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轴荷不受道路桥梁标准的 限制,如矿用自卸车等多数 采用两轴形式。
二、驱动形式
4×2 ×
轿车和总质量小的公路用车辆 越野汽车 总质量在19~ 的公路用汽车 总质量在 ~26t的公路用汽车
4×4 × 6×2 × 6×4 × 6×6 × 8×4 × 8×8 ×
汽车驱动形式: 汽车驱动形式:
缺点 b、动力总成操纵机构复杂;
c、驾驶员不容易发现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后置后 桥驱动商用车优点 明显。目前,这种 布置形式的大客车 得到广泛应用。 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
(3)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 ) a、轴荷分配合理; b、传动轴的长度短; c、车厢内面积利用最好,并且座椅布置不会受 发动机的限制; d、乘客车门能布置在前轴之前等。
越野汽车 26~32t的公路用汽车 ~ 的公路用汽车 越野汽车
三、布置形式
定义:指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 。 指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或驾驶室) 指发动机 1.轿车的布置形式 .
发动机前置前驱动
分: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发动机后置后驱动
(1)发动机前置前驱动 )
a、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 b、越过障碍的能力高; c、动力总成结构紧凑;
3.前轮距B1和后轮距 2 .前轮距 和后轮距B
车厢或驾驶室的内宽 汽车总宽 影响 总质量 侧倾刚度 最小转弯直径 侧倾刚度 确定总原则:受汽车总宽不得超过2.5m限制,轮距不宜过大。 确定总原则 前轮距B 前轮距 1 :应能布置下发动机、车架、前悬架和前轮,并保证前 轮有足 够的转向空间,同时转向杆系与车架、车轮之 间有足够的运动间隙。 后轮距B 后轮距 2 :应考虑两纵梁之间的宽度、悬架宽度和轮胎宽度及它 们之间 应留有必要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