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7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农产品产量
- 格式:xls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8
黔南州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黔南州统计局(2018年3月31日)2017年,黔南州委、州政府坚定不移实施“3366”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7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160.59亿元,同比增长12.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3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412.91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545.38亿元,增长14.5%,其中:其他服务业增长20.7%、金融业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6%。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481元,同比增长11.4%。
图1 2013-201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二、农业2017年全州按照中央、省、州1号文件精神部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占市场为主要任务,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实施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017年,全州共建设州级以上农业园区94个,其中省级园区57个。
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35个,入住园区龙头企业406个。
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到5636个;无公害产地认定877个;无公害产品认证获证273个;绿色农产品申报认定21个;有机认证基地和产品共70个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4个。
全州农业实现增加值2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14万公顷(467.15万亩),下降1.2%;油料作物面积7.88万公顷(118.3万亩),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13.02万公顷(195.4万亩),增长6.9%。
果园面积9万公顷(135.5万亩),比上年增长43.6%;茶园面积11.1万公顷(166.4万亩),增长18.6%。
粮食总产量125.53万吨,比上年下降1.4%。
2017年我国苹果总产量及各省市苹果产量统计分析【图】
苹果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全球苹果品种数量超过7500个,其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栽培苹果品种仅有百余个。
我国用于经济栽培的苹果品种有20多个,其中红富士是产量最大,最受欢迎的品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7年我国苹果总产量为4139.0万吨,产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2.47%。
2007-2017年我国苹果产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主要苹果品种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苹果种植分布在20多个省份,覆盖黄土高原和渤海湾两大优势区域,其中陕西、山东、山西、河南、甘肃、辽宁、河北、新疆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该等区域苹果年产量在百万吨级以上。
2013-2017年我国八大百万吨级苹果产区: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陕西省苹果产量为1092.46万吨,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26.39%;山东省苹果产量为939.52万吨,产量占比为22.70%;山西省苹果产量为444.94万吨,占同期我国苹果总产量的10.75%。
2013-2017年我国苹果产量区域集中度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2013-2017年我国各省市苹果产量统计: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智研咨询整理。
1 / 1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7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法规类别】统计综合规定粮食管理
【发布部门】国家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7.12.08
【实施日期】2017.12.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7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2220千公顷(168329万亩),比2016年减少815千公顷(1222万亩),下降0.7%。
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2930千公顷(139395万亩),比2016年减少1464千公顷(2196万亩),下降1.6%。
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506公斤/公顷(367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54公斤/公顷(3.6公斤/亩),增长1.0%。
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075公斤/公顷(405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85公斤/公顷(5.7公斤/亩),增长1.4%。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
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
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2017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62.94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3621.60亿元,增长11.0%。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 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290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2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289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135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0%,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
12月份,福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7%。
表2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1.1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1.4食品烟酒99.3衣着101.3居住102.5生活用品及服务98.9交通和通讯100.7教育文化和娱乐104.7医疗保健101.7其他用品和服务106.8表32017年福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福州25.724.021.317.615.614.112.07.1 1.5-1.1-1.8-1.7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05.7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4.16亿元,同口径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0. 82亿元,增长13.1%。
全市税收收入48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91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7%。
粮食种植面积148.76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其中稻谷面积75.22万亩,比上年减少2. 7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4.03万亩,减少1.1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8.56万亩,比上年增加5.7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