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6.16 KB
- 文档页数:2
化工认识实习教学大纲第一篇:化工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化工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参考学时:1周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参考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化工专业认识实习是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工程教学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对实际化工生产过程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化工生产的工艺和主要设备,获得化工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下厂前准备实习带队老师联系实习厂家,确定实习日期,进行学生分组,安排实习。
第二部分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动员大会包括以下内容:实习具体安排、实习纪律、实习的工厂简介、安全教育,着装要求等。
并要求学生了解将到实习企业的主要情况:包括主要产品简介、产品用途简介、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第三部分工厂技术人员举行讲座由实习单位指派人员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及进厂安全教育。
第四部分工厂参观实习在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对实习单位的个生产车间及生产流程进行参观,参观中应该着重了解产品的生产原理,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生产设备等,并与从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加深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督促学生从实际出发对工厂的现行生产工艺路线提出改进设想和方法。
第五部分撰写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时,学生应提交书面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所实习工厂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员情况、生产能力、产品的特点及环保情况等,2)说明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过程,并绘制出工艺流程图。
3)实习的认识及感想。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认识实习,了解实习工厂的概貌(主、副产品及用途、生产规模、工艺特点和经济效益等);掌握实习车间的主要原料和主、副产品的物化性质;掌握实习车间或工段的生产路线,各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副反应过程;了解主要车间的主要设备(塔、换热器、各种输送设备等)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化工生产工艺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 Training课程类型:实践教学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化工生产工艺实训是按照本专业教学培养计划要求开设的,是本专业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工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
本实训是通过让学生面对面地接触、操作真正的成套生产装置,了解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特点及控制方式;通过合作配合对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操作实训,学习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学会工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手段,提高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结果的技术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安全安环保意识。
通过本实训,培养学生全面的应用能力,建全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化工单元实训是在该专业学生学习完各类化学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石油加工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等主要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并选取典型化工生产工艺进行实训。
通过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加深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典型化工生产装置,巩固所学的生产工艺的原理、生产方法、操作要求以及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弥补理论课堂上的抽象知识;2.通过控制调节重要参数、数据记录处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尤其是对类似实际化工生产中不正常现象,尤其是紧急安全事故的处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工协作树立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很好地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4.通过对实训正规操作的培训,培养学生化工生产的安全环保意识,提高未来化工行业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化工专业生产实习》实习大纲实习类别:生产实习/ Production Practice周数/学分:3周/3学分时间安排:下学期/第三学年适应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生产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组织管理能力,树立劳动观点及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同时使学生了解与熟悉化工专业各方向的生产技术与特点,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1.实习内容(1)熟悉典型生产设备结构、原理与特点,操作与检修;(2)了解生产方法和原理及工艺过程;(3)了解设备组成与车间布置;(4)认识工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5)了解工厂生产的安全与环保措施,并接受安全生产教育。
2.要求带队教师应该结合生产实际,给出系列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
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课程体系以外的书籍,例如《质量管理工程学》,进行自学。
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思考和更深入地去实践;使学生在综合应用现代科技知识并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切实地得到锻炼。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地检查实习记录,及时地纠正存在的问题,考核应反映学生自学与思考及综合应用现代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生实习时应认真做好记录,实习报告应包含工厂生产实际介绍和实习体会。
三、实习进度安排序内容所用时间号1 实习前准备和实习动员2天2 入厂教育、了解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3天3 了解设备组成与车间布置、安全与环保措施2天4 熟悉生产设备结构、特点、操作与检修4天5 认识工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2天6 实习总结与考核2天序内容所用时间号合计三周四、实习考核方式实习结合过程表现与实习总结报告,给予优、良、中、差四成绩档次。
执笔:魏铭审阅:魏铭日期:2005.5审定:刘小平日期:2005.5。
《化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8744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实习时间:4周一、实习目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必修的课程。
目的是在学生学完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去化工厂及相关工厂进行实习。
