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1届迎春杯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3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下)学而思在线目录北京市第11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3)北京市第12届迎春杯决赛试题 (5)北京市第13届迎春杯决赛试题 (7)北京市第14届迎春杯决赛试题 (9)北京市第15届迎春杯决赛试题 (11)北京市第16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预赛试题 (13)北京市第17届迎春杯科普活动日队际交流邀请赛试题 (14)北京市第18届迎春杯决赛试题 (17)北京市第19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计算机交流题 (19)北京市第20届迎春杯小学生竞赛试题 (21)北京市第21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科普活动日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初赛试卷 (23)北京市第 11 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1.计算:0.625×(+ )+ ÷ ― 2.计算:[(- × )- ÷3.6]÷3.4.5.6.某单位举行迎春茶话会,买来 4 箱同样重的苹果,从每箱取出 24 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下的苹 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
那么原来每箱苹果重________千克。
游泳池有甲、乙、丙三个注水管。
如果单开甲管需要 20 小时注满水池;甲、乙两管合开需要 8 小时注满水池;乙、丙两管合开需要 6 小时注满水池。
那么,单开丙管需要________小时注满水池 。
如图是由 18 个大小相同的小正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
其中某些相邻的小正三角形可以拼成较大 的正三角形若干个。
那么,图中包含“*”号的大、小正三角形一共有________个。
如图,点 D 、E 、F 与点 G 、H 、N 分别是三角形 ABC 与三角形 DEF 各边的中点。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三角形 ABC 的面积比是。
7.五个小朋友 A 、B 、C 、D 、E 围坐一圈(如下图)。
老师分别给 A 、B 、C 、D 、E 发 2、4、6、8、1 0 个球。
然后,从 A 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做游戏:如果左邻小朋友的球的个数比自己少,则送 给左邻小朋友 2 个球;如果左邻小朋友的球的个数比自己多或者同样多,就不送了。
学习目标本讲主要通过例题加深对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在历年小升初与各类小学竞赛试卷中,行程问题的试题占的比值是相当大的,所以学好行程问题不但对于应对小升初考试和各类数学竞赛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而且也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问题,总称为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涉及时间 (t)、速度 (v)和路程 (.s)这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路程 = 速度×时间 可简记为:s vt = 速度 = 路程÷时间 可简记为:/v s t = 时间 = 路程÷速度 可简记为:/t s v = 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显然,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例 1】 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长度之比是 1:2:3,某人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4:5:6,已知他上坡时每小时行2.5千米,路程全长为 20千米,此人走完全程需多少时间?【例 2】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自行车队 8点整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去,前一半时间每分钟行 1千米,后一半时间每分钟行0.8千米。
自行车队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例3】某人上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下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5分钟,已知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如果上山用了3 时50分钟,那么下山用多少时间?【例4】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例5】甲、乙两车往返于A、B两地之间,甲车去时的速度为60千米/时,返回时的速度为40千米/时,乙车往返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求甲、乙两车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比.【例6】从甲地到乙地全部是山路,其中上山路程是下山路程的23,一辆汽车上山速度是下山速度的一半,从甲地到乙地共行7时,这辆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例7】一辆车从甲地行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 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度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30%,那么也比原定时间提前 1 小时到达,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第一讲小升初·竞赛中的分数问题知识导航在分数式的计算应用问题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题型。
①和(差)倍问题。
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差),和约分过后的结果,求原分数。
②变化类。
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差)的关系,再告诉分子或分母变化后的结果,求原分数。
”③因数分解类。
具体表现为“已知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求原分数的可能值。
”④中间分数计算类。
具体表现为“已知某分数在两个分数之间,求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的最小值。
”……精典例题例1:一个分数约分后是,若约分前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0,那么约分前的分数是多少?思路点拨想一想:约分后是,你可以想到什么?你有几种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友情提示:从方程与算术两个角度来思考。
