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15.04 KB
- 文档页数:3
【导语】再过不久便是端午节,我们可以阅读⼀些端午节的诗句,这样的话也能够直抒胸臆,表达出我们对端午节的真实情感,下⾯是⽆忧考整理发布的“诗词中有关端午节的诗句五篇”,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篇⼀】诗词中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1.曲终⼈散空愁暮,招屈亭前⽔东注。
2.宫⾐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3.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4.北风吹⾬黄梅落,西⽇过湖青草深。
5.朱颜⽼去,清风好在,未减佳⾠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
还同⼦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
——宋·秦观失调名《端午》 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舒頔《⼩重⼭·端午》 8.事古⼈留迹,年深缕积长。
9.⾼咏楚词酬午⽇,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咏楚词酬午⽇》 10.棹影斡波飞万剑,⿎声劈浪鸣千雷。
11.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嬉。
12.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涨腻满晴川。
13.⽳枕通灵⽓,长丝续命⼈。
1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英《澡兰⾹·淮安重午》 15.志洁⾏廉争⽇⽉,辞微⽂约传千古。
16.官⾐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赐⾐》 17.鬓丝⽇⽇添⽩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湮没⼏垂名。
18.骑⽗稚⼦⾹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篇⼆】诗词中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1.榴花三⽇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
——范成⼤《鹧鸪天》 2.新愁不障西⼭⾬。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独醒⼈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
君有语,但分付。
3.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
4.⿎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如瞬。
5.端午临中夏,时清⼈复长。
——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6.遗风成竞渡,哀叫楚⼭裂。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祭祖、纪念屈原等活动为主。
除了这些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古诗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古诗词为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 《九歌·湘夫人》——屈原“离而不失,忘而不失,漂流吾心,忘归故处。
”2. 《离骚》——屈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 《赏荷》——柳永“菱荷清霜晓,水国红药春。
”5. 《赋得古莲》——晏殊“色暗清阴晚,香鲜重翠寒。
”6. 《赋得古塔》——李清照“此地别燕临风千嶂,壮士骅骝一群,海陵王气吞胡虏,十万神州尽舜尧。
”7. 《七绝·洞仙歌》——鲍照“芳心旧日在,精魄今何在。
”8. 《竹枝词·咏梅》——梅尧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一剪梅·舞梅香》——纳兰性德“风霜荡秋水,烽火动春山。
”10. 《三月七日》——王之涣“绿肥红瘦,旧时衰草,岁岁成空。
”11. 《采桑子·重阳》——吴文英“落叶陌上东风起,蒹葭岸边篱笆隔。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恭闻祝英台上,笑语盈盈似水。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雪花一片片,吹入梦里人。
”以上15首古诗词,各自表达了古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时的环境和背景,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更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读一首古诗词,品一杯雄黄酒,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您会有别样的感悟和体验!。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精选60篇)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精选60篇)1、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朱翌《朝中措》2、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张耒《端午》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苏轼《少年游》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祁《屈原祠》5、宜欢聚。
绮筵歌舞。
岁岁酬端午。
——张孝祥《点绛唇》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苏轼《浣溪沙端午》7、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文天祥《端午感兴》8、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9、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张耒失调名《端午》10、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秦观《端午》1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12、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许及之《贺新郎》1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14、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秦观失调名《端午》15、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1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17、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杨无咎《蓦山溪》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杜甫《端午日赐衣》19、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
无雨。
无雨。
不比寻常端午。
——陈三聘《如梦令》20、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
休雨。
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范成大《如梦令》21、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李之仪《南乡子》22、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张榘《念奴娇》2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24、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
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并列。
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日成为了全民欢庆的节日。
