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乐至陈毅故居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2022四川景点的导游词推荐文章2022四川宽窄巷子的导游词热度: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热度:四川都江堰的优秀导游词热度:有关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热度:四川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热度: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12′之间。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2021四川景点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2021四川景点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们:大家好!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九寨沟观光旅游。
我是大家的导游_,现在我们就来游览一下九寨沟吧!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九寨沟去细细地欣赏它美丽的风景。
首先我们来到的这一个地方是盆景滩,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各种各样高高低低的灌木遍布水中,形成天然的画面。
来,我们在的这一个地方就是芦苇海了,看,这儿芦苇丛中野趣盎然,在这,无边无际的芦苇长在沼泽地上,微风吹过,一层层碧绿的芦苇时起时伏,像绿色的浪花翻滚,看吧!是不是很漂亮呀?这里那成群的鸳鸯和野鸭栖息在这儿,看呀!它们时而在水面上飞翔,时而在苇海中追逐嬉戏,时而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一朵朵水花,是不是很好看呀!九寨沟湖泊众多,大大小小共有114个,当地人叫它海。
游客朋友们,九寨沟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就是犀牛海的传说。
传说有一个西藏老喇嘛身患重病骑着犀牛奄奄一息的来到了这里,不知为什么他喝了这里的水,病就奇迹般地好了。
之后老喇嘛天天喝这里的水,最后他就和犀牛一同走入了水中,从此这儿就叫做犀牛海。
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
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出,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
简单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3篇推荐文章四川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热度:游故宫的导游词800字热度:四川五彩池导游词热度:最新的湖北三峡大坝导游词范文热度:安徽九华山导游词热度: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
你去过四川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川景点导游词,欢迎阅读。
简单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大家好!昨天晚上在_宾馆休息得好吗?现在是上午七点,用过早餐,整理好我们的行李后请上车。
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出市区,现正行驶在通向目的地泸沽湖的路上。
我们途经了盐源县,刚才给大家讲了公母山的故事,还有附近木里藏族自治县在二十年代洛克宗教朝圣路线和抗战时期驼峰飞虎队故事。
好啦,现在是北京时间十二点,经过了5个小时的车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泸沽湖景区了,今天游览行程将会有:先安排用午餐,在下午一点我们出发,先参观喇嘛寺,随后再去游览万亩草海和栈桥,情人桥和乘坐猪槽船游湖,晚上安排住进摩梭民居,为团队提供当地风味餐及品尝摩梭美食,与左所镇湖畔村村民举行篝火歌舞晚会。
现在呢,距我们即将抵达的四川泸沽湖左所镇湖畔村还有十分钟的车程,我将利用这段时间为大家介绍一下泸沽湖的概况。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洲西南部与云南省宁蒗县的交界处,距成都830公里,距西昌258公里,是省级的著名风景区。
并素有“东方女儿国”的美称。
泸沽湖,当地人称“谢纳咪”,意为大海、母湖,从高处鸟瞰,如一只展翅的飞燕。
另外它也是四川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水面积50.8平方公里,另有万亩草海,水面海拨2688米,被誉为“高原明珠”。
在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人,严格来讲,摩梭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因而,人们便习惯地称他们为摩梭人,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来看待。
民间传说摩梭人原来是有文字的,记载在猪革制成的“书”上,由2个达巴掌握。
陈毅故里景区简介陈毅故里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的中部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
景区以展现陈毅元帅功绩为主线,以弘扬陈毅元帅精神为主题,以配套主题园林景观为主要着力点。
