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城市形态案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76 MB
- 文档页数:33
西提岛法国国家图书馆基地街区设计背景战后法国城市的重建过程中,巴黎是典型的代表和特殊的案例。
巴黎城市不仅在向外蔓延和扩张,密集的城市中心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加密。
塞纳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巴黎城市建设真正的动脉。
巴黎和塞纳河的关系随着时间发展的变化体现了塞纳河这条空间纽带的重要性,曾经从城市中驱逐出境的水又找回了它的地位。
区位分析基地位于巴黎十三区最东部,塞纳河左岸。
法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其西北。
巴黎十三区是一个以意大利广场为中心放射性路网的片区;同时也是巴黎最大的华人区之一。
调研地块位置:巴黎⼗十三区法国国家图书馆东南街区。
法国国家图书馆东南部街区⾪隶属于法国⼗十三区,⼗十三区是巴黎主要的唐⼈人街之⼀一,位于塞纳河左岸。
功能定位:地块南部是⾼高等教育机构。
周围则有⽂文化娱乐⽤用地(以出版社、杂志社为主)以及部分配套商业。
形成了以法国国家图书馆、芝加哥⼤大学巴黎中⼼心、巴黎第七⼤大学为引导的休闲⽂文化教育地区。
基地图底关系⽰示意图基地⽤用地性质⽰示意图地块的交通⼗十分发达,东侧为临塞纳河的Quai Panhard et Levassor 主干道,⻄西侧则是著名的Avenue de France。
基地内部路⺴⽹网呈⽅方格⺴⽹网状分布,能够便捷地到达各处。
同时⻄西侧、南侧各有铁路经过;⽕火⻋车站在⻄西北⾓角,南侧还有⽴立交桥。
街景地图整体鸟瞰-图片来自Google Earth空间布局分析滨河景观的渗透中心绿地 此地块的布局形式是传统的网格状街坊布局。
建筑密度较大,在地块的中心位置设计师建立了一个开敞的绿地。
由周围的住宅、商业、学校、出版社等等围合而成。
基地南侧的布局比较平均,建筑尺度类似;中间面粉厂改建的巴黎七大主教学楼和绿地部分较为开敞;北侧同南侧,密度较大。
基地的西北部是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一个由四个L型建筑围合而成的体量。
Rue EmileDurkheim道路的两侧建筑应。
肌理分析采取了方块建筑穿插街道的欧洲经典肌理布局方式。
·园林·绿化·环保·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3-0217-04谈城市跨河桥梁的景观突围收稿日期:2012-09-11作者简介:沈俊(1976-),男,硕士,讲师沈俊(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在湖州城市桥梁景观实证调研的基础上,从功能、形态、空间诸景观要点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期推进城市跨河桥梁景观的一体化,促成城市跨河桥梁环境活力的再建。
关键词:城市,桥梁,景观中图分类号:U442.5文献标识码:A伴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我国许多滨水城市根据规划建设面临的矛盾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确立了新一轮总体规划,城市跨越河流扩建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跨河交通方面,从轮渡到隧道到桥梁,跨河交通方式越来越多,技术使桥梁跨越宽度增大,增强了城市跨河地区两岸的空间联系。
在以机动车快速通行为主要目的的交通组织下,桥梁空间尺度愈发巨大,功能面临单一,形态逐渐趋同。
如何突破城市桥梁条块状布局的单调形态,综合组织桥梁、建筑、广场、道路、绿化等多种城市景观要素,如何在追求桥梁实体与空间品质的同时,考虑步行者的便捷和体验,激发公众个体间的社会交往,完善城市的步行系统等问题,都需要城市经营者、设计者进行深入研究,对桥梁与河流、道路、建筑物等形态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以期获得更好的城市桥梁功能。
1湖州跨河桥梁景观现状的调研湖州市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濒临太湖,城市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
本文涉及调研的城市桥梁,不以快速穿越为单一目的,形式也不受限于机动车的通行组织,更多的形态、功能趋向于考虑步行者的体验,意在重新挖掘城市桥梁景观的多重特性。
湖州中心城区的桥梁主要以跨越市河为代表。
本文选取月河桥、临湖桥、骆驼桥、潮音桥、仪凤桥、潘公桥、新大通桥、月河步行桥8座桥梁为调研对象;城区外围的桥梁主要以跨龙溪港、旄儿港、菜花径、新塘港为代表,选取龙溪大桥、青铜大桥、城北大桥、日月大桥、凤凰大桥、苕溪东路桥、华丰桥、长岛公园步行桥8座桥梁为调研对象。