)模仿练习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是40,约分后是,那么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例2: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9,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这个分数是多少?(2006年成都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3/16思路点拨想一想: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实际是分数中谁发生了变化?想明白后,再结合例1方法来思考一下,相信你能自己解答的!模仿练习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37,若分子减去1,分数值是,原分数是多少?(2007年成都外国语学校小语种数学试卷)例3: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思路点拨想一想:满足什么条件的分数才是最简真分数?再想一想对“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信息又应该怎样去理解?模仿练习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多少?(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年“德瑞杯”知识竞赛数学试题)学以致用A 级 1.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2,约分后是,这个原分数是多少?(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将分数的分子增加77后,如果要求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变为多少?(2010年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6年级衔接班试题2)3.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2010,约成最简分数后是,这个分数是多少?(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年5升6招生数学试题)B 级4.某分数分子分母的和为23,若分母增加17,此分数值为,原分数为多少?(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德瑞教育发展基金会”2010年奖学金测试数学A 卷)5.分子与分母的乘积是156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2008年成都嘉祥外国语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6.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5,若分子加上3,则可约简成,原来的分数是多少?(2007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C 级7.m,n 为自然数,若<<,则m+n 的最小值是多少?(2007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2)第二讲分数计算中的拆分知识导航分数计算中的拆分,又叫裂项计算。
分数与繁分数化简【分数化简】讲析:容易看出,分子中含有因数37,分母中含有因数71。
所以可得(长沙地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选拔赛试题)讲析:注意到,4×6=24,2+4=6,由此产生的一连串算式:16×4=64166×4=6641666×4=6664……(全国“育苗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容易看出分子中含有因数3。
把48531分解为48531=3×16177,然后可试着用16177去除分母:【繁分数化简】(1990年马鞍山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如果分别计算出分子与分母的值,则难度较大。
观察式子,可发现分子中含有326×274,分母中含有275×326。
于是可想办法化成相同的数:(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可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带分数都化成假分数,并注意将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数,以消除各自中的分母。
于是可得例3 化简(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由于分子与分母部分都比较复杂,所以只能分别计算。
计算时,哪一步中能简算的,就采用简算的办法去计算。
所以,原繁分数等于1。
(北京市第一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连分数化简,通常要从最下层的分母开始,自下而上逐步化简。
依此法计算,题目的得数是2。
(计算过程略)55、对称变换【将军饮马】据说古代希腊有一位将军向当时的大学者海伦请教一个问题:从A地出发到河边饮马,再到B地(如图4.32所示),走什么样的路最近?如何确定饮马的地点?海伦的方法是这样的:如图4.33,设L为河,作AO⊥L交L于O点,延长AO至A',使A'O=AO。
连结A'B,交L于C,则C点就是所要求的饮马地点。
再连结AC,则路程(AC+CB)为最短的路程。
为什么呢?因为A'是A点关于L的对称点,AC与A'C是相等的。
而A'B 是一条线段,所以A'B是连结A'、B这两点间的所有线中,最短的一条,所以AC+CB=A'C+CB=A'B也是最短的一条路了。
小学数学难题解法大全第五部分典型难题讲析(七之一)数的计算(一)数的计算1.四则计算【基本题】例1 计算7142.85÷3.7÷2.7×1.7×0.7(1991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讲析:本题的两个除数和乘数依次是3.7,2.7,1.7,0.7。
从数字上分析,不能运用简便运算。
所以,只能从左至右依次计算。
结果是850.85。
(1990年江西省“八一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成假分数之后,分子都含有22的约数,于是可采用分配律计算。
(1994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讲析: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是3,所以,可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巧算题】(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初赛试题)讲析:括号中的三个数如果直接通分,则比较繁琐。
经观察,可将三个分母分解质因数,求出公分母;在求公分母的过程中,不必急于求出具体的数,而可边算边约分,能使计算简便一些。
(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讲析:当把两个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分子都是65。
于是,第一个括号中可提出一个65,第二个括号中可提出一个5,能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
例3 计算:(全国第四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经观察发现,可将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开计算。
这时,每个带分数的分数部分,都可以拆分成两个单位分数之差,然后互相抵消。
计算就很简便了例4 计算:(1990年《小学生数学报》小学数学竞赛试题)除以两数之积,就等于分别除以这两个数。
然后可将它们重新组合计算为法分配律计算。
于是可将10.375分开,然后重新组合。
(1990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用字母代替去计算。
(长沙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选拔赛试题)26.3乘以2.5。
这样计算,可较为简便。
原式=2.5×24.7+29×2.5+26.3×2.5=2.5×(24.7+29+26.3)=200。
例8 已知11×13×17×19=46189计算:3.8×8.5×11×39(广州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根据已知条件来计算另一个算式的结果,应尽量将计算式化成与已知条件式相同或相似的式子。
第五讲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师版)例1、437与323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基本概念:1、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30的约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约数有1,2,3,6,其中6是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
一般地我们用(a,b )表示a,b 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如(12,30)=6。
如果(a,b )=1,则a,b 两个数是互质数。
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18的倍数有18,36,72,90,…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其中36是12和 18的最小公倍数。
一般地,我们用[a,b]表示自然数,a,b 的最小公倍数,如[12,18]=36。
3、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求法A .最大公约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 (2)短除法 (3)辗转相除法 (4)小数缩倍法 (5)公式法前两种方法在数学课本中已经学过,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辗转相除法。