整体规划面积190公顷,目前已建成核心景区面积40余公顷,有陈毅故居、陈毅纪念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陈毅诗艺苑、丹心广场、书剑广场等景点40余处,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四川“重走长征路,将帅故里游”旅游东环专线第一站,与广安小平故里、仪陇朱德故里共同形成了四川红色旅游“金三角”。
其中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陈毅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这些都充分彰显出景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景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红色和川中文化、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众多全国各地游客,是人们瞻仰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略川中民居文化的好去处。
景区出入口处均建有生态停车场共5个,共计停车泊位500余辆;景区建有1.5公里建成观光车道,缅怀大道、特色步游道2条,将各景点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了游览观光环线。
同时,县委、县政府2008年—2009年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县城至景区的快速通道,缩短一半车程,县城到景区仅需15分钟。
贯通县境的成安渝高速、遂资眉高速已于2010年开始动工,乐至县城到成都仅1个半小时车程。
景区入口广场建有游客中心,内设有咨询台、商务中心、邮政服务点、配有电脑触摸屏,公共休息设施,能为游客提供游程信息、游程线路、节目预告、导游讲解等游览服务和打印、传真、邮件等商务服务。
可提供英语、日语、韩语等多语种导游讲解服务。
景区内拥有购物中心一处,布置有天池藕粉、双乐挂面、外交家酒等地方特色商品和有关陈毅元帅的纪念雕塑、纪念章、邮册、书籍等系列纪念品可满足游客购物纪念的需要。
景区具有可同时接纳2000人就餐、30人住宿的能力;农家乐风味独特,管理规范,具有川北农家风味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可一饱口福。
陈毅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陈毅故居篇1陈毅故居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川中村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园子占地6050平方米。
1920xx年8月26日,陈毅元帅就诞生在这里。
陈毅故居陈毅故居位于乐至县劳动乡正沟湾,距乐至县城29.5公里,是革命先辈、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出生地。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980年8月重修原貌,是一座具有浓厚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式的木质结构瓦房。
馆前塑陈毅铜质站像,高2.6米。
馆连同绿化区共占地2.5万平方米。
陈列馆内陈列反映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4000多件,并收藏了国内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陈毅的、书画等作品。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陈毅故居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为陈毅旧居亲笔题写了“陈毅故居”名匾。
1986年9月陈毅纪念馆依故居而建,展有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和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他的诗词、书画等。
陈毅故居和陈毅纪念馆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整个区内松柏挺秀、环境幽雅,是人们瞻仰先辈、领略川中民居特色的好所在陈毅故居导游词篇2陈毅故居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乡中。
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诞生并居住的地方。
1980年10月,该处被整修之后开放参观,并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5月25日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陈毅旧居第一重堂,是过去陈家会见客人的厅堂,现在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悼念陈毅元帅手书的挽诗以及全国著名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
厅堂旁的侧房是碾房,里面的石碾,是陈家碾米、磨面所用。
第二重堂是陈列馆,共有四间展室,着重展出陈毅青少年时代和平生从事革命工作的照片、文物资料近两百件。
堂室正中悬挂着陈毅元帅的巨幅画像。
画像两侧挂着董必武和朱德同志撰写的《挽陈毅同志》的手迹。
四间宽敞的展室内,有珍贵的图片、书信和实物数百件,分别从青少年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较全面地介绍了陈毅同志光辉的一生。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陈毅故居解说词陈毅元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
乐至县是陈毅元帅的故乡。
陈毅故居座落在劳动镇正沟湾。
距成都108公里,距乐至县城31公里。
陈毅故居兴建于清乾隆年间,三重堂四合院,系木质穿榫结构,共有大小瓦房36间。
