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第四章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97.50 KB
- 文档页数:4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复习要点第⼀章绪论1、数据/资料的分类:①、计量资料,⼜称定量资料或者数值变量;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治疗的⼤⼩⽽获得的资料。
②、计数资料,⼜称定性资料或者⽆序分类变量;为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者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
③、等级资料,⼜称半定量资料或者有序分类变量。
为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
2、统计学常⽤基本概念:①、统计学(statistics)是关于数据的科学与艺术,包括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表达等步骤,从数据中提炼新的有科学价值的信息。
②、总体(population)指的是根据研究⽬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③、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统计学的原理和⽅法处理医学资料中的同质性和变异性的科学和艺术,通过⼀定数量的观察、对⽐、分析,揭⽰那些困惑费解的医学问题背后的规律性。
④、样本(sample):指的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⑤、变量(variable):对观察单位某项特征进⾏测量或者观察,这种特征称为变量。
⑥、频率(frequency):指的是样本的实际发⽣率。
⑦、概率(probability):指的是随机事件发⽣的可能性⼤⼩。
⽤⼤写的P表⽰。
3、统计⼯作的基本步骤:①、统计设计:包括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的设想与安排;②、收集资料:采取措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③、整理资料:将原始数据净化、系统化和条理化;④、分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个⽅⾯。
第⼆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 频数表的编制⽅法,频数分布的类型及频数表的⽤途①、求极差(range):也称全距,即最⼤值和最⼩值之差,记作R;②、确定组段数和组距,组段数通常取10-15组;③、根据组距写出组段,每个组段的下限为L,上限为U,变量X值得归组统⼀定为L≤X<U,最后⼀组包括下限。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最佳选择题和简答题)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目录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3)第四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6)第五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7)第六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 (9)第七章χ2检验 (11)第八章秩和检验 (13)第九章回归与相关 (14)第十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7)第十一章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19)第十二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9)第十五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0)第十六章logistic回归分析 (22)第十七章生存分析 (23)第二十五章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概述 (26)第二十六章观察性研究设计 (26)第二十七章实验研究设计 (28)第二十七章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29)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注:题号上有“方框” 的简答题为基本概念,下同)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简答题:第四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简答题:第五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简答题:第六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简答题:第七章χ2检验简答题:1. 说明χ2检验的用途2. 两个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与χ2检验有何异同?3. 对于四格表资料,如何正确选用检验方法?4. 说明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事项?5. 说明R×C表的分类及其检验方法的选择。
第八章秩和检验简答题:5. 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当n1>10或n2-n1>10时用u检验,这时检验是属于参数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为什么?6. 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Friedman M 检验,备择假设H1如何写?为什么?第九章回归与相关简答题:第十章统计表与统计图简答题:5. 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联系和区别?6. 茎叶图与频数分布图相比有何区别,有何优点?第十一章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一、简答题1. 简述析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章1.四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其备择假设H1应为()。
答案: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2.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ν配伍等于()。
答案:ν总-ν处理-ν误差3.当自由度(ν1, ν2)及检验水准α都相同时,方差分析的界值比方差齐性检验的界值()。
答案:小4.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
答案:各处理组总体均数相等5.关于方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方差分析可适用于多组正态且等方差的定量资料均数比较6.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相比()。
答案:完全等价且7.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SS和及自由度各分解为几部分()。
答案:2,38.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主要反映()。
答案:处理因素的作用9.三组以上某实验室指标观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满足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
任两组分别进行多次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将会()。
答案:明显增大犯I型错误的概率10.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答案:SS总= SS组间 + SS组内第二章1.2×2析因试验设计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各处理组的受试对象是独立的2.2×2析因试验方差分析中正确的是()。
答案:;3.2×2析因试验方差分析中的零假设为()。
答案:两因素间无交互效应;某因素2个水平的总体均数相同4.交互效应的轮廓图由上图可知两条线不平行,干预因素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
答案:错5.研究A、B两药对移植性肿瘤的联合抑制效应,设立4个干预组, 1.空白对照组;2.A药1.5mg组;3.B药2mg组;4.A药1.5mg联合B药1mg组,可利用2×2析因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回答两药联用的交互作用是否有意义。
答案:错第三章1.对于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2.海水灌注氧分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轮廓图根据上图,序列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灌注部位和时间之间可能存在交互效应3.设立平行对照的前后测量资料,对交互作用的检验等价于差值的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医学统计学第一章:绪论1.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在全部同质群体中的取值。
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3.病人的病情分级属于等级资料。
4.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是指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
5.想要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需要考虑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和打鼾等因素。
第二章: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四分位数间距是较好的指标。
2.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3.各观察值同加或减同一数后,标准差不变。
4.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变异系数。
5.偏态分布宜用中位数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的常数后,变异系数不变。
7.正态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右偏态分布。
9.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从0到2.58的面积为49.5%。
10.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时,平均数宜用几何均数。
第三章:1.均数的标准误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越小,说明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3.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其样本均数之差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
4.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参考值为74±1.96×4.5.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叙述错误的是相同v时,|t|越大,P越大。
6.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为两总体均数相等。
7.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一下检验水准,犯第二类错误概率最小的是α=0.30.8.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等于β,而β未知。
9.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决定。
第四章: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SS总=SS组间+SS组内。
均值比较与方差分析
一、均值比较:
均值比较是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平均值差异。
常用的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
1.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是用来比较两个独立样本之间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比较两个不同组别的观测值(例如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差异)或者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2.配对样本t检验:
配对样本t检验是用来比较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或者不同条件下的均值差异。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比较同一组人群在接受其中一种治疗前后的效果或者在两种不同测试之间的得分差异。
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方差差异。
常用的方法有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1.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用来比较一个因素对于不同组别间的均值差异是否存在显著影响。
例如,研究人员想要知道不同教育程度对于收入的影响,可以将不同教育程度作为一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
2.多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是用来同时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对于不同组别间的均值差异是否存在显著影响。
例如,研究人员想要知道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工作经验对于收入的影响,可以同时将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作为因素进行方差分析。
在使用这两种方法时,需要确保数据符合一定的假设条件,如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如果数据不符合这些假设条件,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数据转换或者使用非参数方法进行分析。
总结来说,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是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结论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