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报做强社区新闻的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多选题(共计4题,每题1分)1.材料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在线开学”成为2020年开年一个特殊的教育现象。
各地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纷纷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保证“停课不停学”。
不过,自各地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关于“上网课的尴尬”也成为了热门讨论话题。
“网课一上就是一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八九点,几乎每天都排得满满的,都要崩溃了。
”高二学生小薇说。
一位小学老师也对网课表示担忧:“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互动通过网课根本无法实现,面对屏幕,就连大人都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我们又如何要求孩子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呢。
”“平时课堂讲课,只需要提前看一眼就行,现在一个人在家录网课,一堂30分钟的课光备课就得一整天。
课不但得讲得比平时出彩,还不能有杂音,我每次都得等孩子睡熟后才能录,细节出错也得重录,后期制作也需要亲力亲为,每天都弄到很晚。
”在某小学教英语的邹老师说。
针对近期在线教学的一些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
“这才是‘停课不停学’的本意和初衷,当下有不少学校强制性地要求所有老师都去录播课程,这是不现实的。
”2月4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中小学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得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户世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为了让女儿顺利上网课,不得不全家迁徙寻找网络信号;在河南洛宁,一名女生为了跟上网课进度,每天都到村委大院蹭网……自“停课不停学”实施以来,类似的新闻屡见报端。
作为学习网课的重要工具之一,90.38%的城市学生拥有电脑,而在农村,这一数字仅为37.06%。
就算有电脑,也可能没有耳麦、话筒、摄像头等网络教学和互动学习的基本设备。
这种不均衡的情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2月17日,清华、北大、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高校按原计划复课,在线教育成为复课主力,清华大学有3923门课程进行在线教学。
2019年420联考《申论》真题(山东B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家里为啥突然停水了”,“有工地夜间施工扰民了”,“护照落在出租车上了”……遇到这些问题,生活在J市的市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12345市民服务热线打电话。
因为遇到问题只需要拨打这个电话,就一定能得到职能部门的回复。
下面摘录的是2018年12月24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市民电话及相关部门的答复情况。
市民来电反映:某小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后路面不平,石砖贴一半空一半,井盖高出路面大约3厘米,存在安全隐患。
该小区所属街道办事处回复:我办事处已向负责老旧小区改造部门反映,目前已让监理监督施工方重新找补。
市民来电反映:某小学东侧道路存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影响出行,希望有关部门进行管理。
该小学所属街道办事处回复:日前已安排专人进行清理。
市民来电反映:某混凝土搅拌站附近路段撒漏石子严重,影响居民出行。
该区城管局回复:已安排人员随时在此路段清扫撒漏的石子。
市民来电反映:某路口信号灯不亮,影响交通,要求尽快给予维修。
该区交警大队回复:已安排维修人员现场检修,目前此路口信号灯已恢复正常。
市民来电咨询:自己购买的车险只有电子版的保险标志,没有纸质版(车内贴具的这种),咨询在J市只有电子版车险标志是否可以上路行驶。
1.社区生活紧要事情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是最基层的群众自治区域。
社区新闻似乎反映的是家长里短、街谈巷议的内容。
其实事关社区居民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事就是社区新闻的要紧事,记者对社区居民要紧事保持着高度关注。
尤其是当前社区的发育不够成熟,服务功能还没有达到居民的需求,许多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甚至从某个角度反映了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自然容易成为报道的焦点。
2.社区生活成功经验提供信息是媒体的重要功能,具有参考价值的生活经验已成为社区新闻的重要内容。
社区居民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难题,比如装修、灭鼠、育儿、烹饪、维权等问题总是困扰着社区居民。
居民通过媒体平台进行生活经验的交流,使各区居民从中增长经验。
3.讲述社区居民感人事迹诉诸情感也是社区新闻的一大卖点。
社区新闻关注身边人和身边事,讲述社区老百姓的事,陈述来自街巷间的人情风俗和人物故事,描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生活图景。
通过报道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和催人奋进的生活历程,社区新闻弘扬了先进社会道德风尚和先进文化,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进步。
4.社区生活趣闻轶事老百姓的生活中偶尔也会发生一些趣味十足或反常的事情,报道出来人们都喜欢看,因为人都有好奇心。
《普罗维登斯新闻报》的记者托马辛·伯格在谈及直达读者的方法时说:“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材料有趣吗?它会令人感动、生气、发笑、吃惊、悲伤或长见识吗?如果是这样,你的报道必定受到广泛阅读。
”社区新闻的采写模式生活在社区的居民是媒体最大的读者群,具有大量新闻素材的社区生活是当今社会最敏感的部分,关注社区成了新闻媒体的责任,如何获取更有新闻价值的社区新闻,笔者试着从社区新闻的来源进行探索。
1.新闻媒体嵌入式的采访模式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栏目组或社区记者进入社区的各种活动,融入社区生活,成为社区传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深入社区采访,要找准最佳切入点,深入了解本社区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受众的结构等诸多元素,及时为广大受众传播社区公共信息,如政策资讯、政务通告、预警发布、办事指南等。
市民报做强社区新闻的探索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区的成熟,社区新闻越来越受到市民报的重视,但目前市民报的社区新闻,大多零碎地出现在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版面,几乎没有固定的版块和专门的记者队伍,也缺乏系统的社区新闻理念支撑。