〇1911年的黄河铁桥。
图/张继平The Yellow River railway bridge in 1911打算搬家,就是雇从跨河到拥河黄河每一次泛滥,总会给沿岸的百姓带来沉重灾难。
所以,筑堤建坝治理“黄灾”是近现代济南的重要任务。
不过,早年因为战争频仍、民生凋敝,起先修的黄河大坝很多都是秸石埽坝,堤身单薄,且年久失修,十分残破。
1946年2月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拉开了人民治黄的帷幕。
一位1955年参加工作的济南“老黄河”回忆:“那时候黄河下游没有水库,来水直接下泄,无法控制。
1958年黄河暴发大洪水,洪水全部漫滩偎堤,不少坝岸漫顶,险情处处可见,直接威胁济南市的安全,十几万人上堤抢修子埝,附近的土挖完了,老百姓从家里扛来可用之物进行抢险啊。
”1950年至1985年,黄河下游进行了三次大修堤,花园口站达到22000立方米/秒的洪水设防标准;险工、控导等河道整治工程,由原来的土坝,逐渐整修加固为石坝;黄河干、支流修建了多座水库,使黄河水得到有效控制和调节。
这条“黄龙”终于变得温顺起来。
“治河”还要“跨河”,如何跨过这条天堑,也是近代济南人苦苦求索的事情。
1912年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开启了济南以大型桥梁跨越黄河的新里程。
1949年以后,各种桥梁飞架南北,成为连接济南市区与北部的纽带。
济南与黄河的联系不断紧密,但是,与长江两岸的城市跨江而建相反,黄河一直游离在济南城市建设之外。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攀升,城市也在快速扩张。
对于济南来说,夹身于泰山和黄河之间,济南一直以来都是沿东西向发展,整个城市像一根“油条”,伸展不开。
看国内其它城市,上海跨过黄浦〇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A modern city is emerging to bolster up city-industry integration.〇济南“拥河发展”迎来新机遇。
图/张仁玉Jinan ushers in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ing with the River”.〇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推动济南迈向“黄河时代”。
城市沿河道路设计分析摘要:市政道路在满足人们的便利出行和交通运输的前提下,还需具备与城市的美融为一体及美观的特点。
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实现各种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及功能。
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道路的特点及设计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前言市政道路所覆盖的面积比较广泛,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城市的各种市政设施进行有机的结合。
比如供水、供气管道,在市政道路设计时需要全面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根据不同类别的道路功能及整体配合和统一性,对市政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实现各类道路的有机结合及协调。
目前的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是道路的通行能力、环保需求、可扩性,为以后的快速交通提供保障。
一、市政沿河道路的特点分析沿河道路与其它的市政道路不大相同,沿河道路由于受河道的制约,从而导致转换方向单一,但其相对于其它市政道路的景观性、娱乐性更高一些。
沿河道路一般是通过T形平交或立交实现方向的转换,具有不对称性、不均衡性。
(一)与跨河道路主要为立体交叉从路网整体情况来看,沿河道路必将与跨河道路存在交叉。
由于沿河,特别是所沿河道为等级航道时,由于交叉点距跨河桥梁较近,受桥梁净空影响,立体交叉将是主要的合理选择。
(二)景观性、娱乐性要求较高河网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已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
城市滨水区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
它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浅谈随州市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设计摘要: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尤显其独特和重要之处。
