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
- 格式:docx
- 大小:21.1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Unit 1: 音乐中的微笑课时一:音乐与我们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音乐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
- 能够表达对音乐的喜爱和欣赏。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不同类型的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3. 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欣赏的理由。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音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分享不同类型的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让学生交流并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欣赏的理由。
4. 结束本课,复学到的知识。
课时二:欢乐歌声教学目标:- 能够学唱《欢乐歌声》这首歌曲。
- 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 能够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内容:1. 学唱《欢乐歌声》。
2. 运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3. 进行简单舞蹈动作配合音乐。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欢乐歌声》。
2. 教学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4. 反复练歌曲和舞蹈动作直到掌握。
5. 结束本课,复学到的知识。
Unit 2: 音节的旋律课时一:音乐中的节奏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是由音节组成的。
- 能够分辨不同音节的节奏长度。
- 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敲打乐器。
教学内容:1. 音乐中的节奏概念和构成。
2. 不同音节的节奏长度。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音乐中的节奏概念。
2. 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学生分辨其节奏长度。
3. 给学生发放简单的乐器,让他们模仿节奏敲打乐器。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创造自己的节奏。
5. 结束本课,复学到的知识。
课时二:音乐律动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音乐的律动由节奏和拍子组成。
- 能够研究并表演《喜乐颂》中的律动。
教学内容:1. 音乐中的律动概念和构成。
2. 研究《喜乐颂》中的律动。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音乐的律动概念。
2. 研究并练《喜乐颂》中的律动。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本教案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课的全套教案,共包括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案内容的设计都很详细,具有可操作性,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音乐课程。
第一单元:音乐发源地——乐器的故事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音乐的发源地以及各种乐器的演变历史和表演方式,通过了解一些乐器的身世和声音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魅力。
第二单元:乐曲中的动物
本单元从歌曲《熊猫》入手,介绍了许多常见的动物及其声音以及如何借助乐器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不同动物的形象和特点。
第三单元:手指操作
本单元介绍了手指操作的基本技能,并通过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来培养学生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之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四单元:五线谱与简谱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音乐的基本符号、常用节奏以及五线谱和简谱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读谱和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第五单元:民族乐器
本单元介绍了我国许多著名的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方式和特点,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乐器的不同风格和文化内涵。
第六单元:和声与节奏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和声和节奏的概念和表现方式,让学生们明白乐曲中的不同部分是如何相互配合和呼应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听觉识别和感性理解能力。
第七单元:音乐的表现方式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们明白音乐是一种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于音乐的情感认知和表现能力。
第八单元:音乐的大结局
本单元主要复了前面七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并提出了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需求,是一个对于整个音乐课程的完美总结和集锦。
以上就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的内容介绍,希望对于教师们的备课和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课《水乡》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 音符的长短。
学习重点 难点 教(学)具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 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2•欣赏:《采茶舞曲》3.学习米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米、右米、上米、下米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 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 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2. 听唱、学唱曲调 3. 选择打击乐器伴唱板书设计:水乡采茶舞曲采菱 课后反思 课题了解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 一一水乡, 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 们的家乡。
学习重点 难点 教(学)具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 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筝独奏)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3•复听全曲,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5•欣赏筝独奏《渔光曲》 6.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7•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新授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音乐磁带、录音机欣赏聆听《渔光曲》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音乐磁带、录音机说理导入 聆听范唱 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学习曲调。
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聆听《乒乓变奏曲》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 2•复听主题曲调。
第一课水乡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3、聆听《采茶舞曲》<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5、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4、学唱歌词: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5、学唱歌谱: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6、有情绪地演唱。
小结: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为生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一起热爱江南,热爱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吧!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1、掌握○× × ×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五、教学准备:电子琴、打开教室电子白板、平板。
六、教学过程:【激趣入】1、教放收索的影音。
生好:上!等一下老要放几段曲,同学仔听,猜一猜是什么曲。
:用平板放曲《大》、《西游》、《星歌》各小段。
生:即的随音演唱、做作。
:同学在哪里听的歌曲呀?(、影):看来你都很熟悉啊!是在影和里听到的吧!生:声:是!:是的!才几首曲都属于影音。
影音: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影目和目服的音。
它分歌曲和器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主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
!我就来学一首影音的插曲《我起双》【寓教于】1、介歌曲背景。
《我起双》是影《祖国的花》的插曲,当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最秀的班。
了祝同学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吹,柳在随,美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音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同学上眼睛来聆听一下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吹⋯⋯(教播放音范唱,要求学生即的随音做作。
)2、介绍曲词作者3、初听歌曲,设问:好!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抒情!歌曲非常好听、听到了歌曲我仿佛真的划着小船。
)4、学唱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很优美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第一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东海渔歌赶海的小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用欢快的声音演唱赶海的小姑娘。
2、参与课堂活动,演唱赶海的小姑娘,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并表演。
