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电压频率调整一次调频及AGC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8
一次调频、AGC介绍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并网发电厂提供的辅助服务,包括一次调频、AGC、A VC、调峰、无功调节、热备用等。
辅助服务分为基本辅助服务和有偿辅助服务。
基本辅助服务是为了保证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发电机组必须提供的辅助服务,包括一次调频、基本调峰、基本无功调节。
到不要求时要考核电量。
有偿辅助服务是指并网发电机组在基本辅助服务之外所提供的辅助服务,包括AGC、A VC、有偿调峰、有偿无功调节、热备用等。
有偿服务是额外要求,达到要求时,要进行补偿。
一、一次调频(1)一次调频介绍一次调频:是指电网的频率一旦偏离额定值时,电网中机组的控制系统就自动地控制机组有功功率的增减,限制电网频率变化,使电网频率维持稳定的自动控制过程,这一过程即为一次调频。
当电网频率降低时,一次调频功能要求机组利用其蓄热快速升负荷,反之,机组快速减负荷。
电网的频率是由发电功率与用电负荷大小决定的,当发电功率与用电负荷大小相等时,电网频率稳定;发电功率大于用电负荷时,电网频率升高;发电功率小于用电负荷时,电网频率降低。
(2)一次调频的作用当电网频率变化时,在保证机组安全前提下,按电网频率控制的要求,快速变化机组的负荷,限制电网频率变化,以减小电网频率改变的幅度,使电网频率维持稳定。
一次调频是一种有差调节,不能维持电网频率的不变,只能缓解电网频率的改变程度。
(3)一次调频死区一次调频死区也称一次调频不灵敏区,是指一次调频功能不动作的转速(或频率)偏离额定值的范围。
我厂不灵敏区2转/分。
(4)一次调频考核项目1、一次调频正确动作率,每月正确动作率小于80%,要考核电量。
2、一次调频性能指标,每月一次调频性能指标小于60%,要考核电量。
我厂一次调频功能实现方法在DEH控制系统和CCS系统同时调节。
机组正常运行时,当CCS协调控制投入时,一次调频由DEH 控制系统和CCS协调系统共同实现。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1.1. 负荷分类:一般将负荷变化分解成三种成分。
1.1.1偶然性负荷幅度很小, 周期又很短, 一般小于10秒, 具有随机性质, 称为微小变动分量。
1.1.2脉动性负荷变动幅度较大, 周期大约在10秒至2~3分钟之间, 属于冲击性的负荷变动。
1.1.3趋势性负荷长周期分量, 周期大约在2~3分钟之10~20分钟之间, 它是由生产、生活和气象等引起的负荷变化, 有其规律性, 可以预测。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的负荷变动分量, 将频率调整相应划分为一次、二次和三次调整。
1.2. 频率的一次调整一次调频是针对偶然性负荷。
由发电机原动机和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而响应速度最快。
但由于调速器的有差调节特性, 不能将频率偏差调到零,也就是说一次调整是有差调节,负荷变动幅度越大, 频率偏差就越大, 因此靠一次调整不能满足频率质量的要求。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KG:发电机组原动机的频率特性的斜率。
它标志了发电机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少出力,是可以整定的。
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KL:综合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也有一个斜率。
它标志了负荷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的有功消耗,是不可以整定的。
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KS:它取决于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和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
KS标志了系统负荷增加或减少时,在发电机和负荷的共同作用下系统频率上升或下降的多寡。
系统的原始运行点:发电机组原动机的频率特性和负荷的频率特性的交点就是系统的原始运行点。
如图1.3中的O点。
调频原理:负荷增加OA段——》为满足负荷要求,机组增大出力,——》机组增大出力则会导致机组减速,频率降低——》负荷功率OA段由于频率的降低而减少到OB段,=》达到新的平衡点O’,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同时产生频率偏差,不可修复。
即频率降低了。
但是系统所需有功也因频率的降低而减少。
设在点O运行时1.负荷突然增加ΔPL0,即2.负荷的频率特性突然向上移动ΔPL0,则由于负荷突增时机组出力不能及时随之变化,3.机组将减速,4.系统频率将下降。
一次调频、AGC介绍一次调频、AGC介绍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并网发电厂提供的辅助服务,包括一次调频、AGC、A VC、调峰、无功调节、热备用等。
辅助服务分为基本辅助服务和有偿辅助服务。
