 等。
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一个,离子互换反应即可发生。
这是由于溶液中离子间相互作用生成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时,都可使溶液中某几种、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的缘故。
若不能使某几种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时,则该离子反应不能发生。
如KNO 3溶液与NaCl 溶液混合后,因无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生成,Na +、Cl -、K +、NO 3-浓度都不减少,四种离子共存于溶液中,故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3)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置换反应的离子反应:金属单质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如Fe 与CuSO 4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Fe 与Cu 2+之间的置换反应。
非金属单质与非金属阴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如Cl 2与NaBr 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Cl 2与Br -之间的置换反应。
②其它一些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MnO 2与浓HCl 反应制取Cl 2;Cu 与FeCl 3溶液反应生成FeCl 2、CuCl 2;Cl 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l 、NaClO 和水等。
这些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比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性较弱的氧化产物和还原性较弱的还原产物。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一)1、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2(SO4)3+ H2S==2 FeSO4+ S↓+ H2SO4离子方程式:2Fe3++ H2S== 2Fe 2++ S↓+2 H+2、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2NaClO +2SO2+ 2H2O══Na2 SO4+ 2HCl+H2SO4离子方程式:2ClO- +2SO2+ 2H2O══SO42-+ 2Cl-+2 H++SO42-3、氯气通入水中:Cl2+H2O HCl+HclO离子方程式:Cl2+H2O H++Cl-+HClO4、氟气通入水中:2F2+2H2O 4HF+O2↑离子方程式:2F2+2H2O 4HF+O2↑5、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 NaOH══NaClO+NaCl+ H2O离子方程式:Cl2+ 2OH-══ ClO- + Cl-+ H2O6、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Br2+ 3Cl2══2FeCl3+2 Br2离子方程式:2Fe 2++4 Br-+ 3Cl2══2Fe3+++2 Br2 +6Cl-7、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Cl2反应:6FeBr2+ 6C12 4FeCl3+2FeBr3+ 3Br2离子方程式:2Fe 2++2Br-+ 2Cl2══Br2 +4Cl-8、足量氯气通入碘化亚铁溶液中:3Cl2+2FeI2 2FeCl3+2I2离子方程式:3Cl2+2Fe 2++4I- 2Fe3++2I29、在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FeI2 +Br2 FeBr2+ I2离子方程式:Br2+2I- 2Br-+ I210、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溴水:6FeCl2 + 3Br2══4FeCl3+2 FeBr3离子方程式:2Fe 2++ Br2══2Fe3++2Br-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二)1、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 +H2↑离子方程式:2Na+2H2O 2Na++2OH- +H2↑2、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2Al+ 2NaOH +6H2O 2 Na [Al(OH)4] +3H2↑离子方程式:2Al+2OH-+6H2O [Al(OH)4] - +3H2↑3、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Fe 3 FeCl2离子方程式:2Fe3++Fe 3 Fe 2+4、FeCl3溶液与Cu反应:2FeCl3+ Cu CuCl2+2FeCl2离子方程式:2Fe3++Cu Cu2++2Fe 2+5、硫氢化钠溶液与碘反应:NaHS+I2 S↓+ HI+NaI离子方程式:HS-+I2 S↓+2I-6、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 Na++4OH- +O2↑7、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离子方程式:Cu+4H++2NO3- Cu2++ 2NO2↑+ 2H2O8、铜与稀硝酸:3Cu+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离子方程式:Cu+4H++2NO3- Cu2++ 2NO2↑+ 2H2O9、稀硝酸除银镜:3Ag+4HNO3 3AgNO3+ NO↑+ 2H2O离子方程式:3Ag+4H++NO3- 3Ag++ NO↑+ 2H2O10、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NO3(稀) 3Fe(NO3)2+ 2NO↑+ 4H2O离子方程式:3Fe+8H++2NO3—=3Fe3++2NO↑+4H2O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三)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NaOH + CO2 ==== Na2CO3+ H2O离子方程式:CO2 + OH- CO32-+ H2O2、在标准状况下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NaOH NaHCO3离子方程式:CO2+ OH- HCO3-3、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NaOH +SO2==NaHSO3离子方程式:OH- +SO2 HSO3-4、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 2CO2══Ca(HCO3)2离子方程式:CO2+ OH- HCO3-5、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H3•H2O+CO2== (NH4)2 CO3+ H2O离子方程式:2NH3•H2O+CO2== 2NH4+ +2H2O6、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a2CO3+ SO2 Na2SO3+ CO2↑离子方程式:CO32-+ SO2 SO32-+ CO2↑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 +H2O══2 NaHCO3离子方程式:CO32-+ CO2 +H2O══HCO3-8、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Pb(Ac)2+H2S=PbS↓+2HAc离子方程式:Pb(Ac)2+H2S=PbS↓+2HAc9、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C6H5ONa→C6H5OH+ NaHCO3离子方程式:CO2+H2O+C6H5O-→C6H5OH+ HCO3-10、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2FeCl3+2 HI 2Fe Cl2+ I2+2 H Cl离子方程式:2Fe3++2 H++2I- 2Fe 2++ I2+2 H+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四)1、FeS和稀硝酸反应:FeS+4HNO3══Fe(NO3)3+NO↑+S↓+2 H2O离子方程式:FeS +4H++2NO3- Fe3++NO↑+S↓+2 H2O2、电解饱和食盐水:2 NaCl+2H2OC12↑+ H2↑+2NaOH离子方程式:2Cl-+2H2OC12↑+ H2↑+ 2OH-3、用石墨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SO4+2H2O O2↑+2Cu+ 2H2SO4离子方程式:2Cu2++2H2O2Cu+O2↑+4H+4、醋酸加入氨水:CH3COOH+NH3·H2O CH3COONH4+H2O离子方程式:CH3COOH+NH3·H2O CH3COO-+NH4++H2O5、氢氧化镁加入醋酸:Mg(OH)2+2CH3COOH (CH3COO)2Mg+2H2O离子方程式:Mg(OH)2+2CH3COOH 2CH3COO-+Mg2++2H2O6、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CuSO4+ Ba(OH)2══Cu(OH)2↓+ BaSO4↓离子方程式:Cu2++SO42-+ Ba2++2OH-══Cu(OH)2↓+ BaSO4↓7、石灰乳与海水制取氢氧化镁:MgCl2+Ca(OH)2══Mg(OH)2↓+ CaCl2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8、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钙溶液混合:Ca(HCO3)2+ Ca(OH)2 2CaCO3↓+2H2O离子方程式:Ca2++ HCO3-+OH-══CaCO3↓+H2O9、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 2NaOH══CaCO3↓+ Na2CO3+2 H2O离子方程式:Ca2++ 2HCO3-+2OH-══CaCO3↓+H2O+CO32-。
离子反应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方案实施对象:实施本教学方案的高一学生来自漳州的一所民办高中,本校高中的生源的全面素质较强,介于一级达标校与二级达标校之间。
知识基础: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在本节课前已经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同时,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试着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未上升到认识的高度,专题二对卤素、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又接触了不少离子反应,这些都为离子反应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离子反应。
能力基础: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心理认知特点: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较薄弱,能接受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生认知的困惑: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应,并已经能够用离子观点去分析,但是思维分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比如在某些反应中不同的反应物却有相同的现象,产物也相同或相似,这些反应是否有实质性的联系呢?等等。
1.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案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材分析《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第二部分的内容,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溶液的平衡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教学目标: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教学过程1.实验的导入:由于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
这部分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并不难,若从定义上复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但对于溶液中反应本质的深入,他们还非常薄弱。
故做以下两组实验:a.盐酸,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b.盐酸,硝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提问:(1)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或产生同一种气体?(2)是离子反应?(3)是什么离子参加反应?结论:Ag++Cl-=AgCl↓ CO32-+2H+=H2O+CO2↑指出上述两条就是离子方程式。
引出离子方程式的定义,指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
并且引导学生得出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某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这样导入课使学生对定义有本质理解。
把学生引入主动学习的情景之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2.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
书中给离子方程式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而书写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书写步骤 类范围 书书规 离子方程式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①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 ①写离子符号的规则(可溶的强电解质);②保留化学式的规则③配平规则(同时满足: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写、拆、删、查 离子反应【新课标知识梳理】离子反应:1.定义:2.总趋势:3.表示方法:【易错指津】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查是否违背反应事实,如铁跟硝酸反应:Fe+2H +=Fe 2++H 2↑(错误)。
②查电荷守恒(这是高考考查重点),如Fe+ Fe 3+=2Fe 2+是错误的。
③查化学式能否拆成离子,如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S 2-+2H +=H 2S↑。
④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如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Ba 2++SO 42-=BaSO 4↓。
⑤查离子的配比数是否正确,如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H ++SO 42-+ Ba 2++2OH -= BaSO 4↓+H 2O 。
