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设计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3.22 KB
- 文档页数:9
电力设计院配网的知识点一、引言电力设计院是负责电力系统设计和规划的专业机构,在电力设计院中,配网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电力设计院配网相关的知识点。
二、配网概述配网指的是电力系统中从变电站输送电能到终端用户之间的输电网络。
配网的主要任务是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转变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
配网的设计需要考虑线路布置、设备选择、负荷计算等因素。
三、线路布置线路布置是配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配网线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线路的长度和负荷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和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线路长度,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2. 线路的敷设方式:通常有地下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3. 线路的保护措施:为了保障电力设备和使用安全,需要在线路中设置合适的保护设备,如避雷器、熔断器等。
四、设备选择在配网设计中,设备的选择十分重要,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变压器:变压器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转变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
2.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配电系统,包括断路器、负荷开关等,需要根据负荷特点和安全要求进行选择。
3. 过电压保护设备:过电压保护设备用于保护配电系统免受来自外界的过电压侵害,如避雷器、避雷间隔器等。
五、负荷计算负荷计算是配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合适的线路容量和设备规格。
1. 负荷类型:负荷可以分为瞬时负荷、周期性负荷和恒定负荷等,不同类型的负荷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 负荷容量: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工程设计要求,对负荷容量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配网工程施工配网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程施工,确保设计的有效实施。
1. 材料采购和储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合适的电力设备和材料,并做好储备工作。
2. 线路敷设和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线路敷设和设备安装。
3. 工程验收和投运: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并保证设备正常投运。
配电网规划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配电网规划成为电力行业重要的一环。
配电网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配置电网设施,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和实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配电网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供电负荷需求:根据供电区域的负荷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布局。
对于现有负荷集中、容量不足的配电网,还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2.线路布置: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电网容量,合理布置配电线路。
对于低压线路,依据负荷分布和地理条件,确定布线方式,避免电流过载和电压跌落。
3.主变电站选址:根据负荷集中度、输配电线路距离以及可靠性要求,确定主变电站的选址。
选址要考虑供电半径、土地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4.设备配置:根据用户用电负荷和可靠性要求,配置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
对于重要用户,需要配置备用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
5.可靠性分析:通过可靠性分析,考虑各类故障和不确定因素对电网供电的影响,从而确定电网配置和供电策略,保证供电可靠性。
6.经济性评价: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电网建设和运维成本,进行经济性评价,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配电网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要求。
目前,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兴起,配电网规划也需要适应这些变化。
例如,可以考虑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提高电网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同时,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在城市化进程中,配电网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对于新建区域,要合理规划电力设施的位置,避免后续的拆迁和改造。
对于老旧城区,需要进行电网的改造和升级,以满足用电需求和保障供电安全。
总之,配电网规划是实现可靠、高效、经济供电的基础工作。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供电负荷、线路布置、设备配置、可靠性分析、经济性评价等因素,同时也要适应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才能建设出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的配电网。
配电网的设计与设备选型探讨1. 背景介绍配电网是指将输电线路输送来的电力,通过变电站、开关站等设备分合,送往输电线路的各种用户,最终用于生产和生活用电的供电系统。
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配电网已经成为城市供电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对于城市能源的可靠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配电网的设计和设备选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配电网的设计和设备选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2. 配电网的设计配电网的设计是指将输电线路输送来的电力,通过变电站、开关站等设备分合,送往输电线路的各种用户,最终用于生产和生活用电的供电系统。
在配电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供电负荷根据城市用电负荷不同,配电网的规划也会有所不同。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和未来的用电负荷场景进行预测和计算,以保证配电网的合理规划。