这天,人们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传统习俗。
而古人们也对这个节日进行了精心的描绘,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20首经典的古诗。
1、《乘凉》作者:曹操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问君今夜何,不知琴上音。
2、《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端午》作者:李清照端午未到灶前烟,人间无事乐长安。
今宵嫁与山僧去,君恩一点在灯端。
4、《小宴》作者:辛弃疾何必去那杨花烘,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抵花开花落处,也应须有人照看。
5、《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深秋霜后觅知音。
6、《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7、《闻王昭君歌》作者:杜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原地广难为家,明月几时有?8、《于长安乐府中夜忆阳关》作者:李商隐离离四顾茫然,忽若远山一峰荡。
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秋娘妃妾笑幽默。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夜书对灯卧,梦得吕洞宾。
山果黄粱熟,野餐芳草多。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何?12、《楼船夜话》作者:唐玄宗世界尽头南溟碧,山河壮丽胜天地。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元朝·贝琼《已酉端午》2.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宋朝·文天祥《端午即事》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宋朝·张耒《和端午》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朝·张耒《和端午》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宋朝·苏轼《浣溪沙·端午》6.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7.条脱闲揎系五丝。
——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8.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9.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10.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上元竹枝词》1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12.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祁《屈原祠》13.宜欢聚。
绮筵歌舞。
岁岁酬端午。
——张孝祥《点绛唇》14.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
——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精选12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篇11.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钱琦《竹枝词》2.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3. 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
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陆游《三峡歌》4.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许文通《端阳采撷》5.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
满庭芳芷。
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
——刘辰翁《齐天乐》6.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张榘《念奴娇》7.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陈子龙《五日》8.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竞渡诗》9. 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
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10.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黄公绍《潇湘神》11.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12.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周紫芝《永遇乐》13. 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
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
——郭应祥《传言玉女》14. 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
麝团菰黍。
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端午节即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以纪念屈原、纪念龙舟竞渡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艾草和菖蒲,食用粽子和赛龙舟等,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端午节的描写,现在就给大家介绍10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1、《端午节谒献武陵山陵之碑》(唐代杜甫)“融融端午露,参差彩舟移。
飒飒清风来,嫋嫋荷花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诗歌中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清风拂面,荷花盛开,人们坐在船上,竞渡于清澈的湖水中,气氛热烈,欢声笑语。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六月乱山深,处处蝉声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季节的景象,烈日炎炎,蝉声不断,江水绿如蓝,一幅春夏的画卷展开在我们眼前。
3、《端午》(宋代杨万里)“端午千家艾叶香,澄江钓艇皆来狂。
欲识神机风浪便,试看龙骧凤阁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景象,千家艾叶香,人们载歌载舞,或钓鱼或竞渡,热闹非凡。
更有龙骧凤阁,神秘古老的味道。
4、《曲江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绿野新荷千家雨,红枫远叶一枝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的战争和爱情,在红枫远叶的背景下,战士们为了荣誉和国家献身,而美人们则在帐下唱歌跳舞。
5、《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夜间的景象,思乡之情浓烈,彷徨不定,揭露了生命力的无穷。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虽枯萎却化作春泥,为花儿护航,同样代表着农耕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的韧性。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白居易)“天桥霜后月,南岸橘生云。
枫叶杂于飞,何处觅秋香。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后的秋季景象,南岸的橘林郁郁葱葱,天桥上霜后的月色皎洁,彩叶纷飞,一幅秋色如荡漾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一种离愁的情感。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1.唐·李白《端午》诗句:“秋空明月悬,粽香随风传。