季梁公园位于随州市迎宾大道两侧,城东新区的中心位置,对整个新区起到了主要的环境景观协调作用,是随州市对外良好形象构建的门户位置。
故本文将季梁公园为载体,分别以滨水轮廓线、建筑退让线及建筑高度的把握为设计要点,制作出随州市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设计方案,为随州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滨水区空间形态门户景观1 城市滨水区规划的意义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城市滨水区。
水由城过,城因水活。
灵动的河流给予城市盎然的生机,也为跨河城市增添了全新的景观视角,同时也是形成跨河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因素和主要组成部分。
开阔的水面展现了优美的城市形态,因此,滨水区是城市的“门户”和“窗口”。
滨水区开发有助于重塑和谐的城市形象,在寻求城市特色与个性时,滨水区的开发不失为一条合适的途径。
2 城市滨水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们的关注。
大到几十至上百公里的海岸线,小至城镇乡村的河流湖滨,正在日益成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热土。
伴随着成就取得的同时,也出现了滨水区开发设计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破坏城市生态和谐等一系列问题。
3 随州市城市滨水区现状随州市总体规划(2009年至2020年)对随州市景观风貌特色定位是“三山四水会随州、三城环绕白云湖、琵琶古城滨水建、兰色水链串绿珠”,随州市城区现河流水域有厥水、涢水、府河、漂水、白云湖、花溪河、古护城河,以及在建的季梁公园人工湖。
由此可见随州市水域面积广阔,良好的水景观在整体城市特色构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环境的存在是把双刃剑。
例如:白云湖北岸体育公园的修建和各高中档小区的建设开发,形成了较为良好的整体空间形态,大大提升了城市综合品质,滨水区的开发利用起到了正效应;然而,东护城河由于历史原因保护不足,使其水质恶化,私建居民楼侵占河道,居住品质极差,水环境起到了负效应。
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规划——以西南山地典型城镇为例曹珂;肖竞【摘要】为应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逐渐由平原转向山区的发展趋势,探讨城市建设总体层面不同地貌下山地城镇道路规划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设计方法.通过对西南山地地貌形态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槽谷、岭脊、沟梁、丘状四大类型.以山地地貌特征为依据,探讨顺应现状地貌条件的城市总体层面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并提出槽谷地貌应分离带状枝权式布局的干路职能、岭脊地貌应调节立体圈层式布局的出行分布、沟梁地貌应强化蛇形曲尺式布局的系统联系、丘状地貌应疏解自由格网式布局的中心拥堵四种与地貌特征相对应的城镇路网结构组织模式.选取西南山地典型城镇规划案例,从路网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呼应、交通组织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道路布线与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营造等方面提出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规划策略.【期刊名称】《山地学报》【年(卷),期】2013(031)004【总页数】9页(P473-481)【关键词】山地城镇;地貌特征;道路系统综合规划【作者】曹珂;肖竞【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1.91;TU984.19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逐渐由平原转向山区;加之我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1]。
因此,山地城镇的科学规划与建设正日益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2-4]。
本文以典型西南山地城镇案例研究为基础,探讨总体层面不同地貌下山地城镇道路规划的关键问题,提出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设计方法。