通过在工厂车间的参观学习和跟班实习,使学生了解化工厂的必备生产环境,了解化工生产概况,获得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实际感性知识;将理论联系实际,印证、巩固和加深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化工事业的理解,树立为化工而奋斗的精神;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尽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们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点,集体观点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的竞争能力。
二、实习的基本要求1.通过实习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物料、设备的规律、实现生产过程的特点、过程本身的特点)。
2.深入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生产方案、工艺流程、单元操作、主要设备及操作控制。
3.了解实习车间的生产管理及技术进步改革和措施,电器的供应利用情况。
4.学习工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对生产的高度责任感,对工作尽职尽责,勇于改革,不断进取创新的奉献精神。
三、实习内容1.了解工厂生产经营发展情况、远景规划及技术进步重大措施步骤。
2.学习和掌握实习岗位《岗位操作法》。
3.了解实习工厂和车间化工产品的生产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及成本核算概况。
4.了解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及控制方法,测试仪表。
5.了解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及保温防腐措施。
6.了解工厂水、电气的供应利用情况。
7.了解工厂、车间“三废”处理及利用情况。
8.了解生产中间原料消耗及产物量的简易估算方法,收集生产现场的数据,作必要的物料、能量衡算,对生产状况作一定探讨,对所发现的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9.实习期间,学生应严格遵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虚心向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做好实习笔记,积极提出问题,勇于分析,回答问题,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
第1篇一、前言化工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明确化工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掌握化工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化工实验设备,完成实验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使学生了解化工行业的发展动态,为将来从事化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化工基础实验(1)化学分析实验:包括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2)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
(3)有机化学实验:包括有机合成、有机结构鉴定等。
2. 化工工艺实验(1)化工原料及产品分析实验:包括原料的检验、产品的质量检测等。
(2)化工过程实验:包括蒸馏、吸收、萃取、结晶等。
(3)化工设备操作实验:包括塔、反应器、储罐等设备的操作。
3. 化工安全与环保实验(1)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工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化工污染治理实验:包括废气、废水、固废的处理。
(3)化工环保法规及标准实验:使学生了解国家环保法规及标准。
4. 综合性实验(1)化工生产过程综合实验: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工新产品开发实验:鼓励学生创新,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化工新产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工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3. 实验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反思总结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实验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1. 实习背景2. 实习目的3. 实习时间及地点4. 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简介1. 实习单位概况a. 单位性质b. 主营业务c. 发展历程2. 实习岗位简介a. 岗位职责b. 工作内容c. 工作环境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a. 学习化工专业知识b. 了解实习单位及岗位c. 制定实习计划2. 实习阶段a. 实习第一天1. 参观工厂2. 认识实习导师及同事3. 熟悉工作环境b. 实习第二天至最后一天1. 参与生产过程2. 学习化工设备操作3. 了解化工生产流程4. 参与实验室实验5. 参与安全生产培训3. 实习总结a. 实习成果b. 实习收获c. 实习感悟四、实习成果与收获1. 知识与技能a.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b. 学习化工设备操作c. 了解化工生产流程2. 人际交往a. 与同事、导师的沟通与交流b. 团队合作精神c. 适应工作环境3. 思想认识a. 对化工行业的认识b. 对自己专业学习的认识c. 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五、实习中的问题与建议1.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a.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不匹配b. 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差异c. 与同事、导师的沟通不畅2. 对实习单位的建议a. 提高实习生的待遇b. 加强实习生的培训c. 增加实习生的实践机会3. 对学校教学的建议a. 优化课程设置b.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c.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六、结语1. 实习总结2. 对未来的展望3. 对实习单位的感谢4. 对学校及导师的感谢。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产实习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roductive Practic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3周/13学分;实践学时:13周开设学期:八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说明一、课程性质生产实习是本科教育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实习安排在学完全部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学习完部分专业课程之后进行。
通过对化工装置的操作和顶岗训练,可以使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开阔学生视野、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兴趣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目的和任务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化工原理及化学反应工程等理论课程之后,通过实习,巩固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将一般理论同工程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专业领域第一线,开阔视野,获得第一手资料或一般生产实践过程的更深入的认识;进行有关实践技能训练,培养一定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的基本内容与进度安排1.基本内容第一部分下厂前准备实习负责人联系实习厂家,确定实习日期,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安排实习用车。
第二部分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动员大会包括以下内容:工厂简介、主要产品简介、产品用途简介、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生产方法及设备、实习具体行程安排、实习纪律、安全注意事项、着装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工厂技术人员举行讲座听取报告全厂及生产车间的安全教育报告;关于产品发展情况及全厂概况介绍报告;生产车间生产工艺技术报告;节能技术报告生产方法。