1901年8月26日,陈毅同志诞生在这座院落的一间瓦房内。
1981年3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陈毅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6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毅故居大门上“陈毅故居”四个大字,是邓小平同志1986年9月9日亲笔书题。
陈毅故居大门两边的楹联“殊勋炳世间,直声满天下”是赵朴初先生撰写的。
陈毅故居陈列着石碾、木桌、木凳等文物真品67件。
那一件件文物,无不记载着陈毅同志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艰苦和欢乐……陈毅故居院坝左侧,安放着陈毅与张茜的汉白玉塑像。
塑像以陈毅元帅偕夫人张茜1959年回故乡为题材,展示陈毅元帅对家乡的亲切情感。
陈毅故居背倚梅子坎,后山和前山平行自然延伸,两条山脉延至羊叉河边,山势又双双呈钩状。
故有人称为“倒挂金钩”屋基。
在“金钩”的汇合处有一堰,名“锁口堰”,池水四季清澈见底。
陈毅同志童年和少年时代曾在池中游过泳。
陈毅故居后山腰有两个石洞,当地人称“藏兵洞”,陈毅少年时代曾在洞中捉过迷藏。
梅子坎下,羊叉河岸,矗立着形象逼真的石钟、石鼓。
石鼓的顶端刻着佛教谒语。
陈毅少年时代巧用竹筒敲得石鼓“咚咚”响,一直传为佳话。
羊叉河中,透过碧波可以看到陈毅当年为乡亲们造福而设计安装的水力轧花机的遗迹。
羊叉河上,那座古老的石拱桥,曾在晨曦中辉映过陈毅同志的身影。
陈毅故居东南侧有一口数百年老井,井水甘甜,旱不涸,涝不溢。
陈毅同志喝着这井水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陈毅故居西北的半山腰,有陈氏诰命夫人墓。
墓碑字迹清晰,现为乐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陈毅故居西一华里,有陈氏宗祠。
推荐陈毅故居的作文,可以怎么写“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960年冬夜大雪,陈毅元帅长夜不寐,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借物咏怀诗《青松》。
这首诗不但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精神的形象再现。
为传承陈毅精神,乐至县以陈毅故居为核心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陈毅故里景区位于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
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其中,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景区占地40余公顷,2010年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陈毅故里景区人文景观极具文化和历史价值,有陈毅故居、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陈毅纪念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等景点40余处,其中,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为木质穿榫结构的三重堂四合院,陈毅元帅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幼年和童年。
故居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院落总面积1026平方米,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
2006年6月,被国务院、国家文物局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按苏杭园林式建筑风格建设,于198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11年7月完成维修改展工程,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结构面积12954平方米,展厅面积接近1300平方米。
整个陈列展厅由序厅和“聪颖好学、立志救国”“艰苦转战、浴血坚持”“挺进敌后、华中抗战”“鏖战华东、传檄中原”“主政上海、领衔外交”“诗书棋艺、豪放重情”“永远的怀念”七个部分组成,陈列有陈毅元帅生平事迹照片294幅和珍贵文物实物60件,采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多媒体等声、光、电等高科技展陈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陈毅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
陈毅纪念馆位于乐至县城中心的灵鹫山。
建成于2001年,占地40余亩,规模宏大,构思奇巧,蔚为壮观。
纪念馆广场安放了中央军委赠送的陈毅元帅铜像。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陈毅故居位于乐至县劳动乡正沟湾,距乐至县城29.5公里,是革命先辈、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出生地。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980年8月重修原貌,是一座具有浓厚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式的木质结构瓦房。
馆前塑陈毅铜质站像,高 2.6米。
馆连同绿化区共占地 2.5万平方米。
