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 格式:pptx
- 大小:57.34 KB
- 文档页数:3
法国大革命(1789--1794)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 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理论准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的英国的制度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确立联邦制共和制。
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这些启蒙思想家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社会已经出现全面危机。
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导火索:1789年5月,财政危机引发的三级会议的召开。
引发了巴黎人民的起义。
2.过程:(1)第一次起义:大革命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势力的巴士底狱。
大资产阶级掌权,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掌权。
(2)第二次起义:1792年8月,巴黎人民攻占王宫,推翻君主政体,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利益的吉伦特派掌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3年1月,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人民群众是法国革命的主力军。
(3)第三次起义:法国大革命高潮。
1793年5月底,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的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派掌握政权。
雅各宾派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果断措施。
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只代表了法国大革命高潮的结束,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因为保存了资产阶级的成果。
)三、意义:1)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3)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拿破仑帝国(1804-1814)1.拿破仑为什么能掌权?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时势造英雄。
2.过程:(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登上历史舞台。
(2)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政权。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结束于1799年。
这是法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时期,标志着法国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移的过渡时期。
法国大革命在当时不仅仅是法国国内的事件,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低谷。
封建专制制度下,法国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日益增长的国家开支、贵族豪华生活以及近代化进程的迟缓,给法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满。
1789年,国家虽立志要进行改革,但遭到了贵族和教士阶层的打压,改革的进程一度陷入了停滞。
事件1789年5月5日,在路易十六国王的支持下,国民议会成立。
这个议会解散了三个非常时期下的三级会议,并让平民有机会进入政治制度。
同年7月14日,巴士底狱事件爆发,使法国大革命正式开始。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象征,被视为民众掌握了政治力量的标志。
之后的事件中,国民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和“宪法”,从而废除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1792年8月10日,革命的部分参与者试图推翻君主制度,使路易十六在一次政变中被推翻。
几年后,他在国民公会的审判中被定罪并处决。
意义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法国向资本主义转型。
此外,法国大革命也为全球民主、平等和人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场革命中也存在着暴力冲突、社会动荡、革命火患等负面影响,给法国社会带来了长期的混乱。
法国大革命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最具有争议的事件之一,许多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它的历史重要性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当时的欧洲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
一、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一方面是内因,一方面是外因。
内因主要是法国历代统治阶级长期剥削压迫广大劳动人民,在物质利益和人文精神方面给人民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爆发也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新思想、新学说、新科技等的传入、蔓延有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对政治和经济体制的不满在旧制度下,法国国王、贵族、教会的三个统治阶级对广大农民、城市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是非常严重的。
税收的不合理和过重,特别是对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税收过于沉重,增加了人民的生活负担。
同时,社会财产的分配不公,财富整个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形成了极大的社会贫富差距。
2.启蒙思想的传入和影响欧洲启蒙思想的传入和影响,特别是法国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
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真理、理性、自由、平等、民主,这些思想促成了法国民众对于旧制度的反抗。
有些思想家还发起了对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新体制的发展,如伏尔泰发起的知识分子的抗议和推动了五月法令的出现。
3.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获胜后,美国的独立民主精神和实践引起了法国人的注意。
法国人民发现,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比他们现在的政治体制更为成熟和先进,而且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反抗殖民主义为精神核心,这也符合法国人民反对对自己国家的外来统治的愿望。
二、法国大革命的后果法国大革命迫使法国充分发扬国民的力量,用革命的手段变革旧制度,建设新的国家政治构造。
它给法国和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 消灭了封建特权,推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随着大革命的胜利,“三权分立”被确立,各级政权分立,一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追求。
法国大革命消灭了封建特权,取而代之的则是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法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这是法国大革命的最为先进和革命性的成果。
法国为什么会爆发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法国革命达到高潮。
这一天,勇敢的巴黎人民攻占了关押革命者和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法国把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18世纪晚期,还是一个封建国家的法国把全国居民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是统治阶级。
他们人数不多却霸占着大片的土地,拥有特权。
第三等级包括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受到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政治上无权,因而十分痛恨封建专制制度。
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这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最深刻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确立
了法国资产阶级专政。
1789年5月,为了榨取更多的钱财,路易十六在巴黎召集三个等级的代表开会,遭到第三等级代表的反对。
7月9日,第三等级的代表宣布把会议改为制宪会议。
路易十六气急败坏,调集大批军队,准备驱散制宪会议,血洗巴黎。
消息传开后,巴黎全城敲响了警钟,7月13日,人们手执斧头、短刀、长矛涌上街头,举行武装起义,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法国大革命历史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生在法国的一场伟大政治社会运动。
