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1
高考历史知识点:巴黎公社一、巴黎公社概述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
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共和国首都。
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巴黎市内国民自卫军阵地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直接原因)2.“公社”的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3.公社的革命措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4.公社的意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公社的经验教训: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6.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秘密,宣告了使命,昭示了原则,指明了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二、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1.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尽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
可见,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爆发的,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所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
2.教训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使得凡尔赛军队得以获得大量资金装备军队,对巴黎公社进行反攻;同时,在公社的政权结构中,尽管各委员会分管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但各委员会都只是公社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以致权力过于集中。
巴黎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巴黎公社-高考历史知识点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
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共和国首都。
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巴黎市内国民自卫军阵地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直接原因)
2.“公社”的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3.公社的革命措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
4.公社的意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公社的经验教训: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6.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秘密,宣告了使命,昭示了原则,指明了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二、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1.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尽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
可见,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爆发的,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所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
高一历史巴黎公社试题1.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
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舞台,成为的主力军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指导国际工人运动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之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A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B、C分别巴黎公社失败的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
故选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2.公社军事代表克吕泽烈在致国民自卫军的通告中指出:“不要忘本……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
我们正是因为代表道德反对邪恶,代表克己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所以才获得胜利的——这点千万不可忘记。
”这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的A.团结联合的精神B.普遍的民主精神C.关注民生的精神D.甘为公仆的精神【答案】D【解析】从材料“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强调的公仆的本色,始终把自己成为劳动者的一员。
故选D。
A项中的团结合作的问题、BC项的民主与民生的问题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巴黎公社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
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
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最终失败。
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专题05 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考向解读】(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总统制;(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4)《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命题热点突破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内封建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②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
(2)内容①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②发展A.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
B.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
(3)特点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②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③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⑤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裁国王显然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时间:1848年
②特点:公开表达鲜明的政治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发展生产力
③中心内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④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次尝试。
三、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1917年十月革命,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建立了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另一条工业化道路,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对中国的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专题九思想解放——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人文精神——从盲目的崇拜“神”到全方位的研究“人”1.泰勒斯——奠定基础(1)主要思想:“万物是由水组成的”。
(2)主要价值:用水来解释世间万物,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普罗泰格拉——最初体现(1)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
(2)主要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
3.苏格拉底——思想升华(1)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2)主要价值: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4.柏拉图——进一步发展(1)主要思想: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2)主要价值: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1)主要思想: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主要价值:建立了多个学科的科学体系,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二、“人”的觉醒——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以人权反对神权(1)背景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
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
(5)历程: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革命是从1871年3月18日革命开始的。
这一天,梯也尔政府仓皇逃往凡尔赛,国民自卫军占领了巴黎市政厅,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0天后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巴黎公社自革命开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处在梯也尔反动军队和德国军队的包围之中。
梯也尔政府同德国俾斯麦政府勾结,重新集结反动力量,向巴黎公社进攻。
5月21~28日,巴黎公社战士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后失败。
(一)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
(二)过程:1、1871年3月18日革命: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巴黎人民起义,临时政府逃出巴黎。
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三)政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的许多领导人是第一国际的成员(四)措施:1、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1、相同点:(1)革命性质: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2)革命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3)革命方式: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2、不同点:(1)革命领导者: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革命力量基础: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农村半无产的广大农民。
高考历史热点预测(中法建交60周年)一、考点背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为了表示对中法友谊的重视,我们也献上了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对西方国家的访问。
同样,对于马克龙来说,他现在也急需中国的支持。
因为5月的中法会面后,马克龙就将面对人生中的两道大坎,一个是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一个是7月的巴黎奥运会。
6月的欧洲议会上,马克龙要拉拢欧洲各国领导人,谋求狙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遏制这个欧洲一姐的权力。
7月的巴黎奥运上,马克龙谋求以东道主的身份,取代拜登,推动俄乌或者巴以的停火,借此功绩成为真正的欧洲一哥。
二、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身份界定;国家利益;国际格局;意识形态及制度;国家实力;国际机构;国际法;突发事件。
三、中法关系1、20世纪50~60年代中法关系变化的原因:①美国企图控制欧洲,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②法国实力增强,开始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③中苏关系破裂;④中国外交思想的完善;⑤新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中法建交的意义:①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②有利于中国外交局面的改善;③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④有助于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助于法国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目标⑤有利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和世界和平。
3、中法关系发展的启示:①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可以友好相处;②中法关系经历的波折,也体现出改革开放的艰难与曲折;③新时期的中法关系将更好造福于世界人民,共同构筑更美好、更和谐的世界。
四、相关考点1、法国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复的共和之路(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1.背景:(1)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3)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4)美国独立的影响2.进程(1)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
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政治实践的探索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1949-1954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初步建立,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得以重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20世纪末以来“一国两制”在港澳付诸实践。
第12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及俄国十月革命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制度性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独立工人运动兴起,表明工人阶级觉醒。
(3)思想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发展。
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揭示其必然崩溃。
(2)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原则。
3.历史意义(1)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提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客观上说明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二、巴黎公社1.历史背景(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
(2)1871年3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解散国民自卫军武装。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同资产阶级的坚决斗争,才能获得自身解放。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同时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③、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它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大理论和实践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的成立: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巴黎人民自发的组织武装起义,试图建立工人阶级政权。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2)、革命措施:政治:废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的政权,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8小时工作制等。
(3)、经验教训: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教训: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必修一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选择题1.(2011年12月广州调研21题)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
从材料信息看,文告的目的是鼓励农民参与革命,A、C 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该政权不包括农民阶级,故B项错误。
巴黎公社发布该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因此选D。
2.(2011年10月淮安联考20题)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案【答案】C3.(2011年10月望江县月考21题)“普法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资产阶级的卖国行为及其加重人民苦难的措施——这一切便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答案】A4.(2012年1月济宁质检19题)列宁认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与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B.列宁认为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C.列宁认为1871 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D.列宁的总结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答案】C5.(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28题)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景仰。
高考历史: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
因此,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它第一次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无产阶级革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革命应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
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必须要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掌握足够的武装力量;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第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