⑥查反应物因过量或少量导致产物的不同,如往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2OH -+2HCO 3-=CaCO 3↓+2H 2O+CO 32-;往澄清石灰水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OH -+HCO 3-=CaCO 3↓+H 2O 。
⑦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其本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所反映的是物质在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形式,而不一定是真实参与反应的离子。
如H 2S 通入NaOH 溶液,H +来自H 2S 的微弱电离:H 2S H ++HS -。
若H 2S 气体通入NaOH 溶液,由于上述H 2S 电离出来的H +被OH -中和,电离过程不断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S+OH -=HS -+H 2O ,若NaOH 过量,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S+2OH -=S 2-+2H 2O 。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本讲主要内容】离子反应本节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是让同学们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根据离子反应的规律判断一些常见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否共存、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等问题。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前面,我们复习了化学反应的四大基本类型,并且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根据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化学反应可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另外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见如下实验装置图: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溶液导电性不同。
用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灯泡明亮;醋酸、氨水做实验时灯泡较暗;而用酒精进行实验时灯泡不亮。
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导电是靠自由移动的离子,于是我们把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而根据化合物的电离的不同我们可将化合物分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我们把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如:酸、碱、盐。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
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③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还发现,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亲爱的同学,新学期就要开始了。
怀着梦想,背上行囊,走进英才,又一阶段的学习之旅启程了。
生命的辉煌,在这时奠基;青春作伴,正当立志奋发时!一起来看看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相关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一、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
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
一般规律是:A、①B、③ ④C、② ⑤D、① ④[解题分析] 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第③④组中各离子可以共存,第⑤组H+与AlO2-、HSO3-不能大量共存,第⑥组中Ca2+与CO32-甚至SO42-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3+、I-、S2-、Cl-B、Al3+、Mg2+、SO42-、Cl-C、K+、Na+、AlO2-、NO3-D、K+、Na+、SO42-、S2O32- [解题分析] 本题先明确了溶液的环境为PH=1的酸性条件下,因此不仅要判断各离子组中离子能否共存,还要判断它们能否与H+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其练习核心知识点一、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验探究按下图所示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①图甲实验的现象是无明显变化,因为溶液K+、Cl-、Na +、SO42—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图乙实验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溶液中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
③结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2)离子反应:离子参与或产生的化学反应。
2.离子反应方程式(1)离子反应通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公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氯化钡和硫酸钠在溶液中反应为例:①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BaCl2+Na2SO4===BaSO4↓+2NaCl;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的形式2Na++SO42—+Ba2++2Cl-===BaSO4↓+2Na++2Cl-;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SO42—+Ba2+===BaSO4↓;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
(3)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OH溶液与稀硫酸:OH-+H+===H2O;②KOH溶液与稀盐酸:OH-+H+===H2O;③BaCl2溶液与稀硫酸溶液:Ba2++SO42—===BaSO4↓;④Ba(NO3)2溶液与硫酸钠溶液:Ba2++SO42—===BaSO4↓;⑤碳酸钠与稀硫酸:CO32—+2H+===CO2↑+H2O⑥碳酸钙与稀盐酸:CaCO3+2H+===Ca2++CO2↑+H2O。
【归纳总结】(1)书写步骤:“写(基础)→拆(关键)→删(途径)→查(保证)”。
(2)书写关键:①要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电解质写成离子的形式;②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如水、弱酸、弱碱)等写成化学式。
【深度思考】(1)以H++OH-===H2O为例说明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提示①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如NaOH+HCl===NaCl +H2O。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
嘿,同学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这块儿神奇的知识领域!