”2.宋·欧阳修《端午》诗句:“秋意渐浓思屈原,龙舟竞渡水云间。
”3.明·李东阳《端午》诗句:“秋风吹过江面凉,端午时节粽飘香。
”4.清·袁枚《端午》诗句:“秋月清辉照江心,龙舟竞渡夜未央。
”5.唐·王勃《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故人。
”6.宋·秦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叶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7.元·杨维桢《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水波粼。
”8.唐·岑参《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9.宋·周邦彦《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0.明·文征明《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1.清·曹雪芹《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2.唐·高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13.宋·范仲淹《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14.元·萨都剌《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15.唐·韦应物《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16.宋·王安石《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7.明·唐寅《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8.清·郑燮《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9.唐·孟郊《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20.宋·苏轼《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21.元·赵孟頫《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22.唐·贾岛《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端午节诗句古诗大全: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
2、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
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
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
1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15首端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历史久远,很多的记载都模糊不清,也因此,端午节的来历是众说纷纭,而其中认可度最高的就是纪念屈原说。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15首,以供大家参考!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这个节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楚国大臣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避恶鬼神伤害,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祭祀屈原,以此纪念他的牺牲。
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久远的历史文脉,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的10首古诗词。
一、杜甫《登高》:挥毫落纸沾云霭,偶泊湘流望岳台。
五月五日人胜夜,风前杏子满楼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登高赋,在描述端午节的同时,也通过“挥毫落纸沾云霭”的描写抒发了登山好景的阔达感。
“五月五日人胜夜”的句子中,则表达了人们在此时此刻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谐的情感。
最后,描绘楼台的繁华景象,以及杏子花香的弥散,更是刻画出了端午节的独特风貌。
二、苏轼《惠州端午》:洞庭兮巍巍,汨罗兮澹澹。
困车十旬,水险且阻。
法试樽前狂笑,云鬟粉面多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州庆祝端午节时所撰写的。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上游阻挠越困而北渡之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同胞、士子的殉忠之情。
最后,舞龙、挑楫、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更是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三、李清照《端午》:眼底千年事,败絮其中归。
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
此诗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端午》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自己生活和人事的感怀,表达了她对于辛酸过往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话“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四、辛弃疾《贺新郎·龙舟竞渡》:几人竞渡西湖水,或侧身扬浪拍船去。
越舞越欢江上月,不辞长作岸边人。
这首词是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所作的,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赛龙舟的欢乐景象。
尤其是词中“不辞长作岸边人”,更是将端午节这个传统佳节与人们自由自在、欢快活泼的特点联系在了一起。
五、陈毅《鄱阳湖·端午》:一艘龙舟一翻涌,健儿如虎欲飞腾。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节日,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代的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以下将介绍10首简短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节》——李白明日是,端阳节,万物生,独此钟。
燃艾叶,盈杯酒,一杯香,慰中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心情。
2、《端午日思北斗表》——苏轼东篱菊已三更,南园梨德初四。
自笑堂前蜀锦尽,还似一时秦树时。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始的两句表述了诗人头晚上猜拳输了,已经很晚环境依旧喜乐、美好,因为这是端午节这个节日的原因。
接下来描绘了青梅竹马、美好羡煞衆人的自己和对方,暗示诗人已经开启了对端午节的美好回想。
3、《赏荷》——杨万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北方风雨,悲欢离照,西南月明,钱塘湾浪漫。
此时欢谑犬马,伏枕听曲,美酒一杯,人生几何?流浪之后,已是四十馀年。
近来雨骤风狂,运去萧骚唐突。
猛然回首,已是百年身。
哀我身老,又遇端阳,古人画爲家山,尽碎涡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声,普及了端午节的文化信息,表明了诗人浓郁的品位和感情。
4、《赛龙》——白居易五龙山下马端履,百花东邻小札阁。
长据楼前青竹苑,众人长啸碧江曲。
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讲述了人们在端午节比赛的场面,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龙舟竞赛的胜利。
这首诗简短有力,富有气势。
5、《端午》——贾仲明苞浪东风簇簇衣,爱倚西楹乱后稀。
明朝西楼应自在,不想东来临长夜,独弄离琴弔念归。
这首诗描写的是端午节期间的情景。
诗人看到自家妻子被花草围绕着,因为在此适才摘下草花又随意抛弃使人可惜,坐在西楼上意犹未尽,望东方远方,期盼玩弄离别的琴声能抚平思乡之情。