当两个整数不容易看出公约数时(一般是数字比较大),我们可以合用辗转相除法。
B .最小公倍数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 (2)短除法 (3)大数翻倍法(4)a×b =(a,b )×[a,b]上面的公式表示: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例2、24871和3468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练习254216933的最简分数是多少?例3、把一块长90厘米,宽42厘米的长方形铁板剪成边长都是整厘米,面积都相等的小正方形铁板,恰无剩余。
目录第1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刊赛试题... .............................................................. . 1 第2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5 第3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8 第4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10 第5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11 第6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13 第7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16 第8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18 第9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 20 第10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23)第11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 ........................................................... (25)第11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27)第12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29)第12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31)第13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 .......................................................... (33)第13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35)第14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37)第14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39)第15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 .......................................................... (41)第15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 (43)第16 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区县邀请赛试题... .................................. (45)第17 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队际交流试题... ....................................... . 47 第18 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队际交流试题... ....................................... . 50 第19 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计机交流试题... ....................................... . 52 第19 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队际交流试题... ....................................... . 54 第20 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试题... ....................................................... .. 55 第21 届“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解题能力展示初赛试题... ...................... (57)第21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读者评选活动复试计算机交流试题... (58)第22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读者评选活动中年级初试试题... ..... .. 60 第22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读者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62 第22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初试试题... .............. . 64第22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66第23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初试试题... .............. . 69第23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71第23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初试试题... .............. . 73第23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75第24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三年级初试试题... .............. . 77第24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四年级初试试题... .............. . 79第24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81第24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五年级初试试题... .............. . 83第24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六年级初试试题... .............. . 85第24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88第25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三年级初试试题... .............. . 90第25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四年级初试试题... .............. . 92第25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94第25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五年级初试试题... .............. . 96第25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六年级初试试题... .............. . 98第25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100 第26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三年级初试试题... ........... .. 102 第26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四年级初试试题... ........... .. 