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培训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83.53 KB
- 文档页数:8
第1篇第一章绪论1.1 桩基础工程概述1.2 桩基础工程的意义和作用1.3 桩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桩基础工程分类及特点2.1 桩基础工程分类2.2 桩基础工程特点第三章桩基础工程设计3.1 桩基础工程设计原则3.2 桩基础工程设计步骤3.3 桩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第四章桩基础工程施工准备4.1 施工准备概述4.2 施工图纸会审4.3 施工组织设计4.4 施工资源配置第五章桩基础工程材料与设备5.1 桩基础工程材料5.2 桩基础工程设备5.3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第六章桩基础工程施工工艺6.1 桩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概述6.2 桩基础工程打桩施工6.3 桩基础工程拔桩施工6.4 桩基础工程接桩施工6.5 桩基础工程终止桩施工第七章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7.1 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原则7.2 桩基础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7.3 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第八章桩基础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8.1 桩基础工程安全措施8.2 桩基础工程环境保护措施8.3 桩基础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第九章桩基础工程进度管理9.1 桩基础工程进度计划编制9.2 桩基础工程进度控制9.3 桩基础工程进度调整第十章桩基础工程成本管理10.1 桩基础工程成本构成10.2 桩基础工程成本控制10.3 桩基础工程成本核算第十一章桩基础工程案例分析11.1 案例一:某高层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11.2 案例二:某桥梁桩基础工程施工11.3 案例三:某地铁车站桩基础工程施工参考文献附录《桩基础工程施工》教材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桩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与环境保护、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等参考使用。
第2篇一、教材概述《桩基础工程施工》是一本针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专业教材,旨在为建筑行业相关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造价员培训教材2桩与地基基础工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来自造价员培训教材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桩与地基基础工程。
具体包括桩的分类、桩的施工方法、桩的质量控制以及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桩的分类和施工方法,理解桩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桩的分类、桩的施工方法、桩的质量控制、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难点:桩的质量控制、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细节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桩与地基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桩的分类、桩的施工方法、桩的质量控制以及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桩的质量控制和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具体操作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加深对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的理解。
6. 作业设计:题目一:请简述桩的分类。
题目二:请解释桩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题目三:请设计一个地基基础工程。
答案:题目一:桩的分类包括预制桩、现浇桩、灌注桩等。
题目二:桩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题目三: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和结构特点等因素进行,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掌握桩的分类、桩的施工方法、桩的质量控制以及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际的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桩的分类:桩的分类是理解桩的基础,包括预制桩、现浇桩、灌注桩等。
