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信托业务的创新PPT课件(21张)
- 格式:ppt
- 大小:425.50 KB
- 文档页数:31
我国信托产品创新浅析金融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产品创新。
这三个层次既互相联系、互相推动,又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独立发生。
信托产品的创新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业务主要有五类: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投资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
后三类业务因投资基金法未出台,与证券公司、银行相比无优势等原因,信托投资公司基本没有开展或做的业绩平平,真正使信托投资公司名声鹊起、迅速发展的还是资金信托业务,财产(权)信托业务虽然报道较少,但业内人士利用该业务充分挖掘其他金融产品难以发挥的功能。
目前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形式上有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直接融资的特点,内容上又具有银行借款等间接融资的实质,产生这种割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政策没有解决信托产品的流动性问题。
应当说资金信托产品的融投资功能与公司的股权融资、银行业的间接融资相比,在当前的金融制度安排下具备一些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从已发行的100多只资金信托计划产品里看,信托产品创新的主要地方有:定价的灵活性根据今年36支资金信托计划产品统计,1年期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3.97%,2年期4.23%,3年期4.76,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甚至国债利率相比,对购买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即使加上1%左右的手续费或佣金,对资金使用者来说,成本基本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持平。
虽然《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不得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受益,但预计收益率其实起着相当于价格标示的作用。
信托产品的定价区间基本在大于同期国债利率和小于同期贷款利率之间,根据资金使用者的信誉、经营状况、现金流、信用增加等因素而灵活调整,较有效率的匹配风险和收益。
风险——收益的双重结构同一金融产品根据风险偏好的不同,分设优先收益级和次后收益级在国外已不算新产品,但在国内由于现行金融制度的限制,并不多见,而资金信托产品就具有该结构设计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