6、《百迴龙競渡》——贾岛乘春草过神仙桥,追云涨浪百迴潮。
白帝城边龙競渡,沿江曲上瑞气飘。
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古时民间为求祛瘟疫、防病祷福,有赛龙舟、挂艾叶、食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而诗人们也为这个节日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20首端午节的古诗。
1. 《九江怀古》- 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端午有怀》- 白居易老来累瘦五更钟,一月离京四五重。
不信家人唤不起,正应犹在梦中逢。
忽然起立看残月,漫洒簷前玉兔明。
依旧罗帏深夜静,空床犹自说娇声。
4. 《夜泊牛渚怀古》- 杨炯月出皎夜,人寂静而喜,不知天上宫阙,今宵鲲鹏飞几时。
寒鸦尚呼啸,夜泊牛渚怀古时。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惠崇春江晚景》- 韩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若有人问我何时,唱吴歌,天未明。
8. 《绝句·天净沙·秋思》- 李商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临江仙·梅花庵弄笛》- 柳永琵琶弦上喜相逢,还有猪羊串烧香。
扁舟一叶愁无际,故人深夜洞房想。
小江流水细如愁,不信妾唱凤凰叫。
一朝飞去红烛背,知是明朝又独上。
10.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1.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登高壮观》- 杜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等庆祝活动之外,还会相互赠送诗文来庆贺这个节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20首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九江怀古》——唐代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的九江景色,赏心悦目。
2、《端午日》——宋代陆游红蓼满滩高铁冠,韭芽萦楼翠玉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向梅花扫落蟾。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台湾岛南部的景象,形象地刻画出端午节时的小孩的欢乐场面。
3、《端午》——唐代杜甫父兮生受箕帚之教,树兮爽用涂壁之粪。
武王继之讨纣,史册其名。
这首诗叙述了伏羲作为巫师为人类叶后时所吃的一种食品的由来。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这个传说中的食品。
4、《浣溪沙·金错刀》——宋代晏几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词描绘了南国春日的景色和端午节的悠闲气氛。
5、《洛神资性序》——南北朝战国陆机五月端阳,天地飞扬,人归清愉,马嘶烈饮。
中有谁知?洛阳男女,后凋亡于流俗之中,美者外失其神,钧者内亡其性。
这篇序言描述了各种端午节活动的细节,阐述了端午节的深远意义。
6、《水调歌头·丙子端午》——宋代苏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词以美妙的音乐为主题,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自然美。
7、《端午节》——唐代杜甫端节炊新糯,笸箩绽鲜肉。
黄酒浮中巾,沉香半烧玉。
走马捠筝入,弦歌凌夜出。
欢笑簇金貂,纵览逐蕙纛。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喝黄酒等多元化的庆祝活动。
8、《端午》——唐代王之涣三十日春风多,五月人情乐少。
刀头双节瘦过鸭,酒圈深处被蛟腰。
愿得此日时,长留君王意;不应增岁月,自觉自家愁。
这篇短文描述了端午节的特点,描绘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变化和演变。
9、《伊州歌》——唐代白居易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军行处才始知。
端午节的古诗30首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五节等,在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吃粽子、龙舟比赛和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端午节自然也有着非常多的诗歌作品,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30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端午》——郑雷烟篷初卷日初斜,望阁亭楼比邻夸。
玉兔胡星争步迹,风泉晓角直吹沙。
披尘策杖春草省,发愤慕义远人家。
饮彩登楼推小娃,何时岂忘节本华。
2、《节日行》——李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自怜半老头衰病,不觉少儿心切欲飞。
3、《浣溪沙·所爱端然·端午临池》——六乙仙女银鞍轻盈落夜曲,蛟龙起舞醉南楼。
水寒如檗月色寂,讵是长卿弔旧游。
弓如霹雳大震电,浩隆波涌几重阁。
战云思妥乌龙袍,恋态悠悠吴苑艳。
凤阁虽高知郭重,翠屏曲尽思绿杨。
晓风殷勤触弦怨,何似当年空负春。
4、《漓江出游·端午》——而立间点绛唇,夜斜晕入水纹。
草随轻步叶落轻,两人依约铁笛深。
些日阳春度、欲夏重阳庆。
寥觉烟光莫转寤,心在里巷降沉沦。
5、《洛中感时·端午》——李商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6、《艾叶岁岁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悲来不可奈,诗酒相催,愁思满怀。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日天涯何处见?风雨同舟,关山梦后。
7、《折杨柳·端午》——杜荀鹤叁更初咽后,四壁犹灯影。
薰笼起竿钓,糟泊就烟火。
长斋粒粒稀,偏忆玉丝囊。
新句回******,嘲红容可道。
路傍时濯足,风急雨打傍。
8、《乐游原八首·其一》——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长安未满十,楼阁见悲辛。
且慕少年老成,莫听取生臣。
端午节古诗大全50首 1、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以避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不好,榴花忽已疲。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人命草头茜,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典。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龙舟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落花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魏人出来时皆存有科东俄,马前已被红旗惹来;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上开,两龙张开浮水去;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着急标将近,两龙盼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承造,后船失势空挥抖。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apparently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荒废几垂名。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浅屈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崭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五更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砌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表示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录闲游。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例如Thoubal,贻厥后昆芳。