1 西南的山地城镇类型西南山区地貌空间环境复杂,概括起来,常见的形态有槽谷、岭脊、沟梁、丘状四大类型。
上述地貌均对山地城镇规划营造产生深远影响,易于形成带型、团状、串珠与自由格网四种城镇空间布局。
科学方法论案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下面我就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一下关于伦敦下水道建设的问题。
伦敦(London),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都及最大港口,欧洲最大城市,世界顶级的国际大都市和全球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伦敦一直稳居欧洲最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与美国纽约同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世界上最重要的、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
伦敦市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
但是在1848年,当时的伦敦污染非常严重,垃圾遍地,城市里到处是粪便的气息,臭气熏天。
整条泰晤士河都在发酵,流淌着褐色的液体。
这一年伦敦爆发霍乱,人员大量死亡。
之前很多流行病的爆发后很多人认为那是由空气传染的,因此,伦敦上空的浓密的雾气,被认为就是“瘴气”。
1848年伦敦爆发霍乱疫情时,人们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病因就是空气中难闻的气味,而空气中恶劣气味的来源就是各种污物,因此,当时的伦敦人认为,只要把各种污物用水冲走,就解决问题了。
于是,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成为最大的下水道。
但是,让人们始终没有想明白的是,1853年,霍乱卷土重来,一名传染病医生约翰-史劳经过调查得出结论,霍乱的起因是地下水遭污染。
可是,他的观点并没有博得政府卫生部门的认可,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霍乱是由空气传播。
在1856年,巴瑟杰担负起承担了设计伦敦新的下水系统的任务。
巴瑟杰最初的设计方案,地下排水系统全长160公里,位于地下3米的深处,需挖掘土方350万吨。
但是他的方案遭到伦敦市政当局的否决,理由是该系统不够可靠。
巴瑟杰修改后的计划也连续5次被否决。
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
但是,工程规模已经扩大到全长1700公里以上,下水道在伦敦地下纵横交错,基本上是把伦敦地下挖成蜂窝状。
拱桥典型案例一、什么是拱桥拱桥是一种建筑结构,由横跨河流、峡谷或道路的拱形结构组成。
它以其稳定性和美观性而闻名。
二、拱桥的历史1. 古代拱桥的起源古代拱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这些拱桥利用石头、砖块等材料建造。
由于古代人没有现代技术,他们能够建造的拱桥长度有限。
2. 拱桥在中国的传统拱桥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工程师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拱桥设计,如宋代的赵州桥、明代的卢沟桥等。
这些拱桥体现了中国人对工程技术和美学的追求。
三、著名的拱桥案例1. 赵州桥赵州桥是中国河北省赵县的一座古代拱桥。
它建于公元605年至618年之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赵州桥的石拱由于其精美的雕刻而闻名于世。
2. 河南的隋炀帝桥隋炀帝桥是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古代石拱桥。
它建于隋朝时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全长约1.13千米。
这座桥的建造标志着中国石拱桥技术的巅峰。
3. 意大利的佩奇亚拱桥佩奇亚拱桥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一座桥梁,建于1335年至1345年之间。
它是一座石拱桥,全长约95米。
佩奇亚拱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优雅的形态而著名。
4. 美国的布鲁克林大桥布鲁克林大桥是美国纽约市的一座悬索拱桥,建于1869年至1883年之间。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钢拱桥之一,也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四、拱桥的工程特点1. 结构稳定性拱桥以其拱形结构而闻名,这种结构能够承受大量压力并将其传递到桥墩上。