先来说说啥是离子反应吧!就好比一场盛大的派对,阳离子和阴离子就是派对上的主角,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那可太有趣啦!比如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钠离子和氯离子就撒欢似的在水里游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离子反应例子呀!是不是很神奇?
然后呢,离子方程式可是个重要玩意儿!它就像给离子反应拍了张特写照片,把关键的信息都给记录下来了。
比如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不就可以写成氢离子加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嘛,简单明了!就像给你喜欢的明星拍了张超酷的照片,一下子就把他们的特点展现出来啦!
嘿,离子反应还有条件呢!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哟!这就好像你想参加一场高级派对,得有邀请函才行呀!比如有些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浓度下才能进行。
像碳酸钙和盐酸反应,要是盐酸浓度不够,那反应可就没那么顺利啦!
还有还有啊,离子共存也是个很关键的点呢!有的离子在一起能和平共处,有的可就不行啦,见面就“打架”!就好比有些人在一起特别合得来,有些一见面就互看不顺眼一样。
比如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在一块儿就容易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呢!
总之呢,离子反应这块知识丰富多彩,就等你们去好好探索啦!加油哦,同学们!可别小瞧了它,学会了它,化学世界的大门就向你们敞开啦!。
专题七离子反应易错点一: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易错题典例】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NaHCO3=Na++HCO3-B.Na2SO4=2Na++SO4-2C.Ca(NO3)2=Ca2++2(NO3)2-D.KClO3=K++Cl-+3O2-【答案】A【错因分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注意掌握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明确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同学们容易犯的错误:①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②在书写难溶性和微溶性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错用符号“”.例如,CaCO3Ca2++CO32-,Mg(OH)2Mg2++2OH-;③把熔融条件下KHSO4的电离方程式错写成:KHSO4=K++H++SO42-;④没有把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⑤把多元弱碱写成了分步的形式;⑥未配平。
【解题指导】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阴、阳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明确电离方程式书书写方法即可解题,并关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例如NaCl=Na++Cl-,CH3COONH4=CH3COO-+NH4+;(2)在书写难溶性和微溶性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在书写其溶解平衡的化学方程式时用符号“”.例如:BaSO4=Ba2++SO42-,Ca(OH)2=Ca2++2OH-,BaSO4(s)Ba2+(aq)+SO42-(aq),Ca(OH)2(s)Ca2+(aq)+2OH-(aq);(3)有些电解质因条件不同,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形式也不同.例如,熔融时,KHSO4=K++HSO4-;水溶液中:KHSO4=K++H++SO42-;(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例如,CH3COOH CH3COO-+H+,NH3•H2O NH4++OH-;(5)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要求分步写出电离方程式,几元酸就有几级电离方程式.例如,H2CO3H++HCO3-,HCO3-H++CO32-;多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比较复杂,因此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一步到位,但仍用符号“”,例如,Cu(OH)2Cu2++2OH-;(6)弱酸的酸式盐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第一步完全电离出阳离子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又可以进行电离,且为可逆过程.例如,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CO3-H++CO32-;(7)检查电离方程式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电解质。
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二、说教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AgCl↓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3、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2+=2Na++Cu(OH)2↓+H2↑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H2O=4Na++4OH–+O2↑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Ca2++2OH-+2HCO3-+Mg2+=Mg(OH)2↓+CaCO3↓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2HCO3-+Ca2++2OH–=CaCO3↓+2H2O+CO32–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10、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3=CaCO3↓+H2O11、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12、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13、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CaCO3↓+H2O14、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1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OH–=CO32–+H2O16、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17、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NH4++HCO3-+2OH–=NH3↑+CO32–+2H2O18、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19、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20、碳酸镁溶于强酸:MgCO3+2H+=Mg2++CO2↑+H2O21、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Mg2++SO42–=BaSO4↓+Mg(OH)2↓22、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23、