陈列馆内陈列反映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4000多件,并收藏了国内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陈毅的诗词、书画等作品。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陈毅故居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为陈毅旧
居亲笔题写了“陈毅故居”名匾。
1986年9月陈毅纪念馆依故居而建,展有陈毅生平事迹
的图片、实物和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他的诗词、书画等。
陈毅故居和陈毅纪念馆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整个区内松柏挺秀、环境幽雅,是人们瞻仰先辈、领略川中民居特色的
好所在。
经典实用四川导游词范文女士们、先生们: 沿着岷江,我们且行且看。
让我们先将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封存在记忆中,一起来揭开天府之国目前还鲜为人知的又一层面纱,可好? 多少次我们带着旅行团沿着这条深沟直奔主题,从奔腾咆哮的岷江中游开始我们的逆流而上,岷江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时而温存,时而暴躁,直到我们冲上贡杠岭,捏住它的源头。
在海拔____多米的高山上,我们着实难以将那源泉与眼前的江涛混为一谈,就着眼前这股雄浑的江水,你能设想出那源头纤细、柔弱的曲线吗? 多少次我们带着旅行团就从这条公路上飞奔而过,我们追随着美,遵循着广告的宣传,飞奔九寨沟、黄龙,去品赏那令人晕眩的景致。
在绿影、青山、碧水、蓝天的仙境里面,我们常常以" 朝闻道,夕死可矣" 的满足感,发出极限的赞叹。
直到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带团去四姑娘山以后,才渐渐品出了山水之美的多元性。
美的层次感是如此的鲜明和不可比拟。
拿九寨沟和四姑娘山相比是不明智的。
就像不能将维纳斯与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相比一样。
美是美人们的共性,而韵味则蕴含着太大的学问了。
你看,我这张嘴,这真叫环顾左右而言他。
好了,话分两头,我们现在走进了我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沟。
群山涌翠,一路清新,优美的风光想是已让各位感到了大自然魅力的吸引,急于观赏这梦寐以求的大熊猫家园。
很抱歉,在我们的行程计划中,卧龙保护区的参观游览是安排在返程的时候,今天只停车进餐,餐后继续向四姑娘山景区迸发。
这里还是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四姑娘山,至于卧龙的情况也就只好容当后表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四姑娘山奇特的山形地势。
在中国" 三级台地" 的地理构造上,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峙西方。
当它急剧下行迈向第二台地的时候,在其东南边缘剧烈沉降,形成了罕见的深切峡谷地带。
美丽的四姑娘山就位于这种大起大落的峡谷之中。
她的峰谷落差多数在____米以上,从终年积雪的冰川奇峰,到森林草甸湖泊溪流,奇特的地质构造,使这里成了山峰的博览会,沟壑的陈列馆。
精选四川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推荐文章2023年最新四川景点导游词5篇热度: 2022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热度:泸州景点的导游词热度:有关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热度:四川旅游景点导游词热度: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导游词,感谢您的阅读。
精选四川景点导游词1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因“全川未靖”,四川巡抚李国英驻节阆中,四川监察御史也驻节阆中。
当时大员们处理公事的所在地即“道台衙门”,位于今阆中市学道街。
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临时省会衙门迁至成都。
从1956年开始,道台衙门被逐渐拆除,阆中税务局、房管处、农机局等单位在道台衙门故地建起职工宿舍。
幸运的是,道台衙门的二门现在还保留着,成为昔日威严的临时省会办公大楼的最后见证者,二门上方不知“高寿”的老门枋仍高高在上。
阆中决定在旧址上修复道台衙门。
道台衙门占地24亩,投资20_万元。
20_年10月设计方案定稿,年底动工。
道台衙门古城压秤的珍品景观专家指出:在中国现有的官衙遗存中,仅有县衙,而没有道台衙门。
如果阆中的道台衙门一经修复,便在全国具有唯一性。
道台衙门古城压秤的珍品景观“道台衙门是彰显阆中历史地位的重要建筑群,急需尽快恢复!”早在4年前,省内外的一些重量级古建筑专家便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在此基础上,连续两届阆中市委、市政府都将恢复道台衙门作为重点项目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着手将原道台衙门旧址上的10000多平方米不协调建筑全部拆除。
道台衙门,古城一个失落的惊叹号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李文明告诉笔者:道台衙门是明、清两代界于省、府之间设置的一级重要行政机构,其长官称“道员”或“道台”。
当时,四川全省共设置了川北、川南、川东、川西4处道台衙门,它们成为链接省政府与各州、县的桥梁,主要职责是负责考核辖区的吏治,审理大案,督导农桑,整肃税源。
从明洪武四年(1371)到崇祯十七年(1644),又从清顺治八年(1651)至民国三年(1914),川北道台衙门设在阆中长达536年,明代辖保宁、顺庆、龙安、潼川三府一州共27县,清代辖25州县。
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1金华山位于遂宁市射洪县金华镇北郊,东临滔滔涪江,西靠绵渝公路,山水相依,青幽秀丽,素来被誉为"川中名山"。