此次大革命不仅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背景原因、革命事件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一、背景原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造成的。
首先,法国当时的封建制度和绝对君主制统治造成了政治的腐败和不公。
贵族阶级享有特权,而广大农民和工人阶级却承受着沉重的剥削和苦难。
其次,经济上的危机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原因之一。
国家财政严重赤字,暴发的几次战争以及贵族豪华生活的挥霍使得国库空虚。
此外,社会不平等和民众对贵族、教会的压迫逐渐升级,导致民众日益不满。
二、革命事件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正式爆发,历时近十年。
其中一系列事件引发了这场浩劫,如巴黎的贫民窟起义、1789年召开的第三等级代表大会以及人权宣言的颁布等。
接着,大革命进一步升级,于1792年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拿破仑在1799年登上权力巅峰。
整个期间,法国经历了政权更迭、废奴以及农奴制度的废除等重大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法国还与欧洲各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这些战争进一步推动了大革命的发展。
三、影响法国大革命对法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法国,君主制度被废除,封建制度彻底结束,大革命为法国带来了民主和平等的观念。
其次,大革命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
法国的自由、平等、人权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国,促使各国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浪潮。
此外,法国大革命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兴起。
革命后,法国国内的财产和土地重新被分配,开启了新的经济格局。
综上所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政治社会运动。
它不仅彻底改变了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还对欧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场革命凸显了人权、平等和民主等普世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为后世政治体制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对世界历史进程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15课法国大革命一、法国大革命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代表人物:罗伯斯比尔、拿破仑4、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5、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
6、《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议会时间:1789、8、26 领导者:大资产阶级①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7、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1792年9月22日)和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1793年1月21日)8、雅各宾派专政:⑴1792年巴黎人民爆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上台。
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雅各宾派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恐怖政策⑶由于恐怖政策的失控,罗伯斯比尔于1794年7月被推上断头台。
二、拿破仑帝国的兴亡1、1799年11月,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和军队的支持下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改共和为帝制。
建立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建立资产阶级君主制国家————拿破仑帝国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⑴对内统治:①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压制民主力量②颁布了《法典》;确立立法规范,发展资本主义⑵对外统治:①打击了各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②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4、帝国的覆亡:⑴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帝国由盛转衰⑵1815年滑铁卢惨败,帝国覆亡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①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③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拿破仑的主要事迹和评价:。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在巴士底狱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后来被称为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法国从一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同时也在整个欧洲及其殖民地引起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
一、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建立在法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领域长期矛盾累积的基础上的。
从经济上看,法国贵族阶层与中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法国经济的衰退导致广大人民生活贫困而且落后,失去了传统的生产和消费市场。
从政治上看,法国国王和贵族阶层的独裁统治及其官僚机构腐败使广大民众的尊严和权利被践踏,法国民众对现存政治制度的不满和反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从精神文化领域看,启蒙思想和新兴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涌现,使法国民众开始崇尚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和民主这些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基础性内容。
从长远看,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是因为欧洲的历史与生态背景造成的。
在欧洲历史上,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社会的不平等、不自由、内耗和灾难已经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痛苦地缠绵,这些社会乱象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素。
可以说,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有其必然性,是现代国家的产物。
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深远,它赋予了欧洲社会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识,有以下几方面:1.政治影响: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欧洲威权主义制度被彻底打破和平稳过渡首要的标志。
法国大革命中实现的宪政宪法、市民社会和政治民主制度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的法制和制度标准。
2.文化影响:法国大革命中启蒙思想与民主理念的扩散、攻击和辩论使得欧洲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启示认识到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民主价值,加速欧洲思想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人民大众的民主、法制和文化自觉。
3.社会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推动了社会历史变革的进程,加速了各国社会民主化和工业化。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法国大革命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彻底的革命。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原因: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
性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启蒙运动的影响: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5.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召开三级会议。