3、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用轻松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掌握歌曲的音准。
用声断气连的方法演唱歌曲的第三乐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大海的样子,如果学生不知道,就请学生看几张大海的图片。
)2、教师展示“海景照片” 教师大海波澜壮阔,在海边,白色的浪花打在金色的沙滩上非常美丽,在海边还能够拣到贝壳、螃蟹,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二、学习歌曲1、欣赏赶海的小姑娘动画。
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学生回答活泼欢快。
2、再次聆听。
聆听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两部分)请学生带着问题听。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可能回答第一部分节奏比较紧凑,第二部分节奏比较舒展等。
)3、歌词学习。
(1)全体学生按照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教师出示节奏谱。
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切分节奏XXX和附点节奏X.X。
教师提示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口读节拍,手指着节奏,让学生反复地练习。
先要告诉学生,切分节奏是强拍后移到第二个音,再进行练习。
(2)巩固第一段完整的歌词,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词。
(3)请一位同学按照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其他学生心里和他一起默读。
(4)教师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
(缕同“吕”音)教学要求教师可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要用高位置来读,口腔打开。
4、赶海的小姑娘歌曲学习。
(1)学生演唱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唱准切分音。
(2)再次巩固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前四个乐句要唱得连贯、饱满,每个乐句前深吸气,用一口气演唱;第三乐句的第二小节要唱得声断气连。
(3)学生加词演唱歌曲旋律。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对《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全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扬声器表演
- 研究使用扬声器演唱歌曲
- 研究合理掌握扬声器演唱的音量
第二单元:音乐家李双双
- 研究了解音乐家李双双的生平和作品
- 研究欣赏李双双的音乐作品
第三单元:音乐游戏
- 研究参与音乐游戏,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 研究合作完成音乐游戏任务
第四单元:合唱歌曲《远航》
- 研究合唱歌曲《远航》,培养合作意识
- 研究合理运用鼓点、音高、音长等乐理知识
第五单元:民间舞蹈《杨柳青》
- 研究民间舞蹈《杨柳青》,培养舞蹈表现能力
- 研究合理运用舞蹈动作和节奏感
第六单元:乐器音色
- 研究感知和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 研究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第七单元:小提琴演奏
- 研究奏琴姿势、弓法和左手技巧
- 研究合奏小提琴演奏技巧
第八单元:民族器乐《春江花月夜》
- 研究民族器乐《春江花月夜》的传统曲调
- 研究合奏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全册知识点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能够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演奏技巧,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为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了全册的
内容。
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用声音表达情感和想法。
第二单元:声音的基本要素
- 声音的高低由音调决定,音调高低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 声音的长短由节奏决定,节奏快慢不同,声音的长短也不同。
第三单元:音符与五线谱
- 音符代表不同的音高和音长,音符有不同的形状和位置。
- 五线谱是一种音乐符号,用来表示音符的音高。
第四单元:乐器的分类
- 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击乐器、键盘乐器等不同类别。
- 每种乐器都有不同的声音和演奏方式。
第五单元:乐器的知识
- 弦乐器有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
- 管乐器有长笛、小号、萨克斯等。
- 击乐器有鼓、木琴、钹等。
- 键盘乐器有钢琴、电子琴等。
第六单元:音乐与生活
- 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欢乐和激情。
- 音乐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快乐的泼水节》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
注意区分“X.X XX”“ X 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
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课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教学进度计划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1 8.28——9.1 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一)①(二)① 22 9.4——9.8 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①歌曲《小螺号》① 22 3 9.11——9.15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①欣赏《草原放牧》①4 9.18——9.22 表演《老鼠和大象》①欣赏《哪吒再生》① 25 9.25----9.29 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② 26 10.2——10.6 歌曲《我们的田野》② 22 7 10.9——10.13 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②2 8 10.16——10.20 活动《田园随想》①2 9 10.23——10.27 歌唱《牧童》②10 10.30——11.3 期中复习2 11 11.6——11.10 欣赏《牧童短笛》①创编歌曲《山林的歌谣》①12 11.13——11.17 学唱《村晚》①欣赏《牧羊姑娘》《山童》① 213 11.20——11.24 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② 22 14 11.27——12.1 欣赏《金蛇狂舞》《火把节之夜》《欢腾的那达慕》①2 15 12.4——12.8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②2 16 12.11——12.15 学唱歌曲《愉快的梦》②2 17 12.18——12.22 学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②1 18 12.25——12.29 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马刀舞曲》19 1.1——1.5 综合复习20 1.8——1.12 期末检测白洪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者: 杨生永课题:歌曲《赶海的小姑娘》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唱歌《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会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并能欢快地演唱歌曲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抒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学会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并能欢快地演唱歌曲,欢快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一、导入: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xx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识谱能力上还欠缺,需要加大学习力度;同时,这个年级的学生不善于表现自己,不敢表现自己,过于害羞,因此,在大凡的音乐课教学中应多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表现中来。
二、教学目标
1、能听辨例外类型的男声和女声。
知道多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2、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例外,能够听辨旋律的凹凸、快慢、强弱;
3、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映;
4、听辨例外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5、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xx与合奏;
7、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8、在演唱歌曲时,能够对指挥动作以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9、能够用自然的声音、确凿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10、能够背唱歌曲4——6首;
11、能够选择合适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
12、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13、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14、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15、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资料表现一定的情景;
三、教材重难点
1、从本学期开始,音乐知识的难度与深度在明明的增加,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以免使学生感到厌倦和困难;
2、歌曲教学逐渐开始了简单的二声部。
因此,对学生进行二声部的训练是一个重点,为今后的二声部歌曲的学习作好铺垫。
四、教学策略
1、通过设计安排一些音乐实践活动以及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2、创设优良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音乐学习中感受到美、鉴赏美、体验美。
3、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感兴趣。
五、课时安排
东海渔歌——————————————————————5课时我们的田野—————————————————————-4课时民族的节日—————————————————————4课时山乡牧童——————————————————————5课时故乡的桥——————————————————————2课时音乐中的故事————————————————————4课时民族的舞步—————————————————————4课时八音盒———————————————————————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