104 第26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106 第26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五年级初试试题... ........... .. 108 第26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六年级初试试题... ........... .. 110 第26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112 第27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三年级初试试题... ........... .. 114 第27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四年级初试试题... ........... .. 116 第27 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118第 27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六年级初试试题... .......... .. 122 第 27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124 第 28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三年级初试试题... .......... .. 126 第 28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四年级初试试题... .......... .. 128 第 28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130 第 28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五年级初试试题... .......... .. 132 第 28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六年级初试试题... .......... .. 134 第 28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136 第 29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三年级初试试题... .......... .. 138 第 29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四年级初试试题... .......... .. 140 第 29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中年级复试试题... .......... .. 141 第 29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五年级初试试题... .......... .. 143 第 29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六年级初试试题... .......... .. 144 第 29届“迎春杯”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评选活动高年级复试试题... .......... .. 145第 1 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刊赛试题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4万平方米,合____亩。
第六讲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导航如果一个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称a为b的倍数,b为a的因数。
如果一个自然数同时是若干个自然数的因数,那么称这个自然数是这若干个自然数的公因数。
在所有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称为这若干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
自然数a1,a2,…,a n 的最大公约数通常用符号(a1,a2,…,an)表示,例如,(8,12)=4,(6,9,15)=3。
如果一个自然数同时是若干个自然数的倍数,那么称这个自然数是这若干个自然数的公倍数。
在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称为这若干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自然数a1,a2,…,a n 的最小公倍数通常用符号[a1,a2,…,an]表示,例如[8,12]=24,[6,9,15]=90。
常用的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
精典例题【例1】将一块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土地划分成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
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模仿练习:一张长方形的纸,长7分米5厘米、宽6分米。
现在要把它裁成若干块正方形,而且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有几种裁法?如果要使裁得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裁多少块?【例2】甲、乙、丙三人是朋友,他们每隔不同天数到图书馆去一次,甲3天去一次,乙4天去一次,丙5天去一次。
有一天,他们三人恰好在图书馆相会,问: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三人又会在图书馆相会?模仿练习:五年级一班的同学每周都要去看望军属张爷爷,二班的同学每6天去看一次,三班的同学每两周去看一次。
如果“六一”儿童节三个班的同学同一天去看望张爷爷。
那么,再过多少天这三个班的同学会再次同一天去张爷爷家?【例3】某校有皮球若干个,如平均分给10个班则剩余9个,如平均分给12个班则余下11个,如平均分给15个班则余下14个,学校至少有个皮球。
模仿练习:一个数被3除余1,被4除余2,被7除余5,这个数最小是。
【例4】用60元钱可以买一级茶叶144克,或买二级茶叶180克,或买三级茶叶240克。
立体图形的计算【表面积的计算】例1 一个正方体木块,棱长1米,沿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锯成4长条,每条又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小不等的长方体60块(如图5.69)。
那么,这60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平方米。
(1988年北京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试题)讲析:不管每次锯的长方体大小如何,横着锯2次一共增加了4个正方形面;前后竖直方向锯3次共增加了6个正方形面;左右竖直方向锯4次共增加了8个正方形面。
原来大正方体有6个正方形面,所以一共有24个正方形面。
所以,60块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1×1)×24=24(平方米)。
例2 图5.70是由19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重叠而成的。
求这个立体图形的外表面积。
(北京市第一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如果按每一层有多少个正方体,然后再数出每层共有多少个外表面正方形,则很麻烦。
于是,我们可采用按不同的方向来观察的方法去计算。
俯视,看到9个小正方形面;正视,看到10个小正方形面;侧视,看到8个小正方形面。
所以,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2×2)×[(9+10+8)×2]=216(平方厘米)。
【体积的计算】例1 一个正方体的纸盒中恰好能放入一个体积为628立方厘米的圆柱体,如图5.71,纸盒的容积有多大?(π取3.14)(全国第四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因圆柱体的高、底面直径以及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
故可设正方即:正方体纸盒的容积是800立方厘米。
例2 在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的上面、右面、前面这三个面的中心分别挖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小孔(如图5. 72所示),并通过对面,求打孔后剩下部分的体积。