1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闭门不出此为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崭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端午诗歌古诗大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文秀《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舒頔《小重山·端午》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舒頔《小重山·端午》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苏轼《殢人娇·或云赠朝云》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苏轼《南歌子·游赏》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舒頔《小重山·端午》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殷尧藩《同州端午》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陆游《乙卯重五诗》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
——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一、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篇一:端午日赐衣
作者: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篇二:端午
作者: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篇三:端午日
作者: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篇四:临江仙
作者: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篇五:屈原塔
作者: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篇六: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作者: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
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篇七:端午
作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篇八:澡兰香·淮安重午
作者: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悲伤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篇九:和端午
作者: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篇十: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二、关于端午节的句子
1、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时候。
2、这首小时经常唱的儿歌,每每到端午节时就想起来,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3、有个漂亮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庄。
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4、幽幽之夏夜,爬满丝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读书倦了,忽而一声鸟啼,划破寂寞的长空悠然飘入耳中。
哦,我想故乡哪里,改也是端午了吧!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5、许是好多年未曾触及家乡的端午节,生在记忆里的美好都是小时候的片段,很亲切。
6、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7、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
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8、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
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9、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如今,却是身处他乡,西望销魂。
10、如今,离开故乡,离开奶奶已经四年有余了,四年中的每一个端午,都没有能品尝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
但是每一次一拿起买来的粽子,甚至于一看见粽子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奶奶包粽子是娴熟的动作和粽子那甜润的清香,且挥之不去。
11、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
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
但是,无论走到哪,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12、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
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13、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到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
炊烟;每每梦中游走着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百缕炊烟。
14、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15、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16、故乡的炊烟象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17、逢佳节,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是习俗?还是曾经记忆?现想来,这些都或缺。
而更缺的是逝去的亲人,我最亲爱的奶奶。
两年多了,仍像梦普通不肯醒来。
18、端午又近,浓浓的思乡情涌上心头。
19、端午节的宗子啊,你的每一粒糯米都是被浓浓的化不开的爱所浸润的,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祝福。
你的片片粽叶把亲人暖暖的爱意所缠绕,上面的纹理似乎在诉说着美好的祝愿。
是你带来了能享受全年的幸福……
20、从前与我一起踏青的小伙伴儿,能联系上的所剩无几了,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无人与我分享。
每逢端午,倍觉思乡。
21、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钟爱,也许清香的荷叶味儿更具有端午节的气息。
22、长大了,离开家,去了外地。
再也没有端午节采艾蒿的机会了,奶奶的病不但没有好,并且永远的离开了我。
自此,名叫艾蒿的植物,它在我心里和杂草一样,无一用处。
23、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
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
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
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
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
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24、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示端午节特色。
25、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
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
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
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