2.2 变电站的位置配电网的设计中,变电站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变电站具有多个输变电线路的汇合和分配功能,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到远端用户的用电质量。
通常,变电站的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就包括供电范围、负荷容量、地理位置和环境等方面。
2.3 线路的布置在配电网的设计中,线路的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线路的排列应该考虑周边的环境,选择最短的路线,并尽量把线路埋入地下或铺设在建筑物外墙上,以减轻场地占用和美化城市景观。
2.4 用电设备保护用电设备需要保护,以保证正常的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设计配电网时,需要考虑设备的保护,防止出现电气故障使得整个配电网系统停运,导致恶劣影响和安全隐患。
3. 设备选型探讨在实际的配电网中,选用恰当的设备也是关键的一环。
目前,市场上的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开关、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和测量仪表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电流负荷设备的选择要根据负荷电流大小进行。
通常选择两种额定电流的设备,一种用于正常运行,另一种则作为备用设备。
3.2 操作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会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包括手动、电动、远程控制等。
配网设计知识点配网设计是指对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进行设计和规划,确保电能能够高效、稳定地供应到消费者。
它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到电网结构的布局、电缆的选型、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对确保电力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配网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配网设计的目标配网设计的目标是保证电能的可靠供应、提高供电质量、提高配电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线损率。
具体来说,配网设计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保证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络应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在电力中断时能够快速恢复供电。
这需要考虑到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FIT)和平均故障持续时间(MDRT)等。
2. 降低线损率:线损是指在电力输配过程中由于电阻产生的能量损失。
优化配电线路结构、减少电线电缆的电阻以及合理控制电压水平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
3. 提高供电质量:供电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电能质量等方面。
在设计配电网络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使其能够满足各类负荷的供电要求,如灯光、电动机等。
4. 提高配电安全:配电网络设计应考虑到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防护措施,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
合理的保护装置设置和接地措施可以提高配电的安全性。
5.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配置供电装置、优化线路结构和控制电压水平等方式,可以提高电能的传输和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二、配网设计的基本流程配网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流程:1. 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电能需求数据,如负荷数据、变电站和配电站的结构参数等。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
2. 网络计算和模拟:通过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对配电网络进行计算和模拟,确定合理的线路布置和变电站选址。
这需要考虑到供电范围、负荷特性、电压降、线损率等因素。
3. 设备选型和配置:根据计算和模拟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和电缆,并配置在合适的位置。
配电网培训课程之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概述(十四)编辑:电嗅一、变压器台架部分(一)柱上变压器(常见的柱上变压器如图1-1所示)图1-1 常见的柱上变压器1、相关规程规范(1)配电变压器台的设置,其位置应在负荷中心或附近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段。
(2)400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式变压器台。
400kVA 以上的变压器,宜采用室内装置。
当采用箱式变压器或落地式变台时,应综合考虑使用性质、周围环境等条件。
(3)柱上式变压器台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5m。
其带电部分,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等条件。
(4)变压器台的引下线、引上线和母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线,其截面应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且不应小于16mm 2。
变压器的一、二次侧应装设相适应的电气设备。
一次侧熔断器装设的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5m,二次侧熔断器或断路器装设的对地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5m。
各相熔断器水平距离:一次侧不应小于0.5m,二次侧不应小于0.3m。
(5)配电变压器熔丝的选择宜按下列要求进行:a、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 及以下者,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3倍选择。
b、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 及以上者,高压侧熔丝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5~2倍选择。
Q ==&m i d =503686208&i dx =1&s n=767a c1a629a213b、设有接户线或电缆头的电杆。
c、设有线路开关设备的电杆。
d、交叉路口的电杆。
e、低压接户线较多的电杆。
f、人员易于触及或人员密集地段的电杆。
g、有严重污秽地段的电杆。
2、常用的柱上变压器(1)我们常用的柱上变压器安装容量为:100kVA,200kVA,400kVA (2)变压器型号的含义(3)以S11-M-30~3150/10系列三相油浸变压器为例(参数如图1-2所示), 当变压器安装容量为400kVA 时,变压器尺寸为:1380*740*1390mm。
10kv配网标准设计10kv配网标准设计是指在城市或乡村中,为了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对10kv配电网进行设计、建设和改造的过程。
