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哲学生活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15
生活中的艺术哲学在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哲学无处不在,它以各种形式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在自然景色中欣赏美丽的风景,还是在品味美食时感受独特的味道,都可以体悟到生活中的艺术哲学。
本文将探讨生活中的艺术哲学,并试图带领读者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生活即艺术生活是最高级的艺术品,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我们选择的衣食住行,我们与人沟通的方式,我们处理问题的态度,都是在创作生活的艺术。
正如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生活是一种艺术,你需要整理和精心呵护。
”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艺术的心灵去感受和塑造生活,以美好的理念去打破平庸和呆板。
审美体验与美的追求艺术哲学的核心是审美体验和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音乐、绘画、雕塑还是建筑,都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追求美感。
例如,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一个有艺术气息的家居设计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力量;走进大自然,欣赏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亦可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通过改变我们的视角,倾听心灵的指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的美的享受。
个体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在艺术哲学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思想来审视自身的处境。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只有当每个人都积极、和谐地履行自己的责任,才能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
就像绘画中的每一笔都对整幅画有所影响一样,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个体都是整体的一部分,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才能创造出最美的画面。
真、善、美的统一在艺术哲学中,真、善、美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
在生活中,真诚、善良、美好也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品质。
通过真、善、美的统一,我们能够构建起一个道德、美学、美德相统一的人生观。
只有在真善美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幸福的生活。
创造与创新生活中的艺术哲学鼓励我们发挥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艺术家在创作时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才能创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
高中哲学生活
高中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时期,更是一个思考人生、探索世界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哲学的思想和观念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哲学教育让我们学会思考。
在高中的课堂上,我们接触到了众多哲学思想和哲学家的思想,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一切。
我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自己的价值观、社会的现状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教育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其次,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关注伦理道德。
在高中的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困难,而哲学教育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去对待自己和他人。
这种伦理道德的思考和培养,将会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后,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关注人文精神。
在高中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要学习人文知识,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等等。
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精神追求,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文明和文化。
总之,在高中的哲学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学习人生。
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关注人文精神,更加关注伦理道德,这些都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希望我们能够在高中的哲学生活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人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品德的人。
以生活处处有哲学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嗯...你们有没有想过啊,哲学这玩意儿,听起来特高大上,好像是那些穿着长袍,在古老的学院里晃悠的老学究们才研究的东西。
可实际上呢,哇,生活里到处都是哲学的影子,就像你在沙滩上随便一抓,就能抓到一把沙子那么平常。
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对哲学这东西,就觉得特神秘,像那种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宝藏。
我就想啊,我一个普通人,每天就上班下班,和哲学能有啥关系呢?唉,当时真是傻得可爱。
就拿做饭来说吧。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这人做饭那叫一个讲究。
有一次我去他家吃饭,看他在厨房里忙乎。
他切菜的样子就像个艺术家,每一刀下去都特精准。
他说啊,这做饭就和生活一样,得讲究个平衡。
盐放多了,菜就咸得没法吃,就像生活里你要是太贪心,就容易坏事。
这时候我就突然觉得,哇塞,这不就是哲学嘛!生活里的这些小事,其实都蕴含着大道理呢。
再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
我以前写文章的时候,老是追求完美,就想把每个字都写得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结果呢,写得特别慢,还老是不满意。
后来我就想啊,这是不是有点过了呢?就像那个成语“过犹不及”一样。
这时候我才明白,写作也好,生活也罢,都得把握个度。
嗯...我记得好像是孔子说过类似的话吧,不过也可能记错喽。
还有啊,你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那些树啊?我就经常看着路边的树发呆。
你看那些树,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烈日暴晒,就那么静静地站着。
它们好像在告诉我们,做人也要像树一样,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就是生活中的哲学啊,大自然就像一个无声的哲学家,一直在给我们上课呢。
咱们再聊聊感情方面的事儿。
我有个邻居,小两口经常吵架。
有一回我就去劝架,听他们在那互相指责,我就突然想到,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也是一种哲学嘛。
就像两个齿轮,得互相磨合,要是都只想着自己转,那肯定就卡壳了。
这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们啊,就不能互相让一让,这生活又不是战场,非得争个你死我活的。
”他们听了之后,好像还真听进去了,后来就不怎么吵架了。
发布时间:2021-05-24 21:041、往后余生,希望我们都能够笑对生活,不抱怨,努力优秀自己,不依赖,一切靠自己!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假如有一天你想哭,打个电话给我,即便我无法逗你笑,却能陪你一起哭。
5、不要因为一件错的事否定一个人的全部,甚至离开他。
6、人一生遇见太多人,只要内心澄明,就永远不用讨好一个不懂你的人。
7、凡事尽己所能认真去做,才能问心无愧。
8、生活总是两难,再多执着,再多不肯,最终不得不学会接受。
9、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过往不恋,笑对人间。
1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1、平凡是福,不思进取是罪,堕落等于罪上加罪。
12、我们也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苦涩尝遍,就是会自然回甘。
13、我们每个人都是梦想家,当“梦”走了,就只剩“想家”了。
14、若总被忽视,又何必作贱了自己;若不被珍惜,又何必苦苦去维系。
15、有的时候,我们以为的无路可走,其实是生命另一段旅程的开端。
16、记住:你是你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它。
17、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18、给自己一点时间,别害怕重新开始。
19、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乃是为你自己。
20、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
21、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我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22、别人稍一注意你,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是因为孤独。
23、真正的疏远,总穿着热情的衣服。
真正的热情,常是一身疏远的行头。
24、如果有缘,错过了还会重来;如果无缘,相遇了也会离开。
25、很多人闯进你的生活,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
26、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27、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28、不要一味去羡慕别人的成功,那一切,并非突如其来,全都是早有准备。
最新⼈教版⾼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活》教师⽤书《⽣活与哲学》教师⽤书前⾔⼀、如何定位《⽣活与哲学》《⽣活与哲学》这门课是⼀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什么?这是⾸先要明确的。
如果⽤⼀句话来概括,这⼀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中⽣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在与中西哲学的对⽐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的现实⼒量。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句空话。