金华山虽然不高不大,却因为这里是盛唐杰出诗人、"天下文宗"陈子昂早年读书的地方,留有"读书台"古迹,遂闻名遐迩,享誉千秋。
金华山,汉代名"烟墩岭",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始建规模宏大的金华观。
唐代重建时,更名为九华观。
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又改名玉京观。
清末以来,统称金华山,沿用至今。
其名的来历,根据清光绪年间《射洪县志》记载,取"其山贵重而华美"之意。
物换星移,岁月沧桑,金华山虽历经近1500年的盛衰变化,但殿宇楼阁鳞次栉比,古风犹存,游人、香客往来不绝。
金华山山势呈马鞍形,前山是主峰,山脚下这座桥名虹飞桥(又名百尺桥),因陈子昂《登金华》诗有"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的诗句而得名。
穿过雕梁画栋的虹飞桥,顺左上三十余级石阶,即可到达金华山前山门。
站在前山门,一眼望去,层层石阶直上山头,两旁古柏森森,云环雾绕,颇有世外仙山的味道。
从前山门上行的石阶共有365级,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一九九0年修复。
这石阶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即你从金华山的前山门始,心诚意专地登完365级石阶到达南山门,就能使你在今后每年的365天都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进入金华山南山门沿蜿蜒石龙拾级而上,可依次参观道观的灵祖殿、某王殿、东岳殿、祖师殿。
这些宫观殿宇大部分系明清建筑,殿内供奉的塑像仪态万千,栩栩如生,颇具匠心。
2019年第9期陈毅故居是陈毅故里景区的核心景点,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
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
陈毅故居具有浓厚的川中民居特色,为木质穿榫结构的三重堂
四合院,总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
1901年8月26日,陈毅就诞生在这里。
陈毅故居1980年对外开放,大门悬挂着“陈毅故居”金漆大字匾额,两侧是赵朴初撰写的楹联:“直声满天下,功勋炳世间。
”第一重堂是过去陈家会见客人的厅堂,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悼念陈毅手书的挽诗以及全国著名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
第二重堂是陈列馆,共有4间展室,主要展出陈毅青少年时代和从事革命工作的照片、文物资料。
第三重堂复原陈列陈毅少年时期食宿、学习过的地方及使用过的用具。
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建于1986年,为中国古典式庭院建筑风
格,馆前塑有陈毅全身铜像。
馆内设展厅5个,陈列着反映陈毅生平事迹的各种图片、资料、实物和名人学者怀念他的诗词书画等400余件。
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县城西北沙公⾥的劳动乡,原名薛苞镇,⼭⽔钟灵,风景秀丽,是我国伟⼤的⽆产阶级⾰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的故乡。
这⽅⽔⼟孕育了这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也留下了他许多闪光的故事。
如今,乐⾄⼈民为缅怀和纪念陈毅元帅,⼰将故居修葺⼀新,增建了陈毅故居⽂物陈列馆,并将劳动乡西起陈家祠,东⾄薛苞镇,北到官帽⼭,南迄庙⼦坡⽅圆约2平⽅公⾥的范围,辟为"陈毅故居风景区",供⼈们瞻仰和游览。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是⼀座具有浓厚的川中乡村民居特⾊的三重堂四合院⽊质结构⽡房,占地750平⽅⽶,加上四周园⼦占地6050平⽅⽶。
在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 (公元1740年)的古朴民居中,1901年1年8⽉光⽇,陈毅元帅就诞⽣在这⾥。
1980年8⽉,乐⾄⼈民政府为纪念陈毅元帅,将故居修葺⼀新,同年 10⽉正式对外开放,并被四川省⼈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
现为省级爱国主义和精神⽂明教育基地。
故居⼤门上悬挂着"陈毅故居"⾦漆⼤字匾额,两侧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书法家赵朴初先⽣撰写的楹联:"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
这是对陈毅元帅⼀⽣的精当评价,是对这位敢于直⾔,刚正不阿,为中国⼈民⾰命事业建⽴了不朽功勋伟⼈的⾼度赞扬。
跨进故居⼤门,来到前院,两侧是花圃。
这⾥过去是盛夏纳凉的地⽅。
院中有尊汉⽩⽟陈毅与夫⼈张茜的⽯雕像,是四川美术学院郭先昌等三⼈合作设计制作,由重庆市委、市政府1990 年赠给故居纪念馆的。
进⼊第⼀重堂,这是过去陈家会见客⼈的厅堂,如今这⾥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辈⽆产阶级⾰命家悼念陈毅元帅⼿书的挽诗以及全国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
厅堂旁的侧房是碾房,⾥⾯的⽯碾,是陈家碾⽶、磨⾯所⽤。
进⼊第⼆重堂,中间是露天天井,两边是厢房,过去是陈家的客房。
由⼆重堂再向后进⼊第三重堂,这⾥是陈家的内眷住房。
也是陈毅出⽣地和少年时期⾷宿、学习的地⽅,陈列着陈毅使⽤过的⽤具。
生态环境保护2013年03月下半月刊一.红色景区概述(一)红色旅游及红色景区的概念和特点红色旅游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专项旅游产品。
是指以中国共产领导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体性活动。
而旅游者所参观游览的纪念地和标志物所在地就被称为红色旅游景区。