基本辅助服务是为了保证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发电机组必须提供的辅助服务,包括一次调频、基本调峰、基本无功调节。
到不要求时要考核电量。
有偿辅助服务是指并网发电机组在基本辅助服务之外所提供的辅助服务,包括AGC、A VC、有偿调峰、有偿无功调节、热备用等。
有偿服务是额外要求,达到要求时,要进行补偿。
一、一次调频(1)一次调频介绍一次调频:是指电网的频率一旦偏离额定值时,电网中机组的控制系统就自动地控制机组有功功率的增减,限制电网频率变化,使电网频率维持稳定的自动控制过程,这一过程即为一次调频。
当电网频率降低时,一次调频功能要求机组利用其蓄热快速升负荷,反之,机组快速减负荷。
电网的频率是由发电功率与用电负荷大小决定的,当发电功率与用电负荷大小相等时,电网频率稳定;发电功率大于用电负荷时,电网频率升高;发电功率小于用电负荷时,电网频率降低。
(2)一次调频的作用当电网频率变化时,在保证机组安全前提下,按电网频率控制的要求,快速变化机组的负荷,限制电网频率变化,以减小电网频率改变的幅度,使电网频率维持稳定。
一次调频是一种有差调节,不能维持电网频率的不变,只能缓解电网频率的改变程度。
(3)一次调频死区一次调频死区也称一次调频不灵敏区,是指一次调频功能不动作的转速(或频率)偏离额定值的范围。
我厂不灵敏区2转/分。
(4)一次调频考核项目1、一次调频正确动作率,每月正确动作率小于80%,要考核电量。
2、一次调频性能指标,每月一次调频性能指标小于60%,要考核电量。
我厂一次调频功能实现方法在DEH控制系统和CCS系统同时调节。
机组正常运行时,当CCS协调控制投入时,一次调频由DEH 控制系统和CCS协调系统共同实现。
A G C与一次调频讲义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自动发电控制AGC和一次调频0 前言根据电监会发布的《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和《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电监市场[2006]43号)分别制定了两个文件:《××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和《××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其中的××代表区域,如“华北”、“华东”),简称“两个细则”。
其中对AGC和一次调频的投入率、调节指标的考核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1 定义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统称为自动发电控制(AUTO GENERATOR CONTROL 简称AGC)。
AGC是通过控制发电机有功出力来跟踪电力系统负荷变化,从而维持频率等于额定值,同时满足互联电力系统间按计划要求交换功率的一种控制技术。
基本目标包括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及控制区域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区域内有功功率的平衡。
图1 AGC总体结构示意图主要有三个闭环控制:机组控制环、区域调节控制环和计划跟踪环,机组控制环由D CS自动实现;区域调节控制的目的是使区域控制误差调到零,这是AGC的核心;区域计划跟踪控制的目的是按计划提供发电基点功率。
2 简介AGC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子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结合,以AGC/EDC软件包的形式成为SCADA/AGC-EDC系统,实现电网自动调频和有功功率经济分配等功能。
SC ADA软件系统是AGC软件系统的“工作平台”,其信号主要有三类:遥测信号是被控发电机和区域联络线的有功功率信号经电厂远动终端装置(RTU)、A/D转换送调度中心作为模拟量测量信号;遥信信号指AGC投/切和发电机开/停状态的开关量信号,该类信号经R TU按5us周期扫查送调度中心;遥控信号即中调遥调指令(ADS),该指令由AGC程序运算产生。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1.1. 负荷分类:一般将负荷变化分解成三种成分。
1.1.1偶然性负荷幅度很小, 周期又很短, 一般小于10秒, 具有随机性质, 称为微小变动分量。
1.1.2脉动性负荷变动幅度较大, 周期大约在10秒至2~3分钟之间, 属于冲击性的负荷变动。
1.1.3趋势性负荷长周期分量, 周期大约在2~3分钟之10~20分钟之间, 它是由生产、生活和气象等引起的负荷变化, 有其规律性, 可以预测。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的负荷变动分量, 将频率调整相应划分为一次、二次和三次调整。
1.2. 频率的一次调整一次调频是针对偶然性负荷。
由发电机原动机和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而响应速度最快。
但由于调速器的有差调节特性, 不能将频率偏差调到零,也就是说一次调整是有差调节,负荷变动幅度越大, 频率偏差就越大, 因此靠一次调整不能满足频率质量的要求。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KG:发电机组原动机的频率特性的斜率。
它标志了发电机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少出力,是可以整定的。