XX年度培训教材(桩基工程)1.基本知识2.预制桩施工工艺3.现浇灌注桩施工工艺4.粉喷桩施工工艺一、基本知识1、桩基的特点及适用情况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深基础形式,在高层及软弱地基土建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承载力高。
一般桩的承载力在500MPa左右,甚至有的高达2000MPa。
(2)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
特别适用于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
(3)减少土方量的开挖与回填。
与其他的地基处理方法相比,采用桩基础可以减少80~90% 的土方开挖量,土方成本大幅度下降。
(4)不需要基坑的降水。
(5)机械化施工,降低劳动强度,可以缩短工期。
(6)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
(7)地下作业,不宜保证施工质量。
(8)有质量问题处理困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桩体的质量,这是桩基础能否成功的关键。
2.桩基的适用情况(1)地基的上层土质太差,而下层土质较好;(2)地基软硬不均匀或荷载不均匀时;(3)地基软弱,采用其他地基加固措施不合适时;(4)地基土性特殊,如可液化土层、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性土、季节性冻土;(5)上部荷载较大时;(6)地下水位很高,或位于水中的构筑物;(7)需要长期保存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从以上可以看出,桩基础是适用性最广的一种基础形式。
3、桩基的分类⏹按桩的受力情况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按施工工艺不同分为:预制桩、灌注桩;⏹按用途不同分为:地基处理桩、承重桩;⏹按材料不同分为:木桩、灰土、砂土、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桩、钢桩。
二、预制桩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工艺桩的制作 ---- 桩的起吊 ---- 桩的运输 ---- 桩的堆放 ---- 桩的起吊---- 桩的就位 ---- 沉桩 ---- 桩的质量检验。
核心是沉桩(一)、桩的预制、起吊、运输、堆放1.预制(1)一般在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重叠层数不超过4层;(2)预制前,场地必须夯实、平整;(3)层与层之间应涂刷隔离剂;(4)下层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方可浇筑上层桩;(5)混凝土浇筑时,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严禁断开;2.起吊(1)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以上方可起吊;(2)要合理设计起吊的吊点,要满足吊桩弯距最小的原则;(3)起吊时应缓慢、平稳,防止桩体颤动;(4)注意桩尖的朝向,防止安装时调头。
3.运输(1)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以上方可运输;(2)采用卷扬机或轻便轨道小平车运输。
(二)、沉桩工艺1.沉桩的方式:锤击沉桩法、振动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射水沉桩法。
2.锤击沉桩法(1)打桩设备:包括桩锤、桩架、动力设备,其中桩锤是最主要的设备。
①桩锤:A.桩锤的分类(见下页幻灯片) B.锤重的选择用锤击沉桩法沉桩时,关键是选择锤重。
桩锤的选择应先根据施工条件确定桩锤的类型,然后再决定锤重,一般要求如下:ⅰ锤重应有足够的冲击力,锤重应大于或等于桩重;ⅱ锤重应等于桩重的1.5~2倍;ⅲ施工时,宜采用“重锤低击、低提重打”即锤的重量大落距小,不易产生回跃,不至于损坏桩头。
②桩架:是支持桩身和桩锤,在打桩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使桩不至于偏移。
常见的桩架:多功能桩架、履带式桩架。
桩锤的分类及特点(2)打桩施工①打桩准备工作: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地表障碍物,定位放线;安设打桩机械、设备;确定合理的打桩顺序:ⅰ由一侧向另一侧打ⅱ由两侧向中央打ⅲ由中央向两侧打ⅳ跳打法②试打打桩的工艺为:吊桩就位 ----- 校垂度 ----- 安装桩帽 ------ 插入土中 ----- 校四心合一(锤、帽身、靴)----- 预压 ----- 校垂度 ----- 锤击、记录 ----- 停打。
通过试打判断土层的坚硬程度、打桩方法、打桩顺序是否选择得当,以便为正常打桩提供经验与数据。
③正式打桩三、现浇灌注桩施工工艺(一)、基本知识1.概念:是直接在桩位处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投放钢筋骨架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桩。
2.分类:按成孔方式不同分为: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湿作业成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
3.特点:(1)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压、无噪音;(2)对于长桩无需接桩;(3)宜于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使用;(4)能节约钢材,工艺简单,适应于土层变化的地基;(5)操作严格,质量要求高,施工后需要一定的养护期,工期长;(6)施工质量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而且出现问题后补救困难。