[1]红色旅游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旅游,其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1.季节性十分独特:其他一般的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五一、国庆、春节这几个黄金周,而由于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其旺季不仅局限于这五个时间段,而更多的是在“七一”、“八一”这样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时间段。
又因其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以广大青少年或者学生团体为主的红色旅游又多集中在寒暑假,尤其是七、八月是组织学生进行夏令营的最佳时期。
2.学习性强,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红色旅游主要是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体性活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和教育意义。
红色景区与一般的风景旅游地有很大的不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当代青年和学生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圣地;是传播传统革命优良文化的重要地点。
起到寓教于游的良好作用。
3.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体现:红色旅游景区如故居往往是革命先烈或伟人生前所居住或者工作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所留下的包括革命遗迹、遗物,包括像房屋建筑、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木刻以及文物资料等,这些都具有很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这些物品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从而又具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
(二)四川红色景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四川省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红色旅游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下一些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投入不足:由于近年来红色旅游不断火热,拥往红色景区的游客日益增加,从而给各景区在吃、住、行、游、购、娱等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此外由于在开发利用方面的投入不足,交通不变、信息不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低也成为了制约红色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陈毅故里乐至
《西南航空》采访组;乐至县宣传部
【期刊名称】《西南航空》
【年(卷),期】2009(140)010
【摘要】@@ 四川乐至,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上个世纪以来,这里有陈毅元帅这样文韬武略的时代伟人,有一代奇人谢无量,还涌现了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的红四师师长叶镛,上甘岭战役的战斗英雄郭隆凯,中印自卫反击战中的特等功臣滚雷英雄罗光燮……盛夏八月,我们怀着火样的情怀踏上了这片英雄的热土.
【总页数】13页(P82-94)
【作者】《西南航空》采访组;乐至县宣传部
【作者单位】(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青松廉影——资阳市陈毅故里廉洁文化基地建设纪实
2.青松廉影——资阳市陈毅故里廉洁文化基地建设纪实
3.资阳市乐至县陈毅故居
4.花发春烂漫元帅故里行——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赴陈毅故里参观调研
5.乐至谒陈毅故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星伴月汇佳秀——陈毅元帅祖墓脉发岷山的陈毅祖坟,神交东南,200多公里跃进,于四川盆地中部低丘结作。
距离似乎长了些,但不长不足以证其难,彰其忠。
地虽局促而不开阔,却形如七星伴月,藏风聚气,委实难得。
行龙与结作上形与神的独特,铸造了陈毅过人的才气和无比的忠直,这是陈毅区别于其他开国将帅的地方。
神交东南七星伴月陈毅故居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劳动乡(薛苞镇)正沟湾,坐乾向巽,行门坐辛向乙。
陈毅先祖从他人手上买来不断扩建而成的故居,是一座具有浓厚川中民居气息的大型建筑,共有5个庭院,大小房屋36间,显示出百年陈家昔日曾有的气派。
陈毅祖坟与故居同处一山。
山脚下建房,屋后是一座绵延而至的山包,山上安葬着陈毅六世祖母邓氏等多位祖先,坐壬向丙。
陈毅故居与祖坟相距数十米,同出一脉,风水上以祖坟为正结。
地处四川盆地茫茫丘陵中的陈毅阴阳二宅,察其祖山需要放宽眼界认真予以审视。
历代儒者奉为圭臬的《禹贡》,虽仅有1100余字,却把我国主要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等描述清楚,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即使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仍不失为最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学文献之一。