这使得拱桥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2. 美学价值拱桥在建筑美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其优雅的曲线和精美的雕刻使拱桥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遗产。
3. 施工复杂性由于拱桥的曲线形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
特殊的建筑工艺和材料需要被使用,以确保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拱桥的未来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拱桥在现代社会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方向的拱桥发展:1.高科技建材的运用:未来的拱桥可能会运用更多的高科技材料,如高强度钢材、碳纤维等,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城市广角】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
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尺度更大的结构。
在这个巨大的空间结构中,城市意象理论根据方便观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则,界定了城市形态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道路(Road)、边缘(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标志(Landmarks)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一、道路对于大多的城市体验者来说,道路是最具统治性的构成要素。
其重要性取决于其对城市是否熟悉。
昆明的道路是高原起伏地形造化的结果,这种结果让其极具南方城市道路的“迷乱”特色。
北方的道路四通八达,横平竖直,如果你在北方问路,指路者口中常会出现“正南”“正北”“西南”“西北”等这样的方位字眼。
出现这种情况,有种说法是由于自古中国的政治中心多在北方,所以在道路以及城市布局上特别讲究“正”,体现正统和威严。
而笔者认为,这和北方大部分是平原有更直接的关系。
南方由于多丘陵、山地,道路更多地需要因地制宜,有很多的转弯、起伏,所以“左”“右”的转向名词在南方居民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
在昆明,哪怕当地人向别人指示自己家的位置时,有时候也会产生误差。
因为太过熟悉,所以在当地人心目中会形成一个固有的坐标,然而这种固有的形象特征会在这种普遍的城市道路特征中带来一定的迷失。
特殊的道路可能成为大量道路中的特征,而习惯性的路程则具有最强的形象,所以,主要的交通路线就是主要的形象特征。
比如金碧路、东风路、北京路等道路影响着昆明整个城市的骨架和城市形象,太多的标志性建筑散布周围,就像门帘的一条条绳子上挂满了装饰的物品。
有特点的空间能加强特定道路的形象。
比如金碧路在金马坊节点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为弯曲,在减缓车流速度,实现技术目的的同时,避免了车流和广场两侧穿梭人流的混乱,通过特点空间的营造获得了良好的整体形象。
跨河城市形态案例研究跨河城市形态案例研究现状河道参数•河道长度:14km•河道宽度(控制宽度):500-700m•水面宽度:180-230m•堤岸线两侧高差:5-6m•堤岸内有防洪要求,只能做构筑物•现状河道断面1:两侧低密度高层建筑为主•现状河道断面2:两侧以多层建筑为主岸线单调,天际线控制无韵律感建筑离河心线较远,未形成连续界面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定义:城市先在河流的一侧岸地建设,待条件成熟再跨越河流到对岸发展。
如上海、维也纳。
•特征:1.最常见的跨河发展模式;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所跨河流由窄到宽;3.跨河发展的原因多为城市扩大带来的用地短缺;4.跨越发展前都经历了岸线-腹地的城市发展过程;5.城市跨河形态从不均衡到均衡大多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跨河时间早的城市先在呈现均衡形态,反之则否。
•定义:分自然演进以及规划指引两种。
前者城市发展早期就跨河发展,长期演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双岸布局形态,如纽伦堡;后者则由规划设计决定建城之初即跨越河流,如纽约、堪培拉。
•自然演进类特征:1.因古代的技术水平低下,此类城市在少数;2.跨越河流较小;3.两岸形态均衡;•规划指引类特征:1.往往是首都或重要城市,规划构想是政治意图的表现;2.对河流的航运要求不高,更多考虑的是其形态对城市的作用;3.现代规划偏于理性和技术,更容易实现;4.两岸城区同时建设,形态易于和谐统一。