(北京市第二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讲析:打完孔之后,在大正方体正中央就有一个1×1×1的空心小正方体。
三个孔的体积是(1×1×4)×3-(1×1×1)×2=10(立方厘米)。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学而思在线http://目录北京市第1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3)北京市第2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7)北京市第3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15)北京市第4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16)北京市第5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18)北京市第6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20)北京市第7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23)北京市第8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25)北京市第9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28)北京市第10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31)北京市第1届迎春杯决赛试题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4万平方米,合____亩。
2.计算:3.计算:4.一个五位数与9的和是最小的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____。
5.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来的数大18,原来的数是____。
6.甲、乙两数的和是305.8,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等于____。
7.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____倍。
8.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等于____。
9.在8个不同约数的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是____。
10.甲数是36,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88,最大公约数是4,乙数应该是____。
11.一个三位数,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的和与积都是4,三个数字相乘的积还是4,这个三位数是____。
12.一个三位数能同时被2、5、7整除,这样的三位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中间的一个是____。
13.一个分母是最小质数的真分数,如果这个分数的分子增加了4倍,分母加上8得到一个新的分数,那么这两个分数的和是____。
14.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如果骑自行车每1公里比步行少用8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____倍。
15.水果店卖出库存水果的五分之一后,又运进水果66000斤,这时库存水果比原库存量多六分之一,原来库存水果____万斤。
钟表问题&自动扶梯本讲内容时针分针的相遇追及时针分针的夹角扶梯与人的相遇追及行程问题一直都是在研究时间、速度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一般相遇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火车过桥问题以及环形跑道上的多人相遇追及问题,这里我们将继续学习相遇追及问题里面另外两部分:钟表上的相遇追及问题和自动扶梯上的行程问题。
钟表上的相遇追及问题:分针绕钟面一圈需要的时间是60分钟,所以分针每分钟走360606÷=;时针绕钟面一圈需要的时间是12小时,所以时针每分钟走36012600.5÷÷=;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是每分钟60.5 5.5-=。
【例1】 【基础】三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夹角是多少度?【分析】 因为三点钟的时候时针指向正“3”,分针指向正“12”,它们之间间隔是三大格,所以夹角是33090⨯=度。
【提高】八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夹角是多少度?【分析】 因为八点钟的时候时针指向正“8”,分针指向正“12”,它们之间的间隔是四大格,所以夹角是430120⨯=度。
【尖子】两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夹角是多少度?【分析】 因为两点钟的时候时针指向正“2”,分针指向正“12”,它们之间间隔是两大格,所以夹角是23060⨯=度。
第4讲行程问题—钟表【例2】 【基础】钟面上6点1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分析】 我们注意到6点时,时针与分针夹角是180,1分钟以后,分针比时针多走了1 5.5 5.5⨯=,所以此时两针夹角是180 5.5174.5-=。
即钟面上6点1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74.5。
【提高】钟面上6点1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分析】 我们注意到6点时,时针与分针夹角是180,10分钟以后,分针比时针多走了10 5.555⨯=,所以此时两针夹角是18055125-=。
即钟面上6点1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25。
【尖子】钟面上6点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分析】 我们注意到6点时,时针与分针夹角是180,20分钟以后,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0 5.5110⨯=,所以此时两针夹角是18011070-=。
北京市“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初赛试卷一、填空题1.(3分)计算:[是-⑧5-2§):3.5]X7§=-------.2.(3分)计算:99X£- 0.625X68+6.25X0.1=83.(3分)如右图,长方形ABCD的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经过点A做一条线段AE把长方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直角三角形,另一部分是梯形.如果梯形的面积是直角三角形面积的3倍,贝U,梯形的周长与直角三角形周长的差是_______厘米.4.(3分)已知A,B,C,Z)和A+C,B+C,B+D,D+A分别表示1至8这八个自然数,且互不相等.如果A是A,B,C,Q这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那么A是.5.(3分)有甲、乙两只手表,甲表每小时比乙表快2分钟,乙表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2分钟.请你判断,甲表是否准确?.(只填写“是”或“否”)6.(3分)已知2008被一些自然数去除,得到的余数都是10.这些自然数共有个.二、填空题7.(3分)求满足下面等式的方框中的数:(*■□):3号一0.4=号|",□=.8.(3分)某种商品,如果进价降低10%,售价不变,那么毛利率(毛利率=售々洛价X100%)可增加12%,则原来这种商品售出的毛利率是_______•进价9.(3分)如右图,正方形QEOF在四分之一圆中,如果圆的半径为1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it取3.14.)10.(3分)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
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3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达。