开始标志:1789.7.14攻占巴士底监狱。
6.《人权宣言》的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7.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8.雅各宾派专政的直接原因: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9.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10.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1.评价拿破仑:①对内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前期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
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
1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实行的是军事独裁统治。
13.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直接原因: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性质和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它标志着近代欧洲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型。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是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引起的一场人民革命,旨在振兴经济、民主和人民福祉。
本文将从革命性质和影响两方面剖析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性质法国大革命的性质是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深刻革命,是对封建制度的根本颠覆和对旧体制的全面破坏。
它推翻了旧的专制君主制和被称为“古代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建立了以人民代表为主的共和政体。
在经济领域,法国大革命取消了地主阶级的特权地位,解放了农奴和神职人员,消除了堵塞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和不平等。
它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改革是从民众利益出发,是发动广大民众走向自由、平等、博爱的历史进程。
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 战争和政治体系的变革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延伸到整个欧洲大陆,对后来的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旧的专制君主制和被称为“古代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建立了以人民代表为主的共和政体。
它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的民主政治、立宪政制和议会制度的发展,促进了人权的尊重和世界民主运动、共和国运动的兴起。
它丰富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和文化,成为后文艺复兴和对抗封建统治的符号,为社会改革和革命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要求平等的斗争法国大革命的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要求平等。
特别是国家和政府内部的公职人员和民间市民,一起声讨了旧体制下的贵族、神父、女人和奴隶的优越地位和合法权利,推翻了这些不平等制度。
3. 激发了社会信仰和文化意识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关于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运动,是革命化的,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信仰。
在它的影响下,民间文化和文艺复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各类革命思潮的发展,让法国成为了19世纪早期的几个重要文化国家之一。
4. 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工业化进程法国大革命的实施,为资本主义取得了百年甚至几个世纪左右的跃升提供了促进作用。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法国大革命是指发生在1789年至1799年期间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目的是打破旧的社会等级制度,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念。
自由是法国大革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革命初期,人们追求政治自由和民主,试图通过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宪政体制。
这一过程中,革命领袖们发表了《人权宣言》,强调人民的自由和政治权利。
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
革命时期,人们对贵族特权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感到不满,并试图通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现社会的平等。
革命领袖们还颁布了《平等权宣言》,号召消除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社会差距。
博爱是法国大革命追求的另一理念。
革命期间,人们呼唤社会的博爱精神,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在革命过程中,许多社会改革措施被提出,旨在消除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促进社会的博爱。
然而,法国大革命并非一帆风顺,革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冲突。
最终,法国大革命以拿破仑·波拿巴的崛起和建立了拿破仑帝国而告终。
尽管如此,法国大革命依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主义和民主运动,成为现代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石。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一场革命,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
革命的起因:1、政治专制政权:十七及十八世纪,法国的皇帝路易十四及其后的君主均是暴君,在专制君主制的统治下,君主拥有全国所有政治上的权力。
政府腐败:过多的政府部门及冗员令政府行政效率十分低。
路易十六在位多次更换主要官员,政策又变化无常,使政治混乱。
其生活极其奢侈,喜爱打猎及玩乐,逃避政事,令法国人民十分不满。
三级会议:当时的法国国会三级会议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教士、贵族及平民。
每个等级各有一票。
这不公平的国会实在并无政治权力,而且在1614年后再没有召开,直至1789年路易十六因为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战争而导致的财政问题,迫于无奈才再度召开。
革命的导火索就是路易十六解散三级议会,由此产生了著名的攻占巴士底狱事件,解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2、三对矛盾当时法国存在这三对矛盾:一、以第一等级(即教会人员)、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这对矛盾相对对抗性小一点。
18世纪法国的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资产阶级想效法英国资产阶级的做法,把国王的权利缩小,建立一个以国王为傀儡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二、国王贵族、大领主、僧侣等与人民的矛盾,这对矛盾是对抗性最强的,贯彻了革命始终。
人民对苛捐杂税、繁重的徭役等已经使人民不堪重负。
早在革命爆发之前法国国内就暴动不断,当路易十六调度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时,巴黎人民发起反抗开启了武装起义第一枪。
三、资产阶级和人民的矛盾。
这对矛盾没有前两对矛盾这么表面化,但是也是巨大的。
资产阶级本来就跟人民有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家对人民的剥削。
起先,是人民与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王权;或者说是资产阶级利用人民来反对王权,更为恰当。
王权坠落了,资产阶级自然要背叛人民来取主权;于是资产阶级继起而成为支配阶级。
在革命爆发之后,资产阶级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想方设法打压人民的暴动更是加剧了这对矛盾。
3、经济原因在十八世纪中,法国政府四处征战,支出庞大,加上君主挥霍无度,大量国库耗于君主的娱乐活动、大事修葺皇宫及取悦爱人等。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法国社会政治体制深度动荡的结果,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后果展开探讨。
一、起因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逐渐使得法国国内的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质疑,并提倡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理念。