《牡丹江晨报》自问世以来,就秉承着“为老百姓服务的报纸”的办报理念,2009年3月份,在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板块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社区版面”,并不断加大社区新闻报道力度,树立社区新闻理念,组建社区记者队伍,在做大做强社区新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立社区新闻理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12月转发的文件《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但“社区新闻”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通过各大报纸的社区新闻报道可以看出,它与社会新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大多是普通人眼鼻子底下的日常琐事,或每日生活中新鲜的、不平凡的经历,是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近年来社会新闻不断发展,报道领域进一步延伸的体现。
社区新闻,其实对报纸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很多媒体近年来都一直给予关注。
一般而言,在大城市,社区新闻是指行政
区域中各个区的新闻,比如在《广州日报》都市版面中就专门设置了区街新闻。
而在国外,很多报纸都非常注重社区。
二、社区新闻内容的选择
社区新闻可以说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新闻,因此,对社区报道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人性化,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贴近百姓生活的重要新闻。
教育、医疗、市政建设、环保、就业等话题,始终是百姓关注的重点。
这类新闻关系国计民生,兼具重要性和贴近性,因此是社区新闻的首选新闻资源。
站在市民的角度关注这类新闻,不仅宣传了中心工作,而且为市民提供了多样信息。
此外,凡涉及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价格调整、服务项目的变化,成为市民时刻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社区新闻要重点提供的内容。
(二)提供各类资讯服务的实用新闻。
社区读者相对封闭和忙碌的状态,使他们对资讯服务的需求特别强烈。
实践表明,社区新闻的资讯服务最宜以“家”为中心,提供家居、家政、家教、家庭旅游、家庭娱乐等方面的服务,从市民需要出发,针对水、电、气、天气、出行、消费、物价、健康、休闲等问题,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服务。
对于社区读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烦心事、突发事,报社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搭建市民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平台。
为了提供更直接的服务,我们开展了“记者名片进社区”的活动,
让记者走近老百姓,由记者直接参与进去,开展调查反馈和新闻援助,寻求和促进问题的解决,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拉近报纸与市民的情感距离。
(三)提供趣味性强人情味浓的好看新闻。
报纸不仅要实用,还要好看。
社区里发生的一些奇闻趣事,最容易成为读者拉家常的话题。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状态下,埋没了社区很多普通人的感人故事,记者走进社区可以倾听群众的声音,报道社区里感人的人和事情,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让社区读者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三、在语言上贴近百姓口味
老舍说:“世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
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了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
”因此,要想让社区新闻赢得读者,就必须在语言上贴近读者的口味。
我们在运用社区新闻的语言时,一是多用描写式语言,少用叙述式语言。
如《小区终于有“家”的模样了!》中的描写:记者走近小区门口,看到了“天威小区”四个烫金大字,十分醒目。
在门墙上方,还放置了一个1米宽、9米多长的灯箱,上面写着“祝天威小区全体业主幸福安康!”这是记者在报道了西四条路新立街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有仨名——“天威”、“新立”、“司法局”,给居民惹了不少麻烦之后,社区和物业带头组织居民给小区确定了名
字,并将小区门口装饰一新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对该小区的新面貌有了如临其境的感觉。
二是多用群众语言,少用概念化的语言。
群众语言,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形象生动,有的简练朴实。
比如我们在社区版内设置的“我来播报”栏目,就是以老百姓的口吻向读者直接讲故事。
如《一群野猫安下家我们大家护着它》中写到:“自从这些野猫入住后,院里再也见不到老鼠的踪影了。
四、进一步加强社区新闻报道的思考
(一)社区记者既要单兵作战,又要联合打战役,进一步彰显社区新闻影响力。
由于社区记者分兵把守社区,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彼此间缺乏沟通,很多记者采访的新闻是重复的或者是同一类事件,而且往往陷于表面化的现象报道,对于新闻背后的深层次,没有进行整合分析并做进一步采访,从而没能做好社区新闻的深度报道,打好战役式的报道。
(二)既要客观全面地报道社区新闻,又要能主动介入,实现社区融合。
除了提供丰富的新闻和完备的信息服务外,报纸还需要注重对社区生活的主动介入。
目前,社区群众需要提供的活动服务很多,像组织旅游、健身、娱乐、敬老扶弱活动等互助活动。
报纸要增强媒体社会责任感,积极策划参与、支持社区的活动,提升社区活动的规模和层次,融入社区,与社区实现真正自觉的互动,与社区居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进一步赢得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三)积极发挥媒体作用,推进城市社区及和谐社会建设。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日益显示出了其重要的基础地位。
作为负责任的媒体,有能力也有义务丰富城市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社区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社区新闻理念的创立使都市报的社会新闻报道的领域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
它对社区记者的界定突破了传统记者按行业划分的标准,促成了一类新型记者的诞生。
但是,这种新闻的可复制性极强,基本操作方法并不难掌握。
如果说众多都市报的模仿复制造成了都市报的趋同化。
(作者单位: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