(二)、套管成孔灌注桩1.概念: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钢筋混凝土的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拔管而成。
2.施工过程:就位 ----- 沉管 ----- 校正 ----- 浇筑第一次混凝土 ----- 投放钢筋骨架----- 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 拔管。
3.常用的施工方法(1)单打法:施工时在管内灌满混凝土,开动振动器5~10S,开始边振边拔。
每拔0.5~1米,停拔5~10S,如此反复,直到套管全部拔出。
(2)反插法:在套管内灌满混凝土后,先振后拔,每次拔管0.5~1米,向下反插0.3~0.5米,如此反复进行并始终保持振动,直到套管全部拔出。
反插法使桩径扩大,承载力提高,混凝土质量得到改善。
(3)复打法:在单打法完成后立即进行清管在原桩位处二次沉管,并放入钢筋笼,二次浇筑混凝土,二次拔管。
经过二次复打,桩径扩大,承载力提高(提高25%左右),混凝土质量得到改善。
要求:①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复打;②必须在原位进行,防止偏移。
4.套管成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四、粉喷桩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水泥粉喷桩的主要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钻机就位→钻进→提升喷粉搅拌→升到设计标高后再复钻→提升复拌喷灰→升到设计标高后停机→下一桩循环施工。
2.施工准备①粉喷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
②场地平整、清除障碍。
如场地低洼,应回填粘性土;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时,应铺设砂土或碎石垫层。
压实度不小于85%。
若地表过软,则应采取防止机械失稳措施。
③施工机具准备,进行机械组装和试运转。
④粉喷桩的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和实测的各项施工参数通过试桩来确定。
试桩10根,通过试桩来确定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粉量等。
粉喷桩所用的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3.工艺性试桩粉喷桩正式施工前要先进行成桩试验,水泥掺入比参考值为48—50kg/m。
粉喷桩施工前应做好加固土室内试验,根据设计要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按7天龄期的试验成果求出合适的掺入比,7天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1100KPa。
以确定:a、要穿过软土层的实际深度;b、了解各软土的阻力,以确定钻进及提升速度和喷粉量。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其抽芯质量情况发现,对含水量较大的软土,提升速度要慢,风量要大才能保证成桩质量;对砂层,特别是粗砂层,提升速度应较淤泥层快,风量应较淤泥层的小。
4.各主要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①桩基就位:根据设计,确定加固放置机体位置的基础(即加垫砂层),使搅拌桩机机轴保持垂直,以防打斜桩,影响桩基承载力。
②下钻:启动搅拌桩机,钻头边旋转边钻进。
为不致于堵塞喷射口,此时并不喷射加固材料,而是喷射压缩空气,可使钻进顺利,减小负载扭距。
随着钻进,准备被加固的土体在原位受到搅动。
③提升钻头并反转:在提升过程喷粉搅拌,通过粉体发送器将水泥粉喷射入搅拌的土体中,使土体和水泥沿深度方向充分拌和。
要根据地质情况,决定提升速度,以得到较均匀的水泥土桩,提升速度根据试桩参数确定。
④提升结束:当钻头提升到距地面30~50cm时,发送器停止向孔内喷射粉料,成桩结束。
这时由于装置的回路是封闭的,粉体不会向空中喷射和飞散。
在向土体喷射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在搅拌钻头距地面30cm处停止喷粉,粉粒不会溢出地面。
一般在设计桩顶预加50cm桩长作为破除桩头用。
⑤复拌:停止喷粉,钻头边旋转边钻进,直至设计深度处,再边提升边反向旋转,使土体和粉体充分拌和,土体被充分粉碎,水泥粉被均匀地分散在桩土中,复拌是保证成桩均匀和提高桩体强度的有效措施。
5.桩体质量检验粉喷桩施工完成后,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在粉喷桩检测方法中,以取芯试验为主。
6.施工注意事项①关于复搅与提升:为了加强桩身强度.全程全长复搅一次。
钻进提升时管道压力不宜过大,以防淤泥向孔壁四周挤压形成空洞。
②关于补喷和废桩问题:如发生意外影响桩身质量时,应在水泥终凝前采取补喷措施,补喷重叠长度大于1.0m.补喷无效时须重新打桩,新桩与废桩的间距≥20cm.③输灰管须经常检查,不得泄漏及堵塞,管道长度以60m为宜。
对钻头定期检查,直径磨耗量≤1cm,钻头直径≯53cm.④在灌注桩两侧布设粉喷桩位时,应预留钻孔灌注桩施工位置,预留净距为140cm.⑤成桩施工顺序从四周边开始向中心进行,相邻两根桩必须跳跃间打。
⑥砂砾垫层必须在桩体强度达到70%时方可铺筑。
⑦质检人员必须对粉喷桩施工进行全过程旁站。
授课人:XX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