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11.(3分)下面方阵中所有数的和是.U,3,-.,98,99,1002,3A--=99,100,1013,4,5,....,100,101,102100,101,102,…,197,19&19912.(3分)把1,2,3,4,5,6,7,8,9按另一种顺序填在下表的第二行的空格中,使得每两个上、下对齐的数的和都是平方数.123456789三、解答题:13.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14.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1998年北京市第十五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3分)计算:[2|_(8.5-2号):3.5亦7§=—^.【解答】解:[专-(8.5-2号):3.5]X7y==[坦_(11巽)523'22=[筮-空乂兰]乂匹,5672=[也-旦]x臣532=与、孕-吝X孕5232=3925~2r=7.2.(3分)计算:99X-0.625X68+6.25X0.1=20.8【解答】解:99X- 0.625X68+6.25X0.1,8=99X0.625- 0.625X68+0.625X1,=(99-68+1)X0.625,=32X0.625,=4X8X0.625,=4X5,=20;故答案为:20.3.(3分)如右图,长方形ABCD的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经过点A做一条线段AE把长方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直角三角形,另一部分是梯形.如果梯形的面积是直角三角形面积的3倍,贝U,梯形的周长与直角三角形周长的差是6厘米.【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S梯形ABDE=SAACEX3,即(AB+EQ)XBZ—2=ACXCE:2X3,也就是(AB+ED)X2:2=2XCE:2X3所以AB+ED=CEX3,由此可知,点E是长方形A3CZ)底边上的中点,则CE=ED=3厘米;那么,AB+ED-C£=6+3-3=6(厘米);答:梯形的周长与直角三角形周长的差是6厘米.故答案为:6.4.(3分)已知A,B,C,£>和A+C,B+C,B+D,O+A分别表示1至8这八个自然数,且互不相等.如果A是A,B,C,Q这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那么A是6.【解答】解:A+B+C+D+(A+C)+(B+C)+(B+。
小学数学难题解法大全第五部分典型难题讲析(七之五)简单几何问题(五)简单几何问题1.几何图形的计数【点与线的计数】例1如图5.45,每相邻的三个圆点组成一个小三角形,问:图中是这样的小三解形个数多还是圆点的个数多?(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决赛试题)讲析:可用“分组对应法”来计数。
将每一排三角形个数与它的下行线进行对应比较。
第一排三角形有1个,其下行线有2点;第二排三角形有3个,其下行线有3点;第三排三角形有5个,其下行线有4点;以后每排三角形个数都比它的下行线上的点多。
所以是小三角形个数多。
例2 直线m上有4个点,直线n上有5个点。
以这些点为顶点可以组成多少个三角形?(如图5.46)(哈尔滨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本题只要数出各直线上有多少条线段,问题就好解决了。
直线n上有5个点,这5点共可以组成4+3+2+1=10(条)线段。
以这些线段分别为底边,m上的点为顶点,共可以组成4×10=40(个)三角形。
同理,m上4个点可以组成6条线段。
以它们为底边,以n上的点为顶点可以组成6×5=30(个)三角形。
所以,一共可以组成70个三角形。
【长方形与三角形的计数】例1图5.47中的正方形被分成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它们一共有16个顶点,以其中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点为顶点,可以构成三角形。
在这些三角形中,与阴影三角形有同样大小面积的有多少个?(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为3的三角形,或者高为2,底为3的三角形,都符合要求。
①底边长为2,高为3的三角形有2×4×4=32(个);②高为2,底边长为3的三角形有8×2=16(个)。
所以,包括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共有48个。
例2 图5.48中共有______个三角形。
(《现代小学数学》)邀请赛试题)讲析:以AB边上的线段为底边,以C为顶点共有三角形6个;以AB边上的线段为底边,分别以G、H、F为顶点共有三角形3个;以BD边上的线段为底边,以C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6个。
北京市“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卷一、计算:1.(×1.65﹣+×)×47.5×0.8×2.5.2.(﹣)÷[+(4﹣)÷1.35].二、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3.(3分)用一个杯子盛满水向一个空罐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罐共重0.6千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罐共重0.975千克.这个空罐重千克.3.(3分)计算:÷÷=.4.(3分)一个直角梯形,它的上底是下底的60%.如果上底增加24米,可变成正方形.原来直角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5.(3分)如果按一定规律排出的加法算式是:3+4,5+9,7+14,9+19,11+24,….那么,把各个算式中前后两个加数分别排到第10个就是和;第80个算式就是.6.(3分)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了2小时后,甲被调出做其他工作,由乙继续生产了420个零件才完成任务,乙一共加工了零件多少个?7.(3分)把一个长25厘米,宽1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然后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8.(3分)有5000多根牙签,可按六种规格分成小包.如果10根一包,那么最后还剩9根.如果9根一包,那么最后还剩8根.第三、四、五、六种的规格是,分别以8、7、6、5根为一包,那么最后也分别剩7、6、5、4根.原来一共有牙签根.9.(3分)用红、黄、蓝、黑、白、绿六种颜色分别涂在正方体的各面上(每个面只涂一种颜色),现在涂色方式完全一样的相同的四块小正方体,把它们拼成一长方体,如图所示.试回答:每个小正方体红色面的对面涂的是色,黄色面的对面涂的是色,黑色面的对面涂的是色.10.(3分)李刚给军属王奶奶运蜂窝煤,第一次运了全部的,第二次运了50块.这时,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还有块蜂窝煤没有运来.11.(3分)在下面各数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10 6 9 3 2=48.13.(3分)有一个长方形,它的各边的长度都是小于10的自然数.如果用宽作分子,长作分母,那么所得的分数值比要大,比要小.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各个长方形的面积和是.14.(3分)一个1994位的整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3.它除以13,商的第200位(从左往右数)数字是,商的个位数字是,余数是.15.(3分)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黑乌鸦将黑白两种棋子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l枚白子的共有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有42堆,有3枚白子的与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这些棋子中白子共有枚.16.(3分)如图,已知长方形ADEF的面积是16,三角形ADB的面积是3,三角形ACF 的面积是4,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7.(3分)在小于5000的自然数中,能被11整除,并且数字和为13的数,共有个.18.(3分)已知算术式﹣=1994,其中、均为四位数;a、b、c、d、e、f、g、h是0、1、2、…、9中8个不同整数,且a≠0,e≠0.那么与之和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19.(3分)男、女两名田径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是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2米,下坡速度是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米.20.(3分)用1×2的小长方形或1×3的小长方形覆盖2×6的方格网(如图),共有种不同的盖法.21.(3分)某车间原有工人不少于63人.在1月底以前的某一天调进了若干工人,以后,每天都增调1人进车间工作.现知该车间1月份每人每天生产一件产品,共生产1994件.试问:1月几号开始调进工人?