第四部分工厂顶岗实习在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工厂顶岗实习,熟悉工艺流程,各设备及作用、工艺管线的走向、各生产控制点、操作条件。
熟悉各主要阀门、仪表、分析取样的位置,原料、水、电、蒸汽、风的供应、开停工管线、紧急放空管线等。
《化工生产仿真实训》课程基本信息见表1-1。
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属类自然科学类课程部门化学工程系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名称化工生产DCS操作与控制英文名称DCS Operation&Control of Chemical Production计划课时108课时(理论授课36课时实训操作72课时)曾用名称化工生产仿真实训适用专业应用化工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高聚物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等专业先修课程化学基础、化工安全、化工设备、化工单元操作建议教材化工生产仿真实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李永远冯智根据新的教学计划,为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点,贯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面临知识经济的时代,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加以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手段亦应随之更新。
化工模拟仿真实训和实操实训可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将理论直观地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通道、运动通道和思维通道的学习机能。
从与时俱进,结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出发,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2.掌握仿真模拟训练的各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反应原理。
3.学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操作。
4.在仿真模拟训练中培养严谨、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
5.在仿真模拟训练中总结生产操作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为毕业后走上生产岗位打下基础。
掌握计算机控制化工生产的概况、特点及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仿真DCS系统控制画面及其各种阀门操作基本方法;掌握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性;掌握换热器的类型、结构、特点、操作原理及适用范围;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掌握反应器的类型、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精馏、吸收操作的基本知识及精馏、吸收装置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合成氨的反应原理、生产工艺流程及各类工艺设备、控制仪表特点。
《化工生产认识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周数:1周课程负责教研室:化工教研室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2007年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1.实习性质:《化工生产认识实习》课程是石油天然气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等专业的一门必修非实验课。
2.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化学工程概论》、《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仪表自动化》、《化工机械基础》等。
(2)后续课程:《石油炼制工程》、《精细化工工艺学》、《天然气加工工程》、《有机合成工艺学》、《工业催化》等。
二、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化学化工基础知识与化工工程实际的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和要求1.了解所在单位的生产概况,并对所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来源、产品性能、规格、用途、检验方法、企业生产组织及构成等进行初步了解;2.掌握工厂生产的反应原理、生产工艺条件,并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联系、比较;3.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艺技术、安全、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实习方式与方法认识实习可采用校外结合校内实习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如下:1.听取报告在实习开始时,由实习单位指派人员向学生介绍本单位的生产情况及进行安全教育。
2.组织参观组织对实习单位的各生产车间及生产流程进行参观,参观中应着重了解产品生产的原理、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生产设备等,并与从课堂和书本上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比较,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督促学生从实际出发对工厂的现行生产工艺路线提出改进设想和方法。
3.实习日记在实习中,学生应将每天的工作、观察研究的结果、收集的资料和图表、所听报告内容等记入实习笔记。
实习笔记是学生撰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每天必须认真填写,教师应随时检查批改实习笔记。
实习教学大纲学院 _____________ 化学化工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习名称生产实习课程代码040359 ____________ 实习周数2周(60学时)校内/校外___________ 实习类别(认识、专业、毕业、岗位实习)专业实习一、实习名称:生产实习二、实习类别(认识、专业、毕业、岗位实习):专业实习三、实习周数:2 周四、大纲说明适用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五、实习目的和要求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学生工程知识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在掌握化工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可以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并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
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扩大眼界,丰富知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一)实习目的1、生产实习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巩固专业思想,增强适应性,缩短自我追求和社会需要的差距。
2、巩固和运用所学和各门课程的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工艺观点,训练观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专业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学习操作控制与生产管理的有关知识。
4、通过实习,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二)实习要求1、生产实习地点在上海市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教育高地化学工程与工艺训练中心。
学生深入化学工程与工艺训练中心,学习工业化无水乙醇的生产方法,掌握共沸精馏法;学生在掌握了工业化生产无水乙醇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绘制所在小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2、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无水乙醇的实际操作,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切实记好实习日记。
生产见习(实践性环节)教学大纲