《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
龙脉皆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
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
岷山,介于川、甘边境,南北逶迤500多公里,故有“千里岷山”之说。
甘肃境内为岷山北段。
四川境内为岷山中南段,有###山﹑羊拱出﹑鹧鸪山﹑雪宝顶等,是岷山的主体部分,或认为龙门山和邛崃山是岷山余脉。
岷山为强烈隆升的褶皱山地,山势北段为北西向,南段转为东北向,主峰雪宝顶位于松潘县城东20多公里,海拔5588米,是四川著名山峰之一。
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初年,为三重堂木质穿榫结构建筑结构,建筑面积755平方米,是陈毅元帅出生之地和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故居的来龙由老祖山大坡起到后山黄岭坡乙龙入首,钳窝出脉,整体建筑为乾山巽,左水倒右水聚丙午方,故居前面丙午方一锁口水塘.地理书云:"乾山巽向,左水倒右水出丙午方,合文库消水进神水法,禄存流尽佩金鱼,主发富发贵,福寿双全".外墙入户大门面向来龙的老祖山,为倒挂金钩、回龙顾祖格局,收故居左上方贪狼朝水,为辛山乙向,左水倒右出巽巳方,为人元龙人元向收人元水,龙山水一卦纯清之坐向,是造就伟人、英杰的典型风水坐宅.地理书云:"辛山乙向,左水倒右出巽巳方为水局墓向,乙向巽流多富贵,发富发贵,人丁大旺,福寿双全".所以在这里出了陈毅元帅、陈毅的胞兄陈孟熙(国民党的少将,曾任国民党军26师政治部主任,164师参谋长)、堂兄陈修和(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的副官、国民党的兵工总厂的中将厂长,解放战争时期,陈孟熙和陈修和都率部起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胞弟陈季让(解放前曾任乐至县县长、解放时起义,后任乐至县副县长、四川省政协秘书长)等陈氏兄弟.陈毅元帅故居,四川省乐至县劳动乡正沟湾村,此地山势连绵起伏青山绿树风光秀丽,元帅故居坐西北朝东南,乾山巽向,故居前方有一口池塘,为左水到右入池塘而出丙午方,青龙白虎之位均贵不可言。
四川旅游导游词【篇一】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四川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叫王小,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王导”。
此次旅行,还有一位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就是前面这位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拥有十多年的驾车经验,在此次旅途中由李师傅为我们保驾护航,相信我们的旅途一定安全快乐,请大家特别记住,本车的车牌号是“浙F12345”,它将承载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本次的嘉兴旅游,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我们会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尽心尽力地做好服务,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促进我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大家吃得满意,住得舒适,玩得愉快,走得顺利。
我们衷心希望这次“四川之旅”能给大家流下愉快而美好的印象。
这次我们将游览遂宁广德寺。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遂宁火车站,大巴已经在等着我们了。
也许大家对遂宁这个城市还比较陌生,首先我先对遂宁市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西宽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
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
遂宁处于四川城镇化发展主轴上,成为全省战略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区"之一。
历史上,遂宁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灵性山水和发达的农工商贸而成为川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尤以纺织食品工业闻名,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小成都"之称。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
人口近380万。
市城区建成区面积75.90平方公里,人口63.67万。
(注:沿途主要从旅客到达目的地城市开始,设计好路线,讲解去往目的景区路上所遇到的景物概述,主要有所在城市的概况、下榻酒店的情况,城市的风土人情、特产美食,以及经过的一些除目的地之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我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广德寺,广德寺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年间(713一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汗青。
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乐至陈毅故居