应该让学⽣初步认识到,与西⽅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个什么位置上。
教材⼒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恰当的教学⽅式,让学⽣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民改造世界的伟⼤⼒量。
⽐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
我们把这⼀问题放到了“⽣活处处有哲学”这⼀框中。
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只要是正常的⼈,他就有⽣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就会不⾃觉地与哲学发⽣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中,把柏拉图和亚⾥⼠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
这师徒⼆⼈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谁更⾼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种主观的⼼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的?是在实践中产⽣的。
中国人生活为人处世哲学01.流水不争先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
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
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细水长流,以待迸发。
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
智慧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思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待到力量充足,一击而破。
02.嗜欲深者天机浅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相应地缺少智慧与灵性。
玩物丧志,贪欲败身。
生活中贪财、贪权、贪色的人,没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
一个人如果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不懂得节制欲望,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
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03.君子知命不算命万事万物有时、有运、有势。
“时”是时机,有天时而运气未至,也难免落空;“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合,三者没和合时,运自然不动,运不启动,人也受困;“势”是势差,势差越大,能量越大,犹如瀑布。
这三者合在一起,就统称为“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该如何立身、处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从而能够顺天应命。
一个人知命以后,心中没有疑惑,能够坦然接受一切,自然不需要算命。
04.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算计着自己的收益,进而算计着别人。
千算万算,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算自己!天就一算,算什么呢?算每个人的“德”。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积一点德,就修一点福。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随之!中国人不可破的10条天规,太多人后悔知道的太晚!05.人情世态,不宜太真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 (09届广东省高考调研政治测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广东立足省情,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了分类指导方针,采取不同政策措施,力争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西两翼地区达到宽裕小康水平,山区全面实现小康;2010年,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段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C.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D.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9届江苏南京)古语云:“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从哲学上看,这警示我们:A.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B.要抓住时机地促成质变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D.要树立整体观念,不能有个人私欲3.(0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统考)两岸关系历经重重波折,如今终于雨过天晴,2008年12月15日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基本实现。
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够引起质变②辩证的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0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统考)“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互相吸引、相互联结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5.(0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统考)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一做法体现了: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6、(09届海南省)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课标高二哲学下全册(2004.2)目录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一节§5.1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P2§5.1-1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P2§5.1-2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P6第二节§5.2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5.2-1认识的根本任务……………………P11§5.2-2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P16§5.2-3深化认识发展认识……………………P21第三节§5.3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5.3-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P26§5.3-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P30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一节§6.1社会意识与价值观§6.1-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40§6.1-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P44§6.1-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P48第二节§6.2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6.2-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P52§6.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P57§6.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P61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第一节§7.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7.1-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P72§7.1-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76§7.1-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二节§7.2人生价值的实现§7.2-1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P84§7.2-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P89第三节§7.3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7.3-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P94§7.3-2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P98§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P102第八课自觉投入社会实践第一节§8.1实践及其作用§8.1-1实践的特征……………………P112§8.1-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P116§8.1-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120第二节§8.2在实践中锻炼成才§8.2-1群众是实践的主体……………………P125§8.2-2同群众实践相结合……………………P130§8.2-3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P134P1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应当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状况和发展规律,而且应当了解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活是人们日常所面对的世界,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人生价值、道德伦理、社会关系等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而这些问题正是哲学所研究的对象。
哲学中诸如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等各个分支,都在探究人类存在的本质、价值、意义等问题。
这些问题恰好是人们在生活世界中所面对的问题。
哲学通过对生活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思想体系,帮助我们去领会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给我们提供了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同时,哲学也能够促进人们对于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实现人们对于生活世界更深度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原则是指导人们在生活中思考和行动的有益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更好地面对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