共调进多少工人?22.(3分)一个自然数除以8得到的商加上这个数除以9的余数,其和是13.求所有满足条件的自然数.北京市第十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计算:1.(×1.65﹣+×)×47.5×0.8×2.5.【解答】解:(×1.65﹣+×)×47.5×0.8×2.5=×(1.65﹣1+)×47.5×(0.8×2.5)=×1×47.5×2=×1×47.5×2=1994.2.(﹣)÷[+(4﹣)÷1.35].【解答】解:(﹣)÷[+(4﹣)÷1.35],=÷[+÷1.35],=÷[+],=÷,=.二、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3.(3分)用一个杯子盛满水向一个空罐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罐共重0.6千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罐共重0.975千克.这个空罐重0.35千克.【解答】解:3杯水重:0.975﹣0.6=0.375(千克),2杯水重:0.375÷3×2=0.25(千克),空罐重:0.6﹣0.25=0.35(千克);答:这个空罐重0.35千克.3.(3分)计算:÷÷=.【解答】解:÷÷,=××,=××,=××,=,=.故答案为:.4.(3分)一个直角梯形,它的上底是下底的60%.如果上底增加24米,可变成正方形.原来直角梯形的面积是2880平方米.【解答】解:原来直角梯形的下底是:24÷(1﹣60%)=60(米);原來直角梯形的上底是:60×60%=36(米);原來直角梯形的面积是:(60+36)×60÷2=2880(平方米);答:原来直角梯形的面积是2880平方米.故答案为:2880.5.(3分)如果按一定规律排出的加法算式是:3+4,5+9,7+14,9+19,11+24,….那么,把各个算式中前后两个加数分别排到第10个就是21和49;第80个算式就是161+399.【解答】解:第10个算式的加数分别是:2×10+1=21,5×10﹣1=49,这两个加数就是21,49.第80个算式的加数分别是:2×80+1=81,5×80﹣1=399,第80个算式是161+399.故答案为:21,49,161+399.6.(3分)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了2小时后,甲被调出做其他工作,由乙继续生产了420个零件才完成任务,乙一共加工了零件多少个?【解答】解:加工的总零件为:420÷(1﹣2×)=420÷(1﹣)=420÷=600(个);乙一共加工的零件为:600﹣600÷12×2=600﹣120=480(个);答:乙一共加工了480个零件.7.(3分)把一个长25厘米,宽1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然后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0平方厘米.【解答】解:长25厘米,宽1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个数:25×10×4=1000;1000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的长、宽、高为10厘米,因为10×10×10=1000;所以,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0×10×6=600平方厘米;答: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600.8.(3分)有5000多根牙签,可按六种规格分成小包.如果10根一包,那么最后还剩9根.如果9根一包,那么最后还剩8根.第三、四、五、六种的规格是,分别以8、7、6、5根为一包,那么最后也分别剩7、6、5、4根.原来一共有牙签5039根.【解答】解:这个数+1=10、9、8、7、6、5的公倍数,10,9、8、7、6、5的最小公倍数为:5×2×3×3×4×7=2520,满足5000多这个条件的公倍数是2520×2=5040,牙签的数量就是5040﹣1=5039(根).答:原来一共有牙签5039根.故答案为:5039.9.(3分)用红、黄、蓝、黑、白、绿六种颜色分别涂在正方体的各面上(每个面只涂一种颜色),现在涂色方式完全一样的相同的四块小正方体,把它们拼成一长方体,如图所示.试回答:每个小正方体红色面的对面涂的是绿色色,黄色面的对面涂的是蓝色色,黑色面的对面涂的是白色色.【解答】解: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红色的对面是绿色;黄色的对面是蓝色;黑色的对面是白色.故答案为:①绿色;②蓝色;③白色.10.(3分)李刚给军属王奶奶运蜂窝煤,第一次运了全部的,第二次运了50块.这时,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还有700块蜂窝煤没有运来.【解答】解:已运来的恰好是没运来的,那么已运来的就是全部的:=,没运来的就是全部的:=;50÷()=50÷,=1200(块);1200×=700(块);答:还有700块没运来.故答案为:700.11.(3分)在下面各数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10 6 9 3 2=48.【解答】解:10×6﹣(9﹣3)×2=48.13.(3分)有一个长方形,它的各边的长度都是小于10的自然数.如果用宽作分子,长作分母,那么所得的分数值比要大,比要小.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各个长方形的面积和是133.【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变换后可得:2×宽<长<×宽,所以:(1)若宽=1,则2<长<10/3,长=3;(2)若宽=2,则4<长<20/3,长=5或6;(3)若宽=3,则6<长<10,长=7或8或9;(4)若宽=4,则8<长<10<40/3,长=9.所以所有满足条件的长方形面积之和为1×3+2×5+2×6+3×7+3×8+3×9+4×9=133.14.(3分)一个1994位的整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3.它除以13,商的第200位(从左往右数)数字是5,商的个位数字是2,余数是7.【解答】解:试探≈0.2307692308、≈2.5384615385、≈25.615384615…=25641,所以这个1994位数除以13的结果是:25641的循环.(忽略小数部分),故200÷6=33…2,商的第200位(从左往右数)数字是5;1994÷6=332…2,33÷13的结果33÷13=2…7,由此可以知道商的个位数字是2余数是7.答:一个1994位数,各个数位的数字都是3,它除以13,商的第200位(从左往右数)数字是5,商的个位是2,余数是7.故答案为:5、2、7.15.(3分)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黑乌鸦将黑白两种棋子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l枚白子的共有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有42堆,有3枚白子的与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这些棋子中白子共有158枚.【解答】解:只有一枚白子,即1白2黑,是27堆,2黑或3黑共42堆,其中2黑已经知道有27堆,那么3黑的就有:42﹣27=15(堆),所以,3白的也是15堆,又因为一共有100堆,那么2白1黑的就有:100﹣27﹣15﹣15=43(堆),所以,白子共有:27×1+15×0+15×3+43×2=158(枚);答:白子共有158枚.故答案为:158.16.(3分)如图,已知长方形ADEF的面积是16,三角形ADB的面积是3,三角形ACF 的面积是4,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6.5.【解答】解:△AEC的面积:16÷2﹣4=4,△ABE的面积:16÷2﹣3=5,BD:BE=3:5,DE=BD+BE=3+5=8,△BCE的面积:4×=2.5,△ABC的面积:16﹣(3+4+2.5)=6.5;故答案为:6.5.17.(3分)在小于5000的自然数中,能被11整除,并且数字和为13的数,共有18个.【解答】解:①奇数位数字和=12,偶数位数字和=1,为3190,3091,4180,4081共4种可能.②奇数位数字和=1,偶数位数字和=12.为1309,1408,1507,1606,1705,1804,1903;319,418,517,616,715,814,913共14种可能.共4+14=18种.故答案为:18.18.(3分)已知算术式﹣=1994,其中、均为四位数;a、b、c、d、e、f、g、h是0、1、2、…、9中8个不同整数,且a≠0,e≠0.那么与之和的最大值是15000,最小值是4988.【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和的最大值为8497+6503=15000;和的最小值为3496+1502=4998.故答案为:15000,4998.19.(3分)男、女两名田径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是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2米,下坡速度是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47米.