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a b) D 100 %
图2-2。3 弯管的椭圆度 A—椭圆长轴直径 b—椭圆短轴直径
D—管子外径
2、弯管减速薄量的计算
管子弯曲后壁厚由于受拉,壁厚一般都有一定的减 薄现象,其减薄率的计算公式为
C [(t t1) t ]100 %
式中
t ——弯曲前管坯的壁厚
t1 ——弯曲后管子壁厚
图2-82 管子受力后弯曲变形情况
❖ 另一方面也影响管件在结构中的功能效果;管材内壁起皱不但 会削弱管子强度,而且容易造成流动介质速度不均,产生涡 流和弯曲部位积聚污垢,影响弯制管件的正常使用;回弹现象 必然使管材的弯曲角度大于预定角度,从而降低弯曲工艺精 度。因此,应在弯制之前采取对应措施防止上述缺陷的产生, 以获得理想的管件,保证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外观质量。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前面提到的几种常见缺陷,可以有针对 性地采取下列措施:
4)模具间隙,间隙越大,回弹也越大 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较大的影 响。间隙越大,回弹角也就越大。
5).弯曲的形状. (U形回弹小于V形)
校正弯曲时圆角部分的较小正回弹与直边部分负回弹
的抵销 ,回弹可能出现正、零或是负三种情况。
校正弯曲圆角部分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
第二章、管子弯曲
图1-1 弯曲过程 a r=r0 b r=r1 c r=r2 d)r=r
2.弯曲变形的特点 为了观察板料弯曲时的金属流动情况,便于分 析材料的变形特点.
图1-2 材料弯曲前后的网格变化
三、 板料弯曲正应力。 1、 板料弯曲时截面上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图1-3 板的弯曲实验
1)纤维变化情况:如上图所示,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 仍保持为平面,只产生了相对转动,一部分纵向“纤维”伸 长,一部分纵向 “纤维”缩短。中性层不变,其余的越远离 中层性的纵向“纤维”伸长(或缩短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