10kv配网是城市和乡村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标准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因此,10kv配网标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10kv配网标准设计需要考虑的是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是指在任何情况下,电网都能够保证稳定、可靠地供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线路的敷设方式、容量规划、设备选型等因素,以确保在各种异常情况下都能够保持供电。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网的备用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电网的可靠性。
其次,10kv配网标准设计需要考虑的是电网的安全性。
电网的安全性是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预防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电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网的接地方式、防雷措施、设备的可靠性等因素,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另外,10kv配网标准设计还需要考虑的是电网的经济性。
电网的经济性是指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线路的选址、设备的配置、运行管理等因素,以提高电网的经济性。
总的来说,10kv配网标准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以确保电网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标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以提高电网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用电负荷、地形地貌等因素,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设计,确保电网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和用户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结合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10kv配网标准设计,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10kv配网标准设计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配电说明典型设计首先,在配电变压器选型方面,需要考虑负荷需求和电网规模等因素。
根据需求,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
在选择变压器类型时,通常采用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
干式变压器适用于密集城区和室内空间有限的场所,具有安全可靠、隔震效果好的特点;而油浸式变压器则适用于户外和大型配电站,具有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其次,在电缆选择方面,要根据输电距离、电流负载和电气特性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电缆。
常用的配电电缆有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低烟零卤阻燃电力电缆和架空电缆等。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电缆敷设,具有良好的耐选的特点;低烟零卤阻燃电力电缆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而架空电缆适用于高温地区和大范围敷设,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然后,在电缆敷设方面,需要根据布设环境和载流量等因素选择敷设方式和敷设路径。
一般情况下,室内电缆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它能够起到保护电缆和方便管理的作用;而室外电缆可以采用埋地敷设或架空敷设。
在敷设路径方面,需要避免与其他设施以及树木等障碍物的冲突,选择合适的路径,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最后,在线路保护方面,需要合理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和避雷器等设备,保护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断路器主要用于过电流和短路故障的保护,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
隔离开关主要用于对母线进行分段,便于维护和管理。
避雷器主要用于保护线路免受雷击等外界电压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的配电说明典型设计需要考虑配电变压器选型、电缆选择、电缆敷设和线路保护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谈配电网组成部分架空线路设计深度配电网的合理设计及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采用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能的基本条件,而配电网设计的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也对配电网运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这里所指的配电网的设计深度主要是指配电网设计图纸的深度,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本文将主要通过配电网组成部分的架空线路的设计深度的介绍来分析配电网设计深度对施工单位的影响,以供大家學习参考之用。
一、配电网的基本概念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其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可kV),中压配电网(6—10kV,广州中新知识城为2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
在城市电网系统中,主网也称输电网是指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起连接区域高压(220kV及以上)电网的作用,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供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
二、架空线路的设计深度对施工单位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是由绝缘子将导线架设在杆塔上,并与发电厂或变电站互相连接,构成电力系统或电力网,用以输送电能,其由导线、避雷线、电杆、绝缘子串和金具等主要元件组成。
如右图1-1所示。
导线是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以传输电流,其不仅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还应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磨耐折、抗腐蚀性强及质轻价廉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配电网中的架空线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根据架空线路经过的区域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及输电能力要求在图纸中明确选用架空线路导线的型号,其型号是由导线材料、结构和截流截面积三部分表示,若设计图纸设计深度不够,没有明确标明导线的型号,必将引起施工单位的疑惑,给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这样也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提供了机会,埋下安全隐患,使以后的输电能力大打折扣,必将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电能的正常需求。