【解答】解:设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X米,则++=+,+=,220+2x=550﹣5x,7x=330,x=47;答: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47米.故此题答案为:47.20.(3分)用1×2的小长方形或1×3的小长方形覆盖2×6的方格网(如图),共有30种不同的盖法.【解答】解:(1)都用1×2的长方形,共需要6个:①都横着放,1种方法;②都竖着放,1种方法;③2个横放,4竖放,5种方法.④4个横放,2竖放,6种方法.(2)都用1×3的长方形,共需4个,只用1种方法,都横放.(3)用2个1×3的长方形,3个1×2的长方形:①,两个1×3的长方形并排放,2种方法,②,两个1×3的长方形排成1列,10种方法,③,两个1×3的长方形错着放,4种方法.其他数量都不可以.1+1+5+6+1+10+2+4=30(种)一共27种.故答案为:30.21.(3分)某车间原有工人不少于63人.在1月底以前的某一天调进了若干工人,以后,每天都增调1人进车间工作.现知该车间1月份每人每天生产一件产品,共生产1994件.试问:1月几号开始调进工人?共调进多少工人?【解答】解:因为原有工人不少于63人,并且1994=63×31+41,1994=64×31+10,1994<65×31,所以,这个车间原有工人不多于64人,即这个车间原有工人63人或64人.这个车间原有工人1月份完成产品是63×31=1953或64×31=1984(件).于是可知,余下的41件或10件产品应该表示为连续自然数之和.据已知,不能是1月31日调进工人,设第一天调进x名工人,共调入n天,那么显然2≤n≤8.事实上,九个连续自然数之和最小为1+2+3+4+5+6+7+8+9=45>41.经检验,当n=2时x=20,并且有:20+21=41;当n=4时x=1,并且有:1+2+3+4=10.答:从1月30日开始调进工人,共调进工人21名;或者从1月28日开始调进工人,共调进工人4人.22.(3分)一个自然数除以8得到的商加上这个数除以9的余数,其和是13.求所有满足条件的自然数.【解答】解:设这个数为n,除以9所得余数r≤8,所以除以8得到的商q≥13﹣8=5,又显然q≤13.q=5时,r=8,n=5×8+4=44;q=6时,r=7,n=6×8+4=52;q=7时,r=6,n=7×8+4=60;q=8时,r=5,n=8×8+4=68;q=9时,r=4,n=9×8+4=76;q=10时,r=3,n=10×8+4=84;q=11时,r=2,n=11×8+4=92;q=12时,r=1,n=12×8+4=100;q=13时,r=0,n=13×8+4=108.满足条件的自然数共有9个:108,100,92,84,76,68,60,52,44.答:满足条件的自然数共有9个:108,100,92,84,76,68,60,52,44.。
北京市第1届迎春杯决赛试题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4万平方米,合____亩。
2.计算:3.计算:4.一个五位数与9的和是最小的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____。
5.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来的数大18,原来的数是____。
6.甲、乙两数的和是305.8,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等于____。
7.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____倍。
8.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等于____。
9.在8个不同约数的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是____。
10.甲数是36,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88,最大公约数是4,乙数应该是____。
11.一个三位数,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的和与积都是4,三个数字相乘的积还是4,这个三位数是____。
12.一个三位数能同时被2、5、7整除,这样的三位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中间的一个是____。
13.一个分母是最小质数的真分数,如果这个分数的分子增加了4倍,分母加上8得到一个新的分数,那么这两个分数的和是____。
14.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如果骑自行车每1公里比步行少用8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____倍。
15.水果店卖出库存水果的五分之一后,又运进水果66000斤,这时库存水果比原库存量多六分之一,原来库存水果____万斤。
16.在一个三角形中,第一个内角的度数是第二个内角度数的3倍;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第二个内角度数的二分之一,那么第一个内角是____度。
17.求图形(图34)的周长。
18.有一个算式,式中画的“□”表示被擦掉的数字(如图35),那么这十三个被擦掉的数字的和是________。
19.有一个算式,式中画的“×”表示缺掉的数字,求除数的所有不同的质因数的和。
(图36)20.有四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等于4,最小数与最大数的积是一个奇数,而这四个数的和是最小的两位奇数,那么这四个数的乘积是____。
北京市第18届迎春杯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左下图,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且相对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是7。
把六个这样的正方体,顺次贴成右下图的形状,如果左后方正方体的上面的面上的数字是1,左前方正方体上前面的面上的数字是3,且每两个贴合着的正方体中,两个贴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等于8。
那么,最右方体的右面上 ? 表示的数字就应该是 。
2、a ,
数的和相乘的积,其中乘积最大的算式是 。
3、如果把1,2,3,4,5,6,7,8这八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中(没有相同的),那么得出最小的差的那个算式是 。
□□□□ - □□□□
4、如下页左上图,8枚圆形棋子放在4×4的棋盘中,
用不同的方法连接各棋子的圆心,可以得到三种位置且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如果棋盘上的每个格都放一枚圆形棋子(如右上图),用不同的方法连接各枚棋子的圆心,那么出现与左上图那样的位置不同(不论大小是不是相等)的正方形一共有 个。
5、有两条绳子,它们的长度相等,但粗细不同。
如果从两条绳子的一端点燃,细绳子孤一端同时点燃,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同时把它们熄灭,这时量行细绳子还有10厘米没有燃尽,粗绳子还有30厘米没燃尽。
这两条绳子原来的长度是 厘米。
6、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它们都小于2002,其中最小的一个自然数能被13整除,中间的一个自然数能被15整除,最大的一个自然数能被17整除。
那么,最小的一个自然数是 。
7、如果用四种颜色对下面三个图形的A ,B ,C ,D ,E 五个区域染色,要求相邻的区域染不同的颜色,那么,对(1)(2)(3)图分别有 、 、 种染法。
8、100个人参加测试,要求回答五道试题,并且规定凡答对3题或3题以上的为测试合格。
测试结果是:答对第一题的有81人,答对第二题的有91人,答对第三题的有85人,答对第四题的79人,答对第五题的有74人,那么至少有 人合格。
二、解答题。
1、蓝天小学举行《迎春》环保知识大赛,一共有100名男、女选手参加初赛。
经过初赛、复赛,最后确定了参加决赛的人选。
已知参加决赛的男选手的人数,占初赛的男选手的20%;参加决赛的女选手的人数,占初赛的女选手人数的12.5%,而且比参加决赛的男选手的人数多。
参加决赛的男、女选手各多少人?
2、有许多边长是3cm ,2cm ,1cm 的正方形纸板。
用这些正方形纸板拼成一个长5cm ,宽3cm 的长
方形。
一共有()种不同的拼法。
(通过翻转能相互得到的拼法,算一种拼法)
3、在下面的图中有11个空的圆圈,要求把1~13这些数填入各圈内(其中3,4已经填好),使得上面两个圆圈内数的和,等于与它相连的下面的圆圈内的数(例如,虚线框中上面两个圈中的数相加,它们的和应等于相连的下面一个圈中的数),并且最下面空着的四圆圈中的数之和等于43。
试题答案
一
1、1
2、a*(b+c+d)提示:特殊值法
3、5123-4876
4、20
5、40
6、1664
7、96 ,72 , 96
8、70
二、
1、男4人,女10人
2、10
3、a=10,b=8,c=12,d=13
e=6 ,f=11, g=5, =h=1 ,i=7 ,j=9 ,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