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KL:综合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也有一个斜率。
它标志了负荷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的有功消耗,是不可以整定的。
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KS:它取决于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和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
KS标志了系统负荷增加或减少时,在发电机和负荷的共同作用下系统频率上升或下降的多寡。
系统的原始运行点:发电机组原动机的频率特性和负荷的频率特性的交点就是系统的原始运行点。
如图1.3中的O点。
调频原理:负荷增加OA段——》为满足负荷要求,机组增大出力,——》机组增大出力则会导致机组减速,频率降低——》负荷功率OA段由于频率的降低而减少到OB段,=》达到新的平衡点O’,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同时产生频率偏差,不可修复。
即频率降低了。
但是系统所需有功也因频率的降低而减少。
设在点O运行时1.负荷突然增加ΔPL0,即2.负荷的频率特性突然向上移动ΔPL0,则由于负荷突增时机组出力不能及时随之变化,3.机组将减速,4.系统频率将下降。
第一篇自动电压控制(A VC)1.概述自动电压控制(A VC:Automatic V oltage Control)采用分级电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内无功的合理分配、电压的有效调节是电网经济和可靠运行的有效控制方式。
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通过SCADA或EMS系统来监控全系统范围内的电压,调度中心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决策来设定电压控制节点的参考整定值或投切无功电压控制设备。
在电厂侧主要由本区域内控制发电机的自动电压调节器(A VR)来完成。
为了维持所希望的目标电压整定值,在电厂端的电压控制中采用自动电压控制装置(AVC),借助装置自身的无功优化算法,得到在目标状态下的当前在线可调机组的目标无功,通过闭环控制调节发电机励磁,实现机组无功的调节。
从而使系统电压逼近或达到目标值。
目的:运行条件改变时,维持电压在允许范围内;正常条件下,改善电网的电压分布,从而使网损最小;2.A VC系统的调度管理2.1.机组A VC装置正常应投入运行,A VC功能的正常投退,必须在机组稳定工况下,值长在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同意后方可发令运行值班人员进行操作。
2.2.设备停役检修影响机组A VC功能正常投运时,应向省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3.A VC系统遇有下列紧急情况时,可先将A VC系统退出运行,同时汇报省调调度员,待异常情况处理完毕后与省调联系恢复运行。
1).系统事故危及机组安全。
1).A VC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2).发电机组检修、启停,或发电机励磁系统不正常、自动励磁调节器未能正常投自动方式(A VR方式)运行。
2.4.开机时,机组并网结束后,检查A VC装置无异常,值长即可向省调汇报申请投入A VC。
2.5.停机时:机组在倒厂用电后,进行发电机解列电气操作前,值长联系省调要求退出A VC。
3.A VC系统的投用与退出3.1.A VC功能的投入步骤:3.1.1.在得值长令后,检查A VC后台机监视画面中无报警。
火电厂一次调频及AGC性能优化分析摘要:一次调频机组系统并网后的速度控制,一次调频系统如果出现偏差,则无法及时修复电网故障,从而直接影响电网和机组安全,甚至可能导致多个故障。
因此,电网对机组一次调频对要求更严格。
为了保证电网稳定性,必须通过彻底提高能量质量和频率来完全消除频率波动。
这需要一次调频系统,它必须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提供更高的稳定性。
对现有控制AGC机组方案进行了分析一次调频,从而提高了组的性能指标,实现了同类设备控制逻辑的逻辑优化,从而改进和优化了控制。
关键词:火电厂;协调控制系统;AGC;一次调频电网频率反映了发电侧的功率和用电侧的负载量之间的平衡,当产生的发电功率与使用的负载相符时,是稳定的电网频率。
当发电功率超过所需负荷时,电网频率会增加。
当功率低于所需负载时,会降低电网频率。
频率是评估能源质量的重要质量指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频率的稳定是电网频率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调谐范围和调谐功能将频率分为一次和二次调频。
一、AGC存在问题1.汽机主控中存在的问题及中间解决办法。
原始逻辑设计会在负载变更时机组导致双重前馈,这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当机组负载发生变化时,过大的前馈可能会导致群组的实际负载迅速超出并迅速形成波动拉回,荷载变化影响了初期稳定性动作。
表明逻辑试验,基准负荷量与调门开度和相匹配开度前馈,这是在变负荷开始时快速超调并回调主要原因。