配电设计工作内容1. 简介配电设计是电气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到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络设计和布置。
其目标是确保电力在各个用电设备之间的合理分配,以满足用电需求,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工作内容配电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需求分析在进行配电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用电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用电设备的类型、功率需求、运行方式等进行详细了解。
通过与用户沟通和调研,确定用电负荷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2 配电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配电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2.2.1 配电方案设计根据用电负荷和供电条件,确定合理的配电方案。
包括配电变压器的选型和布置、主配电柜的数量和容量、支路配电柜的布置等。
2.2.2 配电线路设计根据用电设备的分布和功率需求,设计配电线路的布置和参数。
包括线路的截面积、长度、电压降和故障电流等计算。
2.2.3 保护设备设计根据用电设备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设计相应的保护设备。
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保护设备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2.3 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配电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设备的选型和采购。
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主配电柜、支路配电柜、保护设备等的选型和采购工作。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品质、可靠性、价格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
2.4 布线设计根据配电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布线设计。
主要包括:2.4.1 主干线路布线根据配电柜和用电设备的位置,设计主干线路的布线方案。
这包括主干线路的走向、长度、截面积等的确定。
2.4.2 支路线路布线根据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功率需求,设计支路线路的布线方案。
这包括支路线路的走向、长度、截面积等的确定。
2.5 施工图纸绘制根据配电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
主要包括:2.5.1 配电系统总平面图绘制配电系统的总平面图,标注主要设备和线路的位置和参数。
配电网基础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电力配电网是将高压电能送到用户的低压电网系统,其设计施工方案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从配电变压器站、配电线路设计、电缆选型和敷设、配电设备选择等方面,进行配电网基础施工方案设计的详细介绍。
2. 配电变压器站设计配电变压器站是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的关键环节,其设计应考虑容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2.1 变压器站选址变压器站选址应考虑供电半径、用电负荷、地形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
选址应远离居民区,避免噪音和电磁辐射的影响。
2.2 变压器站容量设计变压器站容量设计需要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站容量应略大于预计最大负荷,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2.3 变压器站设备选择变压器站设备应选用可靠性高、造价低、性能优良的设备。
同时,应考虑后期维护和运维的便利性。
常见的变压器站设备有:变压器、隔离开关、组合电器柜等。
3. 配电线路设计配电线路设计是配电网中的重要一环,其合理规划与设计直接关系到用电负荷的供给和线路的稳定性。
3.1 线路类型选择根据用电负荷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线路类型。
常见的线路类型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适用于长距离输电,电缆线路适用于城市或狭窄空间。
3.2 线路容量计算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和线路长度,进行线路容量的计算。
计算结果应能够满足用电负荷的需求,避免过载和电压降低的问题。
3.3 线路材料选择根据线路的使用环境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线路材料。
常见的线路材料有铝导线、铜导线、绝缘导线等。
选择时应考虑导电性能、机械强度和耐候性等因素。
4. 电缆选型和敷设电缆是城市配电网中常用的输电方式,其选型和敷设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性。
4.1 电缆选型根据电力负荷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和型号。
电缆选型应满足额定电流、电压和敷设环境要求。
4.2 电缆敷设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应考虑到安全性、敷设长度、敷设方式等因素。
对于地下敷设,应注意防水、防潮和防火措施;对于架空敷设,应注意绝缘和防风措施。
配电与接入网设计一、配电设计配电系统是指将电力从电源输送至终端用户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布置和安装电气设备,实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连接与分配。
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1. 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根据负载特点和需求分析,合理选择配电设备的型号和容量,并进行合理的布置。
- 确定架构类型,如单一供电系统或冗余供电系统,以保证可靠性和连续供电。
- 采用合适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设备,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 考虑配电系统的未来扩展,留出足够的余量,减少后期维护和更新的成本。
2. 电力负荷的管理与分配- 根据各个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和使用情况,合理进行负荷分担和负荷优化,以避免负载过重或过轻。
- 设计合适的负荷分支和负荷均衡系统,确保各个负载之间的平衡和公平分配。
- 采用高效能量管理系统,对电力负荷进行监测、控制和优化,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管理。
3. 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保障- 采用先进的配电设备和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 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故障隐患。