•定义:城市由河流中央的岛屿起源,然后向四周发展,城市跨越河流并占据两侧用地发展,如巴黎。
•特征:1.少见的跨河发展模式;2.因为河心岛用地紧缺,城市跨河发展较早;3.岛屿的存在缩短了河道的宽度,利于跨越;4.岛上保留着城市最早的历史元素,如巴黎圣母院;5.以河心岛屿作为城市最初选址的做法与中国风水观念相背,因此在我国无此类城市。
•定义:城市两岸城区早期独立发展,各部分没有紧密联系,后通过行政建制改革或其他原因,独立的部分被组合成一个整体。
如武汉、布达佩斯。
•特征:1.组合前两岸独立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特点;2.多数此类跨河城市跨越的河流较宽,如长江1.3公里宽;3.此类城市是由于行政建制改革形成的,所以没有漫长的自然演变过程;4.由于所跨河流较宽,对经济技术要求高,因此这类城市近代才实现跨河;5.两岸城市合而为一,利于实现城市的集聚效应,但原有独立的城市体系及中心区需要通过规划调控进行职能分异。
案例研究跨越河流泰晤士河新、旧多瑙河塞纳河新、旧淀川黄浦江余姚江、甬江、奉化江长江曹娥江跨河时间1世纪中叶由北至南跨河20世纪初公元2、3世纪——20世纪90年代19世纪60-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跨河原因用地扩张用地扩张用地扩张用地扩张政府决策殖民扩张——用地扩张两岸现状形态比较均衡非均衡均衡均衡非均衡均衡均衡非均衡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协同发展跨越发展协同发展、中心向外跨越发展跨越发展中心向外、独立组合独立组合跨越发展河流通航情况密集密集密集一般密集密集密集一般平均河宽(含两侧控制带)250700-800150新淀川800、旧淀川1505003001500400-600平均水面宽度230新多瑙河270、旧多瑙河160120新淀川460、旧淀川854202501200180-230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混合型双梳型新淀川两侧为双梳型,旧淀川两侧为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双梳型两侧功能行政、金融、文化、交通、公园、居住商业、文化、商务办公、体育、公园商业、文化、办公、科研、公园、居住新淀川两侧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此外少量的商务、工业功能;旧淀川两侧中之岛段以行政、商务商业为主,北段以居住、体育、公园为主。
以金融商务、商业、会展为主三江交汇口江侧功能以商业、商务、公园为主,交汇口外围以居住、工业、仓储为主武昌、汉口段以商业、居住、公园为主,汉阳段以工业、商业、居住为主以居住、商务、行政、城中村为主两侧建筑类型多层、高层混合旧城方向多层为主、新城方向集中高层形成节点两侧多层新淀川两侧低层、多层、少量高层,旧淀川两侧多层、高层多层次多层、高层、超高层组合高层、多层混合多层次多层、高层组合低层、多层、少量高层,未形成层次关系驳岸类型核心岸线硬质驳岸,大部分河段自然驳岸硬质驳岸、自然驳岸硬质驳岸硬质驳岸、自然驳岸硬质驳岸硬质驳岸硬质驳岸、自然驳岸自然驳岸滩地利用方式自然滩涂未专门利用新、旧多瑙河中,为调节洪水人工筑造最大宽度250米的多瑙岛,提供各类水上、陆上运动的休闲场所,并成为著名的多瑙岛音乐节的承办场地。
无新淀川两侧滩涂主要以公共体育场所为主,或保持为原状湿地;旧淀川滩涂集中在中之岛以北河段,主要以公园和公共体育场为主无滩地外延都做硬质驳岸处理后开放为公园汉口段3.5公里长滩地设计布置公共公园,其余滩地除少量布置体育场地和小码头外保持自然状态生态自然滩涂,部分建成湿地公园重点项目金丝雀码头联合国城德方斯中之岛外滩、陆家嘴CBD——————距离与视觉效果研究分析D/H 与视觉效果研究观点D/H对空间的感受对象感觉0.5能接近,有狭窄感被封闭(包围)的感觉‘对岸竖向景物只能看到一半,有封闭恐怖感1高度和宽度之间均衡高度和空间较协调,强调了封闭感,对岸竖向景物能看全1.52离开了,有广阔感对面建筑物容易看清,2.5以上时容易产生广场恐怖症的感觉3一般占有整个视野,虽然构成景观的一部分,但看起来有独立性,以其说围成了一个立体不如说形成场地的边界,立面上的细节看不清了4减少了封闭性与周围景物成为整体围成庭院、广场的D/H 上限6封闭性的下限8封闭性消失了,有一片汪洋之感良好广场的D/H舒适的D/H63°45°34°27°18°14°9°8°视距D/H 空间开放感两岸整体感<100m <1包围感很强内聚感很强100-1200m 1月8日开放感较强内聚感较强,无排斥感>1200m>8开放感很强排斥感很强跨河城市空间感受分析国内外城市跨河交通设施比较(以相似河流宽度为基准)城市跨越河流河宽(m)桥梁(座)隧道(座)桥/隧总数(座)平均间距(km/座)巴黎塞纳河120356410.3天津海河10015015 1.1布拉格伏尔塔瓦河200170170.8广州珠江25013114 2.8伦敦泰晤士河250282300.6宁波甬江、余姚江、奉化江25011213 