汽机的逻辑修改主控前馈,确定变负荷新逻辑,变负载相位的固定分量(±2.5 MW)的触发,以及作为快速负载响应的叠加汽机主控PID控制器输入的应用,逻辑修改解决了这个问题。
2.锅炉主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锅炉主控项目中的前馈条件过多,冗余存在和锅炉PID参数强。
另外,改造后低氮机制,锅炉本身较大滞后性,往往导致负荷变化时燃料控制过度,不仅不经济,而且锅炉的氧量和电压波动较大,从而减少了参数调整后PID参数动态运行中的过调。
第一篇自动电压控制(AVC )1. 概述自动电压控制(AVC :Automatic V oltage Control )采用分级电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内无功的合理分配、电压的有效调节是电网经济和可靠运行的有效控制方式。
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通过SCADA 或EMS 系统来监控全系统范围内的电压,调度中心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决策来设定电压控制节点的参考整定值或投切无功电压控制设备。
在电厂侧主要由本区域内控制发电机的自动电压调节器(AVR )来完成。
为了维持所希望的目标电压整定值,在电厂端的电压控制中采用自动电压控制装置(AVC ),借助装置自身的无功优化算法,得到在目标状态下的当前在线可调机组的目标无功,通过闭环控制调节发电机励磁,实现机组无功的调节。
从而使系统电压逼近或达到目标值。
目的:运行条件改变时,维持电压在允许范围内;正常条件下,改善电网的电压分布,从而使网损最小;2. AVC 系统的调度管理2.1. 机组AVC 装置正常应投入运行,AVC 功能的正常投退,必须在机组稳定工况下,值长在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同意后方可发令运行值班人员进行操作。
2.2. 设备停役检修影响机组AVC 功能正常投运时,应向省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3. AVC 系统遇有下列紧急情况时,可先将AVC 系统退出运行,同时汇报省调调度员,待异常情况处理完毕后与省调联系恢复运行。
1). 系统事故危及机组安全。
1). AVC 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2). 发电机组检修、启停,或发电机励磁系统不正常、自动励磁调节器未能正常投自动方式(AVR 方式)运行。
2.4. 开机时,机组并网结束后,检查AVC 装置无异常,值长即可向省调汇报申请投入AVC 。
2.5. 停机时:机组在倒厂用电后,进行发电机解列电气操作前,值长联系省调要求退出AVC 。
3. AVC 系统的投用与退出3.1. AVC 功能的投入步骤:在得值长令后,检查AVC 后台机监视画面中无报警。
AVC、AGC、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篇自动电压控制(AVC )1. 概述自动电压控制(AVC :Automatic V oltage Control )采用分级电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内无功的合理分配、电压的有效调节是电网经济和可靠运行的有效控制方式。
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通过SCADA 或EMS 系统来监控全系统范围内的电压,调度中心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决策来设定电压控制节点的参考整定值或投切无功电压控制设备。
在电厂侧主要由本区域内控制发电机的自动电压调节器(AVR )来完成。
为了维持所希望的目标电压整定值,在电厂端的电压控制中采用自动电压控制装置(AVC ),借助装置自身的无功优化算法,得到在目标状态下的当前在线可调机组的目标无功,通过闭环控制调节发电机励磁,实现机组无功的调节。
从而使系统电压逼近或达到目标值。
目的:运行条件改变时,维持电压在允许范围内;正常条件下,改善电网的电压分布,从而使网损最小;2. AVC 系统的调度管理2.1. 机组AVC 装置正常应投入运行,AVC 功能的正常投退,必须在机组稳定工况下,值长在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同意后方可发令运行值班人员进行操作。
2.2. 设备停役检修影响机组AVC 功能正常投运时,应向省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3. AVC 系统遇有下列紧急情况时,可先将AVC 系统退出运行,同时汇报省调调度员,待异常情况处理完毕后与省调联系恢复运行。
1). 系统事故危及机组安全。
1). AVC 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2). 发电机组检修、启停,或发电机励磁系统不正常、自动励磁调节器未能正常投自动方式(AVR 方式)运行。
2.4. 开机时,机组并网结束后,检查AVC 装置无异常,值长即可向省调汇报申请投入AVC 。
2.5. 停机时:机组在倒厂用电后,进行发电机解列电气操作前,值长联系省调要求退出AVC 。
3. AVC 系统的投用与退出3.1. AVC 功能的投入步骤:在得值长令后,检查AVC 后台机监视画面中无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