乐至县城西北沙公里的劳动乡,原名薛苞镇,山水钟灵,风景秀丽,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的故乡。
这方水土孕育了这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也留下了他许多闪光的故事。
如今,乐至人民为缅怀和纪念陈毅元帅,己将故居修葺一新,增建了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并将劳动乡西起陈家祠,东至薛苞镇,北到官帽山,南迄庙子坡方圆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辟为"陈毅故居风景区",供人们瞻仰和游览。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川中乡村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园子占地6050平方米。
在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的古朴民居中,1901年1年8月光日,陈毅元帅就诞生在这里。
1980年8月,乐至人民政府为纪念陈毅元帅,将故居修葺一新,同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省级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故居大门上悬挂着"陈毅故居"金漆大字匾额,两侧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撰写的楹联:"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
这是对陈毅元帅一生的精当评价,是对这位敢于直言,刚正不阿,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伟人的高度赞扬。
跨进故居大门,来到前院,两侧是花圃。
这里过去是盛夏纳凉的地方。
院中有尊汉白玉陈毅与夫人张茜的石雕像,是四川美术学院郭先昌等三人合作设计制作,由重庆市委、市政府1990 年赠给故居纪念馆的。
进入第一重堂,这是过去陈家会见客人的厅堂,如今这里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悼念陈毅元帅手书的挽诗以及全国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
厅堂旁的侧房是碾房,里面的石碾,是陈家碾米、磨面所用。
进入第二重堂,中间是露天天井,两边是厢房,过去是陈家的客房。
由二重堂再向后进入第三重堂,这里是陈家的内眷住房。
也是陈毅出生地和少年时期食宿、学习的地方,陈列着陈毅使用过的用具。
中间大厅是陈家就餐的地方,两侧是住房。
左侧是陈毅父母住宿的房间,木床、床凳、蚊帐等都是原物。
1901 年8月26日,陈毅献出生在这里。
右侧是陈毅读书的地方,桌子、砚台都是陈毅童年的用品。
从这里通向右侧院,是陈家养猪的猪圈,左侧是陈家的厨房,后院侧门通向后山、葬有陈家的祖墓。
祖墓中一座浩命夫人墓令人注目。
据墓碑记载,这座墓是清朝咸丰五年(即公元1855年)的浩命夫人合葬墓。
由此可见,陈家祖辈有人在朝廷做官,官位不小,家眷得到过皇帝的诰封。
可惜碑记风化严重,究竟是陈家哪一代人士,无法考证。
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
出故居大门前行200米左右,就到了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
它建于1986年,占地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是中国古典式庭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大门挂着"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的匾额。
其中邓小平同志手书的"陈毅故居"四个大字刚劲豪放,令人注目。
进大门正前方,一尊高2.6米,重500公斤的陈毅铜像屹立在院中。
这是由四川美术学院郭其祥教授设计,四川省金属回故利用公司于1988年铸成的铜像,他右手扶杖,左手挽衣,两眼凝视前方,风尘仆仆回到故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毅元帅1959年回收乡时的形象。
院内培植多种名贵花木,假山造型奇巧秀美,名人诗碑型美艺精。
内设五个展厅分别展示陈毅元帅青少年时期和生平革命活动的照片,还保存大量的珍贵文物史料,陈列着全国各地的名人题词书画等,请大家逐一参观。
沿陈列馆侧一条长30米的青松长廊前行,就来到馆内的兰花园、梅花园和桂花园。
兰花园面积550平方米,种植着九十个品种2000多盆兰草。
梅花园、桂花园面积共3600平方米,植有梅50株,桂树70多株。
置身于园中,满目清雅,四季流香,象征着陈毅元帅高洁的情操和诗人的风范。
由陈列大门出来,朝故居方向前行,在杨家湾半坡上,有一座面积550平方米的四合院祠堂,这就是陈家祠。
过去,陈氏家族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还在陈毅元帅年少时,他家已经衰败中落,全家27口人寄居在这祠堂的北厢房。
在这里,陈毅一面劳动,一面苦读,艰难探索着人生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陈家祠改作了小学,当地
百姓把陈毅一家住过的北厢房保留下来,以供人们缅怀留念。
由陈家祠出来,沿通往故居的小路行至牛角沟,有座小桥叫"陈家桥"。
这是一座古老而袖珍的百拱桥,跨度只4米,小园拱,桥墩上雕刻着龙头和龙尾,桥面人行道凹槽深陷;显示着桥的玲珑典雅和苍老古朴。
桥旁的老榕树,蓊郁苍劲,和周围景物互相映衬,景色十分宜人。
陈毅元帅少小离开家乡,十八岁就到法国勤工俭学。
投身中国革命后,数十年戎马倥偬,国务繁忙,很少再回故乡,但故乡人民十分怀念他,一直流传着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今天,我们顺着游程,讲讲"羊叉河救难""官帽山击鼓"和"薛苞镇开发水力资源"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