(总周数:2,学分数:2)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生产见习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常见工艺装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感性认识;结合生产实践,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初步形成工程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化工安全意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1. 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
了解有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及其理论基础。
2. 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
了解有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初步认识常见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装备。
3. 了解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现状及“三废”处理措施
4. 了解化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安全状况
5. 了解化工企业的历史、现状,企业文化,发展前景等
四、有关说明
1. 教学建议
见习方式采用听取报告和专题讲座、参观企业、独立完成见习报告等形式。
2.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分五部分综合评定,包括见习期间表现、出勤情况、撰写参观考
察报告、讨论、交流。
《生产实习(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x1303301 4周/4.0学分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方向)开课单位:化工学院一、大纲说明(一)适应专业: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方向)(二)适应教学计划版本:2018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实习(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1)熟悉应用化学专业分析方向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工业分析的工程实践;(2)具有工业分析实践工程或科研背景,能够根据应用化学专业分析方向的知识结构特征,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3)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并能正确引导学生遵守相关职业规范和道德。
2.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应用化学专业分析方向专业知识;在指导下,初步能应用于解决工业分析的工程实践;(2)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分析方向的知识结构特征,初步具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能力;(3)认真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各项规章制度、实习考勤制度,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具备记录、归纳实习日记记录,独立总结完成实习报告,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和请教。
四、实习(实训)内容本课程总学时数为4周,实习单位包括:鞍钢股份公司质量计量中心——炼钢化验室和中心化验室、鞍钢矿业集团大孤山选矿厂等基地的现场实习。
实习内容如下:1. 安全教育(支撑毕业要求6-2)2.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支撑毕业要求6-2、11-2)3. 化学分析(支撑毕业要求9-2,11-2)(1) 铁矿石中全铁量的测定(氯化亚锡-二氧化钛-重铬酸钾容量法);(2) 铁锰矿石及混合料中硫的测定(燃烧碘量法);(3) 铁矿石中碳的测定(燃烧气体容量法);(4) 炉渣中Al2O3的测定(强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5) 萤石中CaF2的测定(EDTA滴定法);(6) 白灰、石灰石中SiO2的测定(硅钼蓝吸收光度法);(7) 白灰、石灰石中CaO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8) 白灰、石灰石中Ca、Mg的联合测定;(9) 水质中悬浮物测定(重量法);(10) 水硬度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11) 油品的酸值测定(非水酸碱滴定);(12) 油品的水含量测定(蒸馏法)。
化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工生产实习英文名称:Industrial Practice学时(周数):2周学分:2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先修或同修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执笔人:潘高峰编写日期:1981年6月第一次修订日期:1994年12月第二次修订日期:2004年11月第三次修订日期:2012年3月化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目的和任务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理论课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过渡的必要环节,使学生接触工人,了解工厂,热爱自己的专业,扩大视野,是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生产实际,使学生获得感性的生产工艺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从反应原理与技术、生产工艺、仪器、设备、电器仪表、厂房构筑、设备布置、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的各个方面了解、感知实际生产过程,初步建立起工程概念,为今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1. 掌握实习车间的反应原理与技术、主要工艺流程、工艺组织原则及控制方法;2. 掌握主要设备的工艺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条件;3. 了解化工生产中的检测知识和质量体系;4. 了解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治理措施;5. 了解生产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6. 了解生产过程的安全、职业卫生要求;7. 了解化工生产的组织方式及技术管理方法;8. 培养应用基础课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问题能力;9. 建立初步的工程技术观点。
三、实习内容1. 查阅、收集与实际生产过程有关的文献资料;2. 工艺流程部分:在掌握实习车间(或工段)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反应原理与技术,分析工艺条件的选择,熟悉实习场所的主要设备和名称,主要工艺管线的走向,各控制点的位置及生产控制指标;3. 生产设备部分:通过观察设备、看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内部的结构,有条件时指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旧设备,重点了解各种换热设备、塔设备、反应器等设备的结构特点;4. 控制方法与手段:认真了解实习场所各种温度、压力、液位、组成等各种操作参数的检测、显示、控制方法及各种调节手段;5. 选取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单元操作的实际数据进行节点设计;6. 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或创作一个美术作品,将实习中观察和思考的内容抒发出来。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程实习》教学大纲Course Practice of Chemical Safety Engineering课程编码: 22802617 课程类型: 专业实践课课程学时:1w 课程学分:1编写人:袁光辉审定人:王浩东、袁光辉一、课程性质及任务化学安全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事故和职业性伤害发生的规律及其原因、防止化工事故及其严重后果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课程。
化工安全工程课程实习是化工原理课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实习,使学生了解主要安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获得化工生产过程及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二、时间分配序号课程实习内容学时1 实习动员,观看实习录像1天2 校内实习,做化工实验,实验室安全实验案例分析1天3 校内实习,理论知识巩固,观看化工事故录像1天4 校外实习,参观安康市五里氮肥厂(合成氨厂)1天5 校外实习,参观安康旬阳硫酸厂1天三、实习基地要求校内实习基地主要依托化工原理实验室,多相关的化工实验。