1.5科隆莱茵河400808 1.3太原汾河300707 1.9华沙维斯瓦河500606 2.1上海黄埔江50066122首尔汉江100020222 1.9武汉长江1200404 6.7纽约哈迪逊河1300184159 1.1杭州钱塘江120030310.3伦敦维也纳巴黎大阪上海宁波武汉上虞河流:泰晤士河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协同发展河道宽度:25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长度13km,共有桥梁12座两侧功能:行政、商业金融、文化、交通、公园、居住两岸建筑类型:多层高层混合,形成多个节点驳岸类型:核心岸线硬质驳岸,大部分河段自然驳岸行政中心商业文化中心商务金融中心伦敦老城是伦敦的政治、商务、文化中心。
空间形态:建筑越靠近岸边,高度越低。
核心区中央绿轴直通水边,与开敞的滨水绿地一起形成绿廊。
天际线:以相近的建筑形体,中心高两侧低的高度控制,塑造富于整体感,起伏有度的优雅端庄的天际线形象。
重点项目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西印度码头的中心,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通过1991年开通的DLR轻轨和2000年开通的Jubilee地铁延线与伦敦市中心及其他地区相连。
伦敦市机场距此只有几英里,乘公共汽车便可方便到达。
内港式的岸线处理和主次分明的轴线形态处理手法使其成为伦敦城的新亮点。
河流:新、旧多瑙河城市跨河发展模式:跨越发展河道宽度:700-800m,水面宽度新多瑙河270m、旧160m 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长度10km,共有桥梁12座两侧功能:商业、文化、商务办公、体育、公园两岸建筑类型:旧城方向多层为主、新城方向集中高层形成节点驳岸类型:硬质驳岸、自然驳岸河西多层区:连续的沿河界面(18-24m)河东高点区:醒目的地标节点(150m)•动静水道分离,休憩水面与交通水面相互不干扰•生态岛屿兼公共开放空间的作法•与老城呼应的低密度连续建筑界面塑造•重要跨河桥梁处设置形式新颖的地标建筑节点,暗示城市发展方向借鉴意义维也纳旧城维也纳联合国城新、旧多瑙河中,为调节洪水人工筑造最大宽度250米的多瑙岛,提供各类水上、陆上运动的休闲场所,并成为著名的多瑙岛音乐节的承办场地。
河流:塞纳河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协同发展、中心向外河道宽度:150m沿河道路体系:双梳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长度12km,共有桥梁31座两侧功能:商业、文化、商务办公、体育、公园两岸建筑类型:沿岸两侧行道树形成绿墙,多层建筑位于绿墙后形成连续界面,偶尔有开敞空间垂直河道形成轴线驳岸类型:核心区硬质驳岸、外围自然驳岸河流:新、旧淀川(宽为新,细为旧)城市跨河发展模式:跨越发展河道宽度:新800m,、旧150m,水面宽度新46m、旧85m沿河道路体系:新为双梳型,旧为混合型桥梁数量:新淀川为主要通航河道,选择研究河段12km,共有桥梁14座,;旧淀川为次要通航河道,选择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31座两侧功能:新淀川两侧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此外少量的商务、工业功能;旧淀川两侧中之岛段以商务商业为主,北段以居住、体育、公园为主。
两岸建筑类型:新淀川两侧低层、多层、少量高层,旧淀川两侧多层、高层驳岸类型:硬质驳岸、自然驳岸大阪中之岛中之岛被自东向西流经大阪市中部的堂岛川和土佐堀川夹在其中,是大阪市行政、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这里除市行政大楼、银行、报社外,还集中了公园、美术馆、图书馆、公会堂等各种文化设施。
中之岛公园是大阪最早建成的公园。
河流:黄浦江城市跨河发展模式:跨越发展河道宽度:500m,水面宽度42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两座,隧道5条。
桥梁间距3km,隧道间距0.7-3km两侧功能:以商务、商业、会展为主驳岸类型:硬质驳岸河流:余姚江、甬江、奉化江城市跨河发展模式:中心向外、独立组合河道宽度:300m,水面宽度25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12座,其中铁路桥1座、车行桥11座,车行桥间距0.35-1.8km两侧功能:三江交汇口江侧功能以商业、商务、公园为主,交汇口外围以居住、工业、仓储为主驳岸类型:硬质驳岸河流:长江城市跨河发展模式:独立组合河道宽度:1500m,水面宽度120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2座、隧道一条,桥梁间距6.7km,桥梁+隧道间距3.2km两侧功能:武昌、汉口段以商业、居住、公园为主,汉阳段以工业、商业、居住为主驳岸类型:硬质驳岸、自然驳岸。