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中性:2H++SO42–+2OH–+Ba2+=2H2O+BaSO4↓24、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硫酸根完全沉淀:H++SO42–+OH–+Ba2+=BaSO4↓+H2O25、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2Al3++3SO42–+8OH–+3Ba2+=3BaSO4↓+2AlO2–+4H2O26、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H)2+2H+=Mg2++2H2O27、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28、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Al2O3+2OH–=2AlO2–+H2O29、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Al2O3+6H+=2Al3++3H2O30、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Al(OH)3+OH–=AlO2–+2H2O31、氢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应:Al(OH)3+3H+=Al3++3H2O32、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33、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Al3++3H2O=Al(OH)3↓+3H+34、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Al3++3AlO2–+6H2O=4Al(OH)3↓35、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AlO2–+H++H2O=Al(OH)3↓36、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2–+4H+=Al3++2H2O37、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a++2AlO2-+CO2+3H2O=2Al(OH)3↓+Na2CO338、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39、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3Fe2+40、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S+H+=Fe2++H2S↑41、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溴水:S2–+Br2=S↓+2Br–42、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43、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2Fe3++H2S=2Fe2++S↓+2H+44、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硫化钠溶液:2Fe3++S2–=S↓+2Fe2+45、硫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铁溶液:2Fe3++3S2–=S↓+2FeS↓46、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2Fe3++2I–=2Fe2++I247、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48、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49、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Fe3++3SCN–=Fe(SCN)350、明矾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KAl(SO4)2+3Ba(OH)2=Al(OH)3↓+2BaSO4↓+K2SO451、明矾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52、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H2O2+2H+=2Fe3++2H2O53、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5Fe2++MnO4-+8H+=5Fe3++Mn2++4H2O54、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盐酸:Fe3O4+8H+=2Fe3++Fe2++4H2O55、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Fe2O3+2I-+6H+=2Fe2++I2+3H2O56、用氯化铁与沸水反应制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 Fe(OH)3+3H+57、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水:H2SO3+Cl2+H2O=4H++2Cl-+SO42-58、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铁:H2SO3+2Fe2++H2O=4H++2Fe2++SO42-59、亚硫酸溶液中加入双氧水:H2SO3++H2O2=2H++H2O+SO42-60、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HClO61、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SO32-+H2O+Br2=SO42-+Br-+2H+62、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SO2+Br2+2H2O=4H++2Br-+SO42-63、单质铁溶于过量稀硝酸中:Fe+NO3-+4H+=Fe3++NO↑+2H2O65、过量单质铁溶于稀硝酸中:3Fe+2NO3-+8H+=3Fe2++2NO↑+4H2O66、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3-+8H+=3Cu2++2NO↑+4H2O67、单质铜与浓硝酸反应:Cu+2NO3-+4H+=Cu2++2NO2↑+2H2O68、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2Ag++Cu=2Ag+Cu2+69、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2+2Cl-+4H+=Mn2++Cl2↑+2H2O70、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71、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HCO3-72、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ClO-+Cl-+2H+=Cl2↑+H2O73、氯酸钾与浓盐酸:ClO3-+5Cl-+6H+=3Cl2↑+3H2O74、硫化钠、亚硫酸钠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2S2-+SO32-+6H+=3S↓+3H2O75、NO2溶于水:3NO2+H2O=2H++NO3-+NO↑76、醋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2CH3COO-+2H++SO42-=BaSO4↓+2CH3COOH77、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78、醋酸与氨水反应:CH3COOH+NH3•H2O=CH3COO-+NH4++2H2O79、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70、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2++2OH-=Cu(OH)2↓8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