会考说明哲学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因为害怕天地崩坠儿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
回答101、102题。
(旧)101.之所以得出上述的结论,原因在于①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哲学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广阔的自然界③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④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 D 考查内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易(新)101.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拥有智慧。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类的头脑B.人类的意识C.人类的生理状况D.人类的实践活动参考答案: D 考查内容:哲学的产生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10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 B考查内容:哲学的含义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易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
回答103~106题。
10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参考答案:C 考查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力层级:识记难易程度:易104.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参考答案:A 考查内容: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10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参考答案:C 考查内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容易(旧)106.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 “理生万物”C. “物是观念的集合”D. “天地合而万物生”参考答案:D考查内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新)106.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世界统一于精神C. 物是感觉的集合D. 天地合而万物生参考答案:B考查内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回答107、108题。
107.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查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识记难易程度:易(旧)108.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考查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能力层级:识记难易程度:易(新)108.恩格斯指出:“正像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 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的解放事业参考答案:C考查内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109.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
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的回答是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永恒性D.矛盾同一性参考答案:B考查内容:哲学的物质概念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易110.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参考答案:B考查内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能力层级:识记难易程度:易111.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
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参考答案:A考查内容: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112.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A. 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承认矛盾,坚持两点论C. 规律是客观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参考答案:C 考查内容:规律的客观性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旧)113.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看其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联系。
A.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B. 客观的、经常出现的C. 固有的、现象间的、稳定的D. 客观的、现象间的、必然的参考答案:A 考查内容:规律的含义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易(新)113.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看这种联系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下列属于规律的是:①水往低处流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④月亮绕地球转⑤红灯停,绿灯行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A.①②③ B. ④⑤⑥C. ③⑥ D. 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 考查内容:规律的含义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114.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劳动和社会交往①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②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③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④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D 考查内容: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易115.“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段话表明,意识活动具有①目的性②计划性③主动创造性④自觉选择性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 考查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116.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表述,最准确、最完整的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相互转化参考答案:C考查内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能力层级:识记难易程度:易11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尊重规律,利用规律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少产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A考查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回答118~120题。
118.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的特点包括①客观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科学实验性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查内容:实践及其特点能力层级:识记难易程度:易119.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参考答案:C考查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易120.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A.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B.实践有联系主观和客观的特性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参考答案:B考查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121.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B.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C.真理有时不是客观的D.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水平认识就不同参考答案:A考查内容:真理的条件性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中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
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
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
回答122、123题。
122.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D 考查内容: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难(旧)123.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启示我们①应该在普遍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②应该客观地认识事物在联系中的性质和作用③应该摒弃那种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④应该摒弃那种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方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A考查内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能力层级:理解难易程度:难(新)123.上图漫画中的路政工人正在画行车线,其工作态度令人敬佩,而工作方法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