要求在课程实习中的实验和授课过程中的实验有所区别,实验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同时进行校外实习动员,观看以往的实习录像和化工事故录像,进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安全对化工生产的重要性。
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了解主要化工生产中的事故特点,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增强化工生产过程及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能力,也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系统安全思想的培养。
1. 对教师的要求:(1) 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15~20名,应准备相应的实验内容、要求明确题目;(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相关的实验室案例和化工生产案例;(3) 与学生一起进行录像观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课程实习方案;(4) 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6) 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2104109课程名称:生产实习周数/学分:9/9先修课程:《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工艺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教研室:化工教研室一、实习目的与要求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际、培养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以工厂或车间的实际生产过程为对象,在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
1.通过实习拓宽学生视野,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员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3.结合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要求,收集生产第一线的有关资料,为圆满完成毕业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学生进厂后,根据企业安排开展实习工作。
学生应服从企业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指挥,严格遵守学生实习条例,遵守劳动纪律和工厂的有关保密条件及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1.了解全厂概况。
2.掌握重点工段的生产流程,工艺条件,主要设备的结构和作用。
掌握主要产品的生产方法、过程、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配料比、控制指标等)。
能计算本车间各生产工序的物料及能量平衡、原料及水、电、汽等的消耗定额,掌握产品的实际产率、理论产率及提高产率的方法。
了解生产操作及生产中容易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3.了解一般工段的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
4.虚心向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树立爱岗、敬业,求实精神。
(二)实习内容1.全厂部分(1)工厂发展概况,主要产品的生产方法和工厂的组织管理。
(2)原料及产品的规格,供应,运输和储存情况。
(3)厂内水、电、蒸汽、燃料的供应情况。
(4)工厂的技术保护制度。
(5)工厂的发展前景。
2.重点工段(1)原料、产品的规格、来源、用途及储存方法。
《化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8744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实习时间:4周
一、实习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必修的课程。
目的是在学生学完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去化工厂及相关工厂进行实习。
通过在工
厂车间的参观学习和跟班实习,使学生了解化工厂的必备生产环境,了解化工生产概况,获得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实际感性知识;将理论联系实际,印证、巩
固和加深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化工事业的理解,树立为化工而奋斗的精神;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尽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们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点,集体观点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的竞争能力。
二、实习的基本要求
1.通过实习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物料、设备的规律、实现生
产过程的特点、过程本身的特点)。
2.深入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生产方案、工艺流程、单元操作、
主要设备及操作控制。
3.了解实习车间的生产管理及技术进步改革和措施,电器的供应利用情
况。
4.学习工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对生产的高度责任感,对工作
尽职尽责,勇于改革,不断进取创新的奉献精神。
三、实习内容
1.了解工厂生产经营发展情况、远景规划及技术进步重大措施步骤。
2.学习和掌握实习岗位《岗位操作法》。
3.了解实习工厂和车间化工产品的生产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及成本核
算概况。
4.了解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及控制方法,测试仪表。
5.了解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及保温防腐措施。
6.了解工厂水、电气的供应利用情况。
7.了解工厂、车间“三废”处理及利用情况。
8.了解生产中间原料消耗及产物量的简易估算方法,收集生产现场的数据,
作必要的物料、能量衡算,对生产状况作一定探讨,对所发现的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9.实习期间,学生应严格遵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虚心向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做好实习笔记,积极提出问题,勇于分析,回答问题,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
四、实习要求和学时分配
1.实习队领导:为了加强实习指导工作,参加实习的班级组成实习队,由
系主任指定教师任实习队长,由教师和班干部组成队委会。
全面负责实
习队的领导工作。
2.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实习完时须提交完整的符合要求的生产实习报告,
并准备接受对实习的询问考察,最终确定实习成绩。
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如下:
准备工作 1天交换岗位 2天
入厂教育 1天参观学习 2天
重点岗位实习 13天考核总结 1天
五.实习方式
教师针对实习工厂现场情况,作必要的讲解分析,在于理清实习的思路、方法,激发学生向生产实际学习的热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教师以深入实习现场指导、引导为主。
学生以在重点生产岗位跟班学习为主,根据实习具体情况,
安排一定时间到实习岗位以外的车间或邻近的工厂参观。
聘请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讲座。
六、实习考核
实习过程中,由指导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在现场进行,考核办法主要为口试,亦可为笔试。
学生的生产实习成绩,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现场考核结果,实习笔记、完成的作业和实习报告,结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组织纪律及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评价,按五极积分制(优、良、中、及格、不
及格)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