- 设计备份电源和应急供电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停电事件。
4. 配电系统的安全设计- 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 安装合适的安全开关和断路器,避免电路短路、过载和漏电,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 配电室的设计应考虑消防安全和防雷等措施,保障配电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接入网设计接入网是将主干网络与用户之间连接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互联网接入的基础设施。
接入网的设计应该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性能、扩展性和可靠性。
1. 接入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网络带宽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入技术,如xDSL、光纤到户、无线接入等。
-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接入节点的分布、链路速率和传输介质的选择,以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2. 接入网的性能和扩展性设计- 针对高带宽要求的用户,设计支持高速率的接入网,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数据传输质量。
一配网设计简介
配电网
英文名称: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定义: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
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南方有20KV的),低压配电网(220/380V)。
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
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
在城市电网系统中,主网是指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起连接区域高压(220KV及以上)电网的作用
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
一、10kV配网设计:
1.变电工程设计
2.送电工程设计
3.土建工程设计
二、变电工程设计:
变电定义:
电力系统中,通过一定设备将电压由低等级转变为高等级(升压)或由高等级转变为低等级(降压)的过程。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为(15~20)千伏以下。
常用的输电电压等级有765千伏、500千伏、220~110千伏、35~60千伏等;配电电压等级有35~60千伏、3 ~10千伏等;用电部门的用电器具有额定电压为3~15 千伏的高压用电设备和110 伏、220伏、380伏等低压用电设备。
所以,电力系统就是通过变电把各不同电压等级部分联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实现变电的场所为变电所。
分类:
1.变电一次设计(电气、土建)。
2.变电二次设计(继电保护、自动控制)。
范围:10kV电源终点至0.4kV电源起点
三、送电工程设计:
输电定义:
电能的传输。
它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
通过输电,把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
输电线路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输电线路。
前者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上;后者主要用电缆,敷设在地下(或水下)。
分类
1.架空线路设计
(1)10kV线路设计
范围:自变电站10kV侧出线至末端配电变压器10kV侧。
(2)0.4kV线路设计
范围:配电变压器10kV侧至0.4kV末端用电负荷前。
2.电缆设计
(1)10kV电缆设计(高压电缆)
范围:自变电站10kV侧出线至变电所(配电室、箱变)10kV侧(电源终点)。
(2)0.4kV电缆设计(低压电缆)
范围:自变电所0.4kV出线至末端用电负荷前。
二设计过程
承接工程后
1.与甲方确定初步设计方案:高压供电方式,变电所容量,用
电负荷情况,负荷分配情况,变电所位置,面积。
2.现场勘查:变电所分独立变电所和建筑物内变电所,独立变
电所一般为独立建筑,现场需确定变电所面积,具体位置,高压进线方向,周围建筑及地下管线情况。
建筑物内配电室一般位于建筑物地下,现场需确定变电所面积,位置,层高,配电室夹层情况,配电室所处建筑物区域的建筑结构情况,若建筑物未建好,则根据建筑图纸考虑。
3.初设图纸:完成变电所的平面布置,即设备的摆放位置、功
能区域的划分、电源进线位置和方式;完成电气主接线图;
完成初步的高压系统图;完成初步的低压系统图,低压系统图内体现负荷分配情况,即出线开关回路数,开关的大小。
4.初步估算
5.与甲方沟通,确定平面布置和电气系统,确定电气设备选型。
6.完善所有图纸,绘制施工图,包括电气一次,电气二次设计,
若为独立的变电所,需土建设计介入对变电所整体建筑结构进行土建设计。
7.审核图纸
8.概算
9.图纸交付甲方。
1.确定供电方案,电源点位置,供电方式(架空供电还是电缆
供电、单路供电还是双路供电,若是电缆,考虑电缆的敷设
方式),确定初步的供电路由,需要甲方提供测绘图纸作为
供电路由的依据。
2.现场勘查,依据测绘图纸选定的路由现场勘查,修正路由。
确定电杆的具体位置,电杆、导线的选型,或者电缆井的具
体位置,查看该路由上是否有障碍物,
3.初设图纸设计,完成线路、电缆的路径图,出大概的杆塔选
型和材料量和估算,与甲方沟通。
4.完善图纸,绘制施工图,包括线路的电气和土建设计,电缆
的电气和土建设计。
架空线设计中有塔杆的情况需要土建人
员配合完成,电缆设计中有电力管井或电力隧道的也许土建
人员完成管井和隧道的土建设计。
5.审核图纸
6.概算
7.交付甲方
线路:测量,首先根据地形图进行选线,主要确定转角杆的大致位置,然后到实地去确定准确位置,采集转角坐标,然后根据转角确定线路的实际走向,在走向上采集更加细致的地貌地形特征(道路,沟渠,跨越线路,高程异常),确定线路是否合格(对村庄的影响,树林,沟坎),再进行线路的更改调整,如果整条线路调整合格后,回到室
内在软件由之前采集的坐标(主要是高程)上进行详细的设计,各个塔杆类型,档距(这个应该根据线路级别确定),杆高,最后设计成完整线路。
三、变电与送电的配合
1.送电专业中电缆,架空线的选型需根据用电负荷计算出的电流选
择。
2.电源进入变电所的位置以及进出线方式需两专业在图纸上保持一
致。
如建筑物内变电所一般采用电缆进出线,进线方式包括桥架进出线,电缆竖井进出线,由于电缆进出线方式不同,决定了电气设备选型、平面布置方式、土建结构的不同。
三工程分类
一、类型
1.局属工程:
包括供电局内的农网改造工程、大型技改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建变电站工程、局属变电所工程、新建电缆、线路工程、电能计量及采集工程。
2.用户工程:
包括用户变电所、箱变、柱变、线路、电缆的新建及改造工程。
二、区分方式
局属工程为建设方(企业或个人)、供电局单向投资或与政府联合投资的电力工程项目,工程完工后产权归供电局所有。
用户工程为建设方(企业或个人)投资,工程完工后产权归企业或个人所有。
四工程收费
一、收费
设计费由工程总造价中取费,工程总造价越高,取费费率越低,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版),初设完成可收40%设计费,施工图完成收回剩余60%设计费。
局属配网设计工程概算执行20kV定额标准。
二、预算
1.变电专业需要的材料:
(1)电气设备,包括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直流屏、
二次设备。
(2)土建材料,包括整体建筑、设备基础预埋件、接地网材料、灯具、门窗、内装修等。
(3)人工费。
(4)安装费。
(5)监理费。
(6)设计费。
2.送电专业需要的材料:
(1)电气设备,包括架空线、电缆、线路开关、继电保护装置、电杆、金具等
(2)土建材料,包括管井、隧道等。
(3)同上。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