与此同时,法国的社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贵族拥有特权地位、三等贵族和庶民负担沉重的税收。
这种社会不平等加上国内经济不景气,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事件和过程1. 1789年的凡尔赛宫发生的“网球场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这个事件中,法国的贵族和庶民代表宣称拥有领导国家的权利,并表达了他们对王室的不满。
2. 同年7月,巴黎爆发了著名的巴士底狱被闯入事件。
这次事件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起点,人民的反抗迫使政府在废除了贵族特权和其他不平等待遇方面做出了让步。
3. 随着事件的发展,国民议会成立,并于1789年发布了《人权宣言》。
这份宣言肯定了人民的平等权利,并限制了王权的滥用。
4. 1792年,法国君主制被推翻,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紧接着,法国卷入了一系列的战争,不仅内部动荡,还受到了外部威胁。
三、后果1. 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格局。
随着革命的发展,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受到了启发,纷纷挑战当时的统治秩序。
法国的革命精神在整个欧洲蔓延,这对后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先河。
通过制定《人权宣言》,法国对于人民的平等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这对于后来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的建立起到了激励和借鉴的作用。
3. 法国大革命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后果。
革命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内战和无政府状态,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混乱和人民的痛苦。
与此同时,由于革命的冲击,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产生了更加剧烈和复杂的社会动态。
综上所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改变欧洲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不仅使法国社会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考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1.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大资产阶级掌权,颁布重要文件:1789年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机构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建立共和国: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欧洲一些国家侵略法国:欧洲一些国家以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侵略法国。
高潮:1794年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革命推向高潮。
对外: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对内:平息了国内叛乱。
高潮结束:(拓展点)1794年,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是大革命高潮结束,不是失败。
易错微析法国大革命处死的国王易错:法国大革命处死的国王是路易十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
例题1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和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
”这里的“君主”应该是()A.路易十四B.路易十六C.查理一世D.查理二世答案:B解析: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查理一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推上断头台,故选B。
例题2 表明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的事件是()A.攻占巴士底狱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C.法国击退外国军队的进攻D.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答案:D解析: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开始,中间经历了1792年建立共和国以及巴黎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到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故选D。
1.烈火熊熊,炮声隆隆,法兰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获得了新生。
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一度把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C.雅各宾派掌握国家大权D.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2.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这三次革命各有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B.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C.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旧王朝复辟D.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国际上的支援3.下列发生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通过《人权宣言》②攻占巴士底狱③建立共和国④雅各宾派掌权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4.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性,表现在革命过程中受到了欧洲其它一些国家的干预。
历史事件解析: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1. 起因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其起因可以追溯到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和封建制度的腐败。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起因:•封建主义:18世纪末,法国社会依然被封建主义所支配,贵族、教会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阶级差距。
•经济危机:连年的战争导致国库空虚,加剧了经济困境。
此外,国家税收归集体系不公正,只有第三等级(即普通人)承担了绝大部分税收负担。
•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激发了法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渴望。
2. 过程法国大革命可分为三个阶段:立宪王政时期(1789-1792)、君主共和时期(1792-1799)和独裁专制时期(1799-1815)。
以下是各个阶段的关键事件:2.1 立宪王政时期•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占,这标志着人民对君主专制的反抗。
•1789年8月,《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颁布,确立了平等、自由的原则。
•1791年,法国通过了第一部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2 君主共和时期•1792年8月10日,法国暴动,推翻君主政权。
•1793年至1794年间,恐怖统治时期。
大量的政治迫害和处决发生,并实行普选制度。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并建立起新的政体。
2.3 独裁专制时期•拿破仑一世在1804年成为法国皇帝,并开始扩张法国势力范围。
•欧洲各国纷纷对抗拿破仑企图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帝国。
•法国大革命最终在1815年水鸟条约签署后结束。
3. 影响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政治格局: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奠定了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础。
•推动民主思想:法国大革命激发了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追求,影响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
•社会变革:废除特权制度、土地改革和财产私有化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艺术和文化:法国大革命引发了浪漫主义艺术运动,改变了欧洲文化风貌。
结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社会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